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张明杰: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

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

——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张明杰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他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坚持网上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要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断提高网络工作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努力让网络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对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时代指引和行动纲领。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上舆论工作日益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重大课题。能否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否,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他强调,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有关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论述,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特性,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一、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手段。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如习近平2012 年12 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所说,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这是一个世界潮流。网络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供了机遇

网络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就网络本身而言,它是一个中立的平台,正确使用它,可以在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我国自接入国际互联网20 多年来,注意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开放与自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断深化对互联网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认真探索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管理模式,努力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互联网上的文化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日益扩展,正面舆论的影响持续增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已成为亿万网民获得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新天地。习近平2016 年2 月19 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媒体发展也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机遇。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运用体制机制,打通并用好同群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第 125页。)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人们的信息表达、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促进了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延伸。当今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网络呈现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其能量深不可测。网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迅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已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长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是通过网络把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具体问题抽象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等手段,最终都是把问题的症结和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敌视、阻挠和破坏是一贯的,他们将互联网作为推行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图谋的重要工具,作为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渗透的重要途径。境内外敌对势力不间断地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与我们进行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斗争;意识形态渗透和窃密、策反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加剧;思想理论领域的杂音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情绪在网上扩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有的鼓吹西方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否定党的领导,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的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传播政治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网络谣言不断、网络诈骗案件攀升,作案手段花样翻新;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在网上蔓延,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等等。对于这些利用新兴网络技术蓄意渗透、煽动和破坏的活动,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将会搞乱人们的思想,引发社会矛盾,诱发犯罪行为,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习近平强调,网络已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总之,能不能建设好、发展好、管理好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能否掌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二、坚持网上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抓紧利用互联网开展舆论宣传,实际上是在争夺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截至 2016年 12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 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3.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更是达到 6.95亿(参见《人民日报》2017年 2月 9日。),已连续 9年成为新媒体应用的第一大国,构成了世界上最庞大、复杂和最为喧嚣的舆论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针对这种情形,习近平强调:“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第105—106页。)

第一,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第125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形。互联网在为我们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提供新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提供新舞台的同时,它也极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给各种谣言以及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现在,互联网上时常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发表正面的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驳斥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会遭到围攻和谩骂。有人说,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党刊党台、通讯社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又有人说,现在是“资本为王”的“资本媒体”“商业媒体”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再提坚持党管媒体没有意义。还有人说,坚持党管媒体,主要是对党和政府主办的重点新闻媒体而言的,对其他媒体并不适用。对此,习近平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

现在,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方法,对网上舆论信息进行有效监管。必须破除所谓的“互联网不能管”“互联网管不了”等错误认识,坚定网络可管可控是科学的、积极的,坚决采取必要的经济、行政、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管理。一方面,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着力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另一方面,党管媒体的原则要真正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一切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都必须纳入依法管理范围,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问题。

加强我国互联网建设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用先进技术来传播先进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目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有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进程中,必然要求有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好人民的思想。习近平指出,“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第 194—195页。),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这一论断,阐释了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表明了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的本质要求。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他的这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和表述,深刻阐明了社会舆论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和重要作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有人认为,新闻报道只是一种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有什么就报道什么,无所谓导向的问题。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更是十分有害的。习近平指出,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新闻报道既要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更要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我们不仅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报刊版面、广播电台、电视荧屏等传统媒体,更要让其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新兴传播载体,不能搞两个标准,不能形成“两个舆论场”。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必然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只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就能够在众说纷纭中唱响主旋律,不断消减网上负能量、增强网上团结稳定鼓劲正能量,从而激发出全社会无比强大的奋进力量,为改革发展赢得更为丰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

第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团结稳定,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团结稳定,终将一事无成。我国社会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我们社会的全貌,反映社会积极向上的本质。同时,我们正在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是一个有着 13亿多人口的大国,每天发生着大量事件,也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习近平指出,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只看到黑暗、负面,看不到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真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看却背离了真实性。可见,如果办网站的一味追求点击率,以“猎奇”和赚钱为目的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报道各类负面消息,其结果不仅会步入主观片面、以偏概全的状况,而且从宏观上讲,甚至会给社会民众呈现出与事实相反的错误判断,社会就会丧失精气神,缺乏正义感,人心自然就会逐步散掉。在强调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习近平还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是说只能讲正面,不能讲负面,关键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也不是说就当好好先生、当东郭先生、当开明绅士。对社会上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明辨是非;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

现在,网络空间情况复杂,主流当然是好的,但也有很多杂音噪音,甚至有很多负面言论。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开展网络斗争,需要广大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从事理论宣传的工作者一起积极参与。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理直气壮地去做。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要大力宣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越是有人要压制正面舆论的声音,我们越是要发声。邪不压正,网上正面声音强大了,就可以减少负面舆论的影响。作为一个拥有近 8900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党员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网络这个阵地上一旦发出共鸣,必将汇聚起无比强大的团结奋进力量。

