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一样的老婆,但不一样的时代--从《蜗居》看《王贵与安娜》

一样的老婆,但不一样的时代——从《蜗居》看《王贵与安娜》
[ 愚蠢小猪 ] 于2010-04-29 16:19:18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99301577

一样的老婆,但不一样的时代——从《蜗居》看《王贵与安娜》

很难得看一部电视剧,尤其现在在海外,哪有时间去看那无聊的节目。

经不住有好事者不断推荐,看了所谓的2009年最好看的电视剧《蜗居》,但哪里是好看啊,完全是太沉重太现实。我分明就是里面老实窝囊的姐夫苏淳,老婆就是里面厉害的姐姐海萍,连台词都一样。感慨是何方神圣写出了这么现实作品。

查到了六六,查到了另外一部作品《王贵与安娜》,这是我自己主动完整看的唯一一部电视剧。虽然也是现实题材,是历史的现实。非常真实地复现了我父母,我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同样是反映现实生活,但这部戏好温馨好温暖。我竟然看了N遍,留意了每个细节和场景,真实得要我小时候的记忆历历在目,好多场景要我热泪盈眶。对一个文艺作品竟然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去品位,大概是我开天辟地第一回,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喜欢怀旧了。

我与作者六六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这部戏的很多场景感觉就是我家发生的,只是我没有六六的文笔,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当我看到不少评论质疑其中的真实性,就感到一段历史被长期湮没扭曲了,十分感谢六六复原了历史。

我父亲也是一个典型的王贵,比剧中的王贵年长一些,也是穷山沟出身,也是在大学做教授,数十年乡音不改,现在依然很土。母亲就是安娜,虽然没有剧中的反差那么大,但也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主(我当年这么认为,呵呵)。巧的是,这故事的拍摄地是我是我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武汉,熟悉场景中的一草一木。我老婆看这部电视剧,当看到剧中人物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时候,就惊呼这不是当年我们谈恋爱漫步的地方吗?! 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回去了,但感觉就是昨天发生的。故事的发生地合肥,则是我第二故乡,在那里读了四年大学,逍遥津,三孝口,三里庵...都是我熟悉的地方。看到安娜抱着小孩从三孝口走到三里庵那一幕,就想起我当年曾经用双脚几乎走遍了合肥的大街小巷,合肥真小。大学毕业后,近20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剧中真实反映了大学的土,安娜刚嫁入大学的时候,很讲究穿着打扮。在大学的这个染缸一泡,中年安娜的扮相就很土了,一副标准教授夫人相,只是同学会的时候又重新打扮了一番。老年王贵安娜除了扮相老了点外,我父母都70了,都没有这么老,感觉就是一对老农民进城,好真实好感人。当我把女友,后来的老婆领回家时,老婆颇觉失望,这就是教授?! 这就是教授的家?! 和以前的想象大相径庭。上大学时虽然见过教授,但只是见到教授光彩照人的一面,体会不到教授的土。从此,老婆就说我是农民出身,婆家就是乡下。也确实是乡下,那里通常就是把"上街"说成"进城"。后来的安排双方家长见面,结婚办酒席都是在校外,或者说是"城里"办的,父母就象剧中的王贵安娜一样老农民进城。

《王贵与安娜》真实反映了父辈那一代人普遍的家庭生活。但我觉得剧中的王贵与安娜的结合,即由家长包办,其实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遍性,至少在大学这个环境里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当时的王贵与安娜们通常是少小离家,来自五湖四海,孤身一人在外面漂泊,举目无亲。与现在所谓的"北漂""海漂"不同的是,当时的交通通信极其不便,离家后就很少再回去,如果靠书信则至少需要10天半个月,祖父母那一代人认字的还不多。安娜的母亲是大户人家出身,字都认不全,更勿论寻常百姓了。

他们更多的是完全自己做主的自由恋爱结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由于革命,职业出身等相对平等了。他们那代人的恋爱结婚,实际很少考虑社会地位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等等的物质条件,应该是今天的我们所神往的纯粹爱情,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好像作者六六曾经这么评论《蜗居》中海藻与宋思明,所谓的真情,是除去物质之后,还依然爱恋。王贵是大学老师,在当时虽然是臭老九,但收入相对比社会上高,还可以分房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如将来小孩入托上学看病等等。但安娜看不上这些,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差距让她去理性地计算。

