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伏牛石:从《毛泽东三兄弟》看毛家三兄弟的兄弟情与战友情

摘要如果有一天,革命的正直的艺术家们能以毛泽东家族骨肉相连亲人们的悲壮事迹为题材编写一部电视剧,一定能感动千千万万对毛泽东革命家史几乎一无所解的人们。果真那样的话,就能即刻令那些长期侮辱谩骂诋毁毛泽东的屑小们永远闭嘴,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认识直至崇敬毛泽东。

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播出后,似乎没有引起太多太大的反响,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该剧放置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它不能算是央视的重头影视剧,观看者当然也就不可能与央视一频道播出电视剧相提并论了。因为所有被视为央视重头影视节目的,一般都要在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二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媒,依然没有把党和国家的最主要创始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与应有的历史地位,放置在党媒应有的传播责任与地位上来。

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革命史,毛泽东一家可谓满门忠烈,其事迹、其贡献、其精神,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

只要稍有一点中共革命史知识的人,都不会否认毛泽东在其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这场扭转中国甚至世界历史的伟大大革命中,如果没有了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这场革命,岂止是有人所说的有可能要延迟多少年的为题?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在许多危急时刻,没有毛泽东出来指引航向,连在黑暗中徘徊的时间与机会可能都没有。

共产党人发动的首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后来在毛泽东的主张之下被定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实事求是地说,它充其量只是打响了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要知道组织那次起义的人员中,几乎荟萃了当时共产党领袖人物中的大部分精英分子。可他们在起义失败后撤离南昌于三河坝分兵后,主力部队很快就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土崩瓦解。只有在起义中并未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朱德,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带领少数残余人员,一路辗转逶迤地来到了毛泽东立足的井冈山,从此,开始了共产党人真正武装革命斗争的“朱毛”红军时期。

按照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进行的三次有影响大起义的规模、性质与投入的人力、物力来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处于末流。这次起义的组织者中,哪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那样声名显赫,人才济济?他几乎是毛泽东一人独支的一次革命行动。可就是这次并不起眼的被一些人看不起的农民暴动,因为有了具有非凡才能与智慧领袖的领导,竟至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革命的灵魂与号角,催生与鼓舞了全国许多地方类似的以农村为主阵地的武装革命割据,并先后出现了以陕甘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许多红色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点燃的革命烈火,一时间如星火燎原,迅速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初期以至整个过程中,几乎无一刻不在起着决定革命生死成败的重要作用。没有了他,在许多重要关头,脆弱的革命力量和革命航船就会毁于一旦或迷失方向。无论是奔赴井冈山途中的进行三湾改编,还是具有永久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无论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重压下毅然作出的的撤围长沙,还是第一至第四次根据地灵活积极的反围剿斗争;无论是长征途中浑洒自如的四渡赤水,还是夜提马灯劝说周恩来停止攻打打鼓新场的行为;无论是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北上陕甘之争,还是驻足陕甘后的红军东征;无论是关于抗战时期山地游击战争思想的艰难确立,还是论持久战思想的最终形成与广泛被接受;无论是纯洁革命队伍提高整体素质的延安整风,还是抗战胜利后果决地出兵东北;无论是解放战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外线出击,还是不顾生死威胁毅然孤身转战陕北的果敢大智;无论是置身黄土高原上无数流动不定的小山村,还是身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民间小院;无论是新中国建立伊始的出访苏联,还是断然决定出兵朝鲜;无论是短时间内对旧中国黄赌毒娼的彻底荡尽,还是三大改造后向社会主义制度的稳步过渡;无论是为了巩固国防的大小三线建设,还是直奔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两弹一星;无论是无私援助亚非拉赢得遍天下朋友,还是不失时机解冻中西方老死不相往来僵局;无论是高瞻远瞩地发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革,还是从容笑谈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凝聚着毛泽东超人的战略眼光和无与伦比的惊人智慧。一桩桩,一件件,没有了毛泽东,不知道中国革命的航创会漂移到何处去?新中国的社会制度和自身危机如何去建立,如何去摆脱?

