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浅谈毛泽东的草书艺术

学书法而为学草书,如同“行百里者半九十”,应该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只有草书才能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凑、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只有草书才能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所以古人说:“唯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变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圣明自得者,孰能止于至善耶?”

学习过书法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篆书、隶书盛行,草书在清初以后的这几百年间没出大家。民国时期于右任是一大家。进入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能代表这个气象的书家不断涌现,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首推毛泽东的草书。毛泽东不是那种一生只沉浸在书法中的艺术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被他的其他功绩所掩盖。这样一位站在历史潮头,从正面引领历史前进的伟人,我们不能离开他的革命实践来看他的诗词和书法。

毛泽东若不是书法家,无损于他的历史地位,但是正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他的形象就更加光辉和丰满了。毛泽东的书法在他留下的大量遗产宝库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仅此一小部分,也给了整个时代和后来的人提供一个大的宝藏。

分析毛泽东的书法大致有三种墨迹来源,一是毛泽东的书信,而是毛泽东写的古代文学名篇,三是毛泽东写的自作诗。毛泽东的书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前,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60年代初期,第三阶段是60年代至70年代。

1949年以前的第一阶段,毛泽东的书法以碑学为主线。这在毛泽东的《还书字条》、《五月七日,民国奇耻》等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传统楷书下过很大功夫。在帖学这条线上,毛主席早年对《兰亭序》等二王系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没有停顿。

主席早期的楷书《离骚》现在也没几个追得上的

1949年以后第二阶段,新中国从“百年魔怪舞翩迁”到“一唱雄鸡天下白”,人民领袖的书法艺术也为之一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毛主席的书法艺术越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6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到了出神入化、气势磅礴、年高手硬的阶段。毛泽东的草书线条充满了巨大的爆发力和活力,墨色变幻莫测,章法奇绝。这些在毛泽东书晚年写的古代文学作品和自作诗中看得很清楚。毛泽东晚年对世界的认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先烈的怀念,都融入到了他的草书作品中。毛泽东自书《满江红》、《长征》、《娄山关》、《六盘山》等作品和刊载于《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中的一大批作品如《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句》、《梅花九首之一》、《解佩令》、《西厢记第一折句》、《三垂阁》等等,都是足以垂范后世的书法珍品。

比如毛泽东书写的《六盘山》,从“天高云淡”起直到“屈”字,一气直下,气贯长虹。紧接着“指行程二“四个字骤小,”万字“又特别加大,以下留大片空白。同一行的”六盘“二字只占”万“字的六分之一。待全篇结束,以上款,题名等小字与之遥相呼应,取得浑然一体的效果。置身于毛泽东的草书前,仿佛置身黄河壶口,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万年奔流,生生不息;置身毛泽东的草书前,又仿佛置身华山与泰山之巅,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6-09-09/3993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9-11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