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海明威的中国抗日烽火行 预言共产党将取得政权

美国著名作家欧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于1941年春访问中国这一事件,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私人或民间性质的访问。一些美国学者在相关传记和研究著述中或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地说是海明威陪新婚妻子玛莎·盖尔虹去东方走走,如此等等。其实,此事远非这样。近些年,海内外专家教授经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揭示了那段历史的真相。

访华目的另有所指

1941年,我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美国政府还未正式参战,但考虑其在远东的利益攸关,很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去中国,调查了解一下中国政府的抗日状况,以确定美国的对华政策。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就在此年的三四月间,海明威以纽约《午报》记者身份偕新婚妻子盖尔虹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艰苦而愉快的旅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曾在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是他第一部成功作品。此后新作连出,其中1929年面世的《永别了,武器》和1940推出的《丧钟为谁而鸣》,都深受欧美读者的欢迎。其妻盖尔虹也是战地记者和作家,为《柯立尔》周刊写稿,她的母亲与罗斯福夫人是大学校友兼闺蜜。19412月,她受美国《柯立尔》杂志派遣要去远东采访,便鼓励丈夫一起去。个人的意愿与政府的需求一拍即合。

美国财长立刻召见了海明威,让他以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帮助政府完成一项任务:调查中国的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此外,精明的《午报》主编也不肯放过这个极好的机会,邀请海明威当特约记者,为报纸撰写一些相关报道。

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海明威夫妇初步确定此次中国之行的计划:主要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军队进行考察并与领导人进行会谈。当然,如果机会允许也很想见见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绘的主人公们,即充满希望之光的中国共产党人。

19412月,他们经旧金山、夏威夷飞抵香港。宋霭龄特意飞抵香港会见。3月下旬海明威从香港进入内地,25日到达广东韶关,44到桂林,46下午到达重庆。

海明威夫妇来访引起各界关注。1941年上半年香港的《大公报》刊登系列相关报道。为欢迎海明威的到来,对其访华行踪,《大公报》先后发表了林语堂的《美国通讯》和林疑今的《介绍海明威先生》等热门报道。林疑今是林语堂的侄子,一年前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就翻译出版了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战地春梦》。文章说,海明威此次来访是为收集小说素材,以便对我国有更准确深刻的了解。如果他能“上前线,则吾国士兵英勇抗战的伟大,当可扬名海外,长垂不朽”。国民党《中央日报》猜测海明威访华目的有三:陪新婚太太“缅甸之路”度蜜月;为纽约《午报》报道中国抗战的情况;搜集写小说的中国抗战素材。

其实,海明威是负有特殊的秘密使命来中国的:为美国政府搜集情报,到远东看看美国与日本的战争是否可以避免。

对此,美国学者麦克尔·雷诺兹在199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海明威传记最后一卷《海明威的最后年代》里证实了这点。他查阅了许多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确定了海明威访华的真正目的。

海明威回国后的活动证实了他访华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会见了《午报》主编英格索尔并回答其提问。英格索尔将这次采访写成《海明威访问记》,并作为海明威远东之行6篇报道的前言,于610日至18日连载于《午报》。另一方面,海明威夫妇也去了华盛顿,会见了海军情报所的约翰·汤姆逊上校并汇报了收集到的中国抗战的情报。他还给担任联邦政府财政部长的好友亨利?摩根索写了一封长信,详述了他跟蒋介石交谈的内容和他本人对中国时局的看法。诸如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蒋介石与日本的战争打得怎么样?第二,中国发生内战的威胁怎么样?第三,日苏条约签订后有什么影响?第四,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如何?第五,造成美日开战的因素是什么?第六,如何避免美日开战而把日本拖在远东?

