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半生与铁道兵结缘,朝鲜战场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前线总指挥

半生与铁道兵结缘,朝鲜战场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前线总指挥

夏明星 梁启明

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有一位开国中将与维修铁道、保障战胜结缘,他也是人民铁道兵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与推动者,他参与指挥铁道部队保障过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他还直接指挥志愿军铁道部队保障志愿军前线部队粮弹充足,从而扬名朝鲜战场!

由于与铁道兵结缘后半生,军中一语双关地雅称其“铁兵将军”!

他,就是李寿轩!

一、“当年张飞喝断当阳桥,今日李寿轩喊退蒋阎兵”

李寿轩,曾用名李汉光,1906年4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龙陂乡(今邵阳市邵东县流泽镇),家中世代务农。李寿轩少时多艰,8岁就漫山遍野放牛,9岁方进入私塾启蒙,10岁就跟随父兄挑煤,历尽生活艰辛。

早年生活的种种不幸,促使李寿轩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走上为穷人打天下的道路。

1926年7月,在同乡蒋正道帮助下,李寿轩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8军(唐生智部),参加北伐战争。幸运的是,一踏上军旅之路,他就在彭德怀手下当兵,并参加了彭部秘密组织“士兵会”,深得彭德怀信任,深受彭德怀影响。1928年春,中共南县县委为发动年关斗争,请求彭德怀帮助几支枪,彭立即慨然应允,班长李寿轩则负责运交。对于此事,彭德怀印象深刻,他在被关押期间留下的《自述》中曾写道:“我记得枪支是由现在铁道兵李寿轩司令员秘密运交的,李是当时的秘密士兵会员。”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发动平江起义,李寿轩带领全班战士直冲县政府,不到2个小时就解除了反动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随即,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李寿轩也成为一名红军战士。8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每战更是披坚执锐,很快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头。

1929年1月,湘、粤、赣三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当时,彭德怀率领红5军第4、第5纵队刚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不久,就主动担负守卫井冈山的任务,以策应红4军兵出赣南。作为红5军第5纵队第12大队中队长,李寿轩深知:面对着20多倍的敌人,必将有一场恶战。他便拖着已患痢疾10多天的病体,带领战士们加紧构筑工事。正巧,彭德怀来前线检查工事,发现他病情异常严重,就亲自把他送进小井后方医院。可是,他人在医院心系前线,得知黄洋界哨口危急,马上叫上几个轻伤员急奔黄洋界,支援特务大队坚守哨口,与敌军激战2天,直至完成了掩护任务,他才肯撤出战斗。事后,彭德怀拍肩赞赏:“你李寿轩打仗很凶悍嘛!”不久,李寿轩升任第4纵队第8大队大队长。

640.webp-(3).jpg

◆红军时期李寿轩。

1930年6月,红5军、红8军合编为红3军团,彭德怀担任军团长,李寿轩一直是主力团团长,历任过红3师第9团团长、红1师第2团团长、红6师第18团团长、红6师第16团团长,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1934年8月,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李寿轩时任红6师第16团团长,带领部队在江西兴国县老营盘担负阻击吉安敌人东进的任务。有一天,敌人集中兵力攻击第16团一个连队的阵地,这个连队寡不敌众,撤进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眼看即将被敌人消灭。如果该连成建制损失,必将严重打击我军士气。在这危急时刻,李寿轩亲自带领一个营反冲击,打退了敌军,夺回了阵地,使这个连队化险为夷,本人却英勇负伤。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李寿轩又历任红15军团第81师参谋长、红27军参谋长,在西北大地再创战功。

1936年4月,李寿轩时任红81师参谋长,担负红军“抗日先锋军”撤回陕北的后卫任务。他带领一支小分队从临汾一带设防,节节阻击蒋介石、阎锡山部队的追击,以运动防御的战术手段迟滞敌人。有一天,敌人来势汹汹向红军阵地猛扑。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李寿轩冷静沉着,在火力掩护下,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他亮开嗓子大声喊话:“国民党军弟兄们,蒋介石不打日本人打红军。不愿当亡国奴的弟兄们,团结抗日,枪口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他的喊话,声音宏亮,义正词严,把进攻的敌人镇住了。李寿轩见敌人停止了进攻,马上带领部队撤离阵地迅速转移。事后,同志们议论这件事时都称赞说:“当年张飞喝断当阳桥,今日李寿轩喊退蒋阎兵。”

二、“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而是更胜从前啰”

