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

曾平标的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兴建始末》(刊载于《中国作家·纪实》2018年第4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智性思考,在现实与历史中穿行,在中国与世界间体悟,将一个民族的百年梦想、大国情怀和现代文明精神熔铸笔端,全景式地展现了一幅港珠澳大桥从论证到开通的立体画卷,亦为读者架起一座建桥者与时代相通的精神桥梁。

作家历时五年,查阅资料,采访上百人,对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作品围绕30多年来大桥建与不建、如何建、谁来建,以及如何融资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述。全篇共分九章。其中第一章《敢问桥在何方》和第二章《论争》,笔墨集中在与港珠澳大桥兴建相关的博弈过程和复杂演变。其余章节则聚焦建桥技术、工匠精神、标准创新等内容,特别是港珠澳大桥所产生的突破效应,以及在世界现代桥梁制造领域的影响力。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面对这样一个重大题材,如何把握它的精神内核,检验着一个作家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和功力。报告文学其实是一种行走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像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一样,要做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现场采访,收集第一手素材。在充分占有素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点石成金,融会贯通。曾平标扎实行走在大桥建造的各个工地,走到、听到、看到,从大量的真实事件和人物中去发现建设者的独特生活,打捞出大桥建设者的事迹,将工匠们的壮举记录下来,还原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文学图景,以真切曲折的方式讲述来自一线现场的中国故事。

《中国桥》把目光主要集中在中国制造的气魄上,中国制造方法的创新上。特别是对“中国智造”的精髓即“工匠精神”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再现。一般的桥梁建设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部分:桥梁基础(桥墩),即水下部分;钢梁本身,亦即水上部分;再就是专业施工人员把桥梁安装在桥墩上。但是港珠澳大桥非同一般,因为伶仃洋上的航船一天也不能停航。因此,设计师们考虑了钢箱梁与地下沉管隧道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港珠澳大桥既潜藏于大海,又是矗立在伶仃洋上的巨无霸通道。在浩瀚缥缈的伶仃洋上,建筑起威武雄壮的桥梁隧道结合体,需要桥梁工程学、力学、材料学、环境科学、气象学、水文学、防腐蚀学等多学科知识,这给建设者们带来了难以预料的考验。很显然,修建港珠澳大桥需要解决太多世界级难题。这一工程的背后是一条艰难的科技创新之路,也是全部造桥人殚心竭虑、携手攻关的探索之路、奋进之路。曾平标通过独特、生动、精彩的细节,点亮了文学的天空,写出了科技人员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的智慧创造。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模范人物,传颂着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显示出一代建设者不忘初心和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曾平标一边在行走,一边被这种家国情怀深深震撼,所以他的笔端不乏丰富的情感。不过,或许是受篇幅所限,或者是采访开掘所限,在《中国桥》中,有的人物脚步匆忙而过,有的人物故事、情节还需要进一步支撑和展开,有的人物跌宕命运和心灵深处展现得还不够充分。我相信这一点将得到补充和完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8-08-07/5183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8-08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