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莫斯科没有眼泪:写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旧文)




    冬天的离别 在莫斯科的深夜
    一列列军队 在街上森严戒备
    这里没人察觉 谁又爱上了谁
    因为苦难不许人崩溃
    
    感情上若习惯防备
    寂寞就多一道墙围
    爱情隐隐约约 提醒我这一回
    再不拥抱就是罪
    
    莫斯科没有眼泪 大雪纷飞
    你冷的好憔悴
    单身的我 原本以为
    可以一辈子不跟谁
    
    莫斯科没有眼泪 我却流泪
    不住哭的赞美
    让我付出不怕心碎 是你最好的美
    
    爱在最古老的国界
    再不求能全身而退
    
     这首歌的歌名叫作《莫斯科没有眼泪》,我在无意中听到的。它并不是前苏联或者当今的俄罗斯的歌曲,它是由一首粤语歌曲翻唱而来①,那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的主题曲,轻快,甜美,充满现代都市气息,唱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成功之际的小小幸福。可是,在填上了新编的歌词之后,同样的旋律,带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绪,以及抹不去的忧伤和酸涩。
    
     向着正北方遥望,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雪在白桦林中无声无息地飘落,巨大的褐色猛犸在风雪中独自徘徊,东正教堂的钟声和着渡鸦的叫声依次敲响,北极光在夜空中拉开了它瑰丽的垂幔。西伯利亚茫茫无际的泰加森林,北极圈内万年不化的冻原,林海雪原间,这片土地的母亲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阿穆尔河(黑龙江)奔流不息,气度端庄而雍容,贝加尔湖像大海一样辽阔深邃。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俄罗斯乐曲在空气中回荡,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宛若天籁,带着莫名的,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千百年历史中,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的人民所经受的无尽苦难。
    ******* ***************** *******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描述前苏联的影片中,莫斯科的天空永远寒冷阴郁,雾气在灯火朦胧的街巷中铺展开来。黑蓝或是暗红的天光下,克里姆林宫的阴影在远方的暮霭中若隐若现,塔尖上的红五星放出淡淡的红光。值勤的战士身着风雪大衣,在红场上款款而行。俄罗斯的另一象征——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在克里姆林宫巍然矗立,它那洋葱头般的穹顶时常被积雪所覆盖。据说,在这座举世无双的教堂完工之后,沙皇伊凡雷帝为了让世界上不再出现第二座这样的建筑,残酷地刺瞎了所有人,有人说,《莫斯科没有眼泪》这首歌曲讲述的,是那些动荡的日子里,那些被风尘湮没了的人们。
       
    时光倒流到100年前,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曾经有一座小小的教堂,在后来历年的社会动荡和战火中,它已经被夷为平地了。它的规模自然远远不及瓦西里布拉仁内大教堂,但在当时,这里的香火也曾经阜盛一时。穷困的人们经常聚集在这里,从圣母那里求得精神的慰藉。据说,向供奉在这里的圣母像许愿,分外应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礼拜日,当清晨的阳光照射到教堂墙壁上的圣母像的时候,教堂里总会出现一个年轻姑娘的身影,她是从偏远的乡下来到这里作学徒工的。她出身于一个贫苦但却万分虔诚的家庭,每到礼拜日,她总会步行几十里路,来到这座教堂里做礼拜,祈求圣母保佑远在乡村窝棚下的母亲,祈求她多病的身体早日康复,也祈求她那同样在外做工的父亲、她的全家能够平安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教堂中有一位高大瘦削的青年修士,每个礼拜日的清晨,当她走进教堂时,年轻的修士早已高高地站在讲坛上,高声诵读着《圣经》,向人们传达上帝的旨意和垂慈:“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②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当她离开教堂时,又总能看见那个年轻修士守在门口,向她祝祷着:“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他要保护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作完祷告,她觉得一周的烦恼、愤懑都会烟消云散,她的心里也就安宁快乐了。门外,是正午灿烂的阳光。
    
    女孩越来越喜欢来这里了,她被教堂的肃穆和唱诗班空灵的歌声所折服。她不像她那些浮躁的女伴,她喜欢听修士们讲先知的故事,她不识字,以前只是听人提起过这些圣人的名字,现在才知道了他们的事迹是那么的神奇有趣。当然,更加吸引她的,是她时常见到的那位青年修士。看到他,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圣母像旁边的那座基督塑像。也许,他正是基督的化身,是上天特意派来拯救她的。她要听从他的教诲。
    
    她行在街上,把手中的铜板分给流浪的人们,尽管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拮据。因为修士曾经告诫她“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在深夜漆黑的窄巷中独行,她也不害怕,青年的话在耳边回荡着:“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他要保护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尽管每天16小时的工作耗尽了她大部分精力,每当她厌恶劳作,变得心灰意懒时,她的耳边总会响起修士的告诫:“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这样,她便总能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工作。她相信,虽然现在生活清苦,但只要虔诚地对待圣母,对待上帝,终将有一天会得到永远的幸福的。虽然人世间有太多罪恶和不公正,但是,终有一天恶人们将会被彻底地清算。天国的光辉照耀着她。她的虔诚祷告似乎真的感动了圣母,母亲的病情在经过了几次反复之后,终于有了好转。
    
    女孩暗暗地喜欢着那位高大瘦削的青年修士,她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埋在心底,连最亲密的女伴也不告诉。她怕被人嘲笑,抛去她那卑微的身份不提,她爱上的是一个教堂的修士,一个僧侣——一个根本不可能过世俗生活、结婚生子的僧侣,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啊!她知道,这种爱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她想要得到的,只是能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他那苍白的面孔和忧郁的眼神,听着他那温和而又坚定的传道声——就像现在这样,这也就足够了。
    
