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

《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

 

文林墨客

《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受邀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这一重要文献的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共产党创立的先河、揭示了历史演变的规律、描绘了人类发展的未来,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指明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指出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全新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空前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事出有因”。意思是说,任何事情的产生和出现,就都有原因的。按照这个道理,《共产党宣言》作为一种思想学说和政党纲领,之所以能够在1848年代面世,决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1848年代,那时资本主义的欧洲,经过以英国为中心的产业革命、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政治革命、以德国为中心的哲学革命和科学革命,迅速冲破了封建主义的羁绊,推翻了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主要敌人是封建王朝。而单靠他们自身的力量难以取得胜利,因此借助无产阶级的力量消灭了封建王朝。

继而,欧洲资产阶级的主要敌人由封建王朝转变为它的孪生兄弟——无产阶级。欧洲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了它是忘恩负义的、是毫无道德底线的。对帮助它成就事业的无产阶级是毫不留情的。欧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相当残酷的、血腥的。难怪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方面,他们要利用无产阶级为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积累起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他们又要通过暴力手段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防止其威胁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

而日益觉醒的欧洲无产阶级意识到:必须消灭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推翻资产阶级的野蛮统治,才能求得自身的解放。因而开始了反抗斗争,并由局部的、分散的、自发斗争逐步转变为全局性的、有组织的自觉斗争。在19世纪30年代~40年代,相继爆发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爆发的两次里昂工人武装起义;1842年5月开始到1848年4月结束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 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三大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并反映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内在要求。

中国还有句老话,叫作“应运而生”。按照这个道理,《共产党宣言》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学说和政党纲领,之所以能够在1848年代面世,是由当时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形势需要而催生出来的。

那个年代的欧洲无产阶级开始根据革命斗争需要,组建自己的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他们组织的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有了自己的政党组织,还不足以领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他们迫切需要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需要正确纲领的指引。于是,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负众望,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缜密的思维逻辑、非凡的远见卓识,经过反复思考、精心设计、三易其稿,终于撰写出《共产党宣言》这部充满政治智慧、洋溢理论色彩、反映时代特征、提出历史使命、指导革命实践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

《共产党宣言》重点阐述了涉及人类发展进步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经过他们革命性改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他们自己发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观,来观察和研究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发现了人类发展演变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规可循的线索和规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两个不同层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一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内在联系看,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用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且在不断提高获取水平。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以往的时代里,被称之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我们首先看生产斗争:那时所讲的生产斗争,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展国民经济。生产斗争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9页)

人类在进行其它一切活动之前,首先必须生存。而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从自然界获取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等。换句话说,就是人类要活命就必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衣食住用等生活资料,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生自长的,而是要靠人类自身的劳动去获取。这种劳动就是物质的生产活动。否则,人类连生存都不可能,怎么还能够去进行生产活动和其它各种实践活动呢?

物质生产活动的决定作用,在无阶级的社会内是显而易见的。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每个人都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物质的生产活动。如果在当时那种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不把主要力量集中于生产,不能从自然界取得保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人类就将被大自然所吞噬和剿灭。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社会财富实现充分涌流和极大丰富,人们同样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积累足够的物质基础,然后才能从事其它社会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的决定作用,在有阶级的社会内也是不容置疑的。自从阶级产生以后,人类的阶级斗争活动,日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阶级社会的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人们只看到阶级斗争的巨大作用,似乎认为阶级斗争活动决定生产活动,因而往往到政治、思想当中去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结果是本末倒置了。只是到了近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世界史观中实现了根本性变革的时候,才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页)这样,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被恢复过来了。不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决定物质生产活动。而是恰恰相反,物质生产活动决定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就拿阶级斗争来说吧,马克思在谈到他的新贡献时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就是说,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阶级斗争的发展形势和表现形态,都是以生产斗争为转移的,都是建筑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生产活动,一切都无从谈起。

人类改造世界的另一种实践活动,就是科学实验。那时所讲的科学实验,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人类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仅凭自己的双手劳动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延长自己的双手,使人的劳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价值。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人类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个别领域,总体上处于考察和搜集材料阶段。

到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类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整理和研究”为特征的新阶段。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许多国家从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向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过渡。水力、风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引起了技术革命的产生。特别是钟表与水磨的发明和使用,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经指出:“钟表是第一个应用于实际目的的自动机器,等速运动的生产的全部理论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144页)他还指出:“在磨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摩擦的理论,并从而进行了关于轮盘联动装置、齿轮等等的算式的研究;测量动力强度的理论和最好地使用动力的理论等等,最初也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从十七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大数学家,只要他们研究应用力学并把它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就都是从简单的水磨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145页)