于是,19413月,战地记者海明威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他要亲临中国战场,亲眼目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力求探讨以上问题的答案。

在韶关

海明威访华行程的第一站,是广东韶关。国民党军队分为8个战区,韶关属第七战区,是离香港最近的抗日前线。韶关也是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暨粤北省委机关所在地,得知海明威一行的到来,中共地下党组织沿途秘密护送,确保海明威行程的安全。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规定,外国记者到前线采访,必须经过最高司令长官的批准。而海明威夫妇径直到第七战区前线采访,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采访中海明威夫妇与中国士兵们一起住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小村庄里,与他们一起巡逻。离开韶关后,历经3小时行走了56公里,抵达北江岸边,换坐一艘小汽艇再走到岸边渔村,穿棉布军装的一个排士兵拉着8匹小马列队迎接他们一行。他们冒雨走了好久,到一所士官培训学校参观,主人以绿茶和葡萄招待海明威夫妇。接着又冒着大雨走了5英里到达一个师部。师部门口搭了一座凯旋门,上面贴了好几条“欢迎正义与和平的使者!”等标语。师部一位将军给他们介绍了军事形势,如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和行动部署。海明威夫妇在交战区平静地度过了一个夜晚。

次日晨,海明威夫妇骑马行走8公里回到训练营地。他应邀向即将毕业的士官们发表了演说。这位平生不爱演讲的知名作家禁不住即席演讲,鼓励士官们英勇杀敌,为祖国立功!

到了上午10点,天气寒冷,海明威一行又上了路。他们走走骑骑,走了40公里,穿过了一个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搭起凯旋门迎接他们。

他们到达了前线另一个师部。一位姓王的将军与海明威一起研究了军事地图。他告诉客人:1939年和19405月,日军从广州分三路几乎打到韶关。他说,日军如再发动进攻,他的部队将以山头上的机枪阵地拖住日军,后备队冲上去,借着大炮的支援把日军消灭。海明威夫妇半信半疑。他们想,日本人有飞机,中国人没有,但日军确实没有拿下韶关。后来,他们了解到个中原因:日军惨无人道,到处烧杀,激起中国农民的愤怒。农民们将农作物和储备的大米烧光,把不能带走的牲畜全杀掉,给日军留下一片焦土。这一切,加上山区没有大路可走,逼使日军动弹不得,寸步难行。这正应验了那些经典哲言:任何欺压人民而敢于入侵之敌,都必将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令海明威大开眼界的是他在前线看到了一场实弹演习。国军向他演示如何协同作战。地点就在离日军阵地4.8公里处。真是地地道道的最前线。国军在山头阵地架了机枪,然后士兵们向日军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

一天夜里,海明威一行走在一片茂密的丛林里。前面是日军林立的碉堡,纵横交错的铁丝网,还有日军在站岗。如何才能通过日军的封锁线?海明威仔细观察后像发现了什么,他迅速卧倒着向前爬行,那身手明显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爬到一处铁丝网前,避开碉堡里探照灯照射的灯光,掏出腰间一把钳子,将铁丝网剪开几道口子,然后钻了进去。接着,他摸到哨兵身后,突然拔出匕首刺向哨兵,哨兵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就倒了下去。他又迅速摘下哨兵腰上的手榴弹,捡起地上的那杆长枪,三蹿两跳跑了回来。这一幕,令随行的科恩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然而,海明威却轻松地对他们说,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今晚正好遇上了,干掉他们一个哨兵,缴获一杆枪和几颗手榴弹,解了心头之恨。同行的人对海明威刮目相看,都夸这个美国战地记者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在海明威杀敌精神的鼓舞下,他们顺利地冲过了封锁线。

