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宋金山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近日偶然看到原载于《文史参考》2010年第3期沈志华教授(以下简称:沈教授)撰写的《中美俄最新解密档案: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一文。百度搜索后发现该文被人民网、中华网、凤凰网、网易网、搜狐网等权威媒体转载,微信分享的也不少,影响颇广。其论证逻辑是如果建国初中苏不结盟,美国就不会“动用军队阻挠中共解放台湾”,中共就可以解放台湾了。根据其查阅的解密资料,貌似合理,但认真分析起来,该论却根本站不住脚:

一、在当时条件下,不管美国介入与否,解放台湾都需要苏联支援和中苏同盟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第一次启程访苏,经过艰难谈判,直到1950年2月14日中苏才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同盟正式确立。

当时国民党已败退台湾,虽然陆军主力部队已成惊弓之鸟,不堪一击,但海空军方面与中共相比仍有着明显优势(国民党的海空优势也是在美国对蒋介石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以桂永清为司令的国民党海军有3.5万人,舰艇约50艘;周至柔指挥的国民党空军,官兵共有8.5万人,拥有各型飞机400架(数据引自2011年10月武汉出版社出版张同新、何仲山主编的《从南京到台北:蒋介石败退台湾真相始末》)。虽然其中部分舰只、飞机缺乏补给和维修,但战斗力仍然相当可观。1949年10月底的金门战役中,国民党军获得全胜,是对其战斗力的一个有力证明,国民党海空军的士气也因此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众所周知,当时中共要解放台湾,首要依靠的就是海空军。如前所述,当时中共的海空军实力与台湾比较处于弱势,那么弱到什么程度呢?1950年2月6日(中苏同盟谈判过程中),“上海遭到蒋介石集团飞机的轰炸,中方要求苏方提供空军保护。斯大林同意给予支援”[1]。可见当时我国自身的海防空防能力相当弱,不得不依靠苏联的大力支援。如果想要解放台湾,单靠自身海空军原有的底子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与斯大林谈判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中国缺少海军和空军,希望在解放台湾时得到苏联的援助”[2]。

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台湾及沿海岛屿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军事目标。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一直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军事准备工作。1950 年 1 月 11 日,刘少奇把解放舟山、台湾、金门、海南的战备材料电告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并建议经过长期准备后再发动这些战役。对此,毛泽东和周恩来拟定,将苏联提供的第一笔贷款 3 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飞机和军舰,其中约一半计划用来购买海军舰艇和装备。(参考:彭学涛,郑瑞峰.苏联援助中国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内幕,文史月刊2012年02期,第60页)

此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随即决定将这些贷款主要用来购买空军装备,减少了海军装备订货。但在海军装备建设上中国并没有忽视,而是向苏联提出了由苏方提供技术援助和专家指导,中国进行仿制的发展方式。尽管此后随着中苏关系波动,原计划的实现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整体来说,建国初期中国从苏联购买现成舰艇和通过转让方式引进技术进行仿制,成为新生的人民海军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大增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这使得中国海军从无到有,在较短时间内具有了近海作战能力,能执行近海防御作战任务,同时也可以培养海军人才,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物质技术基础。(同前,第60-63页)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1954 年 10 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可见中苏结盟,利用苏联贷款从苏联购买海空军装备也好,通过苏联的技术援助发展装备也好,恰恰提高了我国的海空军实力,为应对美国、蒋介石集团的海空干涉提供了利器,也为解放台湾打下了基础。而沈教授却说“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这合理吗?

二、从政治权谋角度看,当年美国的弃台政策只是权宜之策

沈教授在其文中摘录了部分美国解密资料内容:“12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美国关于亚洲的立场”,规定“美国应当通过适当的政治、心理和经济手段,利用中共和苏联之间,以及中国斯大林主义者和其他分子之间的分歧,同时谨慎地避免给人以干涉的印象”。1950年1月5日和12日,杜鲁门和艾奇逊分别发表声明和公开演讲,宣布将台湾排除在美国的远东防御线之外。沈教授也承认“杜鲁门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表‘弃台声明’,目的就是要在中苏之间插入楔子,防止两国缔结联盟。”请问这种目的下提出的弃台声明是长久之策,还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呢?从政治权谋角度看,所谓弃台政策很可能是骗小孩的把戏,类似言而无信的例子,在后来美国对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等多国领导人身上有所体现,在同朝鲜就核问题谈判上屡次出尔反尔上也有体现。

另外,沈教授没有注意到艾奇逊在1月12日的演讲中,还对中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造谣中伤、挑拨离间。他说道:

