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让“塘约道路”在贵州毕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塘约道路”在贵州毕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周建琨 刘学文

  王宏甲按

  《塘约道路》出版后,人们都注意到了塘约村和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的重要。左文学确实重要。然而塘约和左文学创造的成就,是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做出来的,特别是在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的支持与扶持下做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还有镇党委书记马松对左文学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今天,在推广塘约道路时许多人说,“我们这里没有左文学”,“哪里去找那么多左文学?”其实,今天学塘约推广塘约道路,市委书记、区县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更加重要!上级党委想明白了,方向搞对了,道路走对了,就会涌现很多”左文学”。

  下面转发来自“塘约道路”公众号文章

  访谈背景

  2014年6月3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遭遇水灾后,6月5日,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视察灾情来到平坝区塘约村,看到塘约村灾情最为严重,当时就问:“死人没有?”得知“没死一个人”,还得知昨晚半夜大水从山上下来时,村干部们都赶到地势最低的寨子去帮助疏散群众。周建琨就对村支书左文学说:你这个村子有前途。党支部可以把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村合作社!并要左文学记住:政府永远是帮,不是包。党支部也一样,要依靠群众。要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第三天,6月8日,塘约村合作社正式成立,着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个崭新的塘约在黔中大地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

  周建琨说:塘约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把村民重新组织起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塘约的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2017年3月9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在周建琨代表发言时,俞正声同志对塘约道路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5月23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俞正声同志再次向与会者介绍《塘约道路》并给予充分肯定。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多次对周建琨同志说:要把塘约经验带到毕节去。

  今年6月8日,是塘约村成立合作社三周年。为此,记者特别专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

  嘉宾简介

  周建琨,男,汉族,籍贯河南叶县,出生地贵州贵阳。1960年6月出生,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毕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十二届贵州省委委员,十一届贵州省政协委员。

  让“塘约道路”在毕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话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

  王宏甲以一个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出了《塘约道路》,我发自内心的非常感动

  刘学文:尊敬的周书记,今天的塘约为全国所知晓,离不开王宏甲老师的《塘约道路》一书。您是怎么认识王宏甲老师的?他为什么要写《塘约道路》?

  周建琨:坦率地讲,王宏甲老师写《塘约道路》是无意中写的,我与王宏甲老师素昧平生,过去没见过面,但我读过他的《人民观》,我从心里非常尊敬王宏甲老师。2015年11月我请他到安顺市给干部讲人民观,我没有想到,一个作家,讲人民观讲得这么深刻,而且通俗易懂。他给我们的干部上了非常生动的一堂课,我们的广大干部对王宏甲老师的报告纷纷点赞。2016年5月,我又请王宏甲老师到安顺,为六个县的干部讲人民观。讲课之余,我请王老师去看看我们的农村,其中他就看了塘约。

  实际上,在安顺,比塘约经济发展好的村庄应该还很多,但是王老师对塘约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并没有想写塘约,过了一个多月,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想再看看塘约村,也许可以写点什么。我跟王老师直接说,我不希望你写。我发自内心不希望王老师写。为什么呢?因为报告文学写事必写人,写人就要写到我,我都56岁了,在市县两级干了那么多年,不希望宣传个人,只希望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后来王老师非常执着,5次到塘约采访,写出了《塘约道路》。

  我跟王宏甲老师有过多次交谈,对他的执着、善良、真诚、智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触,非常敬佩,每一次与他交谈都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王宏甲老师写《塘约道路》这本书,我们没有提供一分钱的经费,他不图名不图利,他当过八年知青,对农民有深厚感情,对党和事业充满着激情。王老师以一个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出了这本书,所以我发自内心的非常感动。说实在话,我接触的人很多,遇到的作家也很多,但是我这么虔诚、这么认真地听一个人跟我滔滔不绝的讲人民观,这是我多年没有遇到过的。每次跟王宏甲老师交谈,都获得满满的正能量,我们今天的社会就需要有这种正能量。

  《塘约道路》有三点重要启发,“塘约道路”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经验,代表着中国新农村的一个发展方向

  刘学文:读完《塘约道路》,您觉得这本书对你有些什么启发吗?

