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公知也得承认的剥削定义——关于剥削和消灭私有制问题

公知也得承认的剥削定义

——关于剥削和消灭私有制问题

  

公知也得承认的剥削定义--关于剥削和消灭私有制问题

剥削是否存在?我认为肯定是存在的。其实,剥削有许多定义,我在这里寻找一个公知也不得不同意的定义。

我的定义是,如果甲乙二人,在完全同等的脑力或者体力劳动之下,收入相差十倍以上,说明剥削存在。当然,不一定是甲剥削了乙,但是必然有其它人的劳动成果被剥削了,至于谁被剥削了,这可以是第二个问题,也可以不回答这第二个问题。

然后我举例说明剥削的存在。甲和乙两个股民,智力完全一样,聪明程度完全一样,而且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一样,就是某支股票,在某个a时刻买进,在后来的b时刻售出,将会产生百分之十的利润。

他们是这么认为的,这么计算的,也是这么操作的,而且,操作的结果,也都是获得了百分之十的利润。这里的脑力劳动完全同等吧?没话说吧?

但是在行动的时候,甲有一千万元,乙有十万元,因此,同等的操作,甲赚了百分之十,就是赚了一百万元,乙赚了百分之十,就是赚了一万元,甲乙二人在完全同等的劳动下,收入相差一百倍,说明了剥削的存在,说明了社会的不公平。证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剥削是要消灭的,私有制也是要消灭的。

但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不是简单的一个法令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或者斗争,或者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一场持久战。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事情是做不到的。

而且,根据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选集》的第二卷里的文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共产党并不打算同时与一切剥削阶级为敌,而是一段时间有一个主要的敌人。为了消灭这个主要的敌人,是要和其它的剥削阶级合作的。

因此,根据列宁主义理论,剥削制度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则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而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是一次反对一个帝国主义,而不是与所有的帝国主义为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与日本帝国主义,或者日本大资产阶级为敌,日本帝国主义是主要的敌人,其它的帝国主义甚至是盟友,如在抗日战争中,美英帝国主义是盟友。

因为根据毛泽东思想,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敌人要一股一股地消灭,而且是持久战。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允许抗日根据地里的地主合法,但是要求地主们剥削不能够太厉害,要减租减息。此外,抗日战争中的地主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汉奸地主,是站在日本帝国主义一边的,这是要消灭的,一种是抗日地主,是要团结的。

毛泽东指出,不要四面树敌,每次一个敌人就足够。

而且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经过退却,相持,最后是大反攻。因此,如果当时有人说,在退却或者相持阶段,就是“现在和日本人斗时机不成熟”是不对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是一直进行的,只不过无法毕其功于一役罢了。

因此,毛泽东思想用在当今,也是一样,共产党要和资产阶级斗,一定和最凶恶的美国大资产阶级斗,这才是主要矛盾。为了和美国大资产阶级斗,就不要四面树敌,就有可能联合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资产阶级。

美国的大资产阶级剥削最严重,亚洲金融风暴导致许多小国的人民普遍贫穷,就是一场最巨大的剥削。

因此现在的主要敌人就是美国大资产阶级,是世界上最大的剥削者。而反对霸权主义是写在宪法中的。

根据列宁主义原理,和大资产阶级斗,就必须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

因此,和美国大资产阶级斗,是一场特别长远的持久战。其持久的长度,远超抗日战争。

而且这场持久战中,也分为退却,相持,大反攻,三个阶段。现在中国退却已经停止,相持阶段到来,大反攻还远着呢。

为了反对美国大资产阶级这个最凶恶的敌人,中国共产党是要和国内外的其它资产阶级联合的。但是有一条,就是要求国内的资产阶级剥削不能够过于严重,这一点有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理论支持。孙中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却也知道要节制资本。

而且国内的资产阶级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汉奸式的资产阶级,是投靠美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另一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汉奸资产阶级是要打击和消灭的。

如果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消灭私有制是一个巨大工程,而且是要延续很长时期的大工程。

这个大工程一直没有停止,或者说中国共产党对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直在努力,并没有说什么现在没到时候。只是现在离胜利还差很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9-04-13/5605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4-14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