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

尤权: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

弘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福建省委召开专题座谈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研究探讨如何弘扬我们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农村调查。当年的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毛泽东同志先后去了3次。1933年11月是第三次,调查历时10多天,形成了《才溪乡调查》这一经典篇目。文章系统总结了才溪乡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用事实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不仅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论断,对当时整个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这次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体现,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鉴往知来,温故知新。才溪乡调查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但其中所体现的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成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弘扬以才溪乡调查为典范的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

  求真务实是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基础

  重视调查、求真务实,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作风。在才溪乡调查之前,他就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从才溪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做调查研究工作的鲜明特点:亲力亲为,目的明确,实事求是,态度谦虚,深入细致,等等。这篇包括7个部分、不到1万字的《才溪乡调查》,详尽而具体地概括和描述了当年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使人看后自然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苏维埃制度优越于历史上的一切政治制度。这个结论不是产生于主观判断,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这种以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的作风进行的调查研究,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成为几十年来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当前,我们的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不重视调查研究或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一些同志埋头于“文山会海”,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很少下去调查研究,决策靠拍脑袋、工作靠拍胸脯。一些同志虽然去调查研究了,但活动往往是“被安排”的,走的是“康庄大道”,看的是“优美盆景”,没深入下去,没见到实情。这些不良作风,对我们的决策、我们党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应继承和弘扬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既解剖麻雀、也筹划全局,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总结先进经验、也研究突出问题,特别是把经常性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意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情况弄清、把症结找准、把思路理顺、把工作抓实。也只有这样,调查研究才是求真务实的,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当然,不仅仅是调查研究,任何工作都要坚持求真务实。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对我们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地作出表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求真务实中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强调,对于调查研究工作,“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在才溪乡调查中,他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苏区群众推心置腹、坦诚沟通,让群众敞开心扉、知无不言;与群众一起生产生活、同甘共苦,亲自到才溪上坝段红军公田参加劳动,到群众家中帮助劈柴,与群众一起吃地瓜,在田间地头、饭前饭后向群众问寒问暖。他特别重视民生问题,认为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关心群众有没有柴烧、有没有房子住、米价盐价贵不贵、小孩读书有没有学校、生病怎么治,甚至木桥太小行人会跌倒要不要修理等,事无巨细,一一过问。毛泽东同志在才溪乡的调查,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不少矛盾,固然有诸多复杂原因,但往往与我们群众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到位有关,不少问题可以从干部脱离群众这方面找到根由。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漠视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导致群众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由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要引起我们警惕。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才溪乡调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就应继承和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在调查研究中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具体来说,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当好“小学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领导干部到基层搞调查研究,不要以为自己高明,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倾听群众的意见。事实上,群众最了解真实情况,最有智慧。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虚心拜群众为师,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是当好“贴心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对群众有没有感情,群众看得出来、体会得到。领导干部只有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搞调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带着感情搞调查研究,不“接地气”,那就是“作秀”,就会引起群众反感。在调查研究中不能害怕群众反映问题,群众找我们,说明他们依赖我们、信任我们;如果他们有事不愿意找我们,那就说明有了隔阂,问题就大了。所以,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注意多与群众沟通交流,平等相待、坦诚相见,以情换情、以心交心,增进理解和信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切实改善民生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才溪乡调查早已载入史册,但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把改善民生作为做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与成效。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包括才溪乡在内的革命老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从福建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来看,重点和难点在老区,在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步伐,切实改善革命老区民生,让广大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积极“输血”。近期,福建省委召开了九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全省各级各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把支持老区发展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省直部门应加强定点挂钩扶持,沿海地区应强化对口帮扶,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倾斜和支持,尽快把老区发展搞上去。

  大力“造血”。加快老区发展,除了要积极“输血”,还要大力“造血”,增强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溪乡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对我们今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很好的示范和激励。广大老区人民应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立足自身实际,挖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附文:

重读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改进文风 贵在求实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袁荣祥

