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邋遢道人:全球化中的中国

全球化中的中国  

   

克林顿到朝鲜捞回两个间谍记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强坛上网友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朝鲜的胜利,有的说这是美国的胜利,但没人说这是中国的胜利。朝鲜这样做是试图靠近美国,则是左右两边都看到的,只是左边担忧,右边欢呼罢了。有的网友说,以前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现在变成“我们的敌人遍天下”,这话听起来很极端,但也不是捕风捉影。如果朝鲜与中国疏远,就像越南那样,那么起码中国周边敌对国家比以前多了而不是少了。这些年来,第三世界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比以前疏远了,是事实。新结交的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在政治上和安全上与中国合作,也是事实。如果说有点改善,就是前苏联本来与中国剑拔弩张,现在俄罗斯和几个前苏联形成的国家与中国倒没什么芥蒂。  

   

记得前一段外交学院的吴建民院长著文说中国进入了外交的黄金期,实现了“从小舞台到大舞台”,“小外交到大外交”,“小合作到大合作”的三个转变,说这是“韬光养晦”政策的伟大胜利。贫道曾经评论:其实中国一点没有韬光养晦,而是“透明外交”,也就是在国际问题上美国说什么就赞同什么,起码不反对。这样做的结果,让一般人都觉得中国的“外交舞台”是比以前“大”了,中国以此侧身主流俱乐部了,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都不能不看看中国的态度,因此觉得很风光。贫道觉得,这种看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有一定道理。  

   

贫道是这样看待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和现在所处地位的: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除了在国内政治经济体制上,同时也在国际关系上面临一次抉择。早在1971年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地位后,到七十年代末,绝大部分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已经打破西方封锁,处于一个空前主动的地位。美国和西方国家基于东西对抗急于与中国扩大各种交往,第三世界国家本来就是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轿夫,而且长期以来与中国没什么直接矛盾。虽然中苏  

关系还很严重,但由于美国牵制,苏联不可能对中国怎么样。而且1979年后苏联就陷入阿富汗战争不能自拔,无暇顾及中国。也可以说,到70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既摆脱了解放初期不得不对苏联的一边倒,也没再对其他任何势力一边倒,处于一个可以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时期,实现经济、政治、外交各方面既全面开放,又独立自主。  

   

但是,邓小平选择了向美国靠拢的政策。按照亲美将军刘亚洲的分析,1979年中国所谓对越反击战,就是一个标志。刘亚洲在《参考文摘》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分析:“小平同志这个时候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是把自己、把中国从所谓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划出来。当时许多东欧国家都不满意,说社会主义国家打社会主义国家。小平同志在当时就看到,你这种社会主义,不要也罢。结果怎么样?假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场仗也是为美国人打的,也就是说为美国人出气。有证据吗?有。小平同志前一天访问白宫出来,第二天就开打。为什么要为美国人出气?美国人刚刚灰头土脸地从越南走掉了。我们干嘛要为它出气?其实这不是为美国,还是为我们,为改革开放。中国要改革开放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援助是不可能的。此仗一打,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科技援助包括军援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到中国。”  

   

当然,刘亚洲的分析并不客观,有真有假。说此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科技援助包括军援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到中国”的局面完全是胡诌。1979-1987年年均外国对华借款只有40.7亿美元,而且美国只占其中很小部分;外商直接投资这个时期也只有年均25亿美元,基本没有美国企业。把对越反击战描绘成又一场“美国人出钱,中国出雇佣军”的战争只是刘亚洲梦里盼望的战争。  

   

不过对越反击战让美国觉得中国有意靠拢美国却是可信的。越南在中国边境搞点摩擦和对华侨迫害,不至于让中国在急于进行经济建设时期大打出手。邓小平决定打一仗,不考虑国内因素,就国际意义来讲,对美国的好处大于对中国的好处。越南吞并柬埔寨和老挝,搞点地区霸权主义,威胁了谁?威胁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而东南亚国家,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都是美国的附庸。越南再张狂,对中国照样谈不上威胁。中国教训了越南,抽掉了一个多米诺骨牌,实际是保护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格局。对越反击战打完后,与美国的关系改善了却是真的。  

   

贫道以为,邓小平还不至于看那么近,为了点钱就把中国军人生命当儿戏。但是对越反击战确定了一个外交方向,就是中国将向“主流世界”靠近。这在此后一系列国内国际政策选择上可以验证。  

   

真正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是中国两头在外;沿海发展战略的经济战略;以GDP和吸引外资数量作为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行政措施,以及大力推进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观念和措施。这些选择使中国真正走进世界经济核心圈子里,并严重影响了世界格局。  

   

早在七十年代后期,东亚、东南亚、拉美一些国家就实行了两头在外的经济政策,政府把吸引西方资本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而这些国家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状态,因此推进起来就更简单。从1970年到1998年的28年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中国台湾、韩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或地区经济连续或断续高速发展,年均GDP增长在10%上下(按美元计算)。这些被称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速度大幅加快,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外贸依存度大幅增加,国有化比重急剧降低,同时居民消费比重下降。这些国家所走的路,基本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选道路:私有化、两头在外、吸引外资。这些“小龙”、“小虎们”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就也很大,也被经济学家称作“奇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取得成效没有特别之处。  