海明威在中国土地上袭击日军的事,当时中央社给予相应报道:“海明威在韶关时,某夜曾随中国军队分乘三艘沙船向下游驶去……登陆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设施,拂晓前安全离去。这次冒险证实:日军占领中国大城市之后,晚上常撤至安全地点,以防中国游击队偷袭。海明威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感到十分满意。”共产党中央重庆《新华日报》517日也以一条醒目的消息标题“海明威随我军入广州近郊”,在头版进行了报道:“中央香港16日电:香港《史密斯日报》报道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广东前线曾随中国部队分乘沙船三艘,乘夜向下游进驶,在广州近郊登陆。海明威用他丰富的战地经验,在广东韶关利用夜幕的掩护,亲自破坏了日寇的一段铁丝网,并干掉了一个日本士兵,缴获了日寇的一杆枪和几颗手榴弹,他们于拂晓前安然离去。”当时有影响的其他几家大报刊如香港《大公报》、重庆《中央日报》、《史密斯日报》等报纸和重要期刊《西书精华》上,都发表了相关报道和评论,以表现中国人民对海明威夫妇来华访问重要意义的理解和对他们的热烈欢迎。

衣食住行“花絮”

叠出海明威夫妇乘坐一辆破旧小汽船沿河道而行,狂风冷雨打湿了厚外套,24小时之后,他们上岸,骑马继续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上颠簸。虽然未遇任何战役,却是一次异常艰苦的旅行。第七战区驻地分散,遍布粤北山区,公路崎岖不平,加上当时遇到雨季,道路更是泥泞不堪。但海明威夫妇想尽量多地察看前线阵地,便有时骑马,有时步行,艰难地穿行于粤北山路间。

初春的粤北,寒意甚浓。海明威看到战区士兵“通常赤着脚,裹腿打在光腿上,身着粗布军装”,实际上他们仍穿着单衣,怎能御寒呢?看到这些他很生气。他告诉司令官和参谋长要多关心一下士兵的冷暖疾苦,不能让他们挨冻受饿,同心协力去拼了命打仗。他说到做到,马上脱下身上的羊毛背心,送给一直陪同他前后尽责尽力做翻译的夏晋熊穿上。夏接过羊毛背心,感动得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

海明威每天给士兵们发表演说,还一起研究军事地图和观看政治文娱节目。经过与士兵们深入交谈,海明威夫妇发现只作防御战的国军若没空军支援是难以有大作为的。回国后他曾向美国政府建议增加对华军援尤其是飞机和飞行员,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他了解到,士兵每人每月领到的津贴大约只相当于2.8美元或价值更小的大米补贴。这点钱只是象征性的,只够买饭吃,买不起其他生活必需品,所以个个面黄肌瘦。海明威对他们穷苦的生活深表同情。

在前线,海明威夫妇吃饭也不容易。每天吃两顿饭,约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吃一顿。每顿每人一碗饭和一杯茶。用自带的威士忌酒拌开水当饭后甜食。他俩晚上就住在军队驻地的大棚屋里,山区天寒地冻,他俩与卫兵之间仅用一张草席隔开,入睡时冻得浑身发抖。

在战区荒郊野外,最令盖尔虹尴尬和焦急的是:在村里往往找不到女人方便的地方。在一个村里,公厕是个纪念碑式的竹塔楼,由一个竹梯通上去,顶部用草苫子盖着,下面地上放个大坛子收集大粪。她望着高高的竹塔楼,小心地爬上晃动的梯子,心里特别紧张。这时,恰好有人敲响引信帽作为空袭警报。村里人都行动麻利地纷纷疏散走掉,连猪等牲畜也给赶走殆尽。海明威站在远处,对她笑着说:“现在怎么样呢?”她答:“没什么!我在这儿!”这时,日本一个中队的轰炸机从空中飞过。她小心地走下竹梯。海明威迎着她开心大笑。

短短3天的访问快结束了。又遇上滂沱大雨,水完全淹没了公路。海明威夫妇只好坐船返回韶关。

战区举行了最隆重的送别宴会为他俩饯行。尽其所能地一道菜接着一道菜摆上饭桌。前线的将军们和上校们围着一张长桌而坐。海明威熟练地用筷子吃着自己喜爱的广东菜。妻子不习惯用筷子,只好悄悄地拿出随身带在兜里的汤叉和银匙来用。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宴会迅速变成一场友好的酒仗。海明威酒量不错,他勇敢地面对14个中国军官的挑战。一个军官站起来敬酒,海明威起身奉陪,然后两人对饮干杯。不知经过多少巡的连续斗酒,14位将校军官有一半醉倒在桌子下面,海明威从未喝过那么多米酒,身子有点摇晃,却是一副胜利者的气派,仿佛他在中国前线打了一场胜仗。实际上他最爱喝的酒是威士忌。最起码酒精能助他暂时忘记臭虫横行的床板和蚊蝇飞舞的环境。

