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非洲

打印

“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建设的非洲实践研究

在面对TPP等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一带一路”推动的海外园区建设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以及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本文以海外园区在非洲的实践为例,分析了中非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成功经验,为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带一路”为解决国内产能过剩,实现国内资本输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带一路”为国内企业打开了海外销路,同时国内各省均提出了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措施,鼓励钢铁、光伏、玻璃、水泥等相对产能过剩行业走出去,到非洲、南亚、欧洲等地建厂和开拓市场。

非洲开发区建设的经验与案例

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中非经济合作更上一层楼。从2000年至2011年,中国为非洲51个项目援建了167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50亿美元。2013年中非经贸合作白皮书显示,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达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资本流入地之一。

(一)中国—赞比亚园区案例

中国与赞比亚两国共建的 “境外贸易合作区”是海外园区建设的成功典范。为了配合国内资本“走出去”的战略,2003年,中国有色集团与赞比亚政府共同发起建立了赞比亚有色工业园区。园区有中赞双方合资公司负责运营与管理,并享受赞比亚当地政府的税收等政策优惠。2007年,有色工业园区正式晋升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中国有色集团与赞比亚政府合作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资源互补。赞比亚当地生产矿产,但以原材料贸易为主,缺乏技术和运营能力。中国有色集团不仅从国内带去新技术,同时携资本共建园区,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贡献了税收。

国内产能输出赞比亚,使得两国均受益。对于国内,产业与资本输出有效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对于赞比亚,共建园区给当地经济贸易带来繁荣,凭借中国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大量企业入驻园区,缓解了当地产能不足的困境。

(二)中国—非洲其他国家的园区合作

除了赞比亚,中国与非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合作。不同资源属性的企业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利用优势资源互补,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主要主导的产业为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总规划面积达9.12平方公里。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贸合作区,是由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管理,主要的领域为制造业、产品装配业、现代物流业、城市服务与房地产业,总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是由广东新广国际集团中非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和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家具、建材、陶瓷、五金、医药、电子等。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是由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主要是产品加工及物流仓储、商务商贸、教育培训、房地产、旅游餐饮、绿色能源等。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是由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投资管理,主要领域是冶金、建材、机电等。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中非经贸合作愈加频繁。非洲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历程,正是中国刚刚走过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支柱。中非承包工程发展迅速,大量中国建筑企业赴非洲参与建设,截至2013年,中非承包工程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建设,累计为非洲铺设铁路超过2200公里,修建公路超过3500公里。

中非经贸合作是多方面的,主要形式以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电力、通信为主,以开发区为点,以交通线路为线,共同织起中非合作的面。

(三)中非共建开发区的机遇

2015年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开展中非的经贸合作。2015年以来,中非两地的经贸交流愈加频繁。大量国内资本与非洲当地项目对接,共建开发区的形式,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非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非洲当地基础设施水平较差,需要中国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一带一路”从政策上为两地全面合作打开了大门。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的设立,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成立,为中非两地“南南合作”奠定了基础。

非洲如今正在走城镇化道路,与我国20年前的城镇化有着相似之处。支援非洲建设,是互利共惠,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

(四)海外园区对中非双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海外园区建设应该说是“一带一路”带来的新的机遇,能够有效解决国内产能过剩,为国内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增长点。

首先,海外园区开拓和建设是资本和劳动两种资源重新匹配优化的过程。国内经济结构正在从改革开放后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带一路”加强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使得资本可以到海外需求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从而能够改善中非两地的经贸生态和经济结构。

其次,海外园区为企业抱团“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降低运营成本。大量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面临着对当地政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企业单兵作战往往会加大其在当地的运营成本,海外园区相当于一个海外的“家”,统一运作、统一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后援支持,降低企业的协调和沟通成本,帮助到海外发展的企业抱团打天下。

最后,海外园区是需求资源最有配置的基地,产业聚合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海外园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同国家的园区属性不同,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再确定发展哪个领域的机会。使得资金、技术、劳动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来说,海外园区无疑是税收、就业的直接来源。目前,中国到非洲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能源、建材、矿产、服装、轻工、机械制造、交通、电力、家用电器等,已经建设的园区超过20个,投资额超过305亿元人民币,累计纳税超过36亿元人民币,解决当地2.6万人就业。通过中国投资的产业园区的经济贡献则更高。

海外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期

企业“走出去”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国内产业结构矛盾和国际收支平衡。随着美元加息,资金回流美国,对我国以贸易和初级品为主的经济生态打击严重,同时倒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放弃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模式,而发展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同时伴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会加大资本逆差,有利于缓解贸易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改革。

“走出去”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近二十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联想等,它们同样有海外并购和发展的需求。我国对外投资占比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年有所提高,2008年到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559.1亿美元到1231.2亿美元,占世界总份额的2.8%到9.1%。

“一带一路”要求资本“走出去”,从而助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将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谋求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发现和创造新机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2014年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增长率贡献达40%。中国在进出口、外汇储备、外商投资这三个经济指标都高居世界第一。目前对外投资还是排在第三位,预期未来中国也将成为资本输出国。

TPP的实施会对WTO和APEC有重要替代作用,会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经贸的辐射力。美国希望借助TPP能够遏制中国在亚太和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扩张之势。所以,推进“一带一路”正是对美国经贸博弈的应对,而海外园区则是“一带一路”海外战略的触角和神经,直接体察当地经济和政策的风向。

所以,未来只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一体化、利益一体化,才能维护两地经贸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博士后)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fz/2016-06-23/3855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6-23 关键字:非洲  小小环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