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红旗飘飘

打印

沉痛悼念毛主席女婿王景清:永远革命的老革命,永垂不朽!

沉痛悼念毛主席女婿王景清:永远革命的老革命,永垂不朽!

红色小兵1226

  今天,小兵收到一个令人万分悲痛的消息:毛主席女婿、李讷丈夫王景清同志于2021年3月1日早上六点五十八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噩耗传来,全国热爱毛主席的红色网友们,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悲戚之中:一位毛主席的战士,又离我们而去了;又一位继续革命的斗士,再也不能放射光辉了。

  小兵想到了,曾经在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中,上传的那一张张王景清同志和李讷的照片;小兵更是感到惋惜,直到王景清同志去世时,才第一次那么深入地去走近他的历史,走近他的思想深处。

  王景清同志是陕西榆林人,毛主席女儿李讷的第二任丈夫,曾担任毛主席等重要领导的卫士。退休后,他在千方百计、不畏艰难地照顾李讷身体的同时,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高扬革命的红旗,出任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并以70多岁高龄亲自到榆林市、神木县、府谷县等昔日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走访老革命、查阅了很多史实资料,终于写出了《神府红军游击队》一书。

  神府红军游击队:游击队斗恶地主,乡亲们高兴,都积极参加红军!

  书完稿后,王景清又马不停蹄地亲自担任编剧和制片人,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当年陕北神府地区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神府红军游击队的从7人发展壮大到2000余人的光辉历史,为宣传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景清同志,无疑是践行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是大公无私的楷模,是坚持继续革命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楷模,是令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老革命。

这是王景清同志的故居,位于神木县马镇镇盘塘村

  1927年,王景清出生。

  1936年,他9岁时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团。

  1938年,小小年纪的王景清,因为思想进步、体格健壮,被选入八路军120师第三卫生所担任卫生员,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为了照顾好重伤员,他天天给伤员们打饭、喂饭、接送大小便;洗澡、搓背、扫卫生,他也是样样都干;他在冰天雪地中挑热水;他还时常唱歌跳舞,给伤病员带来了欢声笑语!

  1940年,王景清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以良好成绩光荣加入了八路军神府军分区独立第六营,跟随部队开往神(木)府(谷)县边境地区,随后又转战安、定、靖三边的边境地区,打击国民党顽固军队(当时也叫政治土匪),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北部边境的安全。

  1942年,参加甘泉县守卫延安南大门和盐池保卫战。他还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到南泥湾开荒种地,受到了上级和地方政府的表扬;他像张思德同志那样伐木烧炭,并在劳动中光荣负伤。

  随后,他因表现突出,政治可靠,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组建,负责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也是在这时候,他来到延安,第一次从杨家岭下来的人群中,看到了毛主席的爱人。令王景清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位端庄美丽、热情真诚、朴素大方、可敬可爱的女同志,日后竟然成为了他的岳母大人。

  1944年,王景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才17岁。

  1947年,国民党进攻延安,毛主席率领中央前委转战陕北。王景清去到西柏坡,担任刘少奇的随身警卫。

  新中国成立后,王景清调中央警卫师任保卫干事。

  1951年,远赴抗美援朝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朝鲜开城谈判代表团警卫处四级警卫参谋,参加了板门店和平谈判的安全保卫工作,继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1953年,王景清归国疗伤并学习文化。部队首长总是教育他,我们党、国家、军队能有今天繁荣强大,都是毛主席党中央领导的好。从此,一辈子要好好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永远革命的信念就牢牢地记在了王景清心头,从未再忘怀。

  1958年,王景清任中央警卫师三团参谋长,在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学习四年后,又继续在中央警卫师工作。

  1965年,王景清任昆明军区警卫团长。

  1966年,他在昆明机场遇见了老首长许法善同志,老首长特意将随身携带的《毛泽东选集》赠送给他,并扉页上题词,希望他能加强学习——“景清同志: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一辈子革命化的人。”

  王景清同志,此后牢记老首长的教导,始终没有忘记学习毛主席,没有忘记宣传毛主席,没有忘记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1976年,王景清调任怒江边防军分区参谋长,后又调任云南省军区怒江军分区参谋长。

