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曹建海:中国人的战略观点

中国人的战略观点

    当下能激起中国人自豪感的,除了万里长城、故宫等历史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经孕育过老子、庄子、孔子、鲁迅等伟大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之所以成名成家,重要的是他们摆脱了物质利益趣味,将对精神升华的追求贯穿一生。如今,中国再次进入物质时代,精神成为时代最稀缺的要素。而唯有这些精神,才能提升中国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高度,治理国家尤为如此。以下是我着眼于长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分析的点滴,借以与网友分享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扩大出口的意义

    由于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政府的外汇管制制度,使得中国政府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近年每年平均至少增加2000亿美元。截至2009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70%、1.6万亿为美元储备。截至9月末中国共持有798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准国债“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两项合计就占中国持有的美元储备1.6万亿的73%左右。如果加上中投公司所购的被大部分稀释掉的美国公司股权,则上述比例可望达到80%,大约占到全部外汇储备的64%。

    这就是说,中国倾全国之力出口给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廉价商品,换回的美元外汇,基本上又被美国“借”走了。美国人债多不愁,不仅套死了中国政府储备的这笔美元,使其无法动用而成为“冤大头”,而且通过不断贬值,每年可以给中国带来每年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

    200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33亿美元,为历年最高峰;预计2009年最多达到2000亿美元。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对美国出口的货物总值,大约只能可以换回2000亿美元的钞票;而美国政府只要令美元每年贬值幅度达到12.5%,就可以赖掉中国高达2000亿美元的负债,也就是白白获得了中国出口给美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货物——多么高明的财富转移术啊!

    可见在现有外汇管理体制下,扩大出口已经完全失去意义,甚至严重贻害国民福利。最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是减少甚至不再向欧美国家出口;或者大幅度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这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通过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很多人担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导致美元缩水。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因为这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人民币升值未必导致美元缩水,但会大大提高国民手中货币在国外的购买力,也会因此提高国外热钱的汇兑收益。美元的价值是相对于黄金、石油、木材等货物价值而言的。

    可笑的是,中国高层及其智囊,还将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眼巴巴地寄托在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扩大从中国进口上,认为人民币不升值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的确,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那些严重依赖中国货的外国消费者,生活越加艰难,经济复兴更加无望。但是,对国外提供的福利,是以中国的近乎白白奉送为代价的。我们所付出的工人血汗、采伐殆尽的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都成了这些白白奉送商品的陪葬。

    二、中国该不该跟随欧美国家注入流动性?

    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且外汇管制的国家,中国从来就不缺流动性,甚至2006-2007年就已经成为流动性泛滥的国家。2007年中国CPI大幅度上涨,房地产和股市资产泡沫大量累计,根源就在于外汇占款催动下流动性的极度泛滥。中国的流动性泛滥,与扩大出口、不加挑选地利用外资、放任热钱涌入,以及强制结汇的外汇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外汇储备增加与流动性过剩

 

由此,当美国发生次债危机,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国外消费需求大幅度缩减,中国正应当通过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把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到依靠国内消费、为国内民生服务的道路上去。对此我在《一虎一席谈》辩论和为时寒冰的《中国怎么办——当次债危机来临》的序言中,都曾经提出过三点建议:(1)干部家庭财产公开,打击腐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2)挤干股市、房市泡沫,通过发展农工商等实体产业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3)政府财政分配面向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减少不必要的基础建设。可惜的是,这三点建议在我国的抗击危机政策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体现,中央政府选择了一条基本相反的道路。

迄今,在大量资源和货物以接近奉送给西方列强之后,中国在大规模外汇储备占款的基础上,再给市场注入了超级的流动性,营造了较之2007年更大、更持久的资产价格泡沫。随着“流动性陷阱”阶段的结束,流动性将迅速传递给近20多年来被严重低估的农产品价格,惶恐性的、以食品价格急剧上涨的“中国式”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回顾起来,去年的救市方案,除了房地产利益集团、建筑建材业、证券投资业、汽车业、通讯运营业外,还有那些行业从中受益呢?失控的流动性进一步分化了社会收入分配,长期谨慎储蓄的城乡居民,几乎无人不人心惶惶,对货币信用失去了信心,哪里是在为人民谋福利呢?

