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团结奋战是战胜强敌的唯一出路

1931年10月2日,《申报》刊载的时评。

核心提示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出现过一个重要插曲,这就是国联的介入。国联破天荒地第一次到中国主持“正义”,误导了民众的抗日主张。庆幸的是,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中华民族最终统一到坚决抗争的洪流当中。专家指出,面对外侮,团结一致拼死抗争是战胜强敌的唯一出路。这则历史经验,直到今天仍有着重要意义。

真相

国联给中国灌“迷魂汤”

记者注意到,渤海大学教授刘广远团队在参与“‘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科研课题的相关讨论时,经常使用“翻译”一词。渤海大学社科联副主席、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刘广远认真地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报纸杂志,虽然在各大图书馆中都可以查阅到,但是这些宝贵史料已经有很多年没被翻动过了,那上面满是厚厚的灰尘。”

崔开远是刘广远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研究生在读。她告诉记者:“在一字一句地整理资料时,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仿佛进入了那个时代。‘九一八’事变后人们愤怒、期望、绝望的情绪都从文字间喷涌而出,让我不自觉地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担忧,甚至心痛,原因就是国联给中国人灌的迷魂汤。”

国联是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的简称,实际存在了26年,最多时拥有58个成员国,由于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一直被视为国联的重大挫折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一方面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一方面向国联申告。国联多次集会讨论这一问题,后来又向中国东北派出了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最后形成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和《关于中日争端的决议》,否认“满洲国”的合法地位,要求日本交还满洲给中国。这一决议因日本拒绝执行而变成废纸。(详见本报9月18日第14版)

当然退一步讲,如果日本执行了国联的决议,东三省也不会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当年国联的主张是要在东三省建立一种受外国保护的高度自治的特殊制度。

“‘九一八’事变前后出版的《申报》正是我国著名报人、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史量才经营时期。当时刊发的各种报道、时评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情民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对抗日情绪的变化过程。”刘广远说。

希望:国联抛出和平“画饼”

崔开远是渤海大学“‘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科研课题组研究人员之一,她将1931年《申报》中关于国联介入的有关时评文章整理出来。她告诉记者:“这些文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抗日主张已经分化,大体分成两条线,其中很多民众受国联介入的影响,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另一种声音则自始至终主张抵御外侮只能靠自己决死抗争。”

“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把国际干预当作一剂“迷魂汤”广为传播,对当时民众的抗日主张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从《申报》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刊载的时评《迫害世界之日军暴行》中体现得非常清楚。

文章开篇写道:“日军在我国东北暴行,截至今日尚有加无已。关东军司令部既已移入沈阳,营口、长春、安东、辽阳、延边等处亦都被占据……而自朝鲜方开来之日军尚纷纷出动;青岛方面,日海军陆战队亦武装登陆,准备挑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作者不是讲应该怎样抗敌,而是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开:“日人此次之暴行,直接予我国以创伤,间接对美国与苏俄挑战,绝非中日两国间之简单问题……实则日人之意,尚不止此矣,而是公然对世界挑战,为有意的引起太平洋上之战祸。”

接着这个话题,作者开始替列强分析中国东三省丢失的危害:“假使日人遂得趁我危难,攘夺我东北大陆,则野心勃勃之日人将更如虎添翼:取抚顺之煤,鞍山之铁,露积之粮秣,利用我东北之富源,近与美国、苏联,以至世界弹丸之资本相周旋,盖为必然。”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日人此次对我实施武力侵略,故为我国之生死关头,亦即全世界一严重问题。”

渤海大学教授刘广远说:“读到这里,可以看出这篇时评更像是一篇中国民间版的向国联的控告书。”

然而在国难当头之时,这篇时评给爱国民众的倡议则是:“中国全体国民,当一致忍辱负重,静候非战公约同盟国与国际联盟应急有效之处治。”

崔开远说:“这篇时评告诉我们,当初人们对国联出面抱着多大的希望,即使已经看到日本兵正在磨刀霍霍,还在劝说人们要忍耐!”

质问:“中国军队究将撤至何处”

崔开远说:“此后的报纸时评,多数属于这类用向国联申告的语气揭露日军暴行,劝慰国民忍耐的文章。”

但是在这些文章当中,她发现另一类坚决主张以国民的努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动议,代表性文章为1931年9月28日发表的《国人勿徒倚赖国联》。

作者开篇就说:“当日暴军占据沈阳之初,吾人早料国际联盟之无力为我助”,因为“此等事件,为我民族生死关头。全赖我国人自救,而决不能依恃他人之助力,故亦不希望国联之有何主张”。

作者接着分析了“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介入对国民的影响:“然自日暴行传至日内瓦后,经施公使据实宣布,各国代表毅然主持正义,有令日军退回原防之通告,又有组织委员会调查真相之拟议,于是我国人希冀之心以生,谓国际联盟竟能执持正义,以助我矣。迨至昨日,国联认日照会满意,即日休会之说传至,国人又爽然若失,以为国联果无法以助我。”

所以,作者认为:“匹夫遇盗,尚知挣扎,况以国家之大,而任人宰割若此……故我国民今日宜有最后之自觉,最后之自谋,以必死之心求生,而后乃有生望。”

崔开远说:“这种号召国人不要依靠他人,奋起抵抗外侮的声音和远见一直持续着,只不过最初被淹没在期望国联主持正义的声浪当中。”

当然,对国联抱有极大期望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民众,在长久的忍耐和等待之后,并没有迎来“公平”与“正义”,失望情绪油然而生,在《申报》1931年10月2日刊载的时评《国联之成绩如此》,直截了当地指出:“道貌岸然之国联议会,盖适为一场合串之滑稽喜剧,而其所标榜之‘公理’‘和平’亦适为欺骗弱者之糖果!”