安娜有她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外婆在身边,她会自由选择她的文学世界,不是刘波也会是其它文学青年,当时多的就是文学青年。而王贵也会遇到欣赏他的肖桂芳,这才是当时的常态。就是因为这种非物质的纯粹爱情,才形成了今天的我们看起来极端反差的婚姻,因为今天的我们只能看到物质。

安娜是被外婆强行拉进物质世界。外婆的选择有她的道理,我想是因为她曾经历过理性经济人的社会。而安娜则一直生活在她的文学世界里,于是她的文学世界和现实的王贵磕磕碰碰。更多的人,并没有外婆在身边,则很快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现实的地面,相对平等并不能弥合彼此的巨大差异,从而突入婚姻的战争。在我的记忆里,当时住的大学筒子楼从来就没有消停过,隔三差五就地动山摇,哪家又打起来了,邻居们都出来劝架。在这电视剧里就有类似的场景。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所谓爱情,在产生爱情之前,实际已经把对方的家庭背景,学历职业收入都拉了个遍。理性经济人的时代嘛。然后拜见对方父母,甚至同居了很长时间才进入婚姻。如《蜗居》中苏淳海萍。经过长时间理性计算,于是看起来我们这代人进入婚姻的时候好象很和谐平稳,但纯粹的爱情没有了,于是我们很崇尚爱情,因为没有才崇尚。没有爱情的现代社会,象父辈那种极端反差的婚姻再也看不到了。现在很难想象一个大学教师能看上一个工厂的打工妹。记得几年前看过网上一篇自传体小说《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也是一文学女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由于父亲意外亡故,只能放弃大学去工厂打工。大概算是今天的安娜吧。但今天的安娜不可能遇到王贵了,被人始乱终弃。在这部电视剧中也反映了时代变化,大概是80年代初吧,曾经与安娜一起住筒子楼的邻居想要安娜在厂里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对象,安娜回答: 我那可是工人啊。

只能佩服外婆的远见卓识,果断拍板,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历史机会。当时更多的安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坚守自己的爱情,即便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且愿意照顾自己一生的丈夫,也会遇到90年代中后期的下岗潮,那时候的安娜50岁左右,上不挨天下不着地,即便不下岗工资也会很少。电视剧的最后,王贵也有这担心,担心自己如果有三长两短,安娜老太太怎么办。于是买保险,还清房子的贷款,还留下一笔钱。作为大学教授,王贵能够做到这些,要安娜幸福一生。但更多的人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年前我就意识到,我父母那一代人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剧中的王贵安娜稍微差一点,因为还要为孩子买房子。再往后是一茬不如一茬。到我们这一代,就是《蜗居》中的苏淳海萍。我幸好早生了几年,赶上了末班车,还没有苏淳海萍那么落迫,但也没有本质区别。80后就更惨了,能不啃老就不错了。

可能我有恋母情节,后来才意识到我是按照母亲的样子娶了个安娜。而我自己,则遗传了父亲王贵的DNA,包括他的土,吃饭大声,走路快,不知道情调是啥调调。老婆从一开始就说"没有共同语言"。算是现在版的王贵与安娜。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目睹当年的安娜变成了今天的海萍。所以我认为安娜和海萍其实就是一个人。编导也会找,由同一个人扮演。而我呢,则由王贵变成了窝囊老公苏淳。

《蜗居》中的海萍30出头,与同年纪段的安娜有极其相似的生活环境和压力,虽然年代差了近30年。那时候安娜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住大学的筒子楼。海萍则是生了一个孩子,租住在一个10平米的阁子间。大学筒子楼虽然比10平米的阁子间大一些,但安娜是与孩子一起住4口人,海萍只夫妇两人住,人均面积应该海萍还宽裕一些。邻居其实也差不多,安娜虽然是大学筒子楼,但由于反差巨大的婚姻,一样住着海萍嘴里看不起的钟点工,营业员大妈,食堂师傅。当然,在外面跑月票的工人安娜其实也强不了多少。安娜盼望分一套房子,海萍则想买一套房子而四处筹钱,海萍为几滴油几滴水跟邻居斤斤计较争吵,没有房子她将不能与她的孩子住一起。而我则很怀念当时筒子楼的生活,邻居关系融洽,互相关照,即便几十年后的今天也常来往联系。小孩子们感觉就象生活在天堂,想到哪家就到哪家,可以在外面疯玩而废寝忘食。即便被老爸抓回来胖揍一顿,现在回想起来也很幸福。

