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三代航天人的奋斗故事,钱学森: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三代航天人的奋斗故事钱学森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航天梦,中国梦。70年披荆斩棘,迎来春华秋实。中国的弹星箭船,一次次升空,一次次发射,一次次创造奇迹,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回望奋斗历程,中国奇迹其实没有奥秘,就是一个字“干”。几代航天人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动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航天梦想变为现实。

“逐梦航天,合作共赢”,在第四个“中国航天日”纪念活动里,我们选取了航天科技队伍的几位老中青代表,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奋斗的力量,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前行。

钱学森: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能力,更离不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坚实基础。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回国时,国家正为到底是先搞飞机还是先搞导弹而举棋不定,钱学森经过认真考察后表示,以当前的经济和国防基础,应该先进行导弹的研制。而这也就有了后来钱学森面对陈赓大将的问话时,那句经典的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的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充分彰显了钱学森作为一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78310a55b319ebc48ca434c6131d76f81f171654.jpeg

新华社发

航天事业是一个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系统工程,需要多领域、多层级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形成综合集成创新体系。如何将成千上万人组织起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消耗获得可靠的产品,这需要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为此,钱学森提出了中国航天从创建之初一直沿用至今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即一个总体部、两条指挥线的模式。钱学森的这一贡献,奠定了他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科研与组织管理领军人物的关键地位。

中国航天事业走到今天,钱学森起到了建言献策的支撑作用。他还与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记得在一次东风导弹发射试验时,技术人员发现弹体出现变形,立即上报。钱学森观察后认为,这是加注液体燃料时方法不当,造成内外压不平衡所致。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不会影响发射,但当时的基地司令不敢签字,于是将这一问题报告给聂荣臻元帅。聂荣臻坚定地回答:“我们说过,技术问题要听钱学森的,钱学森同意发射,我就同意发射。”最终,导弹顺利发射,试验成功。

1991年10月,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坦言,此次得奖心情并未感到有多么激动,因为此前已经有过两次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次是当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另一次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5人评选为解放40年来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这也让他很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

对于航天领域的年轻人,钱学森总是倍加爱护与支持。当时力学所的一个年轻人致信钱学森,指出钱老的一个物理力学公式有误,并列出详细的论证。钱学森经过验证,发现自己确实错了,便给这位年轻人回信,诚恳地对其论证表示肯定,并且邀请这位年轻人写了一篇文章,推荐到《力学学报》上发表。

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钱学森的动人故事其实也是那一代科研前辈们的真实写照。其中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与不朽精神,不正是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飞速跨越所依赖的根本动力吗?

(此文系原航天工业部710研究所副所长于景元日前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讲述“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的内容,光明日报记者张蕾、通讯员王登整理)

吴伟仁:深空探测需要一代代接续奋斗

2008年,吴伟仁接棒孙家栋院士,担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那时,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刚取得圆满成功。已在航天系统深耕多年的吴伟仁,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愿望、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看来,航天事业就是要坚持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是要为国家、为民族做事。

吴伟仁说,我国并未在国际同一个水平进行简单重复,而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自己的月球探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再比如落月,既要落得准,又要落得安全,不能翻车。据吴伟仁介绍,嫦娥三号的着陆点,前面十几米就有很大一个坑,我们成功地避开了,做到了安全着陆。我们的特色是有一套自动避障系统,可以自动躲避月坑、突出的石头等障碍,找到安全着陆区。

359b033b5bb5c9ea853648fd45020f043bf3b3a3.jpeg

新华社发

在实施嫦娥四号任务时,一个难题摆在大家面前: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永远是月球的正面,飞临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将如何与地球保持通信?

吴伟仁和团队用了近两年时间,解决了中继星通信的最佳空间点问题,卫星对于地球和月球保持相对静止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被找到。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发射升空,终结了月背通信“不在服务区”的历史。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至此,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连战连捷”。

吴伟仁认为,探月工程是汇聚了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参与的重大科技工程,技术挑战多、实施难度大、任务风险高,从设计到生产、从研制到试验、从发射实施到飞行控制,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全国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吴伟仁分享了中国探月“五战五捷”的原因:探月工程是高风险事业,正是在“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的理念激励下,我们实现了中国探月“五战五捷”。

曾经有人问吴伟仁:探索这个38万公里外的荒漠星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吴伟仁回答:激发我们的科学创新和探索精神。

吴伟仁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靠基础研究,国际上一个通用的做法就是用大工程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我国的探月工程,带动了深空测控技术、火箭准确入轨技术、探测器技术、变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精确控制技术和66米口径地面深空探测站等技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探月梦能够促进中国梦。”吴伟仁说,这样的大工程可以激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探索精神。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总是想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太空的起源、宇宙的起源,这种好奇心就是科学的精神。

吴伟仁说,我国目前只进行了5次探月,虽然次数较少,但每次都成功,成功率很高。通过探月工程,很多年轻人脱颖而出,获得的科学数据够分析几十年,对我国认识日地月系统意义重大。