如果为了所谓的“保增长”,就可以牺牲民生,那么这种增长意义何在?难怪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的GDP高增长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以牺牲人权、环境为代价的。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高层惊醒吗?!

如果一定要逼迫政府放弃滥发钞票的荒唐举动,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炒高农产品价格,引起社会惶恐,即所谓“以毒攻毒”术。因为现在的高层最害怕农产品涨价损害其CPI的“美好形象”。既然“投机倒把”一词已经从法律辞典中取消,而且政府放任炒房、炒股,炒炒农产品有何不可呢?而且,农产品价格的回归,对于农民阶层而言,无论如何是有好处的。

三、中国股市、房市累积巨大金融风险

进入2009年底,欧美国家仍处于房价下跌和房屋拍卖的寒冷之中,但在中国,老百姓却在买不到一套房和房价的持续大幅度上涨而感到头痛。从今年3月开始,在房地产一揽子救市政策和天量信贷资金投放的催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改2008年初房价持续回落的颓势,价格和成交量均出现了暴涨的行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楼市出现了市民抢购风潮,房价也出现明显上涨。截至到今年11月15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达21.7万套,接近2006年到2008年三年的总和,房价与年初相比,出现了30%以上的涨幅。

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产品,房地产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公众最重要的投资工具,“全民炒房”态势已经显露。由于投资获利的层层加码,当前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水平,相对于当地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超乎想象的高度。在北京,建成区的房价-家庭收入比目前已经超过了30倍,房价—租金(年)之比则超过了50倍;在上海的中心区,不少楼盘的单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超过了当前东京核心区的住宅价格,而上海的单位土地产出不到东京的1/20。

正是以上背景,今年以来已明显乐观得多的绝大多数分析者,并不认同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一贯站在房地产利益集团立场的北师大某金融学教授,甚至发出了住房“买入买入再买入”的狂言,这是否预示着“全民炒房”时代的真正来临呢?

与房价同步急剧上涨的,是中国同样疯狂的股票市场,包括市盈率超过100倍的创业板市场,马不停蹄地制造者掠夺者“一夜暴富”的神话,引导人们动用生产性资金和储蓄存款疯狂杀入股市,以实现不劳而获的“财产性收入”。在虚高的股价下,自以为“身形伟岸”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开始极度傲慢起来了,并拍马杀向国外并购市场,希望重温企业界的“中华帝国”美梦。

在我看来,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控股银行远不要为自身的市值位居全球前列而沾沾自喜,这可能是他们辉煌的顶点。考虑到其深陷房地产信贷资产泡沫及地方政府超过年度财政收入100%的负债当中,可以肯定在5-10年内,中国银行股将成为全球最烂股票,四大银行至少破其二家。

政府的决策者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股市、房市在他们的托盘下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绝对不可能永远。根据物质不灭定理,那里来的,还要回到那里去。等待巨大泡沫市场的,将是一个永久的坍塌和无尽的沉痛。

四、老百姓要有长远观点

现在老百姓都在争着买房,认为没有房子无法为人,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观点。从全球来看,“居者有其屋”未必一定要把房屋产权授予居住者。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讲,在房价-年租金比超过50倍的中国城市,租房显然比买房经济。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买房保值增值的居民来说,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要知道,房价连涨10年,远远超过了普通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绝不意味今后几年仍然惯性上涨。

如果要买房,不能只看一两年,一定要看30年。那些买房用于投资出租的人,今年租出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就误以为能一租30年,岂不知20岁大姑娘的身价,30年“折旧”之后可能不足其1/30。买房更要看,要想到30年后你的房屋的破败,以及你需要30年如一日地支付接近家庭收入的月供。

如果一定要购买住房,立足30年的长远观点,我认为购买远较商品房便宜的“小产权房”也是合适的——因为荒唐的政策在中国不可能持续30年。

有此认识,又担心超级通货膨胀的,存放现金是危险的;把钱存在国内银行,从长期看当然非常危险;而存放在外国银行,也更为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我认为普通居民一个重要的选择,是购置农地和黄金。尽管黄金价格已经很高,但是相对于各国已经失去信用、滥发的纸币,我当然更信赖黄金;当然,还有那片免于泡沫侵蚀的、肥沃的土地。

在网络时代,静谧的农村,可能是能使城里人身心健康、精神升华的“桃花源”。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862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外汇储备  通货膨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