   

部分新兴市场国家27年经济结构的变化  

国别    

生产方面  

消费方面  

跨越年份  

GDP年均    

增长   

二产业比重变化%  

跨越年份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  

中国    

80-07    

10.4%    

48.5-50.9    

85-06  

56.5-36.2  

巴西    

70-97    

11.6%    

38.3-43.7    

85-06  

65.7-60.4  

阿根廷    

70-97    

8.6%    

42.3-41.2    

   

   

墨西哥    

70-95    

9.4%    

25.4-35.9    

80-06  

65.1-67.5  

马来西亚    

70-96    

13.0%    

25.2-47.3    

80-06  

50.5-42.7  

韩国    

70-96    

16.9%    

28.7-45.1    

80-06  

64.6-53.5  

新加坡  

70-96  

15.6%  

29.7-35.2  

80-06  

51.5-42.0  

泰国    

70-96    

12.9%    

25.3-39.8    

80-06  

65.4-61.2  

   

世界之所以能够在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大量新兴市场国家,原因是西方经济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化。自从美国在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从此不再是“特殊商品”,因为美元基本没有了成本。一个国际货币没有了成本,没有了稀缺性,市场经济的基本骨架就崩溃了。于是,美元从七十年代开始不断大幅贬值,而德国、日本、瑞典等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国家央行也不得不增发本币以平抑本币升值,整个八十年代西方汇率、利率急剧动荡,使产业资本难以在本国生存。于是,把制造业转移到汇率、利率管理相对死板,又给外资以优惠政策的国家成为必然选择。从7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后,西方产业资本对新兴市场国家直接投资数量急剧增加,从每年的数百亿美元激增到数千亿美元。对于大量工业化还在初级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这次机会中有异常强大的优势:  

   

中国早已经建立了一个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包括能源、重化工、机械、交通。这是所有新兴市场国家至今难以达到的。而制造业与早期殖民地投资不同,需要相对完备的能源、重化工、机械和交通条件。  

   

其次,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最主要的是中国是个初等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早在70年代末,中国中学入学率已经达到70%多,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到80年代还不及中国的一半。制造业与矿工和农场工人不一样,需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于是,中国一国能够提供的合格劳动者,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加起来还多一倍。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能够为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提供最优良的条件。中国不是多党政治,共产党说了就算,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政治摩擦小。中国宪法不允许罢工,中国不允许有非官方工会和其他组织。最主要的两点是,中国有一个数量惊人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上低于市民,这为外商和本国资本家提供几乎是无限供给的高素质、低成本、抱怨少、自组织力差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这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没有的。另一点是,中国自90年代开始以吸引外资数量和GDP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基本指标,这些指标在地方层层下放摊派,甚至各局委都有指标。其实,各地政府并没有什么吸引外资的绝对优势,吸引外资和GDP为核心指标,只能是牺牲一切,从土地到矿产资源,从环境到税收,从国有企业产权到工人工资和劳保福利水平。看谁敢于牺牲,才是吸引外资的唯一法宝。中国的这种超强的组织能力是所有新兴市场国家望尘莫及的。  

   

也就是说,到90年代初,当中国也开始变成“新兴市场国家”的时候,世界发生了一次巨大变化。中国像一头大象把一只脚放进澡盆,原来在澡盆里的动物们就被抛到地上。1989年中国人民币大幅贬值21.3%,1994年一次贬值33%,从1988年到1994年累计贬值56.3%。结果,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8年到1993年年均增长24.2%,1994年一年增长81%,至2007年,进出口总额每年以22%速度增长,比世界贸易这个时期年均增长10.6%的速度高出一倍。中国高于世界进出口总额的增速就意味着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总额增幅下降。1997年到2001年亚洲和拉美所谓金融危机,与此不无关系。  

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年均增长变化  

   

1980-1995  

1995-2000  

韩国  

14.0%  

3.1%  

新加坡  

12.8%  

3.1%  

泰国  

15.5%  

2.8%  

马来西亚  

12.3%  

5.8%  

阿根廷  

6.6%  

0.2%  

巴西  

5.8%  

3.5%  

   

此后,虽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有所恢复,但进出口增长幅度还是明显低于1995年前的十几年平均增幅。而且,东亚国家的出口增长,更多的是依赖中国市场了。  

   

这都不重要,因为毕竟中国充当“新兴市场国家”有自己的绝对优势。重要的在于,自从中国进来,世界经济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一般都认为,西方资本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早在70年代,进入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地的西方产业资本就很多。产业资本带来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工人创造的财富大幅增加。一般来讲,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会带来工人工资的提高,因为用同样的设备,一个美国工人创造的财富与一个韩国工人创造的财富是接近的。那么,双方工资就有趋近的趋势。因此,韩国、日本、新加坡包括台湾地区的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普通劳动者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劳动者数量有限,这时,资本会流向更加便宜的地区。  

   

但是中国不同,中国在这个时期没有推动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的制度因素。相反,正像前面分析的,GDP和吸引外资任务使各地政府趋向压低工资。而中国农民工的供给能力几乎是无限的。于是,中国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东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基本没有变化(如果计算物价指数的话)。因此,中国牢牢占据了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地位。  