    上帝的旨意并不能解除黎民百姓的苦难,更不能解释修士心中的疑问和苦痛。他开始悄悄接触从遥远的西方传来的马克思的异端了。
    
    在上古时代,犹太先知摩西得到了上帝的旨意,在红海的海水中开辟了道路,引导着犹太人回到东方的应许之地,在那里,他们建起了耶路撒冷,那是地上的天国之城。而今,另一位犹太先知马克思将要引导人类走向另一个应许之地,那里,马克思同样要建立起地上的天国之城。没有人受到剥削,没有人被压迫,雅利安人,斯拉夫人,犹太人……无论种族,肤色,性别,所有的人都将会在同样的阳光下劳作,所有人都将拥有同样的做人的尊严和权利。是的,“共产主义”不就是“圣餐”的变体吗?(注③)
    
    然而,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的乌托邦截然不同,通往这样的天国的,将会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根据《共产党宣言》这本工人阶级的《圣经》,无产阶级将不再是一盘散沙似的碌碌众生,而将成为整个社会的领导者,他们将担负起推动历史前进的重任,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并且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身。必须要用鲜血来染红暴力革命的旗帜,将革命的反对者放在历史的巨轮下,无情地碾碎。当然,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还必须要用无数牺牲者的尸体来铺成。在依靠暴力夺取政权后,无产阶级要对社会的其他成员进行专政,必须镇压和消灭剥削阶级,剥夺他们的财产、土地乃至生命。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的最后,它的作者满怀激情地宣布:“让旧世界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失去的将仅仅是锁链,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读到这里,修士的内心也在跟着发抖。他希望解救贫困的人们,但是,他不希望以这种暴力的方式。1871年巴黎公社的尝试已经葬送了太多无辜的人,人们想要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不想却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他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尽管马克思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迫不得已的唯一方式。
    
    修士也在暗自留意那个姑娘,他见惯了商人们的惟利是图,见惯了神甫和主教的虚伪——他们宣扬的是上帝的旨意,可自己的行为却和地狱里的恶魔并无二至。可是,他在姑娘的目光中看到了人性的光彩,看到了善良、正直。她虽然衣衫褴褛,但她的目光中却有着富家小姐所没有的自尊。在礼拜日,他也偶尔会听到她在跟着唱诗班学唱赞美诗,她的声音是那么清纯、甘冽。书上说,无产阶级将是整个旧世界的掘墓人,而教会,包括他自己,也是旧世界的组成部分。那么,那个姑娘也会是自己的掘墓人吗?他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她根本不可能看到那些书上的内容,她不识字。
    
     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处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发展滞后的俄罗斯帝国尤为严重。整个国家陷于瘫痪状态,工人失业、农民破产、广大普通劳动者愈加贫困,社会动荡,政治罢工和武装暴动不断。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俄国城乡的工人和农民运动就从未停止。1901年5月,彼得堡奥布哈夫兵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手无寸铁的罢/工者还同前来镇压的政府军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02年,在顿河岸边的罗斯托夫,3万多工人的罢工延续3个多星期。1903年,在乌克兰和南高加索各工业中心,约有20万工人参加了斗争。在工人运动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农民们纷纷夺取土地,仅在1902年就有300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1905年,这注定是个动荡的年份。新年刚刚过去,莫斯科最大的工厂的工人们便发起了新一轮的罢/工,其他企业立即响应。一周之后,这场罢/工浪潮已经席卷整个城市。工人和其他阶层的贫苦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准备去向沙皇递交一份请愿书,这是一篇代表着社会各个阶层利益需求拼凑起来的文字,在这份请愿书的最后几句话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威胁:“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也用不着去找办法了。我们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通向的是自由和幸福,一条通向的是死亡……”人们并不知道,请愿书的预言将会在他们身上应验。
    
     布尔什维克听到将要列队请/愿的消息后,马上到各工厂去向工人们说明,这种行为不但是徒劳的,而且是危险的。“用这样的低廉的价钱,用一纸请/愿书,是买不到自由的。自由是要用血来换取的,自由是要在残酷的斗争中拿起武器来争得的。”布尔什维克的声音被淹没在鼎沸的人潮中,那个时代他们的组织还太薄弱,还不足以担起引导民众的重任。
    
    姑娘从自己的伙伴那里得到了罢工的消息,她本来不打算去参加请愿的,她要在这个周末加班赶工,她甚至劝说自己的女伴也留下来,她觉得她的雇主还算仁慈。但是,当她得知那个年轻修士也要随队参加请愿,便不由分说跟着去了。
    
    那是一个礼拜日的中午,请愿的帷幕平静的游行中拉开,在激进的加邦神甫率领下,15万工人和贫苦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各工人区都排起长队,浩浩荡荡地向红场的方向聚集,许多人手中拿着圣像和沙皇的肖像,北风呼啸,天色阴沉,到了傍晚时分,暴风雪不期而至了,请愿的人群就在风雪中行进。
    
    请愿的队伍由激进的加邦神甫引导,里面不乏教会的成员。年轻的修士身着法衣,走在年轻女工的队伍前列,姑娘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他俩几乎是并肩走在一起的,以前他们还从未这样接近过。
    
