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

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

张立梅

timg (2).jpg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将会导致党的纪律松弛、组织涣散、规矩淡漠。因此,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抓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总结实践经验阐述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指明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形成了丰富的民主集中制思想,体现了其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思想的有机统一,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是党的重要领导方法

中国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建,也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活动、开展工作。什么是民主?什么是集中?民主与集中是什么关系?毛泽东结合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发扬民主,集中正确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政策,统一指挥和行动。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不发扬民主,群众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集中正确的意见就无从谈起,集中领导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集中是民主的深化和保证,没有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形成的正确意见作指导,民主就失去了正确方向,也就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民主集中制不是民主和集中的简单相加,而是民主和集中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促进,其实质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如何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毛泽东一直思考的问题。建党初期,一方面缺乏理论准备,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学习研究不深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平衡民主与集中之间关系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党内出现了“家长制”作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和军队内部又出现了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倾向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作风。针对这种状况,毛泽东在总结红军成立以来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的来源并提出了纠正的办法。他指出,“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是导致这些错误思想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既反对不正当地限制民主,也反对不正当地限制集中,突出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他提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是形成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基础;坚持群众路线是形成集中统一领导的群众基础;果敢有效的工作结果是形成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基础。由此可见,在集中指导下开展民主生活,既体现了民主精神,又保证了集中统一领导,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这对当时在党内划清党内民主与极端民主化的界线,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与党内民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毛泽东认为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他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民主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长以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缺乏经验,党和国家在民主生活方面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党内出现了领导思想作风趋于专断的倾向,党内民主建设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脱离社会主义发展实际、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观主义的错误。要恢复国民经济,制定正确的政策,就必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建立正常的党内外民主生活。毛泽东在思考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进一步做了分析。他强调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他把党的领导机关比喻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加工厂,需要原料加工生产,没有原料工厂就无法开工。而原料的搜集需要发扬民主,不发扬民主,对情况不了解或者不明确,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没有充分、适当的原料,只凭片面获取的材料或者虚假不真实的材料去研究分析问题,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无法开展统一的行动,也就不会实现真正的集中。制定总路线之后,还要有一套在总路线的指导之下、适合各行各业具体情况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大家认识一致、行动统一,才能取得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只要充分发扬民主,把大家分散的意见统一起来,建立起集中制,调动起党内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工作越做越好,我们事业就会顺利发展。

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原则。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统一认识、政策和计划,统一行动和指挥。党的集体领导,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要是大事,各级党委必须集体讨论,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认真听取并加以分析,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慎重考虑、仔细评估,最后做出集体决策。为此,毛泽东提醒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然后再决策。没有高度的集中,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可能巩固,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就会付诸东流。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充分发扬党的民主,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和纠正国家在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所犯的错误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如果不发扬党内民主,社会主义建设就会犯错误,党就会垮台。

同时,毛泽东总结多年领导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民主集中制”是保证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机制的论断。他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过程。所谓群众观点和领导艺术,就是把人民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变成党的意见,然后再到群众中去实践,这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领导的真实意义就是“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从运行机理看,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民主基础上集中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也就是“先当学生”的过程;在集中指导下宣传群众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后当先生”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民主和集中的结合,都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民主—集中—民主”的过程。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又强调,要“制定一整套的具体政策,就要做调查研究,就要走群众路线,就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方法”。由此可见,忽视民主就不可能保证正确的集中,就不能保证制定出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不可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综上所述,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必须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二、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