地理上的新发现、航海和贸易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力学的发展。从“要为航海家定一条安全线”的目的出发,一些天文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实验。在谷·布洛赫毕生观察记录各种星位的基础上,刻普勒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材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在惠更斯的离心力定律、刻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伽利略的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律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古典力学的基础。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蒸汽母机的产生,引起了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是在这种生产实践活动的决定和推动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十九世纪中叶,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三大发现,成为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因此,那个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并提出了“生产力里面包含科学”的著名论断。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空前提高,使得自然科学已经从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研究整理阶段,许多自然规律被发现,并被应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感慨科学技术中所蕴含着的巨大生产力。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惊呼:“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二是从人类内部人与人的内在联系看,人类需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并不断提高社会的治理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人类除了为社会生产需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外,还需要为社会生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出现激烈争夺,呈现出混乱状态。因此必须分离出一部分人从事管理,并设置功能各异的管理机构,治理这种混乱状况,维持社会的管理秩序,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

他们还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呈直线式运行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而上升的程度始终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所获得的物质资料仅仅能满足生存需要时,人与人之间采取“抱团取暖”的办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获取生活必须的物质资料,使人类社会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状态。这种状况持续了大约170多万年。

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时,人类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发展阶段。当社会产品超出了人类生存需要,并出现了剩余时,就使一部分人能够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于是就产生了阶级,出现了少数不劳而获的食利者阶层和绝大多数食不果腹的劳动者阶层。由于社会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必然引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已经延续了六、七千年。这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重申了这一点:“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这一点我已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宣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一点。”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种状况还要延续多少年,人们还不得而知。不过,人们已经预见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必将被彻底消除,人类社会最终将达到更高层次的共产主义发展阶段。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外,重点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到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运行规律。马克思通过大量卓有成效地研究,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对此,恩格斯做出了这样的解说:生产已经是社会的活动,而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存在着不相容的状况,“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65页)这一基本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冲突的萌芽。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演变,导致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最终结果。

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引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对于如何运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理论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经提醒后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决不能教条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理论原理,而要从各国的国情特点和具体实际出发来加以理解和运用。

第二、《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最高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正是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全世界的共产党人指出了光明的未来,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他们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首先,在所有制关系上,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人类社会在所有制关系上,经历过多次的历史变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从原始社会的“共有制”,发展到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再发展到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他们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人类社会才能建立起最合理、最公平、最科学的单一型的“社会所有制”。

但是,消灭私有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仅仅靠一两次革命、一两次靠改造,就能硬性消灭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践证明,消灭私有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然有一个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国家范围内,所有制关系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状况。其特点是“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为补充”;然而,在人类世界的范围内,所有制关系也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状况。其特点则是“私有制占多数、公有制为少数”。

马克思一再告诫全世界的无产者:在战胜资产阶级以后,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灭私有制,否则就会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按照《共产党宣言》的理念和思路,随着经济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的革命性进步,这种“私有制占多数、公有制为少数”的局面必将得到根本改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届时,公有制必将逐步巩固、发展和壮大,私有制逐步动摇、萎缩和消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还要利用私有制内涵的、有助于国力提升和民生改善的积极因素,改造私有制当中破坏性的、负能量的消极因素,逐步减少私有制当中的私有成分、增加私有制当中的公有成分,最终融入于公有制之中。因此,必然要求公有制要充分彰显其优越性、发挥其主体性、释放其吸引力、强化其改造力。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促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消除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壁垒,公有制就会覆盖整个人类社会,以“公有”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所有制” 才能成为一统天下的所有制形式。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论证过的“矛盾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原理所致。

其次,在生产力水平上,呈现井喷式发展状态,社会财富达到充分涌流的程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此,他们预测,无产阶级掌握了全部生产资料以后,必然改变劳动的性质,由为剥削阶级创造剩余价值转变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当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他们还没有实践的机会,所提出的那些具体措施,仅仅是一些设想。他们在再版序言中说过:这些措施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必须根据未来的发展情况而定。

进入20世纪,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前期的发展中,由于采取了比较正确的政策措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据美国国务院的统计资料,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89年达到61%,跃居世界第二位。因而,使之有能力抗击并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闪电式强大攻势、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进行抗衡、较量和博弈。可惜的是,后期的苏联领导集团不走正道,把苏联引上了一条不归路。

继苏联之后,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异军突起。在毛泽东时代,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邓小平时代,开辟了改革开放新路,现代化建设开创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驶入了高速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当年的苏联,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正在全力以赴地赶超美国。2017年,美国的GDP为19.4万亿美元,中国GDP为82.7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成美元为12.25万亿美元。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63.14%。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曾提出的“超英赶美”口号,已经实现了一半,正在向另一半发起冲刺。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策措施对路,中国的综合国力赶上并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情况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它,在于能否将其优越性发挥到极致。如果执政的共产党人把握得体,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所蕴含着的社会生产力必定会呈现出井喷式爆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尚且蕴含如此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那么,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蕴含社会生产力就会成几何级数喷发,是我们当代人所始料不及的。

