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风淡云清:在乌克兰,“钢铁”是怎样又被炼砸了的?

作者:风淡云清   来源:红色文化网  

图片 1.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你可以不知道乌克兰,但是你一定知道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叫:保尔·柯察金。他有一段不朽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苏联时期的乌克兰,也是乌克兰最好的时期,有两个钢铁厂在同时建设。一个精神的钢铁厂,一个是物质的钢铁厂。精神的钢铁厂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他的名字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出生在乌克兰西北角与波兰毗邻的沃伦州奥斯特罗格县维里亚村,是用双目失明的残破的瘫痪生命写就的与白匪的斗争,主人公实际上是他本人的化身。一个是物质的钢铁厂,那就是现在妇孺皆知的位于乌南部亚速海海边城市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奇妙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1930年开始动笔,书成于19336月。亚速钢铁厂是苏联最高经济会议主席团会议19302月决定建设的。到1933年书成、厂成,苏联(包括乌克兰)获得了宝贵精神和物质的财富。在反对敌人白匪和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共同起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巨大作用。

公元1654年前,乌克兰命数未定。彼时的乌克兰,手上只有中部两个州的国土。1654-1917年沙俄帮助乌克兰从别的帝国手中夺取北方的11个州并送给了乌克兰。一百多年前,乌克兰甚至连一个主权国家的名号都称不上。当今与之沆瀣一气的波兰、甚至连蕞尔小国立陶宛都曾经拥有乌克兰至少西部的主权。

乌克兰是由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巩固下来并做大做强的。

列宁在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将乌东近20万平方公里的七个州,即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分配给了乌克兰,这些都是流金的土地。

斯大林时期,苏联又将卫国战争及其他战争从敌人手中夺过来了6万多平方公里的四个州,即利沃夫、外喀尔巴阡、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切尔诺夫策克,分配给了乌克兰,还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者之威,让乌克兰在联合国占有联合国创始国一席之位的荣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年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要求取消俄罗斯的常任理事国资格,试问乌克兰的资格又从何说起呢?

1954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分配给乌克兰。

完全可以说,没有苏联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建设,就没有今天的乌克兰。在苏联时期的六十九年里,乌克兰岂止是国土面积除俄罗斯以外的欧洲第一大国,简直罩上了欧洲强国的光环。

在斯大林大力发展工业、国防和科技的政策指导下,乌克兰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独立后的乌克兰继承了强大苏联的一部分,拥有1700多枚核弹头,其数量超过英、法、中这三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核量之和。还拥有超过170多枚洲际导弹、拥有33架远程战略轰炸机。还有一支强大的黑海舰队。农业上则拥有占世界第一的大片黑土地。乌克兰从苏联解体时继承的衣钵不可谓不厚重,可强大的衣钵与不坏的金身,在美国的忽悠下迅速土崩瓦解。

忘记来时路,膨胀背叛心。

1991年乌克兰独立了。独立后的乌克兰成了西方反共反俄的桥头堡、急先锋。为了塑造反共反苏的形象,乌克兰1991年前的一切都要被颠覆。乌克兰境内原有的5500座列宁的雕像无一例外被推倒、拆除。推倒拆除也罢,现场也应该清理干净,不,任凭雕像遍地狼藉。既然这么不待见列宁,普京顺水推舟,拿回列宁给予的土地从逻辑上来说就似乎顺理成章。普希金是伟大的诗人,其雕像也不能容忍。朱可夫元帅率兵将乌克兰从纳粹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他的雕塑也要被侮辱。卓娅是反法西斯的女英雄,何须也要亵渎。与之相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白匪头子摇身一变,反成了大英雄,竟然被塑成雕像纪念,二战幸存的老兵也要受羞辱。

乌克兰消除来时路,够狠够决绝。2014年之后,乌克兰甚至不惜启动了一场“纪念碑战争”,乌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要拆除一切与苏联有关的纪念碑,并重新命名与苏联历史有关的地名及其他名称。在这种“去共产主义”的框架之下,大约5万条街道、广场和其他设施的名称,900多居民点的名称被改变。2000多座苏联人物的纪念碑又遭拆除。

英雄精神的钢铁被摧垮了,物质的钢铁自然也要垮下,当年的亚速钢铁厂为了反击白匪和德国法西斯,开足马力生产。今天却成了新纳粹的大本营。即使铜墙铁壁,终归也没有逃脱投降的命运。

从背叛历史开始,三十多年,乌克兰终于把精神的钢铁和物质的钢铁都炼坏了。作附庸,现贫穷,三十年为靠拢美国,乌克兰终于将自己打造成了欧洲最穷国。在迎合西方的道路上,但愿乌克兰不会越走越黑。

2022.5.28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22-06-06/7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