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毋忘国耻 振兴中华——记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东北抗联专题

毋忘国耻  振兴中华

——记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东北抗联专题

全根先

又到了“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19319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者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的大中城市及战略要地大部沦陷。面对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疯狂暴行,东北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迅速地行动起来,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东北抗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谋求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并为其艰苦卓绝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事迹留下了最为典型的注解。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第一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从“九一八事变”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mmexport1478209644395.jpg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于2012年正式成立,并率先启动了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项目。这一项目也是中国记忆项目建设中开展时间最长、口述史受访人最多、收集文献载体形态最为多样的一个专题。项目自开展以来,他们先后在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等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追寻先烈足迹,对全部25位已知健在的东北抗联老战士和60位抗联后代,以及相关历史的亲历者、研究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影音文献采集,获得240小时的口述史料及大量照片、手稿、音像资料等文献,完成了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抢救性阶段工作。

东北抗联专题项目的启动,与20119月国家图书馆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而举办的一场名为“白山黑水铸忠魂”的展览直接相关。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馆藏东北抗日联军相关珍贵文献近200种,以及东北抗联将领、老馆长冯仲云同志的手稿。在展览开幕式上,冯仲云的长女冯忆罗得知国图正在策划以口述史料、影像资料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文献采集和推广项目——中国记忆项目,她当即向项目组成员介绍了当时还健在的几位东北抗联老战士的情况,并建议对他们进行口述史采访。20123月,中国记忆项目正式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口述史采访工作,第一位受访人是原东北抗联第三军的一名女战士、时年94岁高龄的李在德老人。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项目自开展以来,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77日至815日,中国记忆项目组在已采集到的东北抗联专题口述史料基础上,编写成共计约3万字的口述史文章,在《中国文化报》开辟专栏“中国记忆·东北抗联专题”,连续刊出7期。这是国内媒体首次以口述史文章形式集中报道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生活。2012918日,国家图书馆网站开辟“中国记忆”专题网页,发布15位东北抗联老战士及战士后代的38段口述史视频、100多幅历史照片,以及东北抗日联军文献目录等。《人民日报》在当天头版对资源发布情况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也都对中国记忆项目所开展的东北抗日联军口述史采访工作进行了报道。

20160917_181557.jpg

20139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在直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敲响“警世钟”之前,播出了中国记忆项目寻访东北抗联老战士的系列新闻报道,时长共计10分钟,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几位东北抗联老战士现在的生活状况和中国记忆项目对他们口述史料的抢救性采集工作。2014918日,中国记忆项目实验网站发布新采集的10位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受访人的口述史料,并开始在国家图书馆网站首页每天推出一位东北抗联专题受访人的口述史料,共推出35位。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的发布和宣传推广,对于唤起公众关注东北抗联英勇战斗的光辉历史,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2015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图书馆与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合作举办了“冯仲云图书馆”揭牌暨“重走抗联路”主题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全国首家以东北抗联将领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正式揭牌成立。同时,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还对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战迹地进行了影像资料的拍摄采集,并首次以“记忆空间”的概念推动在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文献、文物的本地保存与保护。

2016918日,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举办了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成果发布会。东北抗联老战士的日记、手稿、口述音频等一批珍贵文献入藏国家图书馆,98岁的抗联老战士李在德、93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以及部分抗联后代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不朽的抗联——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展。这次展览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介绍了东北抗联的斗争历程,展览现场还播放了受访老战士的口述视频资料,并现场展出了抗联战士的日记、公文包等珍贵文献和历史文物。

在这次活动中,作为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记忆丛书”东北抗联系列图书三种也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出版。这三种图书是:《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系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口述史料采集和整理的阶段性成果,收录了20位口述史受访人(其中东北抗联战士16人、东北抗联后代4人)的口述史料,并配有数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另两种图书为东北抗日联军专题项目顾问史义军与姜宝才所撰写的《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和《请把我埋在战斗过的地方——追寻远去的抗联》,收入东北抗联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文章49篇,资料翔实,生动具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记忆项目是国家图书馆以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主题,以传统文献体系为依托,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建设,并最终形成特色资源体系的文献建设服务项目。在人类历史上,自从进入文明社会,有了文字以后,千百年来,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表现形式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依靠文献的历史研究在史学领域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虽然研究过程中常有实物资料相佐证,然而单调而古板的表述形式使得历史研究经常与普通百姓生活脱节,也无法真实地描绘过去的历史全貌。采用口述历史方式,通过当事人的叙述,借助音频、视频等手段,可以真实地保存珍贵的历史资料,使尘封的历史原貌得到较为生动、具体的呈现。

mmexport1478209679383.jpg

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东北抗联专题的开展,无论是在国家与社会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层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东北抗联历史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宣传抗联的光荣历史,弘扬抗联的革命精神,改变了原来我们八年抗战的提法,现在已经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十四年抗战。其次,通过对东北抗联口述历史的调查,还原了许多历史真相,使得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抗联老战士得到了国家和人民应该给予的承认和荣誉。例如出生于1918年的抗联老战士潘兆会,1935年就参加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保安连一排排长,在战斗中屡次负伤,最后连肠子都流出来了,大难不死。19393月,他在养伤时,因与部队失散,弹尽粮绝,被迫弃枪回家。1946年,他还参加了黑龙江省汤原县的剿匪战斗。解放以后,他一直在汤原县务农。可是,他的抗联经历,长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20125月,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他进行了口述史采访,他的抗联经历终于得到了的认可,在老人离世之前为他赢得了应得的荣誉。第三,通过抗联口述历史的调查,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使得对于抗联历史的研究更加细化,还原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从而使我们对于抗联历史的认识变得生动和丰满,大大拓展了研究东北抗联历史的广度与深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改变中国人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争,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当前世界形势并不太平,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国内一些人依然对中华文明持怀疑态度,沉迷于西方国家的所谓“普世价值”。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历史,毋忘国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7916

作者简介:

全根先(1963--),浙江萧山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186 1247 3371010-8854 4496(办)

电子邮箱:nlcquangx@126.com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7-09-17/4624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9-17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