有人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言绝非蓄意夸张之言,而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史高度精准的概括和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性贡献的精准描述。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不仅表现在他卓越的才华与智慧上,更表现在他宽广无私的胸怀与彻底决绝的奉献上。

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为数不少的红色革命家庭,而毛泽东一家,无疑最具代表性。

毛泽东自小骨子里就透视出一股倔强不去舍我谁去的革命豪情与霸气,他孩提时写出的那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诗句,就是他内心世界最好的表白。他的父亲是一个精明过人的农民,由于当过兵,种过地,后来便机制灵活地半农半商。惟其如此,他的家庭生活也渐渐登堂入室,慢慢由贫农而中农,由中农而富农。毛氏三兄弟中,老三毛泽覃性格豪放倔强,敢作敢为,最类毛泽东。而老二毛泽东民的性格追求最累父亲毛顺生。毛泽民和父亲一样,既安分守己,又精明过人。在韶山冲里绝对属于最会料理家庭生活的人。如果不是哥哥毛泽东动员他投身革命事业,以毛泽民的才能与智慧,以他的实干和善于积累,谁也会坚信,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

父亲去世不久,毛泽民在很短时间内,就青出于蓝,很快就把父亲的遗产发扬光大。我们如今看到的毛泽东故居的左边小院,就是父亲去世后由毛泽民一手盖起来的。投身革命后的毛泽民,一旦把自己跻身于哥哥引导的革命事业之中,他人生的价值立刻就得到耀眼卓越的升华。他在哥哥所在学校里的小庶务职位上,很快就释放出无以伦比的理财能力。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一是他和哥哥一样秉承了母亲身上正直善良务实的品质,二是又承继了父亲身上过人的理财能力。没有多长时间,他就把前任庶务留下的烂摊子打理得顺风顺水,倍受大家称赞。

毛泽民真正受到心灵震撼的事件无疑是工人领袖黄爱等人被杀,他亲眼目睹了那个悲壮的场面,深切感悟到哥哥引导他要走的路是一条随时都面临着杀头危险的艰辛危险之路,一旦自己投身其中,就应该随时做好为之献身的准备,也随时有遭遇这种危险的可能。他和发妻的离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外表上看似温润柔弱的毛泽民,一旦有了自己思想的结果后,他的性格一下子就展露出和哥哥毛泽东一样的坚韧与倔强。他一点也不嫌弃自己的发妻,他和她的果决分手,不是外面的世界令其心神游荡,心猿意马,完全是出于对发妻和未来孩子的真挚的爱和高度负责。正是这种表象上的看似无情,却实实在在映衬出了毛泽民崇高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看到这段剧情时,我的耳边不由自主就回响起了“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诗句。

剧中的毛泽民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刚与柔完美结合,诚与达水乳交融,胆与识浑然一体,言与行和谐共生。他高超的理财能力犹如渐次打开的智慧之门,一旦露出开口,便如深远而神秘的隧道一般,叠现出无限的魅力与无穷的张力。无论在大上海,还是在苏区;无论是出版发行红色刊物,还是运作发行苏区货币,他都能翻转得得心应手,运作得风生水起。为了践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他抱病坚守新疆,出任军阀盛世才的财政厅长。高尚的人生理念,坚定的革命理想,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不畏生死威胁的凛然气概,都使得毛泽民的形象好无愧色地逐渐走向熠熠生辉的一流优秀共产党人行列。

按照组织的要求与安排,身陷虎穴的毛泽民本来有脱离新疆的机会,可他硬是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党的事业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最终被蒋介石、盛世才之流无耻而残忍地杀害。毛泽民的慷慨赴死,是共产党人坚强无畏革命意志与高尚品格的完美赞歌,更是共产党人伟大革命事业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毛泽民的生命能够延续到共和国建立,那共和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或人民银行行长一定非他莫属。然而,在革命的征途上,像毛泽民一样的旷世奇才不胜枚举,他们在为理想奋斗的路途上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才华智慧未及全部绽放便遗憾而悲壮地定格在革命史的每一个艰辛路段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数先烈的奋斗与牺牲,是成就革命胜利的坚强基石和动力源泉。有幸活下来的每个人,不管他后来身为何种地位,握有多大权力,他本人都只是千千万万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先烈们的一个代表符号,他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不去努力保持自己革命的初心,继续前进。

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是一个充满热血的革命青年,身上永远洋溢着革命的热情与无穷的力量。他与二哥毛泽民的性格截然不同,毛泽民给人的印象是沉稳甚至木讷,而毛泽覃却永远是阳光而奔放的。这固然与他自小受大哥毛泽东的关爱与教导不无联系,更与他的敏感灵动易于爆发的性格特质有关。当他和大哥从长沙回到韶山,动员二哥分掉自家的房产参加革命的时候,他率真而果决,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耐心。他把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化作最简单的行为手段,恨不得二哥一下子就能如他和大哥一样接受革命道理,走上革命之路,兄弟三人瞬间就结成生死弟兄和革命战友。

大哥毛泽东不仅十分欣赏小弟身上的这份无穷活力,更是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因势利导性的矫正与教育,在潜移默化的打磨与实践中促使他逐步走向成熟。当毛泽覃趁二哥有事不在家的时候,配合大哥偷偷拿出自家的地契,豪爽地分给无田人家的时候,想必每一位观众都会为他的无私热情果断与敢作敢为由衷叫好。试想,当一个人不为私家利益所累,自觉而愉快地把自家的财产豪爽地给予他人的时候,你能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人,还有什么金山银山与珠宝玛瑙能诱惑得了羁绊得了他革命的决心?阻止得住他革命的脚步?

