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吕新雨文集

宪政的根基——抗战前后梁漱溟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38 鲜花数:56

梁漱溟正是从这样的中国政治的现实出发,吁求打破对西方宪政的迷信,而实实在在地探讨究竟什么样的政治形态对于当时的中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极力主张用“团体”所形成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党派。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梁漱溟对党派和团体的区分,对宪政与国家统一、和平关系的把握与实践,超越了当时的宪政主义者。在他看来,所谓宪政和民主,其目的都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建立条理和秩序,相互承认和相互制约,而不是相反。

吕新雨:"乡村本位"与中西历史视野下的城乡关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05 鲜花数:49

一是讨论西方的城乡关系;一是讨论中国的城乡关系,关注的是中国城乡关系与西方的不同是如何结构性地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和国家的不同。

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07 鲜花数:34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土地问题的讨论、对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与西方学术界为主流的现代性范式,都提出了程度不同的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核心是需要重新处理地权、赋税与租佃关系的变动。其中,太平天国之后江南地区的城乡变革与阶级分化尤其关键,它导致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租税关系剧烈变动,使得城乡分化、阶级分化与乡村治理关系的变革成为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这一点需要重新理解。正是晚清新政以来,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进入艰难的锻造历程,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城乡分裂的格局。其分裂的过程再造了中国社会20世纪以来最主要的阶级关系,它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背景,也是原因。

吕新雨:“亚细亚专制主义”与二十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93 鲜花数:30

“亚细亚专制主义”与二十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兼论秦晖先生的“雅典(罗马)道路”说

吕新雨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秦晖先生对雅典(罗马)道路与“古代福利国家”的叙述,从历史的角度探究了雅典和罗马的奴隶制度、小农与海外军事霸权的关系是如何决定其民主、共和与国家福利制度的,在秦先生的论述背后实质是“亚细亚专制主义”的理论阴影。本文讨论了亚细亚专制主义与马克思学说的关系,更从中、俄二十世纪革命的历史中考察了“亚

吕新雨: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城乡关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70 鲜花数:43

  中国的城乡关系或者“三农”问题需要在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去重新理解。  这个历史视野包涵以下的基本判断: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晚清开始改变,这是中国现代性的开启,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传统中国城乡互哺关系的断裂与对立。地方精英蜕变为杜赞奇所描述的营利性经纪人,“地方”和“国家”的概念产生变化,新的国家建设和地方军事发展,使得赋税日益沉重,所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的任务就是打倒军阀土豪劣绅和

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15 鲜花数:24

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①]
——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吕新雨
 
在“三农”问题讨论中,新自由主义市场理论把国家汲取视为农业危机的唯一原因,其不证自明的前提是:只要国家退出,市场进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市场问题被归结为农村自身的问题, 但农业的市场在农村之外,它不回答中国农业的市场空间到底在哪里,今天的中国农业到底是否拥有这种空间?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国家的退

吕新雨:被《东方早报》拒绝发表的答秦晖先生的文章并致《东方早报》的公开信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54 鲜花数:81

致“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并陆灏先生的公开信

吕新雨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自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底,连载秦晖先生批评杨震先生与我的文章,重点在我。共计六期,约三万五千余字,如此批判力度在该“书评”历史上前所未有,效力之大,不用想象。秦先生指控我犯了“几乎俯拾皆是、无穷无尽的常识性错误”,具体指证有十余处所谓“硬伤”,对此,上海书评刊发时没有任何对我的询证。因此,我响应了秦先生在文章中的号召:从事实和逻辑出发,做

吕新雨: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18 鲜花数:27

 
                       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
——关于知识与知识分子伦理问题的笔记

                                  &nbs

吕新雨: “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11 鲜花数:37

          “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

                                              

吕新雨、赵月枝: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611 鲜花数:27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

对谈人:吕新雨、赵月枝

统 稿:吕新雨、赵月枝*

《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12 期(2010)


2008 年6月27 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British Columbia),就一系列学术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传播学院赵月枝教授与前来参加学术会议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吕新雨教授进行了访谈。正在那边访学的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王维佳也同时出席,并根据录音编

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62 鲜花数:58

全球化和城市化使得贫民窟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地球上蔓延。如何反思中国正在极力推行的城市化过程?欧美作为民族国家的发源地,其历史来源于地中海的城邦国家,资本主义在经历不同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其核心和动力都是城市。中国历史上的城乡关系不像西方是对立的,相反,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互相哺育的过程。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开启,中国的城乡开始分裂,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最深刻的现代性问题。今天,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新乡土主义,重新讨论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建城乡的互哺、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和乡村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并为改变不平等的世界格局探索可能性。

吕新雨:中国的农业不能绑在美国资本主义农业的“泰坦尼克号”上‏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3 鲜花数:18

旧文《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的一个段落

解构主义、“他者”之正义与启蒙精神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81 鲜花数:28

解构主义、“他者”之正义与启蒙精神——关于德里达的读书笔记
吕新雨
引言:八十年代“新启蒙”与九十年代解构主义
     德里达在六十年代出版了一本文集,名字为《书写与差异》。这本书在2001年被翻译成中文,进入汉语思想界,这一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中国访问。2004年,他离开人世,没有来得及对他的中国之行进行评论。但是来中国之前,在接受《书写与差异》的中文译者张宁采访的时候表示,他的学说从一开始,对中国的想

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40 鲜花数:29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所谓“民工潮”,当时被媒体称为“盲流”。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民工潮”的高峰,也是媒体报道的高峰。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又—一次出现连续扩大的趋势,农民流入城市的人数迅速增多。“民工潮”已经成为社会流血的巨大创口,无法掩盖地暴露在社会肌体的表面。
  对“民工潮”以及“三农”问题的讨论,是知识界再度面临中国社会重大危机的紧急警戒反应,虽然历史展开的向度

吕新雨: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733 鲜花数:78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  吕新雨       在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秦晖先生是有影响的人物。他的理论一再以各种方式论述“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二元对立,在他看来,“美国式道路”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治世良方。    那么,到底什么是“美国式道路”?什么是“普鲁士道路”?它

作者简介

作者吕新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书写与遮蔽》等。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