    然而沙皇并不在莫斯科。在和平请愿举行之前,沙皇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对和平请愿进行血腥镇压。沙皇把首都的政权交给了军事司令部接管。他指定近卫军要在“镇压叛乱”中起主要作用,用其他部队加以支援。在预定的地点,政府已经集结了20个营的步兵和20多个连的骑兵。在游行的前一天傍晚,包括高尔基在内的一群作家和学者前去进见大臣们,恳求政府不要对工人及其家属们下手,但是无济于事。
    
    即使在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时,游行者们仍然继续前进。他们相信沙皇是愿意倾听他们的要求的,他们不相信士兵们会向自己的同胞们开枪。
    
    当看到游行队伍拒不后退,政府当局便惊慌起来。他们认为这是革命的第一个征兆,只有通过显示武力才能最有效地遏止住这批“暴民”不断增长的势头。士兵们在各路口堵住了和平进军的工人及其家属队伍。当工人们来到时,迎接他们的是一排排步枪的子弹,一小部分已经进入红场的群众,也遭到了早已等在那里的军队的枪击。
    
    修士已经走到了人群的前方,他已经预感到事态的不妙,他打算先稳住情绪亢奋的人群,然后上前与军警交涉,靠自己的身份来化解危机。他的声音依然如同布道时那样,低沉、温和却又坚定:“我就对你们说,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话音未落,成排的子弹已经从枪口射出,青年修士倒在雪地上,他身上中了数颗子弹。
    

    人群惊慌四散,姑娘冲开惊慌四散的人群,不顾一切地冲向前去,与她心中的恋人在一起,在暴风雪中,紧紧拥抱。……子弹也同样穿透了她的胸膛。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是注定没有缘分走在一起的,但是,在通往地狱的征途上,他俩却依偎在一起,紧紧拥抱。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这一天,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在这场惨剧中,有一千多参加游行的工人群众被打死,数千人受伤。无辜民众的鲜血激起了人民的斗志,工人运动,水兵们起义,轰轰烈烈的俄国1905年革命的帷幕由此拉开,持续了一年才逐渐平息下去。
    
    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圣彼得堡的冬宫被山呼海啸般的“乌拉”声淹没,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轰开了新的黎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工人、农民和士兵掌握政权的国家,刻着金色镰刀和铁锤的红色旗帜从斯莫尔尼宫升起,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6的土地上高高飘扬着。
    

    ******* ***************** *******
     也有人说,《莫斯科没有眼泪》讲述的是战争,那些旷日持久的战争。
    
     许多首都都经历过战争。但是,很少有哪座城市能像莫斯科这样,经历过两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而这两场战争的结局最终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
    
     1812年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几乎荡平了整个欧洲大陆,为了迫使最后的敌对势力俄国屈服,他率领着史上空前的60万军队侵入俄国境内,直取莫斯科。面对法军的绝对优势,20万俄军在杰出的统帅库图佐夫率领下,依靠恶劣的天气和泥泞的路况且战且退,一路上坚壁清野,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最后,他们撤出莫斯科,并且付之一炬,把这座古老的都市化为一片火海。
    
     法军进入了莫斯科,却只占领了一座空城。此刻的法军已经折损大半,粮草也已告罄。俄罗斯严酷的冬天终于来临了,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严寒的天气,泥泞难行的道路,更有成千上万俄罗斯军民充满仇恨的反攻。拿破仑撤出俄境时,身边仅仅跟随着不足2万名残兵败将了。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进入巴黎,迫使拿破仑下台。
    
     这场战争,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历史。然而,与100多年后那场战争相比,拿破仑的伟绩和库图佐夫的武功都不由得不相形见绌。
    
     时空坐标移到1941年11月7日的清晨,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很低,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在红场上,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阅兵式在一如既往地进行。广场上的人群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从列宁墓的讲台上传出的那个熟悉的声音:“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在红场上熙熙攘攘的游行队伍中,一位姑娘翘首企盼,期待着能再看一眼她心中挂念的青年的身影。可是,他一直没有在视野中出现,姑娘只好黯然离去。
    
    其实他俩早已道过别的。那是一个寒冷的初冬的深夜,在火车站的站台上。透过雪后淡淡的薄雾,首都的万家灯火若隐若现。他俩曾经是童年的玩伴,在上学的日子,他们时常在乡间的白桦树丛中并肩走过。大饥荒和大清洗的岁月刚刚过去,小女孩歌唱着,唱的是理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说她将来要做一名乡村歌手,平日劳作,到了节庆的日子就为村里贫苦的人们歌唱。小男孩则吹着口琴为她伴奏,他是个内向羞涩的男孩子。他想要做一名物理学家,探寻太阳与星空的奥秘。他们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永远不分开。当然,那只是最清纯的同学情谊,直至今日,依旧仅仅如此。
    
     可是现在他们不得不分开了。青年即将开赴前线,投入到保卫首都的战斗中。他并不喜欢战争乃至军队的生活,是保卫祖国的使命感使他放弃了学业,应征入伍。姑娘也快要离开这座城市了,因为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她将随着政府大规模疏散的洪流,到那遥远的东方,在新西伯利亚附近的森林中担当伐木工的工作。临行前,青年送给姑娘她一直心爱的口琴,姑娘则把自己的照片交给青年。他们立下誓言,等战争结束了,他俩还要回到这里见面。
    
     此时此刻,纳粹德军发动的旨在攻陷莫斯科的“台风”行动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之久,180万纳粹军队,1700辆坦克,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纳粹轰炸机随时都可能飞到红场上空。透过望远镜,德军军官已经依稀可见瓦西里勃拉任内大教堂那洋葱头般的穹顶。
    
     为了保卫莫斯科,一列又一列步兵、坦克和反坦克炮,正从全国各地,以至遥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开来。政府将市民编入战斗序列,短短三天之内,就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45万人,其中3/4是妇女,正在莫斯科的街巷间日夜修筑防御工事。