一个真正的而革命者,首先是无私的。唯有无私的情怀,才能催生出伟大的行动。在共产党人的行列里,类似毛家三兄弟一样抛家弃舍投身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和毛泽东一样最先从事农运的澎湃,舍弃旧军队高额待遇的朱德、贺龙、彭德怀,放弃舒适职业和优厚薪俸献身革命事业的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恽代英等,无一不是抱着天下为公革命到底的决绝与信念,置身于处处充满艰辛与牺牲的革命洪流之中。他们中,许多人未及看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慷慨赴难,有幸活下来的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仍然不改革命初衷,毕生奋斗,直至走向生命终结。谁都不会忘记德高望重的革命老英雄朱德元帅,在976年他去世前,依然雄风不减,赤心犹在,挥毫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革命到底。他把自己毕生积攒的两万多元钱,委托夫人康克清上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毛泽覃年轻热情,难免有时候表现得冲动而不成熟。他最希望二哥走上革命道路,可他的性格与办事沉稳度却远逊二哥。一旦二哥和他一样成为义无反顾的革命者以后,他的革命导师中已经不再只有大哥毛泽东,革命的后来者二哥毛泽民也自然而然成了他最好的革命引路人之一。毛泽民天生沉稳大气,凡事不事张扬,遇事沉着冷静而应对有法,而这一点正是身为小弟的毛泽覃所最最缺乏的。对大哥毛泽东,毛泽覃虽然有时候敢于使性子,唱反调,但那是一种建立在无比信赖甚至依赖之下的带有撒娇性的孩提般的自然表现。而对二哥在革命斗争历程中逐渐展露出来的过人思虑与行为,他是在一次次与二哥的碰撞与观察中逐渐认识到的。一旦当他发现参加了革命后的二哥,在许多方面有着自己不可企及的优势与特质之后,他没有丝毫的失意甚至嫉妒,而是由衷地为自己拥有这样的二哥感到无比骄傲自豪,以致渐升出与对大哥一样的敬佩之情。

在对待大哥的态度上或者说兄弟三人彼此之间的感情上,他们相互之间谁也没有远近亲疏之分的。三兄弟骨肉情深,血浓于水,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彼此间都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大哥毛泽东虽然天生的领袖气概,可他依然有着常人一样的家国情怀。他对两个弟弟的关爱胜过父母之爱,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对两个弟弟一样毫无二致。毛泽覃作为小弟,他无时无处不受着两位兄长的悉心呵护,而他也无时无处不在为二位兄长的安危劳心劳力。尽管他对兄长的爱有时显得莽撞,可那正是他爱得真切的最鲜明表现。当大哥在中央机关迁至瑞金之后,左倾机会主义者出于私心处处排挤大哥毛泽东时,毛泽覃的表现是直率简单的与之抗争,而毛泽民则是以理智与之委婉较量,促使对方在理屈词穷之下不得不接受他的正确意见。毛泽东处处事事以革命大业为重,对个人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虽然憋闷生气,但隐忍不发,时刻维护工作大局,尽己所能地或间接或直接为革命事业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在两位弟弟为自己抱打不平甚至出言过激的时候,身为大哥和革命领导人的毛泽东,总是不温不火,耐心劝导,使弟弟们走出小我困境,和自己一样服从革命事业大局。毛家三兄弟就是这样相互搀扶相互砥砺,不管身处顺境或逆境,都始终不改革命初衷,义无反顾地无私无畏地为革命事业竭尽赤诚。

毛泽覃留守瑞金与大哥毛泽东当初也被决定留守瑞金一样,不是出于革命事业的需要,完全是出于左倾机会主义者并不完善的人格缺陷与挟私报复。三兄弟没有任何一个应该愿意彼此分开,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血肉深情,但必定他们都是无私坚定的革命者,最终都坚决服从那时候领导者们所谓的革命需要,以革命者的高度责任感与自觉性服从了上级的安排。生离死别,对当时的革命者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毛家三兄弟瑞金一别,老大老二与老三竟成永诀。

毛泽覃留守瑞金,竭诚服务所肩负使命。他的牺牲应该可以避免,如果不执行上级领导的错误计划,他和战友们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未必就没有生还的可能。然而,错误的指挥,在战场上就意味着牺牲生命。一旦结局形成,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改过自新机会。身为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与剩余不多的战友被围在狭小的山地密林里,凭他的机智,要逃出敌人魔掌应该不是问题。可他毫不犹豫地把死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强力推给了战友,最终血染红色之都瑞金,成了毛家三兄弟中最先捐躯革命事业者。