1937年8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3期开学,李寿轩有幸进入抗大学习。抗大第3期的基本特点是,响应毛泽东“学好本领上前线”的号召,学员们都以战斗的姿态,在战斗的环境下进行战斗的学习。李寿轩征战多年,时刻想上前线杀敌,学习更加刻苦。可是,为了适应抗大的发展,改进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党中央果断决定:从抗大第3期起,从学员中有计划地抽调培养一些学校工作干部和教员。出乎李寿轩意料,他被遴选为学员队干部培养对象。1938年4月,他如期学成毕业,留校开展学员管理工作,担任过抗大第4大队副大队长,参与管理该大队大量知识青年学员。当时,李寿轩等渴望上前线痛击日军,对留校工作干劲不大。毛泽东得知情况,遂百忙之中亲临学校,把全体干部、教员集合起来,从抗日战争的需要,讲到革命发展的需要,并认真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同志们想一想,你们在抗大当干部、教员教学员,每个队七八十人,如果他们都当连长,就会是七八十个连;如果都当营长,就是七八十个营;如果当团长、师长呢?教育工作就是革命工作,要树立‘死也要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上’的决心。”“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李寿轩坐在台下,心潮澎湃:“毛主席严肃亲切的教导,给全体干部、教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所以,他很快沉下心来,一心扑到本大队知识青年学员管理中去,以自己从农家子弟成长为红军干部的亲身经历,鼓励知识青年学员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从第3期开始,抗大学员猛增,校舍不足,学校领导罗瑞卿号召干部、学员上山挖窑洞。李寿轩等学员(大)队干部响应号召,带领学员涌上凤凰山,经过不满两个星期的劳动,就挖出了170多孔窑洞,解决了新增2000多名学员的住宿问题。同时,李寿轩等干部、学员日夜苦干,还修筑了长达3000多米的“抗大公路”。对李寿轩为代表的抗大干部、学员的冲天干劲,毛泽东给予很高的评价,曾亲自写信鼓励说:“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你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罗瑞卿后来担任总参谋长时,李寿轩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罗对李打趣说:“你当铁道兵司令员合适!当年,从你在延安挖窑洞那干劲,我就看出来了!”

640.webp-(4).jpg

◆抗战时期李寿轩。

1939年7月,由于军政素质兼优,李寿轩调任八路军总部司令部第三科(通讯)科长,负责前线、后方通讯保障工作,为确保军令畅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3月,李寿轩如愿奔赴抗日前线,调任山西新军决死第3纵队副司令员。当年8月,为粉碎日军对抗日军民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组织指挥了“百团大战”,李寿轩指挥决死第3纵队进行了11次较大战斗,采取积小胜为大胜原则,共毙伤日伪军3000多人。老部下雄风依旧,彭德怀喜不自禁。

战场偶遇,他开涮起李寿轩:“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李寿轩闻言,顿时面色尴尬。

彭德怀见状,哈哈大笑:“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而是更胜从前啰!”

1940年12月,经过百团大战的锤炼,李寿轩兼任了太行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成为太行军区知名的青年将领。

1941年5月,作为可造青年英才,李寿轩被选送延安军事学校学习;次年4月,又转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这次延安4年学习生活,李寿轩军政素质全面提高,成为中青年军事骨干。1945年4月,他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共七大。

延安岁月,李寿轩多次向毛泽东念叨:想到抗日最前线去!毛泽东幽默地说:日寇是从东北打进来的,那得到东北去!

没有想到,毛泽东竟然一语说中!

三、“参加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大陆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

1945年秋,抗日战争刚刚落幕,国共两党又起干戈。为经营东北战略区,中共中央在延安组成了赴东北干部团,李寿轩担任司令员。当年11月中旬,松江军区成立,辖哈东、哈西、哈南、哈北四个军分区,聂鹤亭担任司令员,李寿轩担任副司令员(一度兼任参谋长)。由于国民党军只能徘徊在松花江沿岸,无力打到哈尔滨,所以松江军区辖地成为东北我军后方。

但是,松江军区名为后方,其实并不安定,土匪活动猖獗,连哈尔滨都在土匪、伪军联手控制下。1946年4月下旬,利用苏军撤出中国东北之机,李寿轩等指挥松江军区部队,参与解放哈尔滨,使之成为东北我军控制的唯一省会城市。此时,匪情依然十分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后方稳定。这年6月,中共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出《关于剿匪工作的决定》,其中严令松江军区部队“进剿哈尔滨以东、松花江以南和延寿、珠河、苇河、一面坡一带的土匪”。作为松江军区主要领导人之一,李寿轩受命指挥剿匪,短时间内即取得显著成绩:“松江地区剿匪部队,从1946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共进行战斗109次,消灭土匪4275人。”(见《第四野战军战史》)有一次,李寿轩缠着罗荣桓要求上前线,罗荣桓严肃地说:“不要老以为松江军区就是后方,它也是前线!你们时刻都在和企图‘破坏共军老巢’的人较量,这不是上前线是什么?如果我们的‘老巢’真的被捣了,前线指战员有后顾之忧,这仗能打下去吗?”显然,这是罗荣桓在间接表扬李寿轩的工作成绩,李寿轩也深受鼓舞。