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就必须强化阵地意识。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人民日报》2013年 11月 9日。)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知民情、汇民意的重要区域,它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网络阵地是靠人占领、管理和使用的,共产党人必须善于在学习和创新中娴熟地运用最新的传播技术,才能够勇立先进网络文化的潮头。必须打造和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宣传队伍,积极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加强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不断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才能够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三、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要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研究网上舆论传播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网络工作能力和水平,“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第106页。)。

第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信息源头更多、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更广,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目前,伴随网络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我们要想在这种情形下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占领新媒体这一重要舆论阵地。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习近平强调,对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对于近几年新闻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的大量工作,他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认为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没有实现融合。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他还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他还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在融合发展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在前列,尽快成为新型主流媒体。

为适应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2014年 8月 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第117—118页。)]

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强化阵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切实把党管媒体的原则和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使报纸、广播、电视等在巩固和发展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的步伐,不断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方法、延伸传播链条,抢占发展先机。积极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趋势,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加强各类移动终端建设。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媒体,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特色、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

第二,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标尺。提高网上舆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关键是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2014年 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2014年版,第 198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住了网上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是我们用好网络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

“时”,就是时机、节奏。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网络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与传统媒体报道周期不同,网络报道可以随时传播此刻的事,真正可以做到全时性、即时性,零时差、零距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如果对一些新闻事件未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就有可能时时落后、处处被动,甚至会使那些扭曲事实的报道在公众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结论。因此,重视时效就成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在强调要力争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赢得主动的同时,习近平还指出,为了追求时效性而偏离了真实性也不行。什么问题立即报道,什么问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报道,都要掂量好,做到谋定而后动。可见,重视“时”并不是说越快越好,及时快速反应并不等于匆忙表态。对于还有待观察的事情,需要根据事件的发展和舆情变化,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时间节点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度”,就是力度、分寸。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及时应对、精准研判网络舆情,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群众诉求日益多样。在此情形之下,网络舆情更是纷繁多样,有理性的、也有情绪化的,有建设性的、也有别有用心的。这就需要对网络舆情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着力提高甄别能力,正确掌握舆论引导的“度”。在坚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把握好报道的数量、角度和尺度,在积极参与网络舆论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正确引导的效果。同网络舆论场进行对话和交流,既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和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又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而是要在网络舆论与主流舆论之间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效”,就是效果、实效。习近平强调,要抓住涉及治国理政的战略问题、广大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工作实效。要达到群众口碑好、社会共识强的实效,就必须深入研究网络舆论生态,透彻分析网络舆情走势。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传播艺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喜闻乐见、产生共鸣,真正发挥鼓舞和激励人的作用。避免那些形式刻板的空洞说教和语言生硬的简单灌输,否则只会让网民敬而远之。注重联系实际阐释理论、围绕关切解读政策、针对问题解疑释惑,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要做到敏锐而不过敏、冷静而不迟钝,掌握好介入点,把握节奏、顺势而为。在重大舆论斗争中,要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又讲究策略、有理有利有节,争取最佳效果。

第三,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作为信息大平台的互联网,其舆论传播功能和优势,为推动信息文化交流、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绝不是一块净土,缺乏有效管理和法治约束,网络谣言、网络诈骗以及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活动就会大行其道,广大的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必然深受其害。在事关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习近平提出“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第105页。)。对于那些利用网络煽动推翻国家政权,鼓吹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要给予坚决打击;对于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要进行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违法乱纪的言行泛滥开来,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造谣生事等言论,必须组织力量予以坚决回击,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让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并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要开放包容,但决不意味着对违法犯罪行为姑息纵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所在,法治就要有效覆盖。对新媒体,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内容监管,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清理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习近平提出,要引导新媒体加强行业自律,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把关、监督检查机制,不制作、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要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遵守互联网秩序,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增强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习近平关于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力度日益加大,网络环境逐步改善。但在互联网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比较薄弱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法制化,成为当务之急。在此情形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 2016年 11月 7日审议通过,习近平签署第 5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 2017年 6月 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大法,是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网络安全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依法治网、依法管网的根本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依法治网、办网、上网,明确网络行为底线、网络违法违规高压线,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控,严密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从而把网络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营造风清气正、丰富多彩的网络空间。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共享优质信息资源,保护网络安全、创造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互联网就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 2016年 4月 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

那样:“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人民日报》2016年 4月 26日。)网络生态事关人民的利益,必须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充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把握舆论宣传引导时、度、效,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确保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党的声音和科学的执政理念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切实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习近平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论述,对于进一步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时代指引和行动纲领。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全国上下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是正确的,这一点应始终坚持,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切不可掉以轻心。境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打垮中国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是一刻也不会停歇的。共产党人要增强政治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首先应在政治上做到居安思危。我们已处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在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的领导干部,必须解决面对网络“本领恐慌”的问题,跟上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研究和开展业务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新媒体的本领,努力让网络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作者张明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7-05-12/4408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5-13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