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引来狼外婆:境外“战略投资者”从中国银行拿走多少钱?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引来狼外婆:境外“战略投资者”从中国银行拿走多少钱?

云淡水暖


就在前几天,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北京说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中国商业银行,“投资一定要有锁定期。国外市场战略投资者的锁定期是6个月,我们是三年;我们考虑,如果再有战略投资者来中国(投资),锁定期将是五年或以上。”(《第一财经日报》),重要的是,刘明康还明确了一点,重申了银监会2003年颁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入股中资银行的单一境外合格投资者持有股份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合并不超过25%。刘明康表示,对这一比例不会放松,“再好的老师,只能占20%的上限,多家只能占25%。”

草民即刻想到,这恐怕几乎是一个180度的转身,为什么呢?

2008年3月28日,银监会网站发布了《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管理办法是也同时适用于境外投资者的,当时到银监会的网站阅读全文,见到相关条款“第十条 境外金融机构取得境内中资银行的控制权,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该条款规定的条件共10款,但是,“入股中资银行的单一境外合格投资者持有股份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合并不超过25%”,这个条件却没有列出。

当时,就引发了一些学者,网络舆论的热切质疑,因为按照当时发布的《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条款,确实是没有对境外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作出比例上的限制,不说没有联合控股的限制,连单独控股的限制也没有,就是说。境外金融寡头可以长驱直入,不受任何限制地控制中国的金融机构。

而且,银监会当时的反应还相当令人费解,新华社报道“银监会《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人7日指出,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相关限制并没有取消,‘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草民当时就不明白,第一,既然“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相关限制并没有取消”,为什么《征求意见稿》中没有相应的文字?第二,如果只限制而不限制联合控股,“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那国际金融寡头联手怎么办,比如三家联手,就是60%,等于没有限制。

刘明康主席4月1日的表态,终于把这个问题澄清了,这就等于把外资控制中国金融业的大门关小了一点,不可以“自由进出”了。

就这一点是不是可以看出,网络平台所表达出来的民间的声音,在看似不那么高雅的、学术的语境中,往往蕴含着忧国忧民的理性,从这个角度讲,等于上下联手进行了一场“金融保卫战”,而且,取得了成果。而之所以用一个“战”字,是因为早已有人指出世界上存在事实上的“金融战争”或者“货币战争”。

但是,有“战”必有“损”,中国在这些个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身上,可以说不但没有占到丝毫好处,反而吃了亏,而且吃亏不小。

为什么非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呢,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得到解释:

其一,“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说:引进一个战略投资者,占了10%~20%的股份,从此在董事会里就有了一个能够代表另一种资本的力量来制衡其他所有者,使得所有权结构真正发生改变。现在融资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借助成熟的外国资本市场来监管我们的国有企业,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未成熟。…我国经济要进一步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同时,我们的制度也要进一步的转轨,进一步的发展。(樊纲《从消费与引资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可以理解为对内来说,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其二,2007年9月5日美国国会以404票赞成、4票反对的罕见结果通过了要求中国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决议,其目标是:要求中国取消对外资在银行、保险及证券公司的持股限制。2007年12月,美国财长鲍尔森率领美国代表团再次飞抵北京,参加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据说美国本来通过埃文斯准备在这次对话提出的要求,是把外资对中国银行的控股比例由25%提高到49%。对外来说,需要中国的银行业“完全开放”,而且,美国国会的政客们还摆出了强硬姿态,通过了一个“决议”来要挟。

内外的“需求”一交集,境外“战略投资者”就夹着皮包来了。

但是,就在金融风暴之前和金融风暴当中,人们终于看出,希望“借助成熟的外国资本市场来监管我们的国有企业”不过是美好的幻境,急吼吼地“要求中国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美国,其金融监管却一塌糊涂,在全世界惹出了百年未遇的大麻烦,证明了樊纲先生所说的“成熟的外国资本市场”们连自己并没有“成熟”。然而,并非没有人在这种“引进战略投资者”中获益,“战略投资者”们成功地从中国银行业身上套走了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仅举几例:

其一、美国银行(注意:是一家具体的银行2005年6月投入30亿美元成为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禁售期前夕,现在这些股权按市场价格计算上升到190亿美元,按照协议,美国银行还可以选择将在建行持有的8.5%的股权上升为19.9%,这个选择若兑现可折合约160亿美元。美国银行在建设银行的潜在获利共约为320亿美元。而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损失了40亿美元,通过中国的建设银行,不但弥补了次贷危机的损失,还大有斩获。

其二,据一项市场统计,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狂赚了7500亿,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保守估计,外资一年从中国的银行身上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其三、2008年12月31日,瑞银集团将其所持的占比1.33%的中国银行34亿股H股,在解禁期首日,全部出售给机构投资者。…有消息称,瑞银共计套现8.08亿美元.

其四,苏格兰皇家银行将34亿股中国银行H股悉数卖出,据说是其自身需要“救急”。

最令人惊讶的是,境外银行直接服务的中国富有阶层,也就是所谓VIP客户,也成了境外银行的吞噬对象,用媒体的话说,叫做“血洗内地富豪6千亿港币”,参与这场“血洗”的,据央视报道,有星展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它们利用“成熟的资本市场”(樊纲语)设计出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叫做Accumulator,香港人称为“我慢慢杀死你”,总共席卷了内地、香港投资者的至少几千亿美金,据分析,内地的多个已知富豪,还有不知数量的隐蔽富豪,甚至有国有企业,也参与了其中,被席卷了不知道数量的财富。据说碧桂园就被套走12亿,还有中信(香港)。说到底,这些钱来自中国的“资源配置”和亿万劳动者的血汗劳作。

这样看来,所谓境外“战略投资者”,无异于“狼外婆”,借着“接轨”、“进一步开放”、“引进先进公司治理结构”、“银行业先进技术”的砖头,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的动听的歌谣,敲开了“小兔子”把守的大门,把中国人30年辛苦积攒的血汗钱席卷而去,到底有多少,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

谁是“小兔子”呢?龙永图先生显然不是,龙永图先生在2006年说过“金融业是比较特殊的产业,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产业中我们给金融业最多的关注,其过渡期也最长。实际上经过了5年过渡期以后,我们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还是不高,只是履行了世贸组织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原则。”(《龙永图称经济越开放国家越安全 入世5年是契机》)。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