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李云雷文集

李云雷: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55 鲜花数:8

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
李云雷
  近年来“底层写作”成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在创作界蔚为壮观,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底层题材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这一写作方式的两大特征。不过在理论与创作上,“底层写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底层写作”与“纯文学”思潮、“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的区别与联系,希望能为“底层写作”的发展提供一种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1、底层写作、“纯文学”与现实主义
  “底层

李云雷: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对近期三部长篇小说的批评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89 鲜花数:19

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对近期三部长篇小说的批评
李云雷    左岸特稿 
--------------------------------------------------------------------------------  
    (此文载《上海文学》2006第11期
  1、解题
  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已有不少人揭示过了,文学在塑造民族情感、凝聚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也成了一种共识。但“中国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讲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中国,这与不

李云雷:夜鬼张横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69 鲜花数:10

夜鬼张横

    
夜鬼张横是我们村里的一个人,他名字叫张横,夜鬼是绰号。为什么叫他夜鬼张横呢?只因为他白天都像没睡醒似地,一点精神都没有,可一到了晚上,他就活了起来,简直像个小鬼一样。
那时候,谁不喜欢夜鬼张横呢?
夏天的傍晚,大家都端着碗出来吃饭,在大槐树下的井台边坐了,却都在等着张横。几个孩子等不及,就跑去张横家里叫他,那时我也常常去。张横的家在村东边,是三间破破烂烂的草房,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一直没有成家,家里的

李云雷:从排斥到认同——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25 鲜花数:35

从排斥到认同
——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李云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
近读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其中有几处谈到陈映真,且与大陆作家多有错位之感,甚至话都无法说到一起去,因又想起王安忆、祝东力亦有谈及陈映真处,试摘抄并略加评论如下。
阿城与张贤亮
《八十年代访谈录》是在最近“反思80年代”热潮中涌现出来的一部著作,它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80年代文化领域中一些“风云人物”的所思所

李云雷:我们应该站在何处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6 鲜花数:14

李云雷:我们应该站在何处

    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一直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近百年的新文学史,是中国作家为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历史。中国作家以他们的作品,也以他们的血肉之躯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之中,这是中国作家与中国文学的光荣。鲁迅以来的中国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灾难深重的中国现实,在艺术上孜孜追求,对祖国、人民报以拳拳之心,以“凤凰涅磐”的精神追求中国的新生,这无疑是值得我们

李云雷:《苍生》与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转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36 鲜花数:42

《苍生》与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转折
                                                    李云雷
内容提要:
    本文以浩然的《

李云雷:现实的酷烈与回忆之美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88 鲜花数:9

现实的酷烈与回忆之美——近期“三农”小说的艺术成就及不足
在新的转型期,农村中的新变化在小说中有着鲜明的反映,这一方面在于“三农”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底层写作”的文学思潮,也使作家更多地关注农民的生活,从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长篇小说如《秦腔》、《上塘书》、《妇女闲聊录》等,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所面临的问题。而中短篇小说,则以其较强的时代感和形式感,探索着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这

李云雷:陈映真与大陆作家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14 鲜花数:30

作者:李云雷
  近读查建英的访谈录《八十年代》,其中有几处谈到陈映真,且与大陆作家多有错位之感,甚至话都无法说到一起去,因又想起王安忆、祝东力亦有谈及陈映真处,试摘抄并略加评论如下:
  阿城:……我记得八十年代末吧,我在美国见到陈映真,他那时在台湾编《人间》,《人间》杂志的百姓生活照片拍得很好,过了十年,大陆才开始有很多人拍类似的照片了。我记得陈映真问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怎么看人民,也就是工人农民?这正是我七十年代在乡下想过的

李云雷:底层写作的误区与新“左翼文艺”的可能性——以《那儿》为中心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1 鲜花数:32

