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顾秀林:转基因技术错了,生物工程技术员饭碗破了

作者:顾秀林   来源:红色文化网  

这几天对转基因主粮的观点交锋有点沉寂,在一年一度的两会之前,正方双方都在运气,准备交手。

就在此时,忽然冒出来一个刚生下地的“彩虹色”,iridescence【起个英文名字来代表自己,比真名更时尚也更安全】在新浪登记不到24小时就会玩了,所以我说他只能算个新生儿。他自称是学生物科学大学生,很费了点周折才搞清楚,我不是学生物工程的,就很委婉地问我:“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您根本不知道转基因的机理和技术手段是什么?”中国大学生的中文大都很次,需要猜,他真正的意思是:我是外行,根本不懂转基因,为什么要“对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列举无根据的所谓道理大加指责?”

我打击了他对自己专业的热爱——他将来是要吃这碗饭的!特别是,我的“态度不是转基因主粮化是错的【这等中文!】,而是转基因技术本身就是错的。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这是我很熟悉的主流利益集团的口气:你外行,你没有科学精神,你没资格说话,让你吃转基因你就得吃。“彩虹色”大学还没毕业【如果是真的】,恶习已经根深蒂固。他拿主流的腔调对我说:如果谁说转基因技术本身错了,就是违背了科学精神——我本人是错到家了。

 

下面原文照录,以示我回应的严肃性:iridescence2011-02-10 15:26:26[回复][删除][举报]

这么说您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根本不知道转基因的机理和技术手段是什么?
若如此,我更要问了,为何您对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列举无根据的所谓道理大加指责?就像我说的,先不管转基因主粮化是否正确,这与转基因技术本身正确与否并无关联。但是现在您的态度不是转基因主粮化是错的,而是转基因技术本身就是错的。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精神不会指责一种手段的正确与否,只会指责应用途径及方式的正确与否。我看不下您文章中体现的妖魔化转基因,并向大众传播这种错误思想的观点,才有此问。
至于我身份的证明,涉及个人信息,不便透露。您可以不相信,但这与转基因技术本身毫无关系。

 

他让我想起了1月9日在乌有之乡做的讲座:“我证明——转基因有害证据确凿”。我一直没有把文字版整理出来,实在是不应该。那天讲了一个多小时,整理成文字会太长,摘要说说吧。有一点添加的新内容。

视频地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101/208946.html


一、科学、技术和工程这三种不同的东西被蓄意混淆了。

(1)科学是实验室里的工作,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检验科学发现是否为真,只需要做重复实验,能重复出来就可算是真,同应用无关、同价值无关,例如分裂原子的实验,用酶切割DNA的实验,重组DNA的实验,拼插DNA片段的实验,都是如此;(2)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具有发明的性质,如汽车的刹车技术等;创造转基因生物的那技术【基因嵌入】其实不能算发明,那是对生命的滥用和伤害。评判技术应用,要看的是应用的结果是否安全、是否可靠、是否可行;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属于科学研究,但是转基因主流利益集团一再把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以便于他们用专业知识当挡箭牌,来抵挡“受众”对技术后果的批评;(3)工程是技术付诸实施的行动,如推广转种植转基因作物(另如水利工程建设)。评判工程的标准,是成本-收益的比较,以及“受众”能否接受。如果工程实施的结果弊大于利,或者如果大众不接受,都不能实施。借个“普适”的调调来说,转基因食品大众如果不接受,如何能“普食”?强食吗?是实践检验科学,还是科学检验实践?是人民检验科学家,还是科学家检验人民?在中国的转基因主粮这个大魔法中,一切都颠倒过来了。科学家不许人民检验他们。还记得转基因的玉米先玉335事件?中外科学家一起教训中国农民:你们不尊重我们干的那个科学的“严肃性”!中国的农民看出来,那个美国血统的玉米,不对劲!

今天的科学时尚是,科技霸权和利益集团拿大众健康和环境做赌注,赌他们自己的名利双收、赌科学史留名。转基因利益集团【包括今日和明日的科学家们】明明知道,那技术的基础——遗传决定论和“减化论”是错误的(参见曹明华博文,本人已转载),却任由那所谓的技术开发沿着谬误像过山车一般飞奔,他们心里像明镜一样:当反对转基因粮食的公众变成人口大多数的那一天到来时,他们就只好摔掉今天这个金饭碗了!


二、转基因科学:一个倒转过来的沙漏

转基因利益集团总是在说,对转基因粮食,“既不能证明它有害,也不能证明无害”。这是个纯粹的诡辩术,转基因技术早已出了问题,是确凿有害的,但主流利益集团连一个实例都不承认,坚决彻底不承认,似乎这样就可以“无害”了。转基因农产品做动物试验,的确是有的报告了有问题,也有的报告没问题。但是,只要问题发生了一次,只要有一个研究表现了转基因粮食对动物有健康危害、潜在和显在的危害,就是发现了问题,而且是一个深浅莫测的新问题。科学家面对未知的问题,如果闭上一只眼,还能算是科学家吗?转基因主流利益集团否认他们搞的东西有害,否认一切已知的有害证据——他们说,那些都不算有害性证据,那么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有害性?是普遍的、确定的有害性?是全面的、巨大的、彻底的有害性?危害需要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危害?一定要等到灾难全面发生吗?这是什么科学道理?