三是在精神层面上,人们的思想觉悟将获得极大提高,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随着人类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思想解放也必然随之到来。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随着私有制被废除、被消灭,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有观念,必然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公有观念所取代。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必然为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所取代。

《共产党宣言》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着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的消失,带有政治性质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必将消亡;带有政治性质的政党、国家等组织将为纯粹的自治性质的管理组织所取代。在这样一个公有性质的人类联合体中,人类社会成员的片面发展必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所取代。

第三、《共产党宣言》阐述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战略措施。经过百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发展进步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是对未来人类发展进步的理论认知。在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时,人类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只能限于空想阶段。从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即《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17世纪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发表《太阳城》开始,到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历经长达三百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验,创立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正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当马克思和他在1847年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工人运动中的共产主义还是一种“只是出于本能的、往往有些粗陋的共产主义”,“但它已经强大到足以形成两种空想的共产主义体系:在法国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1页)

只有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并结合新的革命斗争实践经验,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批判性研究,吸取了其中的科学成分,才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著作中,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脉络作出了系统性阐述。恩格斯1877年撰写的《卡尔·马克思》和1883年3月发表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重要著作中明确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的发现”。“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45、461、546页)

其次,是对未来人类发展进步的实践认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必须充分利用两种手段和两种力量,来实现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完成改造人类社会的历史使命:一种就是组织的手段和组织的力量。无产阶级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呢?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阶级,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才能作为整个阶级来行动,展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结尾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面对全世界无产阶级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要联合起来,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组建自己的政党组织,就成为无产阶级的必然选择。对于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共产党宣言》将其命名为共产党。当然,共产党在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还必须创立科学理论、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纲领和路线、方针和政策、战略和策略,承担起指挥千军万马的重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另一种就是革命的手段和革命的力量。这是无产阶级摆脱被剥削、受压迫、遭奴役境遇的唯一办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的亲身经历,清楚地看到:“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无产阶级处于自发斗争阶段时,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总是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分散的斗争必然导致共同的失败。正是他们把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引导到自觉斗争的新阶段,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提出了革命斗争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他们还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7、539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道:“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过去,代之以 “垄断”为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成为主流。列宁将其称之为帝国主义。在帝国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内在的固有矛盾日益尖锐,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庞大的战争,使资产阶级面临着难以统治下去、无产阶级面临着难以生存下去的“双难”状况。由此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先河。20世纪中期,又有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陆续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有一些国家出现暂时的失败,但仍然有一些国家顽强地坚持下来,并呈现出勃勃生机,获得了成功的发展。中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然,我们距离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整个世界社会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社会财富实现充分涌流的程度,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从当代人类世界的现状看,许多国家还是私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还占少数,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公有”为特征的“社会所有制”,还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二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还顽固地存在着,左右着世界发展的格局,美国仍然在顽强地维护着它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地释放着大量的负能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许多国家为争夺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还在兵戎相见、大打出手,实现世界永久和平,还相当困难;恐怖主义和各种犯罪活动还很猖獗,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根源上予以彻底铲除并不容易;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程度,人民还处于饥寒交迫之中,食物短缺、饮水污染、疾病流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摆脱贫困还是很困难的事情;西方国家妄图在全球普及自己意识形态,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人类发展进步的腐蚀、破坏作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有些国家还存在着极其落后的、野蛮的、不人道的风俗习惯,严重地阻碍着这些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程度。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勇敢面对,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共产党宣言》所讲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针对全人类的、是覆盖全世界的。要想做到这一点,难度是非常之大的。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习近平总书记说: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表明,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困难和挫折从来没有阻止过人类前进的脚步。对创立共产主义制度发生怀疑,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必然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尖锐地批评了这种是鼠目寸光的表现:

【“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

【“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

为了引导世界各国人民走上共同发展进步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不断提出并反复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命题,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化作具体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未来世界发展进步的最新标准,勾勒出人类世界的美好蓝图,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到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遵循“知行合一”、“言必信,行必果”传统信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将近五年的实施,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然而,正当“一带一路” 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相应,取得巨大成功,硕果累累、高歌猛进时,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开始拉帮结派进行搅局。美国总统特朗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度总理莫迪等人多次密谋,妄图以所谓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遏制“一带一路”的强劲发展势头,同中国对着干;甚至 “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受益者的德国也一反常态,出现了对中国极不友好的舆论。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就罕见地发表了“警惕中国威胁”的言论。这种状况之所以发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反对人类发展进步的立场没有变、帝国主义极端自私的本质没有变;也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艰巨斗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早已清醒地预见到这种情况。他一再提醒和告诫人们:“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他的论述,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迎战人类发展进步的捣乱者、破坏者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武器。这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人类发展进步的实践认知。

要达到人类发展进步的终极目的、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经过十几代、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这一代人寄希望于后代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奋斗、方得始终,要有“不达目地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到底,把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插满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种人类发展进步的最高境界。

(此文写于2018年2月18日~24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8-02-25/4895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2-26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