640.webp-(5).jpg

◆1947年5月,李寿轩(前排左六)在松江军区机关合影。

1947年8月,松江军区机关移驻哈尔滨,李寿轩又兼任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在他具体负责下,哈尔滨社会秩序井然,成为东北解放区的模范城市。

1947年夏季攻势前,东北民主联军补充兵员的主要办法是临时动员翻身农民参军,以及抽调地方武装补充主力和改造敌军俘虏。随着战争规模扩大,上述兵员补充办法已经难以适应战争需要。因此,在夏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决定采取进一步动员群众参军、组建二线兵团的办法补充兵员。这年7月下旬,中共东北局作出《关于成立二线兵团的决定》,分工由罗荣桓主持这项工作。作为松江军区主要领导,李寿轩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决定,他领导军区广泛动员翻身农民入伍,抽调地方武装骨干编成独立团,经过历时3个月的军政大练兵,“使战士及班长学会四大技术、‘三三制’以及内务、纪律等条令的基本内容,排以上干部还要学会带兵方法,学会‘一点两面’战术的基本精神和要领”之后,直接补充野战军主力或编成新的师团(见《第四野战军战史》)。至1948年8月,东北我军共组建164个独立团,共37万多人,其中松江军区就组建了30个独立团,近7万人之众。由于工作出色,罗荣桓在二线兵团训练会议上专门表扬过李寿轩。

1948年7月,东北我军进入战略大反攻前夜,为适应大兵团快速机动作战需要,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后称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又称铁路修复工程局,受东北野战军总部和东北交通委员会双重领导,李寿轩担任第一副局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沈战役前,李寿轩参与领导指挥铁道部队,担负北满根据地5000余公里铁路线的护路,以及前沿铁路运输的武装护卫、前线抢修等任务。当时,东北野战军称赞:铁路部队就是我野战大军的铁脚板!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打响,李寿轩积极组织指挥铁道纵队所属4个支队,分别由3个方向前进抢修,以支援锦州攻坚战、长春围城战及解放沈阳作战。12月上旬,铁道纵队入关抢修北宁铁路关内段,支援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为支援渡江作战,李寿轩又带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提前完成了津浦铁路北段的333公里的抢修任务。

640.webp-(6).jpg

1949年5月16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李寿轩担任参谋长。随后,为配合各野战军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大陆,铁道兵团立即投入了陇海、粤汉、平汉、同蒲等铁路干线的抢修。李寿轩以主要精力抓部队抢修,他的指挥所就设在洛阳火车站的列车上,便于就近指挥部队抢修。这年11月上旬,为配合第四野战军向湘赣、两广进军,加强对江南铁路抢修的组织领导,铁道兵团在衡阳设立前方指挥所,李寿轩又兼任指挥所司令员,指挥兵团部队及铁路员工参加湘桂、粤汉等铁路的抢修。1949年底,全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解放,李寿轩又参与指挥铁道兵团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永久性复旧工程,京汉、粤汉、陇海三大铁路干线均按上级要求,提前完成了修复任务。1950年6月,李寿轩升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在解放战争中,李寿轩贡献多多,但真正让他享誉军史的,主要是他对军事运输的贡献:

参加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大陆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组织铁道抢修部队从松花江到珠江口、从东海之滨到陇东山谷,共修复铁路1600余公里,联通了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作战中军事运输的需要。

四、“李寿轩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部队相继入朝,担负铁路保障任务,遂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滕代远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战争期间,美军始终重视破坏志愿军铁路补给线,企图通过破坏志愿军粮弹补给,实现“廉价胜利”。因此,轰炸与防空、破坏与抢修的长期反复,构成了这场战争在铁路线上的主要斗争特点。当时,由于敌机的狂轰滥炸,朝鲜北部铁路运输处于瘫痪状态,志愿军前线部队经常粮弹两缺,因此志愿军铁道兵团前方领导力量急需加强。李寿轩急前线所急,主动请缨入朝。

1951年2月15日,志愿军铁道兵团在沈阳召开了朝鲜境内铁路抢修第一次工程会议,会议由李寿轩主持。会议认真总结了铁道兵团部队入朝三个月抢修铁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加强铁路反轰炸抢修的措施。为加强兵团在朝部队的组织领导,会议决定成立铁道兵团前方指挥所,李寿轩兼任主任。同年2月18日,李寿轩率指挥所人员由安东入朝,开始了抗美援朝之旅。1951年6月27日,为加强对铁路抢修、军事运输和高炮防空部队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中朝双方商定组成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简称联运司),李寿轩任联运司副司令员,兼联运司抢修指挥局局长,同时还兼志愿军铁道抢修指挥部司令员。同年9月8日,为粉碎美军“绞杀战”,联运司又决定成立前方抢修指挥部,李寿轩又兼指挥部司令员。不久,中朝双方商定成立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李寿轩又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上述各任职,充分表明李寿轩是“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前线代表”。

