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赵可铭:把握时代潮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2月21日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年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历史与时代交汇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畅谈交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创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另一方面,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大国和地缘政治摩擦博弈局势错综复杂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的差距和失衡的鸿沟日益突出,局部军事冲突时有发生,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客观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的宏观态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如有些经济学者所说的,因为科技进步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而得以消除,反而导致范围更广、影响更为剧烈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操纵下,全球区域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全球贫富差距鸿沟难以弥合,全球治理体系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遭遇信任危机。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吸取了苏东剧变和以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后,包括中国、古巴、老挝、朝鲜、越南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陆续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变革或革新,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走出低谷,逐渐迎来复苏的前景。

中国1978年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重同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加强顶层设计又强调试验先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点到面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人接一代地艰苦奋斗、紧密团结、顽强拼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1]。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了中国贡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路径的一种全新选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在这样的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面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政策必将在新时代继续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2]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国40年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

二、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赵可铭:把握时代潮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中国道路、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和组织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寻找可推广的经验。面对人类和世界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倡导“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尽管人类还远未达到“自由人联合体”的那种理想境界,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命运与共、人类社会休戚相关早已成为客观趋势,在金融危机、难民危机、疾病传播、气候变化的宏大命题前,没有人独自应对、独善其身。因此,中国主张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路径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非常革命和进步的作用,其“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6]。然而,它“将人们从封建统治下解脱出来,但是同时也让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少,除了利益和交易,人们之间不再存在其他联系。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7]。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世界生产力、经济和科技在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经济发展区域失衡、贫富鸿沟日益扩大、生态资源难以为继、各种矛盾冲突此起彼伏的局面,这种片面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和失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千疮百孔。因此,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对之加以扬弃,主张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以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主张各国主权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真正做到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逐步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8]

 

注释:

[1]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2]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3]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40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9-02-16/5508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2-17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