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为政要尚大德,不能靠行小惠--从武训精神与希望工程谈起

 为政要尚大德,不能靠行小惠--从武讯精神与希望工程想起
因教育产业化自然想到希望过程,想到希望工程我就想到了武训。因此我又有了顿悟:批判电影“武训传”的的确确是极左,在希望过程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武训精神真真应该永垂不朽。
希望工程运作十数年到上一世纪末,也不过区区数千万元,其中还包括邓颖超和邓小平这些党国领导人的捐款,到现在,我没留心最新 的统计,大约总算有几个亿或者是十几个亿了,其中以香港老板成总捐献的较多。有,总胜于无,这笔钱确实可以解决不少穷人的燃眉之急,也算是雪中送炭功德无量了。
然而,君不见:沈阳的慕马,到澳门去潇洒,豪赌可以一掷千万,而包括小平在内的“希望”捐款,辛辛苦苦十几年募集,还不及已经浮出水面的巨贪们到澳门潇洒的赌资。悲夫!
其实,在我们与之“接轨”的社会中,这一工程亦不过慈善事业,与“立党为公”是远不能同日而语的,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意义,亦杯水车薪耳。
据说,有了市场经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我们的教育投入,比起官僚阶层的小车和吃喝消费中的那一项,都自惭形秽。科技和教育对于“四个现代化”的意义如何如何,似无需赘言,然而,面对这种畸形颠倒的“资源配置”,可怎么说?
从肆意挥霍的公款消费、从“繁荣娼盛”的三陪二奶和豪赌消费、从国资外流、从贪官污吏的“不明来源”的天文数字收入里面,稍分其一杯羹,投入教育,比希望工程的功德,不是以巍巍泰山易纤纤芥子吗?我们施政的着眼点,到底应该盯着“秋毫之末”还是盯着“舆薪”呢?
所以,毛泽东历来主张为政尚大德,不以施小惠为然——何来“极左”,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普渡众生”呐!
国民教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理应在财政投入上和政策上给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过去和现代的任何一个民族,在他们朝气勃勃、积极向上的时候,他们都会这样做。然而,在私有制下,教育总是不同程度地为强势阶级所垄断,“有教无类”只是空想,而“上智下愚”则永世“不移”。所以,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先哲先烈都在不停地探索着,如何才能实现国民受教育权的普遍的公平实现,然而他们都没能办到。只是到了列宁和毛泽东,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通过革命掌握了国家政权,“立党为公”了,才为先哲们的崇高的乌托邦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尽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它的实现还是初步的。
因为是史无前例的,而它的实施土壤又十分贫瘠,所以难免有曲折和不足。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妄自菲薄,退回去追求“埃及的肉锅”。回过头来重新膜拜“天不变道亦不变”,神化“无野人莫养君子”的古训,痛哭流涕地忏悔:闰土和阿Q的孩子就是不能与赵太爷和钱秀才的子孙一样地接受教育,让杨白劳与黄世仁平等那是“过激主义”和“民粹主义”,喜儿与水生们要想上学,还是得“傍黄世仁大款”,或者学学武训乞讨兴学也可——这才是“人间正道”嘛!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正确地解读毛泽东——这位老人总是高瞻远瞩,他的眼界总比一般人高出许多许多。
由国民教育变成市场教育,由国家调节变成金钱调节,这一“转型”会将弱势穷人淘汰出局。
江苏的一些地方,在“改革深化”中竟将中小学全部卖掉,进一步将教育的产权“明晰化”为私有,教育终于彻底地产业化了。这样一来,在受教育的权利方面,也终于可以实现“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了。这一彻底的“转型”,使“武训精神”大放异彩——而今之后,弱势穷人要想接受好一点或高一点的教育,好好学习武训,寄希望于“希望工程”吧。
武训模式也是“希望工程”。
武训精神永垂不朽!
武训万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297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尚大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