    
    战士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红场,接受检阅后,直接走向战场,他们中很多人就这样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寒风萧瑟,红旗猎猎,一如那句传遍战场的誓言:“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那些英雄们早已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牺牲,他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但这句钢铁般的誓言却传遍了战场的每个角落。


    
    那是一幅何等悲壮惨烈的图画!雪的白色与鲜血的红色相互映衬着,气温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暮气和着硝烟在战场上弥漫,繁华的都市已经化为瓦砾,钢铁巨塔扭曲着,宛如史前巨兽的尸骸。残破的战车上燃着熊熊烈火,残垣断壁下隐藏着重重杀机,到处是残肢、脑浆以及腐烂多时的尸体。两种红色——一方是镰刀锤子的红色,一方是红底白圈黑十字的红色——交缠在一起,不死不休。对于常人,设身处地于这样的场景,恐怕早已到精神崩溃的边缘。但是,这里的战士和民兵却要冒着漫天的飞雪,迎着敌军的炮火,去战斗,直到用尽最后生命的一丝气力,直到最后一人。对此,西方历史学家这样评价:“俄国军民……在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能坚持下去,而换做西欧军民,就会瘫痪下来。”
    
     莫斯科围攻战的失利是希特勒在东线的第一次失利,随后,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另一方倾斜了。几乎被闪电战彻底摧垮的巨大国家奇迹般地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和耐力,在经历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和华沙会战这些伟大的同时也令人窒息的战役之后,复仇的矛头直指它的源地——柏林。
    
     由于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意识形态与种族歧视的阴影,与西欧战场上偶尔还会惊鸿一现的君子风度与骑士精神相比,东线战场则是完全是赤裸裸的以死相搏。每场大战役双方的损失都动辄以百万人计,而平民的伤亡则数倍于此。在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位德国军官就曾在日记中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位于战线侧翼的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长达900天,90万平民死亡,其中仅冻饿而死的平民就接近70万人。但不屈的红旗始终没有倒下。对比我们的南京沦陷和此后发生的惨剧,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深深的感叹了。   
    
    姑娘的祝福给了青年信心和勇气。每当看到姑娘的照片,想象着在遥远的新西伯利亚,在另一片白桦林中,她正在辛劳,艰难,但却自由和骄傲地生活着,而这种自由和骄傲正是由他所在的部队,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来维护的,想到这里,一种男人特有的自豪感就会青年的心中升腾,他全身便会充满了力量。一路上,青年奋勇作战,他的军衔很快升至上尉,他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勇敢起来,他觉得自己已经像个真正的军人了。他很幸运,一方面,他所在的部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坚苦卓绝的鏖战,几乎打遍了苏德战争的全场;另一方面,在这数十次战斗中,他仅仅负了两次轻伤。在解放华沙的战斗中,青年被一颗子弹击中胸部,子弹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放着姑娘照片的盒子上,捡回了一条命。姑娘的照片被弄得支离破碎,已经看不清容貌了,但是青年却舍不得丢弃,他小心翼翼地碎片收集起来,一直放在胸前珍藏。
    
    但是,青年依旧不喜欢战争。他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那时他就可以回到故乡,当一名物理学家,或者物理教员,继续着他期望的平静生活。他还没有忘记当时分手时立下的誓言,现在她还好吗?她是否会要定居在新西伯利亚,把他彻底忘记?她是否已经作了别人的妻子?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已经到了1945年的4月,春天快要来了。
    
    在攻打柏林的战役中,青年所在的部队又被放在最前方。为了尽早攻入柏林,苏军队伍中展开了竞赛。
    
    4月15日凌晨,攻克柏林的战役正式打响。苏军的上万门火炮、迫击炮开始了猛烈轰击,轰炸机在德军阵地上倾泻下如暴雨一般的航空炸弹,德军的防线几乎没有抵抗就已经被摧毁了,40多万德国士兵成堆成堆地躺在尼斯河和施普雷河河畔,其中很多都是刚刚被征入伍的平民。紧接着,苏军集中了最强大的兵力攻克了被称为“柏林之锁”的泽洛高地。前面就是便于坦克军群进攻的开阔平原了。及至4月18日,苏军全线突破了德军的奥德河、尼斯河防线,以250万人、4万多门火炮、6000多辆坦克、7000多架飞机之巨大兵力,对柏林形成了围攻之势。
    
    身陷彻底覆灭的边缘,纳粹仍然困兽犹斗。柏林城内每一栋楼都被加固、改装为防守堡垒;每一扇窗户都变成了火力点。德军甚至发明了一种弯曲的枪管,以对付拐角处的进攻者。整个柏林城已没有不穿军装的德国男子,连十二三岁的男孩也裹着肥大的军服拿起了比他们还高半个头的枪。德军中最精锐、最死忠的党卫军和国民卫队躲在下水道、残垣败壁和屋顶上,随时准备歼灭入城的苏军。由于绝望,他们已经彻底疯癫,穷凶极恶。


    
    虽然苏联的坦克群几乎轰遍了柏林城内200多万幢建筑物,但丝毫没能削弱来自废墟的火力。长驱直入的苏军坦克被暗处的反坦克火箭弹和燃烧瓶炸得稀烂,横亘在狭窄的街道中,阻挡了后面部队的前进;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士兵没有了坦克的掩护,白白成了敌人的活靶。
    
