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易宪容:上级说我胡说八道 近期不再谈房产泡沫


易宪容:上级说我胡说八道 近期不再谈房产泡沫
http://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 2005年06月14日09:38 每日经济新闻 韩朴鲁
■对于目前市场的情况,我有自己的判断。我是小人物,如果我的看法对,你们可以参考;如果不对,就当我没说。

■有些思想性的东西是调研不出来的。我看到的材料别人都有,他们为什么作不出这样的判断?

采访地点临时作了调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楼下,易宪容说:“不能在单位接受采访,领导不让。”他的私人司机开着雪铁龙轿车,将记者拉到他位于五环外王府公寓内的家中。这是他在北京的第二套住宅,面积大约260平方米。
 
这一天是6月8日,星期三。易宪容通常每周只在这一天来单位办公,他的身份是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近一年来,他深深卷入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严重泡沫的争论中。

记者见到易宪容的前一天,他又在国内一家财经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说房价应该下跌多少。
6月8日上午,他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但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警告。“领导问我下跌50%的预测有什么根据,说我胡说八道。”易宪容笑眯眯地讲,“不让我就房产泡沫问题再发言,说这样会影响政策制定。”
 
但他还是在下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因为他不愿意违背事先的约定。“从明天开始,我短期内不会再公开谈房产泡沫问题。”易宪容说。

这位年近50的学者看上去很随和,时刻面露笑容,你很难把面前这个人和那个动辄语出惊人的经济学者联系起来。
不过,对很多房地产商来说,他太令人头痛。虽然潘石屹事后作了否认,但圈内都在盛传,这位房产大鳄抱怨说,他最怕两个学者:一个是谢国忠,另一个就是易宪容,因为他们是学界“唱衰”中国楼市最有力的两位号手。

房地产市场起争议
2000年,易宪容购买他的第二套住宅时,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太多了解。他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始于2001年,不过最初的着眼点是在“中国的二手房市场为什么不发达”这一问题上。在他看来,症结在房屋的产权结构上。
到了2002年,他开始怀疑北京市房产市场存在严重的泡沫化趋势。“晚饭后经常和朋友开车出去逛街,看到二环、三环……整个北京市到处灯火通明,都在施工,好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我当时就想,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过热问题?”易宪容说。

实际上,早在2002年之前,海内外媒体就已经开始炒作中国的“房产泡沫”问题,一些学者也对中国房产市场发出警告。这些都被易宪容看在眼里,“我和一些银行的朋友谈,他们也表示正密切关注整个房产市场。”

除了私下的议论,央行也正式公开表态,要用信贷政策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结构的调整,让火热的房地产业适度降温。建设部也发文称,要采取各种措施严防房产泡沫的形成。
2002年底,由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推出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称,持续多年的房地产繁荣景象即将开始变化,真实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而在此之前,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多次指出,要高度警惕中国房地产泡沫化的危机,他的这种担忧也出现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
不过,有关房产泡沫的论述在那时就有争议。例如,当央行和建设部点名指出某直辖市可能存在房产过热问题时,该市统计局局长曾公开表示,那里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体是良好的、健康的。
虽然反对的声音一直高分贝地存在,央行还是在2003年6月13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该通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新的要求,有媒体称它为“10年来央行出台的最严厉的一个措施”。
但中央政府防范房产泡沫的举措并没有得到有力贯彻,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也暂时转移了政府的注意力。
“SARS过后,地方政府提出种种口号,要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把SARS期间的损失补回来。”易宪容说,“那时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比SARS前还要严重。”
SARS过后,国务院、央行和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多个规定和通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到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半年之内暂停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建设部官员找他谈话

此后,易宪容开始不断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整个经济过热的根源在房产过热,要采取措施预防房产泡沫膨胀。

他的一系列文章引起了建设部有关官员的注意,据易宪容介绍,他曾被叫到建设部和两位官员面谈了很久。“他们让我写文章再正面一点,让我多研究点东西再作判断。”

易宪容说,“我当时讲,对于目前市场的情况,我有自己的判断。我是小人物,如果我的看法对,你们可以参考;如果不对,就当我没说。”

和建设部官员面谈之后,易宪容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并继续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有关“房产泡沫”的文章。

2004年7月,易宪容发表观点称: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这种泡沫破灭的只能是国内各银行。

还有,拆迁和房价过高,是当前社会除了腐败以外,民众最不满意的主要问题。如果这些房地产问题处理不好,可能成为今后社会动荡的根源。
 
这篇题为《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的文章还称,“房地产业已经把地方政府、国家经济及民众利益捆绑在一起,房地产正在要挟着整个中国大陆经济。”

虽然事先预感到这篇文章会引起一定反响,但发表后各方反应之激烈,还是超出了他意料。他的这篇文章迅速流传,被业界认为是掀起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讨论的“点火之作”。
此后,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又提出“中国地产泡沫即将破裂”的观点,使房地产泡沫问题成为全国讨论的热门话题。

建设部开始出面反击。由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牵头的一个课题组,很快起草了一份题为《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报告。

这份报告明显是针对上述“唱衰”观点而来,报告认为: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真实需求。目前的住宅需求仍然真实,在有真实需求支撑的前提下,即使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房地产过热或结构性过剩现象,也不能就此判断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

该报告的结论是,中国地产泡沫论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仍在可控范围内。

房地产大佬任志强、潘石屹等人也公开表态,反击“泡沫论”。泾渭分明的两派,围绕着中国房产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直觉得自己的判断对时至今日,回忆起去年的这场争议,易宪容并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情。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提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8条措施;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7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新八条”),其中包含利用税收调节房产二次销售的举措。在易宪容看来,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他关于房产泡沫的判断获得了中央政府的认可。

在围绕“房产泡沫”问题展开的争论中,因为没有就房产市场进行学术性调研,他时常遭遇批评。“他们问我,泡沫论断的依据在哪里?有没有进行过调研?”易宪容并不把这些批评放在心上,他很明显不重视调研。

当记者问他,如果就中国房产市场问题发言前先进行调研会不会更好呢?他的回答却是调研存在着哪些局限,“让我调查,我怎么能调查清楚?”再接下来,他会说,他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而且“有些思想性的东西是调研不出来的。”显然,他不觉得没做调研有何遗憾。

易宪容认为,有很多公开的数据和资讯,可以让他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他对自己的判断能力颇为自负。“我一直都觉得我的判断对,没有一刻怀疑过。我看到的材料别人都有,他们为什么作不出这样的判断?”

“不仅仅是对房产泡沫的判断,我的一系列判断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他还进一步举例说,“我对中国股市的判断,对去年央行加息的判断,都没有错。”
对于最近出台的“新八条”,易宪容给予积极的肯定,但他同时认为,如果不从利率和银行信贷入手,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他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房价应该下跌,否则,国内房地产价格要得到稳定,房地产投资过热要得到抑制,根本不可能。”这使他遭遇了新一轮的反驳。

这种争议还在继续。

posted on 2005年06月15日 2:13 AM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344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上级 说我 胡说 八道 近期 不再 谈 房产 泡沫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