数日来海明威夫妇的华南前线第七战区之行,给他们留下极深的印象:羊肠小道穿插于乡村之间,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村庄的衰败和贫穷触目惊心。深入广袤中国乡村内陆,对任何一个外国人来说都非易事。

一路上,海明威深有感触,他对中共地下党组织人员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这场不义之战,是注定要失败的,一定会淹没在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因为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访问战火中的桂林

参观访问粤北一带以后,经过抗日战地洗礼的海明威夫妇在返回途中,花43个小时乘坐舢板、汽车,接着又花25个小时坐闷热的火车,从陆地上跋山涉水,于44日到达“美丽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小憩两日。

在此之前,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曾致电李济深:“美国笃实派著名作家海明威来华,业已抵韶,将次第至桂筑渝及第五六两战区前线考察,据报渠曾表明此来目的,在求明了战时中国之实况,尤其注意了解:(一)中国抗战能否支持到底。(二)假使美国供给飞机,中国驾驶人员是否敷用。(三)国共关系问题。又据报关于第三点,渠抵港后曾言:就地图上研究,似觉共产党部队之行动,为企图在中央军与日军之间,打通一条走廊……海氏素有左锋作家之称,将来其游华著述中,如发表此种见解,……殊足引起国际舆论之评判。此于我国抗战前途,不无裨益,希于抵达时,在谈话时方面,特别注意为荷。”从这份电报中不难看出,国民党当局对海明威访华的重视。

参观桂林这个行程原先没有安排,但当得知桂林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后,决定去桂林参观。到达桂林后,他们谢绝一切应酬,专心致志于去参观和写作“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他把最华美的词汇都给了它们,认为它们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美。堪称世界美景一绝。参观七星岩洞期间,当他看到数千名当地老百姓躲在洞里以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时,非常同情老百姓的遭遇,对日本飞机的轰炸深为气愤,他希望那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之美能恢复原貌。

海明威在后来的报道中说,桂林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的小山峰,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山峦,但只有300英尺高。你在中国画和印刷品中所看到的可爱的风景,有许多出自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事实上很像桂林山水的照片。”

3天以后,《大公报》刊出一则电讯:“美国名作家海明威夫妇六日下午五时由桂飞渝。按海氏当西班牙战争时在西勾留颇久,所有作品极受美人重视云。”

同蒋介石夫妇个别交谈:认为蒋怕共产党

46,海明威夫妇抵达重庆。他们的到来,受到国民党政府破格的热烈欢迎和热忱接待。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留美时曾住在海明威家里,认识海明威的父亲和他本人。所以,孔祥熙代表当局派了自己的夫人宋霭龄和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夏晋熊专程飞往香港迎接海明威夫妇,并由在美国曾获经济学博士毕业返国后的夏晋熊陪同他俩访问广东前线和桂林,护送他俩至重庆。入住宋子良别墅。

孔祥熙设宴为海明威夫妇接风,席间菜肴之丰富,令客人瞠目结舌,反而引起了海明威夫妇的极大反感。那时中国抗战已经4年,沿海被日军封锁,物力艰难,广大军民难求温饱,财政部长家却这样阔,海明威夫妇如此反感孔氏夫妇,显而易见。

接下来的几天,海明威夫妇分别会见了蒋介石政府的教育部长、交通部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多位将军。海明威受到格外尊重,俨然像个美国政府的高级特使。

