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4.jpg

63年前

1956年7月13日

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

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

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

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

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

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

也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一枪一血

他们拼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一砖一瓦

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

他们就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建设者之一

由华东野战军步兵99师

改编的建筑工程第五师

从1953年到1955年,他们卸甲从工,放下军刀拿瓦刀,建设起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重温一汽建设岁月,这里跳动的是他们的“红色基因”……

01

唱着军歌奔赴长春

“好武器暂时我先放下你,等祖国需要我时我再拿起你……”1953年9月6日,建筑五师奉政务院建筑工程部之命,全建制分批奔赴长春参加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

时任五师13团团长也是后来一汽103工区主任杨制先,就是和自己的战士们哼唱着这首军歌抵达长春的。从上海到长春,他们在部队的闷罐专列里熬了三天三夜。

▲建筑五师抵达长春

“那时候脱掉军装卸甲从工,战士们心里还是很难过,有的年轻战士才刚刚入伍,给大家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是哼唱这首歌。”杨制先回忆。

三天三夜的奔波,杨制先心里清楚,这是在上海江湾近一年学习后首次奔赴施工现场的实战,等待他们的不是作战图纸而是施工图纸,不是进攻防守而是抹灰建房,全新的挑战、陌生的领域、艰苦的环境……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

“像消灭所有敌人一样消灭所有困难!”面对未知的挑战,这是战士们共同的信念。他们要建设的652厂(一汽厂代号)是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厂,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工程。

毛主席亲自签发三年建成它的指示,并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石碑。

  仅有军人不怕困难的信念,更有军人们会战的速度。9月12日,五师14团投入锻工车间挖土;15日,五师13团投入11栋三层楼房施工……从当年7月建筑五师首批人员抵达长春,到整个建筑五师近万人抵达一汽工地,时隔不到2个月。

这是建筑五师开启建筑事业的开端,他们编织的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02

天安门竞赛表

一汽厂总建筑面积超过了70万平方米,建筑工程共55项,其中包括了铸工、锻工、车身压制车间等10大车间,项目也被分为了从101-110的十大土建工区。

“三年建成一座汽车厂”的奇迹如何实现?靠的全是战士们你追我赶不服输的干劲儿。

 

▲建筑五师战士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地工绑扎钢筋

“那会儿我才20出头,有着使不完的劲,战场上比军功,在施工现场我们也有立功运动,大家都比谁干得多!记得我每天能完成近40立方的混凝土浇筑任务,超过当时给我的劳动定额28立方的40%!”13团103工区的砼工班长云光学回忆,来一汽前他曾是该团某通讯班班长。

鼓舞着云光学这些战士们不断超额完成任务的,是一张特殊的生产竞赛表。“那会儿我们各工区开展立功运动,有一个叫‘天安门竞赛表’的光荣榜!为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谁立功了就能去天安门见毛主席!”

▲云光学曾立三等功

在部队曾立下三等功的云光学在现场依然不服输。砼工是当时最苦最累的工种,那会儿砼搅拌全靠人工,五人为一个搅拌台,两人上料,两人搅拌,一个人加水当助工。拿着一根25毫米的钢筋搅拌砼,像洗衣机一样搅一天下来,手都起了大水泡。

“以前枪杆子是我们的命根子,现在这铁棍子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云光学和班组开玩笑说。当时运砼也靠肩挑人抬,云光学练就了一只手推独轮的绝活,总是第一个将砼推至施工作业面。一个独轮车砼装满需16次铁锹,为了超额完成每日定额,云光学更是精打细算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模范集体合影(后排左四 云光学)

云光学想去天安门看毛主席的梦,真的圆了!

1956年4月3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在刚刚落成的北京体育馆举行,毛主席出席了开幕式,以云光学为代表的一汽建设者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模范集体”。靠着猛干加巧干的拼劲儿,他幸运地成为了去北京领奖的11人代表团成员之一,不仅见到了毛主席,也和天安门合了影!

03

会用枪就得会用机械

一汽作为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前苏联派了5位专家到施工现场驻扎指导。

“那时候我们没有经验,苏联专家过来帮助我们建设。不过,我们也有让专家竖大拇指的时候!”13团103工区的郇凤森在部队是通讯兵,到了一汽成为了电工、架子工。

据郇凤森回忆,吊装厂房柱子时前苏联支援的大型设备还没有抵达,支撑起厂房的柱子重达几十吨。没有大型吊车怎办?

来自上海的老师傅就用起了“土办法”,用独角拔杆(自制简易的起重装置),把几十吨重的柱子一根根地吊起来了。前苏联专家看到了直夸,“中国人真了不起!”