坚持集体领导,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实现民主集中制,保证决策正确,必须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根本条件之一就在于它是否是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强调集体领导的重要性。针对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出现的“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倾向”“个人意气之争”等错误思想和情绪,毛泽东指出,“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妨碍了党、红军和根据地建设,这种情形下实行民主集中制、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毛泽东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开始注重在军队中形成集体领导体制。针对军队中极端民主化现象,他强调要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对实现集体领导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首先要在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源和危害性;其次在组织上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上级机关要充分了解下级机关及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实现正确指导提供客观基础;对一经形成的各种决议,党的各级机关必须坚决执行;上级机关的重要决议必须迅速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要详尽讨论、彻底了解上级机关确立的指示,并制定贯彻执行的方法,等等。在这里,毛泽东不仅强调了集体领导的决策体制,而且制定了保证组织决策贯彻执行、实现组织活动一致性和统一性的协调措施。正是这一系列组织原则和协调措施保证了红军决策活动的科学性和运行机制的一致性,从根本上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形成了在决策协调方面红军区别于旧式军队的重要特征。

党的集体领导是通过党委会实现的,领导集体的团结统一至关重要。“领导集体的真正团结,需要有好的领导体制做保障”,这就要求党委会内部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在《关于健全党委制》中强调,所有重要问题都必须提交党委会,发扬民主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决定,然后执行。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对委员会的议事程序以及一些具体事项作了规定,并强调了健全党委制、保证集体领导的方法。这是对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新发展。对于这个文件的意义,邓小平评价说: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总结了党内认真实行集体领导的成功的经验,促使那些把集体领导变为有名无实的组织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扩大了实行集体领导的范围”,对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起了重大作用。党委领导是否一定能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关键要看单位内部是否实现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是各级党委,“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毛泽东把党委书记比作“班长”,指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党委才能完成领导任务。“班长”在党委会中要建立正常的同志关系和工作关系,书记、副书记要善于处理和各个委员之间的关系,注意向“一班人”做宣传、组织、指挥工作。只有“全班人”动作整齐,才能带领好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强调和坚持集体领导,并不否认个人的作用。毛泽东在谈到健全党委制时指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要互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个人负责不是个人说了算,不能把个人负责与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个人独裁等同起来。“党委的领导,是集体的领导,不是第一书记的个人专断。”毛泽东指出,党委要保持团结,书记和委员之间要互相谅解和支持,要“互通情报”,“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一班人”动作整齐,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才能确保党的路线和政策得以正确的贯彻和执行。总之,在党的领导机关,只有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够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依靠集体智慧,制定正确决策,并保证其有效贯彻执行。

三、发扬党内民主是党内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发扬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应有之义,是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也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的领导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反映、体现了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毛泽东认为,扩大党内民主是巩固和发展党的领导的重要步骤。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各种意见,才能制定科学的决策,实行正确的领导。他指出,充分发扬民主,调动起党内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团结起占人口95%以上的人民大众,“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家长制占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国内民主生活不浓,党内民主生活不足。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时期,毛泽东在军队建设中进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初步尝试。他认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经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党支部、营支部、团党委和前委的大部分委员。在红军内部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党内军内普遍实行民主原则,开展了比较充分的民主活动,党员之间能够敞开思想自由交谈,能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帮助。此时党内军内实行的民主有组织有指导的开展,是“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既防止党内自由散漫主义发生,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又保证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对于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组织保障。

党员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中来,以及肃清长期以来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影响,针对以往党内偏重集中、党内民主生活不足的现象,毛泽东提出了“党内民主”的概念,并指出党要有力量就要发扬“党内的民主”,要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扩大党内民主,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他强调“在我们军队中的党组织,也须增加必要的民主生活,以便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党委要完成领导任务,必须处理好上级和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全国胜利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面对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在城市中进行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毛泽东强调,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学习,没弄清楚的问题要先征求下级的意见,也就是要发扬民主。“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的决策和命令有可靠的根据,才能保证党委领导的正确。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毛泽东还强调,党委领导必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联系群众,不搞特殊化。谦虚谨慎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领导者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党的各级委员把领导工作做好,把党委的领导工作提高一步,必须注重工作方法。