当中央红军历尽艰难终于到达陕甘地区,毛泽民偶尔从收音机中意外听到小弟已经牺牲的消息后,他瞬间表现出的那种异乎寻常的失常反应,着实令人心灵震颤,禁不住泪水飞迸。那份真挚浓烈的兄弟情,任任何人见了也不能不因感动而泣下。当身为红军领袖的毛泽东闻听小弟牺牲的消息后,一句话没说,只是一个劲儿地啃食重新做出来的小弟临别时送给他们的一样的菜团团,无声的泪水顺双颊流淌滴落。他是以领袖的境界强压悲痛,以常人的情怀倾诉哀伤。作为一手把小弟带大并将其培养成革命领导人的大哥,毛泽东那时那地那份悲伤的心情,实在非常人可以理解。

同样,当四三年,二弟毛泽民在新疆被盛世才残酷杀害的消息传来时,已经完全执掌中国革命大权的毛泽东,难以忍受再次传来的噩耗。亲密无间的三兄弟,由自己一手引领上革命之路的两个弟弟,就这样先后与自己永远阴阳相隔了,那时刻他内心压抑的悲伤,何止是江海翻波浪?。他一个人独立在陕北孤清高远的黄土高原上,只能一根接一个地吸烟,只能回想着二弟生前与自己交往中的一幅幅画面,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尽哀痛,以此释放压抑于心的愤怒与思念。

表现毛泽东革命历程的影视剧已经很多,而这部专门以毛家三兄弟为主线的影视剧却是第一次。毛泽东在这部剧里不仅展现了作为革命领袖的光彩一面,更展现了他在父母均已去世后作为大哥提携引导两位弟弟走上革命之路的另一面。在革命加兄弟的感情交织中,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被表现得真实全面入木三分。他爱自己的兄弟,希望他们能与自己比翼齐飞。在革命的历程中,他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弟弟们如何忠于革命事业,如何把自己锻炼成成熟的革命者,又无时无刻不关心着弟弟们的日常生活。长兄如父这句话对毛泽东来说,恰如其分。他对弟弟们的关怀,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处处浸泡着浓浓的兄弟情、同志意、战友谊。

在对弟弟们的关爱呵护上,毛泽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随处可见的生活中人。然而,在革命事业的洪流中,他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了革命者与亲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日常生活里,他能为弟弟们偶尔的不幸遭遇怆然涕下;革命事业上,他也会在极度暴怒中因弟弟强制他人参加红军而掌掴其脸。为弟弟们的不幸遭遇流泪体现的是兄弟深情,因弟弟在革命事业上的极端错误而掌其脸,彰显的是革命道理不可有丝毫的僭越。就是在这样的个人感情与革命事业交织中,毛家三兄弟的形象才真实感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记。

任何伟大领袖的诞生,都首先有由一般人自下而上的逐步升华过程。毛泽东也不例外,他首先是一个一般人,有一般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一般人遭遇的生活艰辛,有一般人的情感存在与释放,有一般人的不断改过自新渐次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他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超智慧与才智,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崇高信仰和坚韧意志,更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忘我无私的宽广胸怀和一般人所不具备或者极端欠缺的领袖气质与卓绝才华。他之所以能够从韶山冲里拔乎其萃,从长沙城中异军突起,从中国革命队伍里脱颖而出,从世界诸多领袖人物中独具高端,完全是他自身的才华魅力意志品质综合而成。

毛泽东在这个世界上,自古至今,是最无私心的人民领袖。他来自人民,终生不改初衷地完全服务人民。因此,他较之一切伟大人物,就更为难得,更为高尚,更能受到人民永远的缅怀与爱戴。

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有许多红色家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徐海东家族,在革命事业中,先后有七十多人献出生命;贺龙家族先后有四十余人献出生命。而毛泽东一家骨肉亲人中就先后就有毛泽建、杨开慧、毛泽覃、毛泽民、毛楚雄、毛岸英为革命英勇牺牲。这还不说他为了革命事业失去流浪在上海的三子毛岸龙,与贺子珍结婚后先后失踪死去的两女一男,更不说贺子珍、杨开慧两家中那些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骨肉亲人们。

如果有一天,革命的正直的艺术家们能以毛泽东家族骨肉相连亲人们的悲壮事迹为题材编写一部电视剧,一定能感动千千万万对毛泽东革命家史几乎一无所解的人们。果真那样的话,就能即刻令那些长期侮辱谩骂诋毁毛泽东的屑小们永远闭嘴,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认识直至崇敬毛泽东。

由《毛泽东三兄弟》的观感,萌生这种念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有此类剧作出现。

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6-07-10/3887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7-11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