由于第二个孩子出生,安娜陷入了经济危机,入不敷出,欠下了内债外债。为孩子看病,欠了工会一笔钱,好在工会不要利息。每个月底还要从娘家借钱。海萍为了支付房子的首付,也欠下了一屁股内债外债,从娘家借,向妹妹借,还逼着丈夫苏淳借了高利贷。她们的收入也很有可比性。海萍月入2800,安娜是28.5,当然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应该多一些。夫妻两人的总收入,苏淳海萍是9000,按照王贵当时的资历,加起来应该不会超过100。经过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了约100倍。但好象100倍的收入并没有以前经花。王贵的老家在农村,每月需要定额邮寄10元,按照100倍的差就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还有非定期意外事件需要寄钱,负担相当重。没有这一块,安娜应该能把帐做平。当时更多的王贵安娜上需要赡养双方的父母,下需要哺育2个以上的孩子,还必须收支平衡。现在的海萍养一个孩子都艰难,还寄养在娘家,即不需要赡养老人,还反过来需要啃老筹钱买房子,过起来比安娜还窘迫。于是海萍感慨还不如她母亲,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即无内债又无外债,还养了两个孩子。上能孝敬双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这种幸福现在却被剥夺了。80后下养育子女的幸福可能也被剥夺了,如《蜗居》中的海藻。海萍读的是名牌大学,安娜据说还被时代耽误了,没有上成大学。

为了省钱应付经济危机。安娜做腌菜,真的好感动,依稀回忆起当年母亲做腌菜的样子。海萍则吃清汤挂面。苦是苦吧,如果有肉,安娜尽量省给王贵吃,说男人不能亏空了,还坚持给孩子订牛奶,不能亏了孩子。那时的牛奶真好喝,现在再也喝不到了。海萍对孩子也是没得说,奶粉要进口的,尿片要高级的,当然现在的国产奶粉确实不能喝了。但对苏淳就没有那么好了,一起吃清汤挂面,也不优待一点。安娜和海萍都曾经是文学女青年,即便经济拮据,安娜还坚持订阅她的文学杂志,看她的小说,一直有她的精神世界。而海萍的文学世界却被现实世界压垮了,认为是看那些东西浪费时间浪费钱,是无聊的人骗稿费。杨元元大概算是80后版的海萍,做过家教,办过杂志,奋斗过,还考上了研究生,但最后连生命都被现实世界压垮了。

安娜海萍骂老公都是极其凶悍。王贵偷偷把安娜积攒了近1年的50块钱寄回老家,安娜大发雷霆。苏淳在超市丢了1块钱,被海萍骂得狗血喷头。虽然都是为钱而争吵,但此凶悍与彼凶悍不一样。凶悍的安娜骂王贵时,始终强调王贵是自己家的男人,不能胳膊肘往外拐。而海萍骂苏淳则不同: 象男人吗?! 老婆老婆养不起,孩子孩子养不起。可以说安娜的骂是无理取闹,而海萍的骂则是有理取闹。我对这两场骂战深有感触,都是我生活中曾经经历的。可能我是个贱骨头,无理取闹被骂时实际还挺享受。但当老婆从安娜变成海萍,有理取闹时,我只能象苏淳一样抱头鼠窜,男人真的很累!

安娜完全可以有理取闹骂王贵不象男人,老婆孩子养不起。王贵自己也很歉疚,作为男人,把家搞成这样子。但安娜没有这么做,我想因为即便是经济危机,她心里依然是踏实安全的。在安娜看来,现在虽然拮据,但总会过去的。分房总会排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工龄职称的增长,收入会不断增加,王贵老家的负担也会逐步减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有的。在安娜看来,王贵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大树,虽然现在还不大,但在成长,于是安娜可以继续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用挖空心思去搞什么第二职业挣外快贴补家用。而海萍,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现在买不上房子,可能就永远买不起了,永远住阁子间了,望着房价肝肠寸断。同时,将来的收入完全不能预期,现在这份工作和收入能否保得住还很难说。老公也长久没有升职了。老公是不能指望了,于是把老公骂得抱头鼠窜。需要找第二职业,才能有些安全感。