  周建琨:当然有。有启发,也有共鸣。第一点是,没有中国的农民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今天。而我们今天最大的弱势群体是农民,我们对中国农民,特别是对贫困农民怎么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这需要我们党的大力扶持。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深刻体会。

  第二,所有的帮扶都只是帮。我们要解决农村的问题,根本的要激发农村和农民的内生动力,这个话是我跟塘约村支书左文学说的。怎么帮都不为过,但是要靠内生的动力,我们要找到一条路,一条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路。2014年6月5日,因为这一场大水我结识了这个村。那天去到这个村的时候,他们说你看这个村里遇到百年一遇的水灾,请求我支持他们把村里的路修好,他们没有跟我要一分钱,没有要一斤粮,要的是怎么把全村的路修好。当时我确实非常感动,像这样善良的农民,我们就是给他们一点帮助,老百姓就把大家组织起来,然后就把自己的路修好,所有的路就恢复了。当时全村妇女、老人齐上阵去修路,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了。所以,我认为所有的帮都是外因,一定要靠内因,这个地方才有生命力和成长性。

  第三,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农村任何事情,都要有党的坚强领导。只有夯实了基层基础,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这在今天中国的农村至关重要。塘约,我认为给我们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经验。

  刘学文:您为什么说塘约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活力的村?

  周建琨:今天的塘约村并不是安顺最富裕的村,也不是最漂亮的村,但我一直认为它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活力的村。我们在塘约已经看到,很多年轻人都回到村里,村里充满着生机,妇女脸上也写着笑意。长年外出打工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家务工,虽然收入低一点,但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充满着生机与和谐。用王宏甲的话来说:我们个人,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人生,国家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国家,农民也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

  今天我们国家在推行新型城镇化,怎么推进?不是人口都往大城市走。新型城镇化是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农村让人们生活更向往。在安顺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一分三向”,今后农民往哪里去?有三个方向:一是往中心城市去,二是往小县城去,三是往城镇和美丽乡村去。我们把农村的公共服务提高了,把垃圾污水处理好了,把学校、医院配套完善了,广大的农民就不用到城里去,就能在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

  今天的农村,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天气,这是无价之宝,我们用这“两气”,就可以换来“人气财气”,这样美丽的农村就会充满生机。塘约这样做对城乡统筹,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所以,我认为塘约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活力的村,它代表着中国新农村的一个发展方向。

  把农村农民组织起来是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刘学文:您为什么说在农村,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是顺应了历史,顺应当前农业的需要?

  周建琨:我们讲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党中央一直是这么要求的。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学习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它是两句话,但我们长期只讲一句话,就是“分”。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我到安顺工作以后,看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探索过“顶云经验”的顶云乡,当年“北有小岗,南有顶云”,北面是包产到户,南边是定产到组。我在顶云调研后就反思,顶云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一夜越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为什么?

  贵州顶云曾经响过一声惊雷,但是30多年后许多老百姓还很穷。我看了以后,就在那里召开了安顺市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现场会。后来,我认真看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三本书,就一直在思考,我们怎么把群众组织起来,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统分结合,不是单一的“分”。我们今天和毛泽东同志那个时代比,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讲超英赶美,那时候差距多大,今天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正在奋力迈向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的农业,那个时候是在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业、传统的农业,而今天的农业是现代的农业、高效的农业,而现代的农业、高效的农业一定是规模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一定是组织起来的农业,一定是扫除田埂的。我们包产到户就多出了很多田埂,走到哪里都是小块小块的田。现在要扫除田埂,发展规模化、集中化的农业,这一切如果不抱团,不走集体化道路,就不能够把农业搞成现代农业。我们今天站在这么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必须选择走这么一条路子。所以,我觉得组织起来是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的首创精神出来以后,他能不能有持续的动力,需要上级党委去支持他、帮他

  刘学文:当农民的首创精神出来后,作为市委和县委领导,如何当好引导者和推手?