朝鲜战争中,有两组数字可以充分反映出美军的野蛮、疯狂和志愿军铁道兵团的英勇、顽强:

“自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停战的33个月中,敌人集中侵朝空军70%左右的兵力,对我铁路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共出动飞机58967架次,对铁路线投弹达19万枚,即在通车的铁路线上平均每7米落弹一枚,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投在英国本土炸弹的1.5倍。累计破坏桥梁1607座次,线路15564处次,给水165处次,通信线路2952条公里,隧道89座次。1951年夏,朝鲜又遇数十年未有的洪水泛滥,敌机的轰炸和洪水灾害给铁路造成了严重破坏。”

640.webp (7).jpg

◆志愿军铁道兵团的战士们冒着危险正在抢修铁路。

“在这样严重的敌情下,李寿轩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把一段段铁路、一座座桥梁修复。”(见王平、贺晋年、李志民《忠于革命诚以待人——回忆李寿轩同志》)主要是在李寿轩等领导下,“志愿军铁道兵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共计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并新建铁路213公里,取得了反轰炸和抗洪斗争的胜利。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铁道兵团共有1136名官兵英勇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涌现了杨连第等一大批英模。如此巨大的牺牲,取得了让对手美国空军震撼的战绩:“在差不多一年来,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其他盟国飞机一直在轰炸共产党的运输系统,但北朝鲜仍有火车在行驶。”“坦率地讲,我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而这些“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其直接领导者正是李寿轩!

由于李寿轩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五、“致力于铁道兵部队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兵种)成立,王震担任司令员,李寿轩担任副司令员;同年11月,升任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9月,我军第一次评授军衔,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李寿轩接任司令员,直到1963年10月因积劳成疾退居二线。

在这期间,李寿轩“致力于铁道兵部队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见王平、贺晋年、李志民《忠于革命诚以待人——回忆李寿轩同志》)他满怀建设祖国、巩固国防的豪情壮志,经常翻山越岭,或徒涉于沙漠荒滩,或露宿在森林草原,深入铁道兵部队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640.webp-(8).jpg

◆1959年2月20日毛泽东接见李寿轩(左二)等人。

1963年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铁道兵派部队开赴东北林区,修建森林铁路,好把蕴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大批木材运出来。大小兴安岭林海茫茫,又属高寒地区,人烟稀少,过去虽曾派人进行勘察,但三进三出,都没有站住脚。这年7、8月间,李寿轩亲自带领包括副总工程师在内的工作组从哈尔滨出发,到牡丹江、海林、临江、辽阳等许多地区视察部队,进入林海。他们开始还乘火车,后来没有火车就坐马车,最后连马车也通不过,便像当年长征一样,迈开双腿。从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他们一行在原始森林和沼泽地里艰苦跋涉,深入到准备施工的地段实地察看,访问当地的林业工人和群众,打通了铁道兵与林业系统的关系,解决部队的防寒、防冻准备和物资供应等问题,使工程顺利地展开,很快取得成果。

640.webp-(9).jpg

◆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中)、铁道兵副职政治委员王集成(左1)在抢架浮桥现场指导工作。

在铁道兵领导岗位上,他在组织指挥铁道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同时,还对这支部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10月,志愿军铁道兵团从朝鲜回国后,大批老兵复员,部队的技术骨干大量减少。为提高部队的技术水平,李寿轩安排学校和部队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技术干部和技术兵的工作。从1954年春至1957年秋,铁道兵学校为部队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学员1411人,深造指挥军官484人,通过各种训练共培养了各类技术兵3.49万人,从而为铁道兵部队参加国家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640.webp-(10).jpg

◆李寿轩(左一)任铁道兵司令员期间留影。

1963年4月,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铁道兵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国家积累资金的指示,李寿轩率领工作组到江西向(塘)乐(安)铁路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与官兵同吃同住。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他总结制定了施工连队、土方机械连、汽车连、修理连、器材供应、师团机关组织指挥、基建成本及计划编制等7个方面的经济核算办法,下发连队试行,从而为部队经济核算工作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寿轩退居二线后,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撰写回忆录,积极为党史研究提供宝贵可靠的资料。1984年9月22日,李寿轩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2009年10月20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第4版发表署名“史之”的文章《铁兵将军:李寿轩》,对于结缘铁道半生、全力保障战胜的将军,给予了高度评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8-02-01/4857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2-02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