  文因事而发,业因实而兴。重读80年前毛泽东同志的《才溪乡调查》,感到又一次接受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优良文风教育,对于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优良文风,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认识。

  文风求实,就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觉意识

  文风是党性党风的体现,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关系宣传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媒体的公信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建设,始终倡导优良文风,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改进文风都有过深刻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剖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的重要讲话,都对华而不实的文风作出了尖锐批评、对树立真实务实的文风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党在延安整风中反对党八股,在解放区新闻队伍中反“客里空”,在改革开放之初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十六大以来在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以及近两年的“走转改”,虽然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一以贯之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倡导生动活泼、喜闻乐见、言之有物的文风,其精神实质是对“真”和“实”的追求,目标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担当精神构建和思想引领的上层建筑,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职责,其教育、引导、宣传、鼓舞、凝聚等功能的实现,首先都需要受众喜闻乐见、愿意接受,这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良文风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如果任由不良文风蔓延,不仅会严重损害自身形象,更将降低党的威信,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不良文风的严重危害性,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改文风、转作风。

  文风求实,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情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只有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掌握群众的思想与情绪,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职责。改进文风,首先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从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同志三次深入才溪乡开展调查,走访了才溪的各个村庄,分别召开了苏区工作人员、乡苏会工作人员、工人、贫农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人员的调查会,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才溪乡调查》一文,为我们深入调研、改进文风树立了典范。

  近两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走转改”的部署,满腔热情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国情省情民情,反映基层火热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基调昂扬向上、内容生动感人、充满生活气息的精品佳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但调研不深入、报道不真实、内容不生动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个别人不出家门、不下基层、不到现场,或者到了现场也不作深入调查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做做样子。我们的一些正面宣传亲和力、感染力不够强,时政报道程序化现象尚未彻底改变,典型宣传不够真实可亲,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对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捉摸不透。

  宣传工作的主体是人民,深入基层实践、贴近人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赢得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牢固树立新闻宣传“源于生活、还原生活”的理念,发扬“光着双脚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的优良传统,真情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反映群众创新创造,多采写有现场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努力用鲜活的实践成果阐释中央的决策部署、用基层一线的变化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牢固树立社科理论“心系民生、为民立言”的理念,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任务,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剖析典型案例,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阐释科学理论、普及社科知识,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推动社科理论工作上新台阶;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拓展走基层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不仅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仅集中走基层、更要经常走基层,真正把基层的情况、群众的呼声摸清吃透,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文风求实,就要树立问题意识、推动问题解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群众的呼声,问题是推动工作创新的突破口、检查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改进文风,就要深入实际“望闻问切”,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上下功夫。

  1933年11月,中央苏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紧要关头,正是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进一步蔓延之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要不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等重大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三次来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对才溪人民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大红军、文化教育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用典型事例和铁的事实,鲜明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一大批新鲜经验需要总结提升,一大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阐释回答。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社科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一步引导社科理论工作把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政府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研究阐释的重点,积极探求有效的思路办法,着力推动科研成果向领导决策转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引导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触碰矛盾,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人民普遍关心的就医就学、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深入引导,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好地释疑解惑、凝聚共识;进一步引导舆论监督工作着眼于推动落实、促进发展,把重点放在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上,真实反映情况,深刻分析原因,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问题解决。

  文风求实,就要学习群众语言、优化宣传效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群众才会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改进文风,就要摒弃空话套话,用清新朴实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语言、亲切动情的表达,进一步提升宣传实效。

  《才溪乡调查》文字浅显但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内涵深刻,完全用群众的“大白话”,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讲出了大道理。反观今天的文章,确实不乏“长、空、假”现象,有的有意无意将文章添枝加叶、短话长说;有的空话、套话多,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有的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进一步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引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注重学习运用群众语言,像朋友聊天一样、像讲故事一样、像拉家常一样,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多一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传报道,多一些短、实、新的作品文章,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感染群众,使我们的宣传更加清新活泼、新风扑面,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10-25/2337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0-25 关键字:毛泽东  才溪乡调查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