  周建琨:塘约村有左文学这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去推动,加速了塘约转变的过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就是要去发现,去当推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曾经的“顶云经验”,却“三十年未进富裕门”,为什么呢?根子在哪里?根子不在群众,在干部;不在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我们农民的首创精神出来以后,他能不能有持续的动力,需要上级党委去支持他、帮他。

  我们有些行政部门、有些领导干部,思想教条僵化,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超越“本本”,导致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这些年,习近平同志自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开了35次改革会了,就是要扫除在体制机制上对生产力的束缚,根本就是要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如果很多地方长期无动于衷,就无法充分激发基层一线的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我认真地学习了,感到非常亲切。所以,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是正本清源,组织起来不是歪门邪道,组织起来不是走回头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当时的改革,近四十年过去了,时代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是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说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的利益损害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抱守残缺,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鲜活的基层实践。

  刘学文:您曾反复学习毛泽东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您认为这对践行塘约道路有什么意义?

  周建琨:塘约经验如何去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共产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我们闹革命起家,共产党的初衷是为穷人。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建设时期,还有这么多穷人,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大家组织起来。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中下三本)中讲到,中国革命成功,我都没有这么的高兴。编出这三本书,毛泽东为什么说他的高兴程度超过了建立新中国?因为,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如何使4亿“穷棒子”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这是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看到中国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给中国农民找到了一条阳光大道。

  在今天,这三本书依然闪耀着光辉的思想,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在安顺说过,在毛主席那个时代,有很多当时还办不到的事情,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办成办好。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很贫穷,还很落后,我们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而今天的中国,很多过去想做做不了的事,今天完全可以做到,完全可以实现毛泽东当年的美好愿望。我们当代共产党人应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干得更好。唯有这样,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是当代共产党人。

  勤于读书,善于学习,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刘学文:无论您在都匀、安顺还是毕节,您在很多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干部要学会阅读和思考,为什么?

  周建琨:我们的干部要学会阅读,要学会思考。只有阅读,人生才会精彩;只有阅读,才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今天做很多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今天的变化,变其然,更要变其所以然。为什么塘约它有今天这个变化,因为左文学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才有能力带动整个村庄的变化。他曾经种过中药材,养过猪养过牛,他都会买相应的养殖、种植的书来看。他还读《古文观止》。由于爱读书,使他不断从知识领域接受到新事物而不保守。与我交谈,他也能迅速获得理解力。

  最近,省委陈敏尔书记在省的深改领导小组会上,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室,讲了如下几句话:“贵州不缺艰苦奋斗的典型,但是今天缺改革创新的典型。左文学是我见的讲改革讲得最清楚的第一人。”这是省委书记对左文学的高度评价。左文学,一个村干部,他能从书籍中去学习、去吸收营养。他懂得怎么去干,我们的各级干部怎么去阅读,怎么去带好队伍,抓好班子。跟基层的同志既要讲思路,也要讲方法,首先自己要先学一步,才能谋到深处。我很认同王宏甲老师说的:政治,是涉及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大学问。“政”字的含义就是用光明正大的文化去治理社会。有个记者采访王宏甲老师,写过一篇访谈,标题就是:《不读书,无以从政》。振聋发聩啊!勤于读书,善于学习,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品质。所以,我无论到哪里,都希望干部要学会阅读,要多读书。

  脱贫攻坚讲习所,是大力推广“塘约道路”的一个鲜活载体和有力推手,为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刘学文:您于2016年11月调任毕节市委书记,刚到毕节时,很多干部都说您很少谈塘约道路,为什么?

  周建琨:去年11月,省委调整我到毕节工作,有一段时间我是不说塘约的,觉得那是我在安顺时所做的工作,已经成为过去。我要总说的话,别人还认为我在这里自吹自擂。所以,我很少谈塘约和塘约道路。

  刘学文:那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呢?

  周建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充分肯定了《塘约道路》,陈敏尔书记也要求我把塘约经验带到毕节来,在毕节市推广塘约经验,这就是上级交给我的一项工作,是我的职责,也是一个市委书记应该具备的政治觉悟,更是脱贫攻坚最前线亟待破题的“良方”。

  刘学文:4月12日,您在毕节市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讲话中要求各县(区)都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据我所知,4月14日至15日,威宁自治县和石门乡就率先成立了县、乡两级脱贫攻坚讲习所,到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了130多个脱贫攻坚讲习所,毕节为什么要办脱贫攻坚讲习所?

