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汪晖文集

汪晖:我们这个社会不应该反思吗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54 鲜花数:11


汪晖:我们这个社会不应该反思吗
  《读书》发出过不同的声音。这些讨论产生了影响,有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向公共讨论的扩展,国家的社会政策也开始变化。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民主的一个促进——知识分子的批评性的讨论,能够影响到中国政策的变化,这是民主空间扩张的必要步骤
  本刊记者 徐梅 发自北京
  1996年初,汪晖受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之邀,出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当年年底,黄平加盟,与汪晖共同开启了《读书》杂

汪晖: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小说叙事形式枝谈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644 鲜花数:32

汪晖: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小说叙事形式枝谈  【出处】文艺研究 198806
【作 者】汪晖
  在鲁迅看来,作为语言的艺术作品,叙事作品的虚拟性是读者阅读作品的基本前提,因此叙事人称的混用是叙事作品的一种特殊技巧,而无碍于小说的真实性,鲁迅说:“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1]叙事形式内部的统一并不能保证艺术的真实性——后者取决于作品表现生活的艺术深度。  “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

汪晖: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69 鲜花数:20


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汪 晖
  一.引 言
  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问题并不是全新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利用科学主义概念来检讨现代思想中的科学观念。论题本身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问题的出发点也缺少理论的原创性。我的研究以科学观念的起源、展开和分化为线索,分析中国现代世界观的形成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制度性实践的关系,目的是通过新的世界观、知识谱系的分析,揭示中国现代道德观念、政治观念是如何镶嵌在现代科学观

汪晖:“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67 鲜花数:27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汪 晖
  科学概念的广泛运用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晚清以降的中国思想氛围中,科学不仅是解放的象征和召唤,而且也是从事各类社会文化事务的客观根据。它不仅证明了新文化人物所期望的变革的必要性,而且也提供了这种变革的目标和模式,成为一种替代性的公理世界观。例如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胡适把科学等同于方法论,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当他把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道德和人文学术时

汪晖教授访谈:“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04 鲜花数:17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汪晖教授访谈
许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访谈地点:北京 清华大学
访谈时间:2004年8月

  媒体的公共性、阶级性与利益集团的关系
  许:您对自由主义、思想史方面很有研究,能不能从这些方面谈谈媒介?
  汪:媒介这个概念本身比较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媒介,大学、商店、组织都是媒介。我想您问的是大众媒介,尤其是新闻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等。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扮演重要

对话汪晖:创造独立思考的批判空间——《读书》杂志与中国思想十年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6 鲜花数:12

对话汪晖:创造独立思考的批判空间
——《读书》杂志与中国思想十年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编者按   19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都持续处于巨变之中,中国思想界自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读书》杂志在中国思想界所处的特殊位置,近期出版的《读书》 十年文选,可被看作是记录这一深刻变化的重要文本。上周,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此专门举办研讨会,邀请王家范、葛兆光、张汝伦、陈思和、王晓明、孙歌、许纪霖、戴锦华等京沪两

汪晖:和当代社会更密切的对话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9 鲜花数:24

汪晖:和当代社会更密切的对话
 记者 甘丹
  汪晖,1959年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人》丛刊主编之一,《读书》杂志执行主编。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著有《汪晖自选集》、《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死火重温》、《中国的新秩序:转化中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等。
  人文精神和文人精神
  南都周刊:这次编选的六本《读书》文集选取的是从1996年到2006年这十年间的文章。为什么节选这一个时间段的文章?我看到其中的《改

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98 鲜花数:16


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
——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答问
汪 晖
  1、在八十年代,您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文学方面的,集中在鲁迅身上,然后逐渐拓展到“五四”,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时候,您的一篇著名文章特别指出了“五四”一代人的“态度的同一性”。然而,到九十年代初,您的研究方向则转到了现代中国的“科学主义”问题,比如当时《学人》刊出您的长文探讨“赛先生”的命运。您的研究兴趣在进入九十年代时,似乎出现了某种变化,

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反思——汪晖访谈录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40 鲜花数:31

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反思——汪晖访谈录周志强 肖 寒
  受访人:汪 晖  时 间:2007年1月7日上午9:30—12:40  地 点:清华大学荷清苑汪晖府上  问:首先,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您会从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突然之间转到了社会学的思考?  汪:这个表面看有点突然的变化,实际上没有那么突然,因为对鲁迅的思考至今对我还有影响。我是1988年写完博士论文《反抗绝望》的,因为研究鲁迅就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和鲁迅相关的这个时代,比如你要研究鲁迅和章太炎

汪晖: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66 鲜花数:53


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根据在汾阳中学《三峡好人》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将虚构置于纪实性中
一个好的电影导演能够用自己的镜头语言产生自己的一个世界。我这里说的不是那些外加上去的风格特征,而是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人物等等表达出的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有些导演的电影语言很特别,但历史观完全是俗套,看起来炫奇斗巧,但其实没有自己的世界。贾樟柯的电影有自己的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这个世界的变迁的意义,而

汪晖: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讨论纪要)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38 鲜花数:20


  汪晖: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中央民族大学讨论纪要

左岸会馆
王铭铭:  对在座的同学们来说,听汪教授的讲座可能是不易的事。汪老师的讲座建立在四卷本的著作基础上,内容极其丰富和艰深。听的过程中,我担心大家听不懂,于是偷偷看了大家的表情,你们的表情表明,大家好像还是心有所动的。汪老师叙述了一些精彩的例子,试图从这些例子揭示出一些方法论的启发。虽然大家可能对他从事的专业研究不熟悉,但他的一般思想,必定已经产生不

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81 鲜花数:22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谁比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有资格占据威廉·福克纳曾占据的讲坛,正是在同一个讲坛上,马尔克斯重申了他的这位导师在三十余年前发出的激动人心的宣言:“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对于马尔克斯来说,这个充满了危机并具有自我毁灭能力的真实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出人意外、从人类史上看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现实”,作为寓言的创造者,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答柯凯军先生问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81 鲜花数:34

问:这几年来,各种报纸刊物上总能见到现代性这个概念,“后现代”批评家们用,“启蒙”批评家们也用,但他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很少加以界定。似乎说的人没有弄清楚,骂的人也一样糊涂。我们报纸准备开一个栏目,讨论现代性问题。能否先请您谈谈现代性的概念?               答: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内容广泛的问题,许多理论家和历史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这一问题。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43 鲜花数:26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 许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访谈地点:北京 清华大学 访谈时间: 2004年 8月
媒体的公共性、阶级性与利益集团的关系
许:您对自由主义、思想史方面很有研究,能不能从这些方面谈谈媒介?
汪: 媒介这个概念本身比较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媒介,大学、商店、组织都是媒介。我想您问的是大众媒介,尤其是新闻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等。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扮演重要角色,大家对它的

汪晖: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0 鲜花数:32

 
汪晖: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说明:2005年6月23日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座谈会,作者汪晖也应邀出席。这是作者在会议上针对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所做的回答。
非常感谢复旦的朋友们组织这个座谈会。我先归纳一下大家的提问。在大家的提问中,有两个问题比较集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帝国和国家的问题,比如张汝伦先生提的就是“帝国—国家二元论”的问题,曾亦先生就公羊学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汪晖: 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通常被认为是“新左派”(中国当下语境意义)主要人物。1996年起担任《读书》杂志主编,在其任内,《读书》依然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著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死火重温》等。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