一天中午,蒋介石亲自接见并盛情宴请了海明威夫妇。宴会上和宴会后,大文豪海明威同蒋介石的谈话,自始至终由蒋夫人宋美龄亲自担任翻译,交谈了4个多小时。蒋介石说:“重庆多雾,有人不喜欢,可我喜欢。浓雾天气,扑朔迷离,谁也看不清谁,好像捉迷藏。”蒋介石谈到了对抗日战争形势的看法、国共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道德价值体系等。

当时,蒋介石刚刚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行为受到国内外进步人士的强烈谴责。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在美国报刊上作了公正的报道,引起美国进步人士强烈反响,这使得蒋介石十分不安,他想通过海明威向美国舆论界作宣传,以改变美国人对自己的印象,所以他的话题总离不开“皖南事变”。

宋美龄说,“皖南事变”刚过去不久,她收到了一些美国来信,指责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在毛泽东的新四军按命令撤退时从背后向新四军开火。她强调是不实之词。

蒋介石不但矢口否认自己制造的事变,声称他的军队从未向新四军开火,指责共产党的军队根本不服从政府的统一指令,而且随时要解除国民党军队的武装,以补充武器和扩大地盘。

席间,蒋介石问海明威夫妇,对西方报纸上刊载有关中共的一些文章,有什么看法想法?海明威出言谨慎,说他们谁也没见过,就谈不出看法来。蒋介石用不同的方式,四次谈到“皖南事变”。海明威都没有说什么。

蒋介石随后说,共产党人都是些宣传老手,却没有多大战斗力,如果他们制造事端,有害抗战,政府就会诉诸纪律处罚。

海明威从这位头面人物的话里,敏锐地觉察出,蒋介石的内心和行为与他此前声明的不一致。其实,海明威完全听懂了蒋介石的意思,但他一直未写关于“皖南事变”的文章。原因正如他回美国后所声称的:“由于这些言论只能使国共感情冲突火上浇油,易于制造内战气氛,因此我没有发表它。”这位特派员最后强调说:“蒋委员长的很多说法与他过去的言论不一致,也与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参加抗战的事实相矛盾。”25年后回忆此事时,海明威夫人认为“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我们作宣传,其效果就像往沙里泼水”,没有起作用。

海明威夫妇还飞往成都参观了军工厂和军事学院,在成都亲眼目睹了8000多名中国工人修建一座军用机场的壮观景象。

海明威夫妇在重庆逗留近10天。对当初重庆的印象:“除日机空袭、被炸房屋和街上标语等战争痕迹外,重庆并无多少战时气氛,夜晚依然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此外,商品缺乏、物价飞涨,人口拥挤,一片肮脏,令人失望。”

经过与蒋介石的会见,尤其是后期调查,海明威在写给他的朋友摩根索的信中详细地谈了自己对国共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不要忘记蒋介石剿共10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官员是西安事变后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才转向抗日,蒋介石的主要目标是消灭共产党。海明威最终认为,中国内战不可避免,美国在中国的代表应十分明确地向蒋介石表明:美国决不以任何方式资助中国打内战。

值得一提的是,48日,海明威对记者发表如下谈话:“对于中国,要说的话太多了。无论是韶关、桂林或是伟大的重庆,在残暴的日本人不顾人道轰炸之下,中国人民仍能各就着各人岗位,努力工作。尤其是在重庆……这种精神,使我们非常钦佩。我们回国以后,一定要写一本有关中国的小说,尤其要特别描写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行为,把中国这种精神介绍给我们美国人!” 与周恩来秘密会见:获悉皖南事变真相

作为来自美国的使者,海明威也见到了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是秘密约见的。

4月中旬的一天,盖尔虹正在重庆的菜市场参观,一位高个子金发女士悄悄走过来,低声问她是否想见见周恩来。盖尔虹当时不知道周恩来是谁,便回答说得去问问海明威才能决定。盖尔虹匆匆返回住处谈起此事。