    绝大多数苏联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踏进柏林城。他们根本搞不清方向,只知道往前冲,结果,蝗虫般密密匝匝的子弹扑面而来,把他们成批成批地撂倒。然而,苏军也同样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颠狂状态。复仇的烈火烧得他们群情难抑。即使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战友倒在脚下,也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一场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艰苦鏖战,其惨烈程度比斯大林格勒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场复仇者与绝望者的战斗,谁都无所畏惧。
    
    4月30日黎明时分,苏军开始围攻柏林国会大厦。德军在这座大厦里安置了重兵,以守卫在一片废墟中仍然矗立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军将坦克大部队化整为零,与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组成强击群和强击支队,逐个逐个地攻克德军的堡垒。他们还点燃烟雾瓶。在烟雾的掩护下,士兵冲进下水道和大楼里,用刺刀与德国人短兵相接。虽然战场上早就没有了前与后之分,但苏军士兵还是在向前猛冲,一个人倒下了,身后的人再跟上。
    
    在这样前仆后继的冲锋中,青年不慎被流弹击中,这次姑娘没有能再次给他带来好运气。青年倒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倒在即将胜利的最后时刻。视野模糊了,姑娘的支离破碎的照片从他的怀中飞出,随着风飘过街巷的尽头,飘向遥远的东方去。


    那天夜里,当镰刀锤子红旗在柏林上空升起的时候,青年短暂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看见一个身着苏军军装的姑娘在街道尽头的拐角处出现,向他缓缓走来,他认出了那个留着黑色齐肩短发的女孩,他知道她是特地来接他的。他站起身来,牵住姑娘的手,和她并肩走着,就像从前一同上学时的样子,走过硝烟弥漫的街道,走向无尽的光明中去……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青年并不知道,姑娘是在欺骗他。她并没有疏散去西伯利亚,她留了下来,留下来拿起枪参加保卫首都的战争。在青年刚刚出征不久,姑娘所在的队伍遭到了纳粹军队的伏击,她用枪声掩护战友突围,自己却陷入了重重围困之中。弹尽粮绝之时,她拿出青年送给她的口琴,吹起他们都熟悉的曲子,她轻声温柔地说着:“原谅我,我不能兑现诺言了……”她用仅剩的子弹射进自己的胸膛。鲜血在她胸前涌出,就像玫瑰花儿在突兀地开放着。
    
    枪声响过,纳粹士兵围拢上来,他们惊讶地发现,与他们周旋了一星期之久,让他们付出了12名士兵生命代价的,竟然仅仅是一个外貌柔弱的女子。愤怒和羞耻让他们发狂,他们用尽一切恶毒的手段蹂躏尸体,凌辱已经死去的人。最后,他们将尸体肢解,抛在荒野,抛在那片白桦林里,他俩许诺永远不分离的那片白桦林里。身首异处的头颅落在雪地上,却依旧高昂着,那双美丽的眼睛始终没有合上。
    
    雪依然在下着,白桦林依然安详静谧,但是,年轻的人们却再也回不来了。甚至,连一座墓碑也没有留下。
    
     “士兵躺在雪地上,就象躺在天鹅绒上一样。”
    
     这是诗人描写那些战争的诗句。从那时起,我第一次觉得,在战争中死去,死在保卫自己国家首都的战场上,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从攻克柏林的战役打响,到德国宣布投降,在仅仅持续了18天的战斗中,苏军死伤达30多万人,平均每8个参战的苏军官兵中,就有一个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而此时此地,美英联军正在策动新的世界大战。数十万钢铁洪流正时刻准备着,冲破纵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蘑菇云差一点就在伏尔加河畔的万里雪原上升腾。直到1949年,红军同样掌握了原子弹的秘密,以及遥远的东方另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核战的阴云才逐渐淡去,转为更加旷日持久的冷战。
    
    相当长的时间以来,西方媒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宣扬和夸大西方盟军的功绩,如北非之役,不列颠空战等,甚至声称那场坐收渔利的D-日(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转折点,而对苏军的东线,则一贯地忽视,歪曲。事实上,和东线比起来,西线上最著名的最艰苦的战役,双方的人员伤亡都不过是个零头而已。而整个二战期间美军的损失也不过仅仅是苏军的5%。当然,这场战争更造成了苏联境内至少2700万的平民死亡,4000万的平民伤残,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了战争的蹂躏。假如当年在没有东线的浴血奋战,或者哪怕东线仅仅有丝毫的松懈,那么,纳粹军队及其仆从在扫平欧洲大陆之后,将会猛扑英伦三岛,进而横渡大西洋,以闪电般的速度穿越五大湖,横跨大草原,最后在落基山脉与自西海岸登陆的东洋军队会合。那么世界就将会是另外一种模样。——当然,未必就比现在更糟糕。
    
    在60年后的今天,描述那场战争的歌曲仍然在流传着。有些歌曲如《喀秋莎》、《小路》,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但俄文原版的,我仅仅听过《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者之歌》等可数的几段。那是数百人的大合唱,那种震撼的感觉,大概和在平壤参观小学生团体操的南韩老师的心情相似。这些歌曲是不能译成其他民族语言来演唱的,因为换成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歌曲里那种激昂悲壮的气势就会大打折扣。那决不是现在的“愤青”们空泛的报国之心和豪言壮语所能解决的。
    
    ******* ***************** *******
    
    除了这些震撼人心的战争歌曲之外,苏俄音乐中还有很多歌曲在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歌唱爱情。很难想象,一个粗犷豪放,盛产烈酒并惯于豪饮的民族,竟然也有如此的浪漫和羞涩。
    