  1983年,离休后的王景清来到北京,与李银桥夫妇的重聚时,第一次结识到李讷。

  此时的李讷,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是一团糟。但李讷在毛主席身边受到的艰苦朴素作风的熏陶,使她养成了深沉大气、果敢坚毅、不轻易示人颜色的气质。她安于清贫,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而这一切,李银桥夫妇都看在了眼里:

  他们知道,毛主席曾经郑重地对子女说,希望他们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希望李讷要在下面选择对像,要找个一般人。

  他们知道,李讷在江西省“五·七”干校劳动时,曾经与出身工农家庭的小徐,产生感情,坠入爱河。毛主席还曾送给他们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结婚礼物,但婚后的隔膜与矛盾让他们走上了离婚的道路,这对李讷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创伤……

  于是,在李讷小时候的保育员韩桂馨等人的共同撮合下,王景清开始和李讷进行交往,从彼此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互慰藉,终于在1984年,他们重新组建了家庭。

  婚礼是非常简单的,他们没有声张,只摆了一桌酒席,仅仅只一桌。这样的婚礼,仿佛预示着,他们的结合,将从此与清贫相伴,风雨同舟。

  婚后,李讷与前夫的儿子改名为王效芝——效仿毛润芝。这样的举动,仿佛向天下昭告,毛主席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毛主席的后代依然在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全中国的正义之士,也并没有忘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婚后,人们看到了一个相亲相爱的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家庭:

  从小瘦弱多病的李讷和革命战争年代右眼、左肩和颈椎都受过伤的王景清相互扶持、相互关心着。

  李讷曾笑对友人说:“在家里,老王是大师傅,我是清洁工。”

  这对老夫老妻,也和绝大多数中国北方家庭一样,需要在冬天里备上几百斤大白菜,需要自己拉板车来运煤取暖,需要自己做板凳、修窗户;他们买回来的2斤猪肉,需要会分几顿吃;在前往解放军305医院途中的公交车站,他们和普通人一样,相互搀扶着去挤公交……

  他们,也在反映医疗报销问题时遭到冷遇,就像当年魏同志的女儿魏平在北京领取国家抚恤金时遭遇到的一样:《谁是最可爱的人》不知道,魏没听说过。

  他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两个人在一起:王景清的存在,犹如给了容易跌倒的李讷另一双腿;从李讷坐上轮椅的那一刻起,王景清又成为了在她身后默默推车的人。

  但他们,甘愿享受这共度经历的37年的“品甘苦而不觉苦”的生活!

  李讷在毛主席活着的时候,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照顾;李讷夫妇,在毛主席逝世后,也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

  婚后,人们更看到了一个战斗不息的革命家庭:

  李讷和王景清出现在公共场合,都是和毛主席相关。

  2006年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30周年的日子,李讷等人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完父亲的遗容后,李讷又握着毛主席纪念堂管理人员的手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我父亲的照顾。

  1996年和200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女儿、南街村荣誉村民李讷和王景清曾两次来到南街村。李讷高度肯定了王宏斌班长说的话:“摸过夜路的人最知光明的珍贵,受过饥寒的人深知毛主席最亲”。

  李讷兴奋地说:来到南街村,我好幸福啊!王景清则说:“我感觉南街村搞得很好,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实践,而且是实践的榜样,在全国树起了一面旗帜。”

  他们,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的1万元,捐给了南街村,让班长他们注意保重好身体。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脚步,回答着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拷问!

  2010年,李讷参加郑州的活动结束要离去时,围拢的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河南人民想念毛主席”等口号!

  2013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王景清到河北省刘广营村参加毛主席铜像揭幕典礼大会。

  现场人山人海,一位50来岁的村民说,只有毛主席才有这种威望。许多农村妇女看到李讷时纷纷说:李讷没有什么大架子,就跟乡亲们一样,不像一些大官的子女!

  人民群众,也和毛主席的女儿们在一起,也用自己的行动和脚步,表达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之情,表达着对毛时代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着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

  ……

  王景清同志,永垂不朽!

  接过革命前辈的接力棒,我们继续前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hqpp/2021-03-03/6796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3-04 关键字:红旗飘飘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