  周建琨:今天的脱贫攻坚,我们要培训大量干部。在大革命的艰难时代,澎湃和毛泽东在广东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我们今天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在脱贫攻坚、在基层的工作推进当中,我们是不是也该办讲习所?把我们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民,也送到讲习所去培训?我们的县委书记、县长、政法委书记等领导干部,能不能走上讲台,去讲一讲呢?我在王宏甲担任电视总撰稿的八集文献纪录片《长征》中,看到很多地方令人非常感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有八万六千人,血战湘江突围之后,只剩下三万多人。牺牲了那么多人!红军走过的地方,沿途有两亿群众,红军一路走一路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在毕节,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所以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我们今天当领导,首先要学会宣传、宣讲,尤其是到基层调研,怎么跟群众沟通、怎么去宣传。

  我认为,脱贫攻坚讲习所,就是大力推广“塘约道路”的一个鲜活载体和有力推手。脱贫攻坚讲习所,突出讲和习并重,主要体现在“三讲三干”,也就是肩负脱贫攻坚任务的县乡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到脱贫攻坚最前线,通过群众会、报告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把各级扶贫的政策讲清楚,把脱贫攻坚的思路讲清楚,把农村发展的方法讲清楚,带领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干有方向、干有激情、干有成效,推动“塘约经验”在毕节脱贫攻坚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借鉴“塘约经验”,强化内部治理结构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与时俱进打造毕节改革发展升级版

  刘学文: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贵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代会工作报告精神?您认为,毕节市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落实,才能打造好毕节改革发展升级版?

  周建琨:本次党代会的精神,集中体现在陈敏尔同志代表十一届省委作的工作报告中。《报告》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文风新颖、思路明晰,是一个表达全省党员心声、顺应各族人民期待的好报告。可以说,《报告》条条提神、句句给力,会场鼓起了36次掌声。我在毕节代表团讨论时,曾说《报告》是一封写给全省各族人民的家书,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充分认可和与会代表的点赞。大家一致认为,这封家书,镌刻着自豪自信的奋斗历程,织绘着无限期待的锦绣蓝图,蕴藏着决战决胜的内生动力,对贵州的昨天充满自豪、对今天充满自信、对明天充满期待。

  《报告》主要有七大亮点:一是“三个贯穿”体现坚定的政治性,二是“五年工作回顾”体现很强的客观性,三是“三大目标”体现强烈的时代性,四是“两个实现”体现广泛的人民性,五是“三大战略行动”体现明确的方向性,六是“七大主要任务”体现很强的针对性,七是“两个关键”体现鲜明的特殊性。未来发展的战略已定、任务已明,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实干,下阶段毕节市将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落实:

  一是学习宣传好党代会精神。我们把学习贯彻这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班培训、宣讲团宣讲等方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我们要求市委常委带头到各县区开展宣讲,各级领导干部也要带头上讲堂,努力扩大宣讲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推动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掀起热潮、引向深入,让省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落地生根。我自己已经到大方县和纳雍县苗族彝族白族乡宣讲了省党代会精神。

  二是结合党代会精神优化工作思路。立足毕节实际,以这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委主基调主战略,按照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深化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奋力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对口帮扶、多党合作;实干作风、奋斗精神”四个高地,与时俱进打造毕节改革发展升级版。

  三是用心用力坚决打赢“113攻坚战”。突出主业抓强“大党建”,突出问题导向,加大投入保障,强化村级阵地建设,加强基层“三支队伍”建设 ,好人好马上一线,借鉴“塘约经验”,强化内部治理结构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坚定不移抓实“大扶贫”,深入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措施,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以“乡乡镇镇建农业园区”为平台,推动产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当地群众,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总结恒大结对帮扶毕节经验,努力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出新路子。千方百计抓牢“大安全”,持续落实稳定第一责任,深化“法治毕节”创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竭尽全力抓好大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域旅游化同步发展;创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

  真正要改变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得要靠农民自身

  刘学文:毕节的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关系着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大局。毕节市委如何真抓实干?