文中直接点明:“自九月十八日日军实施武力发动,暴军即纷纷四出,加紧策进。铁蹄到处,我山河即随之而更易颜色,人民既陷于涂炭,东北半壁蹂躏殆遍。迨至九月二十二日,国联始发出极其滑稽之要求两国立即撤兵之紧急通知,中国驻兵本国国土,以日军袭击既已一撤再撤,撤而不及,仍不免于缴械与枪杀。”

作者在惊疑当中代表民众发出最有力的质问:“诚如国联所通知,中国军队究将撤至何处?”

泡影:美国介入“一线生机,或可有救”

刘广远说:“美国不是国联的成员国,然而在了解到日本独占东三省的图谋后,主张‘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美国政府,觉得有必要限制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于是改变态度,开始列席国联会议。”

美国的介入再一次勾起渴望和平的中国民众想得到“公理”的热情。崔开远说:“在经过多日怀疑、担忧之后,《申报》又出现了一篇充满希望与激情的时评。”

这篇时评载于1931年10月17日,为《九国协约维持远东和平之责任》,作者开篇讲了当时民众的心情:“日军之炸毁锦州,进攻山海关,截断北宁路,种种有加无已之暴行,使远东形势更趋于险恶,吾人于国联行政会重开以后之短短四日,以企望之殷切,正不啻经历四世纪悠长之岁月”,如此夸张用词指出当时人们已经度日如百年了。

同时,作者对国联的不作为改变了嘲讽的语气,转而为其辩解:“吾人深知国联行政会议之会期,甚为短促。而在此短促之时日中,则将确定全世界、全人类命运转变之途向”,意思是说国联忙啊,短短几天的会期要处理那么多国际大事。

然后,作者点出了美国政府介入的事,写道:“华盛顿政府,其态度在今日最为世人所注目,其肩上所负荷之伟大责任,在今日亦更显其重大。”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日政府极力拒绝美政府之参加国联,而国联各代表仍毅然一致通过参加之请。则个代表之盼望美政府之援助,可谓殷切矣。美政府于此时机,一方正宜急起参加,做大声有效处置之发言。一方则更倡召集九协约国之议,以正义制裁暴日。”作者甚至高呼:“庶乎日人不能再有所推诿,不能再以非会员国视美,而不绝如缕之和平一线生机,或可有救。”

崔开远说:“当年作者应该非常清楚,九协约国本来是列强加深对中国殖民统治的国际组织,在国难当头之际也被拉来做救命稻草,这种可怜的希望,读着让人心痛。”

警醒:“国联不啻一曲滑稽喜剧”

崔开远说:“直到看到后来的时评,心才算欣喜一些。‘九一八’事变后,受国联的影响发出忍耐、静默呼吁的民众经历了感情上的波折,最终还是在一致抗敌的呼声下团结起来,他们对待国联的态度也由当初的申告、祈求转变为怒斥和正告。”

她整理出其中一篇较有特点的时评《非战公约之劝告又如何》,发表时间是1931年10月19日。

作者首先介绍了国联会议的“盛况”:“十六日美国代表吉而白以奉到其本国政府之训令,正式列席国联行政会议。时自大会主席白里安以次,各国之政治家、外交家悉数到场。一月以来,阴霾蔽空,一筹莫展之国联,亦一若以华盛顿代表之正式参加遂顿成活气,全世界人民都注视谛听,屏息以待伸张公理、维护和平之佳音从日内瓦方面播送而出。盖此时国联已达到真正执行之时期,人类未来之命运即将于此三日内判分也。”

随后作者据实相告:“据今日电讯:在十二国秘密会议中,美代表列席。结果主张劝告中日两国遵守非战公约第二条之规定,停止足以破坏世界和平之行动。其与国联九月三十日休会时之决议如出一声。与其谓为新的决议,毋宁谓为旧调重弹。”

接着作者愤怒地写道:“国联盟约既已负创伤,非战公约乃复其旧迹奋勇而来。吾人诚不识非战公约有无‘护身之符’。其发言是否遂真可以裁制横暴,使日人俯首承受其羁勒!”

面对国联召集“全世界政治家、外交家焦思苦虑、罄其心力,今日秘密会议,明日会外接洽,侃侃而言”,随后作者发问:“日内瓦议场中之高谈阔论声,与日飞机在我东北投掷炸弹之炸裂声隔欧亚大陆而遥相应和,国联诸公闻此应声否?华盛顿政府代表,闻此巨响否?”

作者随后深刻地指出:“盖国联今日集十四国之政治家、外交家于一堂,其所排演者不啻一曲滑稽喜剧而已,以美国代表之参加,使此喜剧更为滑稽!”

最后作者预言:“然而吾人深信此滑稽喜剧,最后即将为绝世悲剧之开始。中国无疑为未来悲剧中之主角。然而,全世界各国又安能超然于悲剧扮演之大舞台,必将举全人类而同归于尽!”

刘广远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最后还是依靠自己团结合作,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赶走了侵略者。当初纵容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8-12-09/5394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12-10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