    时隔几十年,再来聆听这些歌曲,时常有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它们太单纯,太清澈,像被滤沙网过滤过的清水一般,疏离于生活的现实,按照现在年轻人的观点,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和虚伪。其实,那时的人没有什么不对,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时代改变了。它改变得太快,太突然,以至于我们很多人都应接不暇。
    
    ******* ***************** *******
    
     其实,我更希望《莫斯科没有眼泪》这首歌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它就发生在离现在不久之前。

    一名中国留学生来到莫斯科,在某所大学中研修高能物理。他习惯在图书馆明亮的灯光下埋头苦读,却从未注意到,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一双美丽的黑眼睛正在悄悄地注视着他。
    
    
     那是一位在校园里做清洁工的姑娘,在十余年前的社会剧变中,她失去了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和亲人,被迫背井离乡,从东西伯利亚的边疆小城来到这里谋生。她的祖辈同样来自遥远的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度,尽管已经离开了故国百十余年,尽管并不懂得祖国的语言和方块字,但是,毕竟,她的身体里流淌的同样是炎黄子孙的血液。


    
    每天晚上,中国青年都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而女孩总是在夜深人静之际做例行的清扫。在这样许多个夜里,二人都整夜相伴着,默默地相伴着,只有他们两个人。本应有许多话要倾诉的,却不知该从何谈起。
    
    姑娘对中国并无好感,在数十年中苏交恶的岁月里,她的家庭因为中国的血统而遭受排挤。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年月,中国“倒爷”们的贪婪和欺骗伎俩给她留下极坏的印象。可是,看到这个中国留学生,她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不仅是因为同样的黑眼睛和黑发,更因为她隐隐觉得,在多年以前的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他俩应该见过面,曾经熟识过。
    
    女孩开始重拾自己祖先关于故国的追忆了,她回想着幼年时家里悬挂的中国年画的样子,她把家里仅剩的残破的青瓷茶杯当作珍宝收藏。在那以后许多个夜的梦里,女孩都会梦见自己骑乘着平日专用的那只有魔力的扫帚,穿过朵朵彩云,飞回到故乡,飞回到那个遥远东方那个古老神秘的国度去,梦到她看过的中国武侠电影里那苍翠欲滴的水墨山水,梦到那扬子江畔,建在青花瓷堆成的山上的长城和天安门。梦到自己陪伴在那个高瘦的中国青年身旁,他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留着乌黑发亮的辫子,手中拿着口琴——那是她小时侯在一片树林中捡到,又同样在那片树林里丢落的。他正在微笑着听她歌唱。④ 社会的动荡让她丢弃了以往的全部信念,现在,童年时那些美好的东西似乎又被这个中国人带回来了。
    
    中国青年是平生第一次来到这座古老庄严的城市,但这里的街巷,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似曾相识。似乎命运在冥冥之中安排他来到这里,来这里见一个失散已久的故人,赶赴一个多年以前的约定。时间缓缓流逝,他也逐渐熟识了那个女孩,看到她身着暗蓝色的清洁工制服,出没在教室、楼道、厕所之间,蓬头垢面。他看到她吸烟、酗酒,粗声大气地和人吵架,作着下流手势,那些脏话让他一个男人听了都觉得脸红,据说,她甚至经常参与社会不良青年间的街头群殴。
    
    但是,每当熄灯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却总能听到她的那清澈干冽的歌声,她在阴郁的日子里歌唱,她在明朗的日子里歌唱,歌声宛若春水般欢快,却带着淡淡的,无法抹去的忧伤。青年知道,她原本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子——其实现在也依旧如此。是生活的艰辛让她学会了用烟酒来麻醉脆弱的神经,是社会的动荡让她变得粗野、堕落、自暴自弃。
    
    那歌声他似乎很熟悉,它曾经在帝俄时代的教堂前响起;又或者在那卫国战争的战场上,从硝烟中飘过。那个年轻的身影,应该早已长眠在这座城市中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化为枯骨;不!不是的,她分明刚刚在他不经意间,悄悄从他身边走过。
    
    她披着暗蓝色的法师长袍,留着漂亮的黑色齐肩短发,手持带有魔法的扫帚。她不是凡人家的女儿,她是一个会魔法的巫女,——不,应该是仙女,她和她的那些魔法,是无法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解释的。
    
    可是,中国青年无暇顾及这些。在国内他早已立下志向,献身于霍金未竟的事业。除了研读物理学之外,他更为着他心中的理想而来,他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了联盟,他们要复兴那个业已消亡的伟大国家,拯救那些在社会动荡和“休克疗法”中饱受摧残的穷人们。80年前,是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送去了马/克/思//列/宁的教诲,现在,该是炎黄子孙拯救这片广袤的土地的时候了。这些,他是不可能轻易让任何人知道的。
    
    一个深夜,夜读晚归的青年在黑巷中上遇到了极端排外的光头党暴徒的围攻,很快就被逼到角落,紧接着便是棍棒和匕首相加。危急时刻,梦中的仙女真的降临了。当然,她不可能是骑着扫帚飘然而至,她只是在下班的路上偶然经过这里。但不管怎么说,她的确是仙女降临,她用祖辈流传的中国功夫击退了歹徒,并把青年送到医院,彻夜守护着他,直到医生告知他已经脱离危险。
    
     拂晓时分,青年从昏迷中醒来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姑娘已经悄悄离开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校园主楼的尖塔顶上的时候,她又回到晨扫的岗位。午夜已经过去,灰姑娘扮作的仙女终究要变回灰姑娘的原形。
    