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光靠手工劳动是不行的,随着大批支援机械的到厂,一汽的建设也逐步迈入了机械化生产阶段。

“使用这些机械得有文化的人经过学习才行,我们都抓紧学只为早日用上机械。”看着一辆辆运抵现场的设备,像郇凤森一样的战士们充满了对操作机械设备的向往。

披星戴月,忙的时候忙着超额完成任务,图纸未到时就跟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学机械原理,跟苏联专家学实操技术……这成了建设者们工作、学习的真实写照。“刚参军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拿枪,今天拿惯了枪的手也一定能掌握好操纵杆!”像郇凤森一样的战士从未怀疑过自己做不到

 

▲清华大学毕业生讲授机械原理

“后来吊装柱子用上了机械设备,太方便了!这也更鼓舞着我们要早日建成一汽,让新中国能生产属于自己的汽车!”品尝到了操作机械施工的甜头,也让像郇凤森一样的建设者更懂得要早日把中国的汽车梦变成现实。

04

与冻土的三次较量

1953年10月,长春下起了第一场雪。东北的冬天冷到零下20-30度,从南方过来的战士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寒冬。

“眉毛结了冰,手上生了冻疮和裂口,寒风吹来,一股钻心的疼。8人睡一个屋子,没有炉子,也没有热水,只能用冷水洗脚,冻得整晚睡不着觉!”当时吊装厂房起重班班长王速新,回忆起在长春度过的第一个冬天。

1954年的春,彻骨的寒、刀刮的风,直逼每个人的生理极限。黑土地看起来一片生机盎然,但潜藏在生机之下的冻土却显得格格不入。

 

▲人工破除冻土

时间上不允许他们等到冻土自然开化,五师14团的张廷铨和战士们拿起手中的十字镐、木橛子,用土办法一下一下地往冻土上砸,每次都把手震得生疼。

“还没挖多少土,双手就被磨坏了,手都没了下一步靠啥施工?那会儿很多同志产生了疑惑,希望有个更快更省力的办法敲开冻土!”张廷铨回忆。

 

▲前苏联专家米尔扎克指导

前苏联专家米尔扎克提供了一个好办法,“你们可以用电锯把冻土切开!”这样一个友好的建议,让施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电锯像锯木头一样把冻土给锯开,一天能“切”70多方土,相当于20把十字镐一天的挖土量。 

“冻土都能切,那能砸不?不就像砸冻冰块一样?用上了电锯之后我们都想着破冻土的速度能更快!”103工区起重班的朱玉平回忆。经过战士们的研究,切割后的冻土会有一个较高的垂直坡面,用起重机吊起重物往边坡砸,效率会更高。

于是起重机班的战士们在起重机上装上大铁球,一次次砸向那片顽固的冻土,仿佛他们拿起钢枪,枪枪命中敌人的胸膛;一次次砸向这片肥沃的土地,仿佛从他们的手中砸出了一片工业化生产的模样。

05

“旧火车头”推动新局面

随着一汽厂大面积开工之后,原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重大修改,加上三年工期里,有两个冬天、两个雨季要去克服,最后形成了图纸随到随开工、加班加点突击赶工的局面。

1954年7月1日,103工区的木工车间首先建成,随后又有3个车间及热电站在三、四季度完成。

来不及品尝喜讯的滋味,长春的冬天又来了。1954年长春的冬,滴水成冰的低温,呼出的气瞬间就把眉毛和胡子都冻住。

 

▲一汽建设纪念章

但是施工任务却刻不容缓,因为每一位参加者都清楚,过了这个冬天他们就将迎来1955年,这是三年建成目标的最后一年了。而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这难熬的冬,人能抗,冰冷的混凝土不能抗啊。

冬季施工最关键的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要是整个大锅炉,把这石子、沙子给热一热、炒一炒就好了。”本是私底下的一句玩笑话,传来传去竟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时我们用的一个加热取暖方法,是用废旧火车头的蒸汽锅炉送热。这个办法像加热棒一样,点燃了寒冬里大家的斗志!”五师14团吊装连连长王天增回忆了冬季施工的土办法。

 

▲五师战士学习研究机械设备

随着数台旧火车头和其它设备进场,把火车头放置在原料中央,点燃锅炉,连接好输气管道,将热气传送到砂石料和水中,冻成了冰块的原料热了起来,施工现场一下子又充斥在一派繁忙的劳动场景之中。

除了火车头加热,当时的建设者还创造了用电热法养护混凝土、蓄热法浇灌大体积混凝土、土壤覆盖保温、冻结法砌砖等一系列冬季施工办法,积累下宝贵的冬季施工经验。

1955年底建设者们完成了一汽建设任务,三年建厂目标提前半年兑现。1956年7月13日,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在一汽下线,这是中国汽车制造梦的起点。

“无条件的接受祖国建设的需要,勇敢的担当起建设祖国的任务。”从一汽出发,在接下来的60多年里,这支创造了“三年建成一座汽车厂”奇迹的队伍带着他们卸甲从工时的承诺,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转战三线投身国防、驰援唐山抗震救灾、走向市场建设深圳、转型升级全面发力……

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两天半一层楼”亚洲第一高地王大厦、世界最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大高铁……带着那份初心与使命,从建设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厂出发,建设者们在日新月异的祖国留下了他们不断超越的足迹,用汗水与智慧“筑”力祖国越来越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9-09-23/5883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黄明娥 更新时间:2019-09-24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