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抗美援朝70周年 | 那一战,38军得名“万岁军”

“说实话,没想过能活着回来。”今年89岁高龄的原38军老兵孙孝忠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志愿军战士都不给家里写信,“他们都默认自己已经死了,这就是向死而生吧”。

“经历过战争的人,没人喜欢战争。”孙孝忠感叹,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老兵来说,和平时光来得太不容易。

“出其不意,把敌人‘包饺子’”

赴朝作战前,参加过平津战役的孙孝忠随部队一路南下追击敌人,那时的他还是个没怎么摸过枪的新兵。

1950年春,孙孝忠随部队开赴河南,开荒种田。“全国解放了,组建正规军,当时部队发放了新军装。真是高兴啊,那军装一穿上真好看。”谈起那段短暂的和平岁月,老人至今仍非常怀念。


▲孙孝忠1955年照片(受访者供图)

▲孙孝忠1955年照片(受访者供图)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孙孝忠随部队开赴异国他乡异常惨烈的战场。

“没有空军掩护,汽车只能晚上摸黑前进,武器装备也没有敌人先进……”孙孝忠说,就是这样,志愿军硬是把敌人打回到三八线以南。“打仗最终还要靠那股子精神。”

老人回忆起他所在的38军在朝鲜战场雪耻的故事。作为主力的38军在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战役中因为慢了一步,没有完成预设的合围,让一部分敌人跑掉。军长梁兴初也挨了彭老总的骂,这成了38军每一名战士心中的耻辱,大家都憋着一股劲。

第二次战役打响,美军东西两路大军北上,中间有一个叫德川的地方,处于交通枢纽地带。攻下德川,就能切断敌人两路大军的联系。38军奉命攻打德川。

“攻打德川,绝对不能硬碰硬,要出其不意,要迂回,把敌人‘包饺子’。”孙孝忠说,仅仅是迂回还不足以出其不意,因此部队进行了“大迂回”,跑一个大圈,让敌人彻底失去察觉的机会。

当时孙孝忠的部队在德川北面,接到的任务是从南侧进攻。孙孝忠随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迂回到德川城南侧与敌人在大同江相遇,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没有办法,如果你不和敌人混在一起,敌人的飞机来了,我们就要被动挨打。”没有空军,志愿军必须靠拼命才能打败敌人。

38军因在第二次战役中成功拿下德川,并快速向三所里实施穿插迂回,用双脚与美国人的车轮赛跑,获得彭德怀的通令嘉奖,其中提到“38军万岁”,“万岁军”也由此得名。

无论战斗多惨烈,组织都在

几经生死考验的老人在叙述70年前那场战争时,一切险象环生和刀光剑影在他口中都已显得云淡风轻。唯独说到战友时老人心情变得激动,眼角泛着泪光。他说:“这场战争中有太多的‘邱少云’了。”

孙孝忠跟记者讲了一个“不能冒烟”的故事。志愿军入朝后发现在朝鲜“生米很难煮成熟饭”,因为不能冒烟。“敌人的飞机天天像值班一样在天上飞,只要这边一冒烟,敌机就能发现你。”

1950年12月,志愿军正准备展开第三次战役,在三八线开城附近集结隐蔽待命。孙孝忠所在的七连连部设在山脚下的一处民房里。一天,副营长和团里一位组织干事正在连内开展工作,小屋挤满了人。当时天色已晚,有人烧了一点水,吃点干粮好准备打仗。不料点着火不到两分钟,烟囱一冒烟,敌人的侦察机就飞了过来。

“连长说,敌人应该还不确定我们这屋有没有人。我们现在谁都不许跑,如果跑了就会暴露整个战役部署。”孙孝忠回忆道,“我们屋里的十多个人没有一个人跑。”

▲孙孝忠在平板电脑上阅读新闻。(受访者供图)

▲孙孝忠在平板电脑上阅读新闻。(受访者供图)

过了几分钟后,敌人的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直奔过来,冲着孙孝忠所在的房子就是一通扫射。连部6人负了伤,其中连长伤得最重,两条腿被打断,文书的双手被打穿。孙孝忠的头部负伤,满脸是血。

“朝鲜民房的墙是用树条子夹泥做成的,根本挡不住子弹,大家都知道坐在这里是在等死,但是谁都没有跑。”孙孝忠说,子弹打进来,受伤的人也忍着痛,没有乱。

“敌人的部队很容易打垮,志愿军却打不散。为什么?”孙孝忠说,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组织保障,每次战斗前,大家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做好组织安排。“无论战斗打得多惨烈,部队组织都在,不会乱。”

采访结束时,孙孝忠拿出平板电脑,念起了自己2016年观看珠海航展时作的一首七律《观航展》:“昔日我军无海空,但凭血肉谱忠诚。前赴后继无反顾,近战夜袭斗顽凶。扑灭狼烟梦犹在,争得和平心未平。老翁泪眼观航展,喜见梦圆歼二零。”

人物简介

孙孝忠,1931年出生于沈阳,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第38军113师338团。1950年夏天,奉命随部队开赴东北,同年10月入朝作战。1953年7月,奉命回国。1954年12月转业,进入本溪钢铁公司工作。

原文刊载于《参考消息》10月2日特别报道版,原标题: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23) | “打仗最终还要靠那股子精神”——记志愿军老战士孙孝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0-10-04/6534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10-05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