    一年悄悄地过去了。由于国内突发的变故,青年不得不中断了学业,踏上归国的旅途,他满腔的抱负也就从此化为了泡影。在纷飞的大雪中,女孩目送着开往东方的列车远去,她流下了眼泪。她默默地看着似乎已经是握在手中的幸福从身边溜走。拥有的时候不珍惜,一旦失去了,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姑娘放声歌唱起来,凄婉的歌声伴着漫天的飞雪,那是少女发自内心的歌声,她本想在合适的时候,在两个人单独相处时,在他耳边轻声低吟的,现在,却只能让她自己听见。
    
     女孩并不知道,其实青年一直是喜欢她的,只是他没有机会,更没有勇气表白而已。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其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埋在心底,默默地守望也是一种幸福,只要在这个梦想的幻泡彻底破灭之前。我一直这么觉得。

    ************* ******************* ******************

    莫斯科没有眼泪。也许,上面这些故事都不是歌词作者的本意,它只是要表达那些曾经的繁华与欢悦,和现时的离别与忧伤,仅此而已。 并没有更深刻的涵义。
    
    莫斯科没有眼泪。其实,这些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故事中,极其平常和普通的几个。他们都曾经有过自己的光荣和梦想,有过自己的明亮美丽的日子,这些光亮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黯淡下去,并且终究会消亡,归于沉寂。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一个地跨世界陆地面积1/6,存在了80余年的伟大国家以及她的崇高理想都可以被轻易遗忘,更何况那些微不足道、自生自灭的芸芸众生。
    
     ******* ***************** *******

    2005年春节期间,一个雪后寒冷的昏昏欲睡的傍晚,在一首过时的原苏联乐曲中,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幻景:夜幕降临,幽深的岩洞中燃着熊熊篝火,一群红色的小鬼围着火堆舞蹈,烟气在洞中弥漫开来,直到各个角落。这首歌的名字叫《莫斯科—北京》。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这到底让我依稀记起些什么了。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高加索山脉与昆仑山脉紧紧相连,伏尔加河的涛声随着长江的潮汐此起彼伏,从什切青到巴格达,再到平壤,红色的疆土从未有过如此辽阔,人民从未有过如此团结。在同一面红色的旗帜指引下,欧亚大陆上的不同肤色的民族为着共同的理想奋斗着。“我们不怕战争挑衅,人民的意志赛过雷鸣!”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几乎是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文盲半文盲变成了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在几乎完全免费的技术扶持下,昔日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起了成规模的钢厂与铁路,拦河高坝缚住了苍龙,干旱贫瘠的土地被翻飞的麦浪所覆盖。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理想主义飞扬的时代。劳动是最令人尊敬和值得骄傲的事业,太多太多的人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矿工的工资一度远远高于政府工作人员;最广大的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社会底层的贫民直接参与国家宪法的制订,而制定这部宪法的最终目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彻底消除,乃至整部国家机器的消亡。
    
     同样,那个时候,整个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在空前高涨,殖民地纷纷独立,西方国家内部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帝国主义在新旧两块大陆上节节败退,他们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诚惶诚恐,夜不能寐,他们担心某个深夜,他们的酣梦会被革命的号角惊醒,红色的黎明会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降临。
    
    似乎是冥冥中早就注定了的,这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在取得革命的领导权之后,过上了太平日子的革命队伍逐渐腐化,演化成特权阶级乃至既得利益集团,背叛了理想,脱离了劳动,脱离了他们依靠的工农群众。半个世纪前谢世的托洛茨基老头的恶毒预言在不断应验着。更有许多野心家和骗子混进了工人的先锋队,自诩为“理论家”以便公开“修正”马克思和列宁的理论,以党员乃至党的领袖的身份从事着颠覆党的活动。
    
     按照马克思的预言,新的社会将率先在发达的英、法、德国,以及新大陆建成,而出乎他们的意料,相对落后的俄国却迈出了第一步。正因如此,苏维埃政权的经济自一开始便处于帝*国*主*义的围攻之下,并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历经十数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增长开始不可避免地放慢,甚至趋于停滞。1953年,随着一个猪倌出身的领导人登上了克里姆林宫权利的巅峰,由于至今仍旧难以理解和解释清楚的诸多原因,牢不可破的联盟内部出现了裂痕,横跨欧亚的广阔疆土被分成数片大大小小的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那些本应用来毁灭旧世界的武器用在了曾经的兄弟之间。1968年,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扑灭了布拉格可笑的短暂春天;一年之后,为了争夺一个江心小岛的控制权,阵营内部两个最大的国家在白山黑水之间摆开了战场……
    
    1985年3月,一个脑门上长着地图状胎迹的懦夫登上了克里姆林宫的权位,他那自取灭亡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导致了国家的混乱:生产停滞,生活用品短缺,社会动荡不安,种种淡出社会多年的腐朽思想死灰复燃,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前所未有地激化。在内外势力的联手打压下,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些人试图拯救国家,然而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早已在长久以来舒适奢靡的生活中流逝,几十年来一贯官僚主义的作风也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戴,他们的政变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终于,在1991年,那个寒冷的圣诞之夜,飘扬了八十余年的旗帜在红场缓缓降下,一个伟大的进程自此无端中止。
    