   

世界变得有点怪了:一个没有稀缺性的货币与一个没有稀缺性的低价劳动者相结合,会出现什么结果?会出现一个“Chi-merica”!形成以中国和美国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大部分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围绕这个中心获取资源和利益,其他发展中国家被彻底边缘化的局面。  

   

按美元当年价计算, 1990年到2007年,美国保持了5.3%的增长;中国达到了14%;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增长4.6%。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在1997年后放慢一倍左右,大约在5-8%之间。被边缘化的低收入国家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中,经济年均增长7%,而1990年到2000年下降一半,只有3.5%。其中很多国家是负增长。  

   

这个世界中,核心圈子是中国和美国。中国发扬了敢于牺牲的精神,长期大幅压低劳动者收入,迅速拉大了贫富差距。按照前国家统计局长李成瑞的数字,中国基尼系数从1985年的0.24拉大到1995年的0.43,到2004年已经拉大到0.47。国外一些研究者估计中国现在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9-0.52左右。即使是0.47的数字,已经是亚洲贫富差距第二大的国家。如果达到0.5以上,就接近了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水平。中国为了这个目标,还牺牲了土地、资源、环境、税收,牺牲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本来该得到的消费。这且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与美国无限供给的货币结合起来,构造一个“Chi-merica”。  

   

那么,这个“Chi-merica”是个什么形态呢?是个“寄生”形态。中国成为了“宿主”,美国是“寄生物”。下面数字可以说清楚问题:  

   

表8    到2006年寄生关系国家居民消费率变化[1]  

     

发达国家平均    

新兴国家平均    

美国    

中国    

80年    

59.4%    

60.0%    

63.0%    

56.5%(85)    

06年    

57.6%    

54.5%    

72.0%    

36.2%    

变化幅度  

-3.0%  

-9.2%  

14.3%  

-35.9%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和一般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在下降,只有一个巨大的美国增长了14.3%。全世界人都牺牲自己的消费在为能够印制美元的美国人生产,只有美国人在享受。在这里,中国扮演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中国竟然让居民消费下降了36%,是发达国家的12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4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宿主,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寄生虫。  

   

早在80年代日本兴冲冲地大量出口美国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就嘲笑日本说:你们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回了一堆印刷机印制的总统头像。中国不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看起来,贫道本来说的是克林顿,怎么扯这么远?其实,不了解中国这些年在世界扮演了什么角色,很多国际关系理解不了的。  

   

中国扮演世界第一大宿主,是因为中国有能力扮演。这些能力一方面基于改革前形成的经济和教育基础以及主权模式,一方面是自己的选择。中国这样不怕牺牲地做到现在,没有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能够有对应措施。因此说,世界走到今天这个样子,中国是主要功臣。  

   

中国这样做究竟对自己的现代化好还是不好呢?有些人认为好,这些人主要是鼓吹走这条路的精英集团,他们不仅在这条道路上“先富起来”,而且能够体验中国现在谁也没办法的神气感觉——毕竟中国是个老大,他们才不管这个老大无非是第一大宿主角色呢。认为不好的是非主流学者和一般劳动者。  

   

贫道觉得,中国扮演这个角色,起码在国际上很难讨到便宜。因为要扮演这个角色,第一是不能得罪美国。藏独分子去年闹暴乱前,疆独分子今年在大街上杀人前,国家安全部门竟然不知道?鬼才相信!但是为什么没事先把组织者抓了?因为不能抓。他们还没杀人,你现在抓了西方人肯定会强烈抗议,说中国政府残酷镇压少数民族;那么只能让他们暴露了,杀了人才好说。结果,即使这些人暴乱了,杀人了,西方该什么态度还是什么态度,无非抗议的方法不能那么坚决罢了。要往西方圈子里靠,就必须注意这个主流圈子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不打算靠,根本不会在乎西方人怎么说,就会按国内安定、老百姓安全需要来办。  

   

现在,很多人觉得西方国家现在看得起中国了,因为都在与中国做生意。其实,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70年代末中苏几乎打起来,生意照样在做。西藏、新疆的事情简直就是明摆着的,尤其新疆事件,西方媒体已经在去年出过洋相,照样造谣。西方在政治上对中国敌视是不可能更改的事情,是殖民情结。即使共产党现在真的易帜,一样讨不到便宜。苏联就是个例子。西方那里讨不到好,别的地方的损失就是净损失,这还用计算吗?  

   

问题还在于,无论中国精英集团是否再愿意让中国扮演世界第一大宿主身份,恐怕这个世界都不会给他们机会了。因为美国第一大寄生物的角色不可能维持下去了。世界又面临一个新变局,对中国来讲也是一样。这个变局将使中国又面临一次选择,这个选择与80年代初是一样的。  

   

不知道现在主事的清楚不清楚这个情况。  



[1] 数字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国际数据。统计国家为表中两端数字都齐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中、韩、泰、马来西亚、巴西、墨、新加坡、美、英、法、日、德、荷、意、西班牙。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785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全球化  中美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