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领袖风范

打印

毛主席为民至死不渝的境界由何而来?——纪念毛主席诞辰

毛主席为民至死不渝的境界由何而来?

——纪念毛主席诞辰

付欣宇

  我们读毛主席的文章和诗词往往被老人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下面举例若干。

  在革命低潮的时候,毛主席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中是这样写到中国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在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前两年。眼看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半壁河山迅速沦于敌手。国人一片绝望之时,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横空出世,那“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段话鼓舞了多少“老百姓”走上抗日战场啊。最后就是这些由老百姓武装起来的土八路,终于让日本侵略者的后方成为了他们的泥潭和坟场。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土八路有国军的美式装备抗日战争是不是还要打八年?

  等到了抗战胜利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又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人们都在为中国的命运担心的时候。毛主席石破天惊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果然,三年之后只见摧枯拉朽,百年污秽一举荡涤,人民共和国从此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至于毛主席的那些名言“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些话,哪一句不能顶现在万句“心灵鸡汤”?

  毛主席的诗词也是如此,主席诗词一改悲秋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在他的笔下秋天甚至冬天都是一片生机盎然,例如万类霜天竞自由”,“战地黄花分外香”,“廖廓江天万里霜”,“梅花欢喜漫天雪”,“秋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等等等。我不再一一列举了,读这篇文章的人自然会找出很多毛主席的这类文章和诗词。

  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乐观?是因为老人家有超出一般人高度的思想境界。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思想境界的高度从何而来,最主要的就是他能够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又有带领群众奔向光明前程的历史使命感

  他天性善良天赋超凡,努力学习积极实践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这就是他乐观革命乐观主义的源泉

  既然有了这种境界。他个人的有限生命就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是他为什么对雷锋精神产生共鸣,并全力推崇的原因),所以他才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和成绩,会有勇气战胜困难。古代的封建士大夫往往春风得意,秋天感伤;是因为他们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往往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悲凉之情。而毛主席的胸怀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远大的人类解放事业之中。所以,在主席看来,一个人的个体生命会终结但薪尽火传革命人的生命会思想的形态,在伟大的事业中延续所以,毛主席的笔下,人生就不再是“一世”,草木就不再是“一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为来年春天准备种子的季节,悲从何来啊?所以毛主席诗词中的秋天甚至冬天都会出现勃勃生机!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想问一句:毛主席为什么会有这种境界为什么愿意为人民服务以他的才能个人的荣华富贵唾手而得为什么要牺牲亲人的生命和冒着自身的危险。他的十多位至亲和子女都为革命牺牲了他本人也多次命悬一线因为心中有人民,他能够从容面对泰然处之甚至晚年为了理想不惜“跌得粉碎”。)

  他之所以能够不顾个人一切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就是因为他老人家对人民的大爱!(这种大爱的缘起,是他天生的仁慈和其母亲的行为的激发自幼形成一生不变有了以上的品德再加上他的勤奋和智慧成就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毛主席,成就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让我们中国向世界贡献了一位旷世伟人。)正因为有了这种大爱他才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民族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中去!才会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积极探索一条让人民牺牲最小的道路

  毛主席当年对国民党宣传部长的职位视如敝屣,对个人出风头的而群众牺牲的“飞行集会”之类的行动毫无兴趣。大城市不行,立刻转向进入井冈山。为什么?只因为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天,是上帝;而不是什么以“人为(资)本”。他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承认“要奋斗就要有牺牲”,但对人民群众哪怕是一丁点的牺牲,他都非常的慎重,“绝不做无谓的牺牲”,他要求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他自己正是这方面的典范。

  这样的老人家怎么会忽左忽右呢?怎么会头脑发热呢?不会的,他是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在大跃进中他最实事求是,但是为了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他从来不给群众直接泼冷水。不像某些人那样今天大办食堂,提出“用狗肉汤浇浇地能够亩产几十万斤”,明天又说“天灾人祸”,泼冷水下马风。他不是这样的,他知道气可鼓而不可泄,他知道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不像有些人不是把群众当阿斗呼来唤去就是干脆放手不管,让人民重新散沙一片。这样的人会有毛主席的情怀吗?他们会有毛主席那样的革命乐观主义吗?他们即使“乐观”,也是个人或者家族得到利益的一时窃喜,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毛主席。

  他们根本就没有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但是乐观的老人家晚年却常常悲伤,甚至流下泪水,为什么?还是因为他深深热爱着人民。看看流传甚广的那首《诉衷情》吧: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我相信这是毛主席写的——符合他老人家的心境,但措辞上已经明显的透露出体力不支,人生要谢幕的疲态;但老人家一颗为民之心依然勃勃跳动的频率感,感动着我们这些后死之人。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8-12-23/5418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12-24 关键字:领袖风范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