海明威一听,非常高兴:“对啦!周恩来是乔里斯伊文思的好朋友。”他当即表示愿意和周恩来会面。

盖尔虹随即返回菜市场,将海明威的口信转告给那位金发女士。荷兰导演乔里斯伊文思在1938年至1939年曾经来中国拍摄纪录片,结识了周恩来。他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让盖尔虹一度误以为王安娜也来自荷兰。后来得知,那位金发女士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负责人王炳南的德籍夫人王安娜。

第二天,海明威夫妇先到街上散步。等着他们的是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王安娜,她身穿旗袍,头戴一顶男士毡帽。在山城重庆迷宫般的街巷里,甩掉了跟踪盯梢的密探后,便赶到了事先约好碰头的菜市场,与海明威夫妇会面。

王安娜带着他们穿过一条又一条幽静曲折的小巷后匆忙钻进一辆人力车,用布帘子盖住车斗,一路飞跑,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一处住所,即曾家岩50号“周公馆”。走进一间墙壁粉刷得雪白的地下室,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周恩来早在那儿等候了。他穿着一件短袖开领的白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神态安详,朴素大方。打扮就像一个收入不高的普通小职员。这令他们印象深刻。

周恩来站起来热情地迎接客人的到来,并用法语跟他们打招呼。

双方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宾主谈笑风生,毫不拘束,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海明威与周恩来的谈话也没脱离天气和日机空袭。周恩来说:“重庆经过几天大雾,今天终于露出阳光。可又遇上日机轰炸,如同眼下的中国,前途是光明的,但又充满曲折。”

在对有一见如故般感觉的周恩来面前,海明威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他像是要把一路来的观察和预见都告诉眼前这个不无好感的人:香港的道德堕落,美方对抗日的支持,对“背后开火”的不满,英国人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前线中国将军的聪明,日本人对南亚橡胶资源的野心,德国和苏联对蒋介石军队的支持,蒋周围的主和派等。

周恩来着重对海明威谈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前后事态、中共的抗日方针等。他还针对国民党政府总参谋长何应钦和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关于皖南事变的声明专门很有准备地写了两个纪要交给海明威,请海明威转交美国政府,希望美国政府能仔细读读它,作为了解国共关系的参考。

海明威夫妇与周恩来的秘密会见,使海明威直接了解到中共团结蒋介石抗日和反对日德意法西斯势力的态度,并如实转达给美国政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束采访后,海明威大胆预言:“国民党是没有希望的,战后,共产党将取得中国的政权。”

虽然仅有一面之缘,周恩来的个人魅力却完全征服了海明威夫妇。海明威见过欧美许多政治人物,这次被周恩来一席话所折服,还是第一次。海明威访问周恩来后无不感慨地说:“周恩来是一个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有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双方谈话时间虽然不长,但周恩来的良好风范给夫妇二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盖尔虹当时甚至忘了做会见笔录。1975年盖尔虹在《我与他旅行记》一书中回忆:他俩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觉得和一位中国人相处,好像在家里一样,十分愉快。周恩来的三言两语胜过蒋介石丰盛的午宴和喋喋不休。盖尔虹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惟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就我来说,我被这位魅力十足的人强烈地吸引住了。”正因为有了这种印象,所以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盖尔虹看到当年在重庆一间地下室里秘密会见他们的周恩来就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她并不感到奇怪。

发表对中国现状的6篇报道及报告:预言中国将胜

414下午,在重庆嘉陵宾馆的欢送还由孔祥熙主持,300人出席,官方记者采访海明威时,他只是说“中国太奇妙了!”