由于是家里的大树顶梁柱,凶悍的安娜对王贵展现了温柔的一面,有好吃的尽量节省给王贵。王贵超课时代课披星戴月,安娜主动多分担家务。王贵回来晚了,安娜心都快跳出来了。嘱咐王贵路上注意安全,不要代那么多课注意休息,钱以后有得挣,够花就可以了,不要把身体累坏了。给王贵端茶递水,悉心照料。得妻若此,夫复何求。那个荒唐的时代依然能给安娜温馨和安全,邻里的相互关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人有他的回报,于是她把这种温馨回报给自己的丈夫。我以为老婆实际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温暖,老婆才会可爱。

苏淳赶上了好时代,娶了一个门当户对,志同道合,崇拜自己如王子的温柔老婆。苏淳也具有王贵的品质,爱老婆包括其家人,想要老婆过得开心舒服。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家也看书学习。他们进入婚姻时,看起来比王贵安娜美满幸福,曾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老婆顺老婆为老婆做饭做家务,这些主观努力已经不是一个好丈夫的标准了。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没有关系没有后台,已经没有可能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回报了。不能给老婆房子,不能给老婆支撑起安全的家,于是温柔的老婆变成凶猛的母狼,幸福的婚姻开始狂飙。苏淳被海萍逼得走投无路,只能走旁门左道,早出晚归帮人干私活画图挣外快,同时也为了尽可能避免与海萍照面。苏淳的早出晚归,海萍也不管不问,只当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办法管,自己还要想办法到外面拼命挣钱搞第二职业。老婆还是那个老婆,社会冰冷了,老婆也冰冷了。

《蜗居》的结局还算圆满,海萍赔了自己妹妹的子宫,老公差点做牢,终于实现了她成为房奴的梦想。但已经不具备普遍性了,因为她得到了贵人相助,脱离了工薪族的苦海。工薪族才是社会的主体。即便不是工薪族了,日子也不好过,一睁眼就是一串数字需要支付,每天至少需要入帐多少才能生存,一刻也不能懈怠,根本不可能考虑10年20年后。嗨,在现代社会活着真的很累。

不管怎么说,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大体还算幸运,总算成家立业了,但我们的《蜗居》故事实际还没有结束。现在的海萍还年青,还有时间精力去实践她的投资而不是投机理念。但是,70年代出生的人很快就要步入中年了,除了继续与人奋斗之外,还需要面临与天奋斗。中年的安娜就经常在家泡病号,树老生虫,人老生病,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便如此,安娜还有闲情逸志看小说收集毛线。有人觉得中年的安娜应该跟随她的初恋情人出国追求自己的幸福。以我现在的阅历,即便不论对家庭孩子的责任,不论初恋的美好是否能导致美好的婚姻,纯粹只谈自己的幸福,在国外能有这么安逸的生活吗。我在国外,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却不能给老婆带来安全感。老婆还要买彩票,教老外中文,虽然收入微不足道,但至少能给自己带来稍许安心。

《王贵与安娜》的后几集广告味道太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剧作家也要吃饭。《蜗居》其实是《王贵与安娜》的后半段。我以为《王贵与安娜》和《蜗居》是史诗般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我们70后的人生体验,70年代到现在约40年社会变迁,从艰苦岁月到当今的盛世。我们有过阳光灿烂温馨的童年,憧憬美好未来的少年。在艰苦岁月里,依然有烂漫的情怀,仰望星空,一起捕捉有雨的夜。再到直面冷酷的现实,奋斗的艰辛,与人奋斗,与天奋斗,与父辈的奋斗不同,体会不到其乐无穷。

网上搜索相关评论,温家宝总理全家曾蜗居,自知蜗居的滋味。温总理的蜗居应该是50年代,百废待兴,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希望。王贵安娜的蜗居是70年代,对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经常能听到功成名就的人回忆自己过去的艰辛,在我看来,温总理能忆苦思甜回忆他的蜗居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有希望,即便是在经济濒临崩溃的时代也实现了自己的希望。而我们苏淳海萍身处盛世,却看不到未来。作为姊妹篇的《王贵与安娜》和《蜗居》,是我们这代人的忆甜思苦。

同样是蜗居,忆苦思甜和忆甜思苦的滋味能一样吗?!总理大人真能体会到我们的滋味?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1358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蜗居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