人类的食品是根本不允许任何有害性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生态系统一起演化到今天,所以适应了地方性的天然食品。过去有哪一种天然的食物,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有害性?一个也没有。个别人对某种食品过敏,是极个别的现象,确实是属于个体差异的问题。但是转基因的新技术在动物试验上,已产发生了人类过去完全不知道的新问题:这还不够吗?多大的危害才算危害?需要真实地发生极大的、真实的灾难,才能决定转基因技术不可行?必须放弃?那还需要科学吗?那不荒谬吗?

干转基因的科学家为什么死都不能承认,他们的理论包含谬误,他们造出来的转基因农作物有害?因为他们是吃这碗饭的重大利益集团。无良科霸。他们还把大学生都教育成“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这种谬论的信徒,许诺为他们塑造吃一辈子的转基因技术金饭碗。就这么着,把他们一锅“烩”成了伪军。

 

 三、转基因政治之谜----己所不欲,施之于人
    对转基因安全性做评判的第一准则,叫做“实质性等同”。普通人用自己的脑子想想,如果两个是实质性等同,还有必要去检验吗?所以美国说:对转基因食品不必进行额外的检测;我偷偷地说一句,因为他们自己不吃那东西,给中国人吃。实质性等同“原则”是前美国总统老布什1992年提出、是孟山都发明的。所谓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作物实质相同,是一个唯一地有利于美国生物技术巨头的政治标准,在美国的压力下,这个荒谬的“等同”被当成了科学的标准,全世界主流都用它,当然欧洲只是在嘴皮子上用它;用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连科教书中都在念叨它了。中国甚至要拿这个谬论做转基因立法的“原理”!接轨很超前啊!没准当中国接上鬼的那天,美国人那边就要“祛魅”了。

有这样一件人们不太知道的大事:在紧锣密鼓向亚洲推广高科技转基因食品的同时,美国2002年就开始部署生物国防。他们要防御什么?防御用转基因生物做武器实施的生化进攻(转基因的动物、植物、微生物)。2010年7月,奥巴马再次布置了强化优化生物国防的部署。美国官方文件指出,转基因的生物进攻是难以觉察的、极难防御的,后果和伤害是无法消除的。美国提出的,是一个全民国防行动,官方甚至还告诉美国国民,生物进攻这样的威胁是肯定存在的,有害生物的传播、对大众健康的伤害一旦发生,现在还没清除的的办法!在15个同生物国防有关并且必须落实战略部署的政府部门中,牵头负责和统筹指挥的机构,竟然是农业部和卫生部,而不是国防部(它也包括在15个部中)!天下有谁能对美国实施转基因生物为武器的生物进攻?一个也没有啊!他们这样着急部署防御,究竟是什么道理?

我最近听到的各种信息表明:美国各大学里,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中国人!奖学金很多!美国下了血本为中国培养生物技术大军,毕业后放马归山,比美国人自己动手干更有效!打生物战争的伪军,原来是这样在一流大学的高科技实验室里训练出来的!

中国人民醒一醒吧,转基因利益集团睁开眼睛吧:2010-2011年,美国农业部负责悄悄地落实生物国防部署,中国农业部负责向中国人民热情地、不遗余力地火速推广转基因主粮!中国若愚蠢至此,中华民族危矣!

  
四、转基因技术成功了,但是同时失败了——失道之败

转基因技术因失天道而失败了。美国2010年公开宣布,第一代转基因技术失败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技术培养出超级草,抗虫的转基因技术给次生害虫创造了翻身的机会。两大类技术都走下坡路了。西方转基因科学家把农田当作一种非生态系统,任意操纵田间的生态因子,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转基因技术很快就败了。失道之败,悄悄的失败,同样是一败涂地。第一代转基因的两大技术都短寿,14年寿终正寝。但是,农业是一个必须永远可持续的产业。美国可以放弃服装行业,甚至允许汽车这么赚钱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承受重大打击,但是不允许农业遭受这样的打击。所以中国农业根本就不应该沾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边。我们有自己的更好的农业传统。

疑点极多的技术,过时的技术,失败的技术——这就是中国正在急不可待要商业化推广的转基因的生物技术。在中国转基因利益集团的嘴里,那东西仍然像新生儿一般可爱、像天仙一般完美。

知错不改算执着?自欺欺人没有用,纸里包不住火。错了应该赶快改。

转基因的“生物技术”早晚得被人类彻底放弃。 

这就是我的回答:转基因技术不待我去妖魔化。它本来就是一个魔法,不劳我去抹黑,它本来就是黑色。 

在大学里读生物技术的大学生:你们在高考的时候都是高分,会考试不算真本事,会思考才算!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1/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