8b82b9014a90f6033245d3caa8290a1fb151ed02.jpeg

新华社发

据他介绍,2019年底我国有望实现从月球采样返回,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把月球上的月壤带回地球的国家;2020年将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并巡视探测。同时,我国科研人员还在研究制定未来的太阳系探测规划。

吴伟仁表示,深空探测永无止境,既充满风险,也充满挑战和机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希望全国青少年都能投入到这项伟大事业中,去迎接挑战、开创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张熇:我们是幸福的追梦人

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后,有两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得无数人为之动容。这两张照片均拍摄于嫦娥四号落月瞬间。一张照片里,一位女航天人掩面而泣。另一张照片里,一位年长的航天人站在这位女航天人的背后,紧紧握住她的右手。

那位抑制不住情绪的女航天人,是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那位年长者,是74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有评论说,这一刻,两代“嫦娥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或许是对中国航天精神传承与接力的一种最好的注解。

张熇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始于上初中时读到的一本《航天》杂志。2001年,带着这份热爱,张熇开始从事中国探月工程探测器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后至今,她亲身经历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论证,并参与了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制。

嫦娥四号最开始是嫦娥三号的备份,一旦嫦娥三号有变故,嫦娥四号就顶上。结果嫦娥三号任务很成功,于是带来另一个问题:下一发射任务(即嫦娥四号)到底怎么做?对于嫦娥四号的目标着落点设在何处,科学家有不同看法。经过论证,最后定在了月球背面。不过,仍然有很多人对此抱有怀疑和担忧,觉得太冒险。

对于人类来说,月球背面一直是一片神秘地带。当我们对月球正面的认识逐渐深入的时候,对另一面却知之甚少。“踏上月球背面,已经是好几代科学家共同的梦想了。”张熇说。

在月球背面着陆,第一次近距离地揭开它的面纱,这是一项充满了风险和未知的挑战,国内科研人员只能“从零开始”。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两个‘首次’决定了我们在这些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正因有无数‘嫦娥人’的坚持才能有今天,值得骄傲。”叶培建向媒体表示,这也正是他第一时间走到张熇身后,向其表示祝贺的原因。

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团队里的“女当家”,张熇的开心和激动无以言表,泪水或许就是最好的表达。

“我已经有4个女儿了!”这位航天人和“嫦娥人”,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亲身参与嫦娥三号诞生的每一道环节,又成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的执行总监,对于“三姐”“四妹”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四妹”比“三姐”更加勇敢无畏,也更加智慧强壮,相信能更好完成任务!

在夜晚,张熇经常会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就有不一样的感觉”。那里有她的“女儿”,有她热爱的事业和毕生的理想。

“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张熇说。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特写】

孙家栋的热泪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和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凝聚了很多老科学家的心血,孙家栋正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早在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当成功的消息传回指挥中心时,所有人欢呼起来,当时的电视画面捕捉到了孙家栋背过身子走到角落悄悄抹眼泪,令人感动不已。

对此,孙家栋说:“‘嫦娥一号’成功了,我当时突然就想到旧社会洋车、洋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科学技术发展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国家能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上去,尽管是第一次,却这么精准。作为一个航天人,我当时心情比较激动,确实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到自豪。”

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孙家栋有理由自豪,他不仅是亲历者,还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旁白念到“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时,镜头对准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他就是孙家栋,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孙家栋都亲自参与。他的人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相连。

孙家栋1948年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预科班学习俄语,开始了在俄罗斯七年的留学生涯。

“当时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都有这么一股劲头,都在想着怎么样努力学习,回去以后报效国家。”孙家栋说。

对老一辈航天人来讲,报效国家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孙家栋回国后,就参加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当时有人问邓稼先,研制“两弹”成功后有多少奖金?他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孙家栋也没有奖金,“当时我们的思想是,工作不讲代价,就是一心一意搞航天。”

孙家栋回忆说:“当时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科研人员,给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筹集了一些黄豆和羊肉吃,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这个情况下,谁会想到奖金呢?待遇什么的更谈不上。到工厂里下厂的时候,当时规定夜里十点后算加班,有夜宵。实际上是什么呢?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碗里倒点酱油,拿白开水冲一冲,里头再多少加点葱丝什么的,喝这么几口,然后继续加班工作。”

“当时大家都是这样做事业。现在想起来,这就是航天精神,大家大力协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孙家栋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航天工作条件艰苦,而第一批富起来的都不是他们,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孙家栋说:“这个我真正经历过。我是沈阳人,沈阳一个卖茶叶蛋的大妈,她看完报纸后给我写了一封信,她说:‘都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你们太困难了,我愿意把卖鸡蛋的钱支援你们。’我收到信后特别感动,当即就给她回了一封信。可以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19-04-26/5627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4-27 关键字:知识分子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