  周建琨:去年,毕节减少贫困人口23.02万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大扶贫战略,毕节要继续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务求脱贫攻坚实效,抓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群众主干、社会主扶”关键环节,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军令”字字生威。毕节的贫困人口占了贵州省的四分之一,我们的总人口占了贵州省的五分之一,但我们的党员人数占贵州省的八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党员数和人口数、贫困人口数的占比是不匹配的,怎么去发展壮大我们的党员队伍,市委今年专门研究下发了党建“1+7”文件,要从七个方面去下大力气夯实党建基础。

  毕节要决胜脱贫攻坚,到2020年实现和全国同步小康,关键在于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虽然有各民主党派和企业来帮扶我们,但它都是外因。真正要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要脱贫、要致富,根本还要靠自己。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组织的架构完善了,它就会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成长机制,只要有了这么一个成长机制,它就会一直往前走。我们的脱贫致富才有根本保证,最终也才不会返贫。

  刘学文:“塘约经验”已经写进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您在谈到“塘约经验”时对合作社一词提得非常多,您认为应该成立什么样的合作社?

  周建琨: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合作社,但是,我们倡导的合作社,应该是塘约“村社一体”的合作社。也可以说,是类似毛泽东同志当年所称的“穷棒子”合作社,是要把穷人纳入进来的合作社,而不只是强强联合的专业合作社。如果是强强联合的专业合作社,又有谁来帮穷人呢?解决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得要靠农民自身。我在基层反复说过,党委和政府永远是“帮”而不是“包”,因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把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但不能忘记根本是要依靠农民。共产党建立革命政权依靠的是广大农民,红色根据地都在农村,我们才有今天。我们成立的合作社,必须把包括政策兜底在内的所有的贫困群众都纳入进来,要让他们在合作社里面去劳动、去分红。

  现在,有些地方的合作社是“垒大户”的龙头企业,这不是帮助困难群众的合作社。中央的资金、各类扶贫资金注入到合作社,是要给贫困户的,一部分可以量化到贫困户身上,一部分可以作为村级集体的资金。还可以鼓励农民用土地入股,或用其他资源资产来入股。我们不能简单地流转土地,流转费再高也就是一年几百块钱,再加上农民做工几十元一天的工钱,农民怎么脱贫呢?所以,怎么把农民、最穷的人带入合作社,这是合作社办得好与不好的标准。塘约把最穷的人全部纳入合作社,在“村社一体”的合作社下可以搞专业合作社,但是最穷的人必须全部入社,然后通过合作社这个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穷帮穷、富帮穷”,通过大家帮、大家带、共同努力、抱团发展,把农民的内生动力、内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让“塘约道路”在毕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新篇章

  刘学文: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党代会期间参加毕节代表团讨论时,又针对“塘约经验”作了重要讲话,敏尔书记说:“塘约经验是你在安顺工作时亲自抓的点,希望在毕节推广。因为你抓的这个事情况熟悉,抓起来更容易上手。”那么,您在毕节如何按照敏尔书记的指示推广“塘约经验”?

  周建琨:陈敏尔同志指出,“塘约经验”本身是“改革经”,它不只是一个艰苦创业,而是改革创新。我认为,塘约道路是通过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把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第一大要素“人”组织起来,把第二大要素“土地”集中起来,从而大踏步地向市场进军!由此把私有的个体经济引向能够壮大集体经济的共同致富道路。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

  在这场改革中,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支持下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农民,成为从事生产、科研和经营的主体,而不是资本成为组织或左右农民命运的核心要素。全市各县(区)委书记、乡镇、村书记要切实明白“塘约道路”核心要义,坚持用人民观来认识“塘约实践”,实实在在地推广实施。要借鉴“塘约经验”强化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让更多农民增收。我们要做好“塘约道路”的学习研究,统一学习推广的内容和模式,切实找准我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毕节尚有92.43万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何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活力,是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课题。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领导干部要摸着良心、出以公心、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村社一体”把企业和村级集体联结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灭“空壳村”。要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教育群众讲诚信,大力推进文明创建,让“塘约道路”在毕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新篇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7-06-06/4449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6-07 关键字:三农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