416,《大公报》以“海明威昨飞腊戍转飞新加坡”为题,结束了对海明威中国之行的跟踪报道。腊戍是缅甸北部重镇,说明海明威夫妇是从云南出境的。51,该报刊登一则电讯,说海明威于429抵达香港后,“拒绝发表此行的印象;惟对中国军队深致钦慕,据称:华军训练精湛,士气雄壮,感予最深云。”

虽然海明威抵达香港后声明“拒绝发表此行的印象”,然而,他在返回美国之后则在《午报》上一连串发表了6篇把一路见闻和思考诉诸笔端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日本必须征服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和《中国加紧修建机场》。在这6篇报道中,海明威详尽真实地描写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行为,把中国人民奋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介绍给了美国人民。他在报道中明确地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和反对蒋介石打内战。海明威观察,苏日尽管签订了条约,但是苏联继续在援助中国,国民党和中共就像苏联押注的两匹赛马,只是看哪匹最终胜出;蒋介石如果得不到美国支持,有可能依赖德国,转而与日本媾和,因为他不会放弃剿灭中共的目标;日本正在积极准备进攻东南亚,以夺取战略物资;日本暂时失去了与中国媾和的机会,而且绝不可能征服中国;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中国人勇敢、有牺牲精神,他们能对日本发动反攻,而且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海明威夫妇访问中国的收获是颇多的:他们先到广东前线,与军官们一起研究军事形势,跟士兵们一起生活,观看军事演习,亲身经历过日本轰炸机的骚扰,等等。海明威很满意这一次艰苦而愉快的旅程。

而最大的收获则是:海明威还写给美国政府一份关于国共关系紧张的详细报告。夫妇二人也曾一起到华盛顿去回答关于中国问题的咨询。海明威写给财政部长摩根索的报告的主要内容,展现了海明威对国民党统治区独裁政治的揭露和他对国共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的分析:“蒋介石委员长的各种解释……跟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努力抗战的事实是相矛盾的。”海明威在给摩根索写的报告中详细谈了访华观感和他对国共两党冲突的见解,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为使整个事情尽可能简单化,我想我们可以肯定一点:除非苏联与重庆政府达成某种协议,规定中国的一部分为真正的‘苏区’,并划定国共双方都遵守的可防御的边界,否则国共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我相信,如果我们的代表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清楚地表明我们不对内战提供任何资助,我们就能无限期地拖延重庆政府和共产党人之间全面内战的爆发。”至于美日会不会开战,海明威告诉英格索尔,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对美国人有利,对日本人来说,时间正在消失。没有人能预料,战略决战何时到来。

海明威的报告中说,这场战争之后共产党人一定会接管中国,因为在那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是共产党人。他在报告中批评了蒋介石对内排除异己的政策,指出蒋把日本看作是“皮肤病”,而把“中国赤祸”视为“心腹之患”。

海明威的报告“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明确地表明了海明威对待国共分歧的态度,果断地提出了不资助中国打内战的建议,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极有战略远见的主张,也是海明威对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支持”。据《午报》主编英格索尔写的《海明威访问记》所披露,海明威去中国的身份乃是一个研究战争的学者,英格索尔希望他在对中国战场考察后写出一份比每日报道更有永恒价值的报告。海明威出色地完成了他作为军事专家的使命。

由于种种原因,海明威回国后打算写出有关中国抗战的几篇长篇或短篇小说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仅在《午报》上发表了6篇报道,这些报道收入威廉怀特主编的《海明威报道集》,它们成了海明威访问中国留下的宝贵文献;但是,他以优秀的洞察力,完成了一名战地记者的报道,敏锐地对战争走向和中国的未来作出了许多精彩的预判。海明威的访华,不仅增进了中美的文化交流,而且加强了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关系。

而更耐人寻味、意义久远的是,这次中国之行以及广大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给海明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增添了很多的素材和灵感。1952年,海明威创作了其扛鼎之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在这部小说中,多处记叙到他的中国广东之行的印痕。这一作品通过老渔民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与大海搏斗的故事,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主人公孤军奋战的“硬汉性格”,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小说反映了以弱小抗击强大的敌人并最终战胜强大敌人的感人事例,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和信心。这部中篇名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奠定了海明威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1954年,这部中篇名著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轰动世界文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6-01-21/3601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凌云志 更新时间:2016-01-22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