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李北方:廉耻的消逝

廉耻的消逝


李北方

经济学者高梁先生在同笔者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向全社会重申小学生就该懂得的做人准则,不会是没有意图的随便说说,一定是注意到了什么。的确,人们公认,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道德水平发生了山体滑坡般的沉沦。在这个趋势中打先锋的,正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做了什么坏事且交给执法人员去管,单看看他们中的一些人说了什么。

其实,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说出什么不着边际的话来,大家都会有心理准备了,可有些话还是能挑战人们的神经,把人惊得半天闭不上嘴。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最近说,“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他还说,“喝一次茶要多少钱?大家对生命、医疗技术不够尊重,所以就觉得看病贵,修一个人一百多觉得贵,修一个机器、换一个汽车零部件要几千块却没人觉得贵,这是价值观不对。”

这种话跟“大学学费还不够高,房价还不够贵”一样混帐,持类似论调的人喜欢动辄将中国人的消费价格与发达国家做简单的横行比较,得出中国人其实很幸福的结论。其漏洞是明显的,因为它妄顾中外在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另外,曾局长在这里还混淆了“富人”和“穷人”的“价值观”,有人喝一次茶花几百、修一次车花几千不假,但这些人不是觉得看一次病花一百多就觉得贵的那些人;反过来说,觉得花一百多看病就很贵的人,是没有可能去茶馆消费的,也买不起私家车。

稍对“学费不高、房价不贵、看病不难”这些论点进行一点分析,就会发现,持这些奇谈怪论的精英分子们完全是站在“富人”的立场上说话的,“穷人”在他们的视野是隐匿的,或者说不具备存在价值的。曾局长作为政府官员,理应为其辖区内的所有人、尤其是弱势者服务,但他的言论让人无法不怀疑,他主导的卫生政策会为哪些人服务。

知识分子“为富人说话”(经济学家茅于轼语),政府官员给有钱人当“帮办”(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语),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于情于理,两种精英与金钱的结合都是错误的,理应受到批评,事实上,他们也遭受到了和正在遭受猛烈的批评。但批评者多认为此两类精英与利益集团的结盟仅仅是为了获取利益,这就有失偏颇了。各种奇谈怪论漫天飞舞的根源在于认识上的变化,权力与金钱合作、知识与金钱合谋这种原本见不得人的勾当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强势,虽然还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但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否则,就难以理解有些精英分子何以敢于如此镇定地讲那种不着边际的话,并且将“独立于大众舆论”扯做遮羞布。

社会对个人的回报有多种,金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社会地位和声望,即他人的认可。中国自古有“抑商”的传统,商人的社会声望不高,名列各种行业之末,这个传统多年来饱受批评,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合理性。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均衡,如果有钱人可以“赢家通吃”,那么其他行业的人就无法安贫乐道,教书的不想好好育人,看病的不甘于悬壶济世,社会风气就会随之败坏。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缺少组织经济活动的资金,转而寻求一种互利和利他的奉献性文化,以此保证国家建设的进行,在此过程中,追求个人财富的行为受到了压抑。

改革开放以后,长时间被压抑的追逐金钱的冲动获得了释放的空间。思想解放的先声之一就是所谓人生意义的讨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赢得了广泛的共识。不幸的是,“客观为他人”这个必不可少的补充渐渐被淡忘,新的价值观有了另外一个更精辟的总结:“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随着这面旗帜的竖起,一切原本不能见阳光的妖魔鬼怪都被召唤出了水面。

理想主义精神和对道德观念仅存的珍视随着1980年代的终结而终结了。金钱获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切有利于创造更多金钱(总量上的)的东西都是“好猫”,得到赞许和支持;一切阻碍创造更多金钱的东西都是坏的,要被改革掉。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与对金钱的占有能力紧密联系起来,而在创富的过程中,因为财富的社会性分配不再被重视,金钱便越来越集中地流向某些人,而其他人则陷入贫穷,人的等级划分也就由此而重新进行了。

金钱这面大旗遮天蔽日,不再是社会对个人回报的“一种”,而是全部。金钱被赋予了承载新的理想和道德的功能,这从房地产广告中即可见一斑,售价高昂的商品房不是被称为“高档住宅”,而是被称为“高尚住宅”,一字之差,是新的价值观的生动反应:只有有了钱,不光能活着住洋房,死了还能上天堂。

新的价值标准登基,旧有的美德就要靠边站了。于是我们便见识了廉耻的消逝:我们的精英分子以有钱人为人的标准,公然跟有钱人站在一起,为有钱人立言,视穷人为草芥,但有不感到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和羞愧。

只有我们的批判意识尚存,就会认同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念绝非良善,需要修补与完善。亚当·斯密的理论被一次次用来论证自私的合理性,到了这个自私观念已经僭越了边界的今天,有识者不得不一遍遍提醒大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外还写过一本同样伟大的《道德情操论》。

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思想解放也走过了30年,如今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山雨欲来,思想将要解放到何方值得关注。如果思想解放把我们的精英分子们的礼义廉耻都弄丢了,那么这个解放的方向是不是该反思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101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富人  精英  廉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