李云雷:底层写作的误区与新“左翼文艺”的可能性——以《那儿》为中心的思考1、“底层写作”的两种倾向
关于“底层写作”,最近批评理论界有不少讨论,在文学创作中也有不少实践。在这些讨论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将“底层写作”只作为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下力图突破的一种题材上的创新,只在艺术探索的意义上肯定其“苦难叙事”的意义,而忽略了这一写作与当下现实语境的关系,从这样的视角看去,便对“苦难叙事”及其在创新中表现出来

李云雷:《兄弟》为什么这么差?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08 鲜花数:28

《兄弟》为什么这么差?
李云雷
    读完余华《兄弟》的下部,深为失望,不禁让人怀疑,这竟是余华写出来的东西?尽管《兄弟》的上部不好,毕竟还保留着一些余华独特的叙述方式,这让人心存希望,也许下部能挽回上部的颓势,给人们带来一个惊喜。但《兄弟》的下部出来了,却比上部还差,简直让人不忍卒读。小说写宋钢、李光头两兄弟在“文革”结束后一直到现在的生活,写他们在时代变迁中命运的转折,这本是个不错的构思,但在作品中,作者却

李云雷:《秦腔》与乡土中国叙事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46 鲜花数:17




李云雷:《秦腔》与乡土中国叙事





时间:2005-12-3 21:15:01 来源:三农中国 作者:李云雷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连载于《收获》2005年第1、2期,随后由作家出版社于2005年4月出版。这是贾平凹试图真诚面对故乡、面对当下农村现实的一部力作,它试图通过一个村

著名诗人食指这样批评伤痕文学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74 鲜花数:14


诗人食指谈所谓伤痕文学与不要脸的当今诗歌(图)
食指本人在2001年5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的:“当今这个社会,诗歌太不要脸了,诗歌已经太惨白了。”人民诗人,就是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的诗人。食指还说:“‘伤痕文学’出现的时候,我就有意见。你才下去几年,才受那么点委屈,就在那儿喊,就有这样大的抱怨,这样大的不平。农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那样的环境,他们到哪儿去说这些话?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改变农民的命运,改变农村

未完成的“金光大道”———5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兼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再思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53 鲜花数:24

  未完成的“金光大道” 文 / 云雷
-------------------------------------------------------------------------------- ———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再思考
李云雷
1、 未完成的“金光大道”及其论争
《金光大道》是浩然从1970年12月动笔,历经七年陆续写完的,小说共分四部,二百余万字。第一、二部分别在1972年和197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三部曾在1976年6月《人民文学》选载。1994年8月,过了近20年后,《

近期“三农题材”小说述评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793 鲜花数:32

近期“三农题材”小说述评(修改版)
“三农问题”提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文学界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不少作家以农民、农村、农业为题材创作了一些小说,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也有不甚成功之作。本文意在考察2004年上半年在全国各主要期刊发表的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小说,并就其与思想界的关联,及其达到的艺术成就,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所考察的期刊限于《收获》、《花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

《当代》继《中国农民调查》之后又发表反映工人悲惨遭遇的力作《英特纳雄那儿》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79 鲜花数:31

新“左翼文艺”的力量及其可能性
——《那儿》简评李云雷
值得指出的是,“我小舅”反抗的精神资源来自于传统社会主义,这里不仅有旧社会工运领袖(小舅的“姥爷”)榜样的力量,也有“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理想,而小说的标题也来自于“英特纳雄耐尔”最后两字的口误,此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历史及其赋予的阶级意识,作为一种保护性力量在今天的重要,而小说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新阐发、对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现状的揭示,可以看作“左翼文学传统”在

作者简介

作者李云雷: 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研究,主要论文有《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转变中的中国与中国知识界――〈那儿〉讨论评析》、《〈苍生〉与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转折》、《底层写作的误区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秦腔〉与乡土中国叙事》、《未完成的“金光大道”》、《我们应该站在何处?》等。业余从事小说创作与电影编剧工作。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