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毛主席诗词喜用白话,怎是酸腐文人能理解的

毛主席诗词喜用白话,怎是酸腐文人能理解的

白头豕

仅从文学艺术上说,毛泽东诗词处在什么水平?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25238/answer/213181092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认认真真系统地答一次,苦于没有时间和状态,一直欠着。这两天看到有人重提毛主席诗词,讲格律和韵脚的问题。 我想可以做一点补充。

毛主席许多作品用的是湘韵!!

毛主席许多作品用的是湘韵!!

毛主席许多作品用的是湘韵!!

像这类作品,按普通话的韵脚来读,可能完全不通顺,于是被误解为毛写诗词过于放纵,完全不在乎韵律。

一些酸腐文人以此为理由攻击毛的诗词,而另一些朋友也会因此错过毛在诗词上的一部分用心。因此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的。

其实毛写诗词,常常用的湘音。湖南虽然说是十里不同音, 但长株潭一块的方言还是比较相似的。韶山冲在三地交接,方言语音与宁乡话(长沙)比较接近。所以用长沙方言读毛的诗词,比较接近愿意。

我拿一些例子,给大家看看毛诗词看似不合普通话韵脚,却又如何压住湘韵的。

先从最经典的例子开始:《念奴娇·鸟儿问答》

许多人认为这首词水平最低,近似于打油诗。然而这是一首完全用湘音作的词,让我们看看关键字的读音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guo,二声)

背负青天朝下 (ha 三声)看,都是人间城郭(guo,一声)

炮火连天,弹(dan 三声,普通话是四声)痕遍地(di 三声),吓(ha 二声)倒蓬间雀(qio ,二声)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yo 二声。 哟的发音。这一句特别生动,简直自带表情)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guo 二声)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yo 二声。哎哟的哟 )

还有吃(qia 二声)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you, 不是rou, 二声)。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fo 还是二声)

烦请试读一下,用普通话也可以,把关键字按标注的方式发音,感觉会完全不一样。而且不仅是韵脚用湘音。全词用湘音吟唱一遍,会觉得个中神韵特别灵活生动,俏皮戏谑,湘气十足,就像……就像花鼓戏那样。

中国的地域文化本来是百花齐放的。同样是戏曲,河南梆子,花鼓戏,黄梅戏,谁听都知道不是一个味。就连纯粹的当代舶来艺术,如饶舌说唱,都有东北味,成都味和长沙味之分。

就我感觉,毛的诗词,跟湖南话说唱类似,应该属于湖南话诗词。他不仅是用了湖南话的发音,也在用心融入湖南人的文化气质(湖南文化气质几个特点,一是诙谐尖刻,一是豪爽豁达,然后就是吃苦,霸蛮,舍死,耐烦)。《鸟儿问答》最突出的湘人气质是诙谐尖刻的讽刺。

再让我们看一首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yin )间(gan)春(qun,一声)色(se)。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qie, 二声。 湖南人说彻底说 qie di)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bie)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xue,二声)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guo 二声)高,不要这(guo 二声)多雪(xie , 二声)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jie)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发音做 gue, 二声。可参考毛建国时讲话的发音)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yue, 读作越, 二声)

用湘音一读,每个韵都给你押上了。诗词的意境先不谈,再往下看。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wan 三声),

山头鼓角相闻 (wen)。

敌军围困万千重 zen 二声),

我自岿然不动(den 四声)。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zen,二声)。

黄洋界上炮声隆(len, 二声),

报道敌军宵遁(den 四声)。

这首比较典型。 如果按普通话的韵脚, 就有en,ong,eng,un。 其实在湖南话里都是 en, 没有后鼻音。再如

暮色苍茫看劲松,(sen, 如僧)

乱(luong,三声) 云飞渡仍从容。(ren, 如人)

天生一个仙人洞,(den,四声)

无限风光在险峰。(hen,平声)

这几首比较典型,有很多个韵脚和普通话不一致。 毛的其它诗词和普通话韵脚更接近一些,但还是会有一两个字用普通话读特别别扭。 等你发现要用湖南话去读时,反而就通顺多了: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读作 an, 如俺, 二声)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gai,四声),

险处(qu)不(bu,二声)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gan,一声,如杆)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所以都是押 an 的韵。

《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gan, 一声,如杆)

……

 

六盘山上高峰(hen,一声,如哼)

红旗漫卷西风(hen, 如哼)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len,二声)

……

会昌城外高峰(hen),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yo 二声),

更加郁郁葱葱(cen, 平声)。

绿水青山枉自多,(duo)

华佗无奈小虫何!(huo 二声)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guo 平声)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huo 二声)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bo 一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han )

五岭逶迤腾细浪,(lan ,没有后鼻音)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an)

别梦依稀咒逝川,(quan, 如圈,一声)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为何毛多用湘音来作诗词呢?除了说话口音重这点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毛早年的创作多是革命诗词,产自湘赣边区的武装斗争。队伍中多湘人赣人,大家读起毛诗词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振奋。大家文化素质不高,毛有能力用典,却爱在诗词中参入白话,是为了传播思想。这是那些追逐辞藻的酸腐文人所不能理解的。

至于毛诗词的艺术水平,以后有时间再细写。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7-09-06/4606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9-07 关键字:文艺评论  杜鹃花开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