落实党内民主的前提是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毛泽东指出,“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显出了它的效力,使群众了解它是最能发动群众力量和最利于斗争的,方能普遍地真实地应用于群众组织。”要通过开展党内民主生活教育,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落实和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使党员明确什么是民主生活,懂得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以及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要在党内营造民主氛围,保障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毛泽东指出,“党内民主的实际,就是容许任何不同意见的提出与讨论”。要“让人讲话”,讲真话、讲实话,使党员能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能够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监督。这样才能做到既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又避免出现极端民主化,破坏党内纪律的现象。同时,要反对等级特权思想,重视党内平等。毛泽东认为上下级之间是同志关系,上级对于不懂的和不了解的东西“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对下面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分析,正确的意见必须采纳并且照做。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内自然也时常会发生意见分歧,但这些分歧都能通过讨论和分析这种民主的方式加以解决。如果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决议的正确性仍然不信服,那末,在党的会议上经过彻底辩论以后,他们就会服从决议了。在我们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我们经常去了解我们哪些政策为群众所接受,哪些政策受到群众的批评或拒绝。只有那些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才能成为我们党继续实行的政策。”“中央领导之所以正确,主要是由于综合了各地供给的材料、报告和正确的意见。如果各地不来材料,不提意见,中央就很难正确地发号施令。对下面的错误意见也要听,根本不听是不对的。”毛泽东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既保障了党员的基本权利,又达到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锻炼出大批的干部,肃清宗派观念的残余,团结全党像钢铁一样”的目的。

四、纪律严明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

纪律严明是保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创立时就规定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确定了民主集中制。毛泽东认为,“纪律是民主集中制的保证”,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就必须对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组织纪律性,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在行动上坚决执行。他继承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在党内率先提出以“四个服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组织纪律,规定党内民主生活的根本准则,为党内生活的有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毛泽东认为严格的执行纪律是改造建设党中央的重要工作。针对党内存在的非组织观点,毛泽东强调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要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为解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边界党内存在的不民主作风,他和边界特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党的纪律以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如,为保证党的指导和党部改造,在特委县委设有4个以上的巡视员加强指导和监督;各级党组织机关健全,一切权力集中到常委会;扩大党内民主,一切政策要经过党员充分讨论;“铁的纪律”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精神,要“集中革命先进分子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壁垒森严、步伐整齐的成为强健的斗争组织,只有如此,才能增加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

在军队建设中,毛泽东实行民主主义制度的同时,非常注重纪律建设。1927年10月24日,他在井冈山的荆竹山第一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及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当晚,率部队上山到达大井,受到王佐及其部队的欢迎。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又向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要求部队每到一地,都要检查“六项注意”的执行情况。严明的纪律为党和红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尽管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党内对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认识并不一致,以致出现一些违反和破坏党的纪律、违背民主集中制的现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将“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罗明路线”“调和路线”“两面派”等大帽子戴在党内那些对“行不通的错误路线”“采取怀疑、不同意、不满意、不积极拥护、不坚决执行的同志”头上,并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甚至以对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党内斗争”。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对党内民主集中制造成极大破坏。

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破坏党的纪律的教训及对抗中央、不经请示批准就擅自发表宣言等破坏党纪的行为,为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广大党员懂得并坚持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强调增强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制订了党内基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将全党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简明概括为“四个服从”,即必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他指出,“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不管是一般党员还是领袖人物,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同时还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使党员能监督领袖。除此之外,为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保证党内关系走上正轨,还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党内法规。

为加强组织纪律性,坚决克服无政府状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若干指示,其中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涉及请示报告制度的文件达十多个。毛泽东强调必须加强党内组织纪律性,保证党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他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分析了建立该项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不作报告对革命工作造成的危险,并把实行该制度的范围扩大到各兵团首长级。这些制度活跃了党内民主生活,统一了党的意志,对于加强党的集中领导,进一步增强纪律性,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制度保证。

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是立足中国共产党建设面临的实践环境和理论准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为解决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而丰富完善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毛泽东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并从领导方法、组织原则、制度建设层面扩充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面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严管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指导意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8-11-08/5341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11-09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