【“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这种在外蒙所实行了的办法,在满洲亦几乎实行了。我相信苏联的代理人会从内蒙和新疆向莫斯科作很好的报告。这就是现在的情形,即整个中国居民的广大地区和中国脱离与苏联合并。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对于与亚洲有关的强国来说是重要的事实,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艾奇逊作为美国国务卿这番无中生有的调拨,毫无信誉可言,谁又会相信他同时所声称的“弃台”政策呢?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艾奇逊、杜鲁门与马歇尔

沈教授在其文中也明确指出“其实,美国军方从一开始就没有理会国务院的对台政策。中苏同盟条约公布以后,美国军人的立场更加强硬”。这说明虽然杜鲁门在中苏同盟条约形成之前宣布了“弃台声明”,但是并未得到军方的真正认可,在美国高层对该政策并未形成真正的统一意见,其后很可能再争论、再调整。

可见沈教授以美国政府一个内部未达成共识的权宜之策,作为自己论证的基础是多么的幼稚无力!如果当年中共上了美国的当,未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之后美国可以随时找个理由把其对台政策再改变回过去。没有中苏同盟,后来中国的发展也将被严重滞后。

三、美国对新中国政权的敌视、封锁也是促成中苏同盟的关键因素

美国拒绝承认新生人民政权。新中国刚成立不久,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示国务院:“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权,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之前曾等待了12年”。12月6日,艾奇逊在与印度大使潘迪特夫人的谈话中竭力劝印度不要承认新中国。他说:“我们希望在承认中国共产党人的问题上有一种国际间的犹豫不决……民主国家能在此时此刻表现出采取一致行动的共同愿望。”

美国对华实行相当严格的经济封锁、贸易控制。杜鲁门早在1949年1月19日的内阁会议上就提出:“我们不能和共产党政权打任何交道”。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直接的军事物资和装备、重要的工业、交通、通讯物资和设备都禁止向中国出口。不仅如此,美国还听任、甚至配合和支持国民党对大陆沿海港口的封锁。自1949年6月下旬起,国民党对南起闽江口、北至辽河口的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实行封锁。禁止一切外国船只驶入。”(引自《党的文献》1990年 第5期 |《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决策》,作者:陶文钊)

新中国刚成立后美国的对台政策,直接引用沈教授文中所言即是: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政府曾倾向于不让台湾被共产党军队所占有。12月8日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鉴于台湾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美国曾设想利用岛内的自治运动来达到由美国控制台湾的目的。当蒋介石从大陆撤往台湾,并且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之后,美国设想以所谓独立或托管方式,把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方案。”】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统一台湾是中国人的共同愿望,美国的上述行径令人愤慨。当时只有与中苏结盟才能牵制住美国,才能有效地阻止美国对台图谋的实现。

综合以上三点可见,真正阻碍解放台湾的不是中苏同盟,而是美国历史以来的对台政策,也就是“美国因素”。

四、引申:从史学方法论角度的再思考

现代人研究过去的历史,这个历史已经既成事实。仅仅根据这些不可再改变的既成事实(常表现为史料),去评价历史应该如何或不应该如何,往往会走上歧途。

因为对于当事人(历史人物)来讲,他们当时可以有很多理由、很多因素导致多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又会产生连锁效应,都会创造后来不同的历史。例如有学者发现美国最新朝鲜战争解密资料中说,美军打过三八线后当时并没有打算跨过鸭绿江、侵略中国,据此就说中国抗美援朝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试想,如果当时中国不抗美援朝,坐视美军打到鸭绿江边,陈兵鸭绿江对岸,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将来随时可以找个理由轻易跨过鸭绿江,威胁中国安全,同时与越南、台湾方向呼应(后续连锁反应),从而很可能改写现在看到的历史。毛泽东等当时的历史人物怎么能许可这种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情形发生呢?所以必须参战,必须抗美援朝。

驳沈志华“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论

我们分析历史,借鉴历史,应该记住:历史已既成事实,是死的、是不可变的、单向的,而历史人物当时面临的形势是活的、有多种选项和变化的,每种选择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不同的发展脉络和结果。历史人物当时不同的选择将创造今天看来不同的历史,而这是需要我们综合起来才能评价的,不能因为历史当事人通过提前防制而阻止了更大病患的既定结果来判定当时的举措是没有必要的,因而坐在书斋里就轻易地认为自己比当时复杂形势下力挽狂澜的历史当事人更为高明。

注:[1][2][3]引自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二、第一次访苏】,该书主编为:逄先知、金冲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7-10-18/4675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0-19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