     巨大的国家就这样解体了。国内,国外,友人,仇敌,几乎没有人想到事情会是这么突然。既得利益者、投机家和骗子粉墨登场,披上了人民救星的外衣,打着人/权和自/由的旗号,把人民的资产和权利放进自己的囊中,成为新的巨富和寡头,红星闪闪的克里姆林宫被新的沙皇占据,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沙俄时代,在这个国家里,现在有1/5的人口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流浪汉重新漫步在昔日红色的首都,醉卧街头,在暴风雪中无助地死去,而在几公里外的豪华展厅中,世界顶级的奢侈品交易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在获得了“自//由”的“欧洲粮仓”乌克兰,粮食产量却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减少的速度更是创造了和平时期的世界纪录。全世界所有的左//派政治团体都在不约而同地向右转弯,他们原本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政治主张变得功利、世故,迎合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和利益。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遭受着“精英”阶层和新旧贵族的口诛笔伐。自从巴黎公社建立开始,对红色政权的诬蔑、谩骂、经济制裁、煽动暴乱乃至直接武装干涉就从未停止过。在无数部书籍和电影中,革命领袖被描述成居心叵测的暴君、独裁者;参与革命的民众,要么是被强权逼迫,要么是一群被洗脑的乌合之众。在美国某杂志评出的20世纪世界“十本最有害的书”中,《共产党宣言》得了最高分,位列榜首。
    
     《圣经》里有这样的故事:耶稣经过一个村庄,看到村民们抓住一个女子,他们对耶稣说,先生,这女人是行淫时被抓到的,按照摩西的律法,这样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耶稣说,你们当中谁要是认为自己没有罪,谁就可以拿石头砸她。听了耶稣的话,村民们一个接一个溜走了,因为他们所有的人都有罪。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罪,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无端指责别人。列宁和斯大林都不是圣人,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那我们为什么总是以十全十美的完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呢?
    
    同样,那些抱怨自己受到过多摧残的人们,他们往往看到别人的过失,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孽更多、更重。
    
     如今,罪孽深重的却给自己披上了光明正确的外衣,干着所谓维护正义与和平的事业。民主、自由、人权这些原本神圣的字眼遭到了玷污,成为无端侵略的借口。
    
     在被称作阻碍世界和平与自由的邪恶轴心覆灭之后,世界并没有获得“民/主”人士许诺的持久的和平与繁荣,与此相反,种族间的隔阂愈演愈烈,社会各阶层间的仇恨加深,暴力犯罪与日俱增,核战争的阴影重新笼罩着全球;颓废思想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弥漫,无望,绝望,成了年轻人眼中,未来的唯一印象。
    
     如今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怖分子手中的AK系列突击步枪,废弃的超大当量核武器,一个又一个危害世界安全的热点冲突地区。商人们四处兜售关于革命领袖的收藏品,以换取经济利益;红黑相间的切·格瓦拉肖像成了年轻人叛逆精神和摇滚乐的象征。1840年代,一个令人不安的巨大幽灵在欧洲上空徘徊着,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它依然只是一个幽灵而已。
    
     时间永是流逝,昔日的辉煌终究会被沙尘埋没,最后归于荒芜、沉寂。但是,有一些东西是永远无法被磨灭的。那些伟大的思想理论影响过整个世界的人,直到现在,这种影响依然无处不在。那些著作经过无数次断章取义和恶意歪曲,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却依然流传着;那些慷慨激昂的战歌已经改写成轻音乐和摇滚乐,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间依然传唱,只是人们不再知道它们的真实意义。在那个充满歪曲与污蔑的电玩游戏《红色警报》中,苏军舰队从迈阿密海滩登陆,在新大陆上横行,屠杀美国平民;遮天蔽日的基洛夫飞艇满载着核弹飞向曼哈顿,将自由女神像炸个稀烂,面目酷似列宁的苏军领袖对美国民众洗脑,甚至一度精神控制了美国总统。在英国人托尔金的著名奇幻小说《魔戒》(《指环王》)中,也可以从邪恶军团身上很明显地找到那个苏维埃国家的痕迹。在恶毒攻击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只是,已经再也没有人能把内心深处的恐惧化成现实的力量了。

        
    
     在若干年后,某个飘雪的黄昏,在沉沉暮色中,也许会有人依稀想起,也是在这样的风雪中,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曾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斗,不是为一己私利或者某个狭隘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全世界穷人和受压迫的人民的解放而斗争。红星闪闪,红旗飘扬,他们克服了种种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四面围攻,他们曾经赢得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在一战的废墟上建起了地球上最最强大的国家——那个时侯,全世界都在颤抖。
    
    也许会的。
    
     莫斯科没有眼泪。
    
    
    
    后记
    
    自小开始,就接触了很多这样的东西:红旗,镰刀和锤子;列宁的肖像;普希金和高尔基的诗篇;《喀秋莎》和《小路》。喜欢那个国家那种阴郁,寒冷,潮湿,带着淡淡的忧伤的氛围,直到现在。
    
     现实中的莫斯科并没有太多大雪,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冷。事实上,在冬天大多数日子里,莫斯科都要比哈尔滨暖和一些,有时甚至暖过沈阳。至于所谓莫斯科的忧伤氛围,我觉得那是温暖地方的居民对寒冷的一种误解,就像关内游客时常提及的哈尔滨的忧伤一样。如果城市真的会流泪的话,莫斯科的眼泪也决不比我们的南京,乃至北京多。而我心目中所谓的莫斯科,也不过是某个偏远的寒冷的中国城市比如哈尔滨,或乌鲁木齐的幻影而已,而这两个地方我又都没去过。
    
     我看过《莫斯科没有眼泪》的MTV,大概就是在香港本地拍的,在近乎黑白的影像中,一座略显沧桑的西式建筑,落叶掩埋了老旧的汽车,一个身着黑色风衣的忧郁的英俊青年,仅此而已;除了背景音乐的手风琴伴奏以外,曲子也并没有俄罗斯音乐的风格。但是,乐曲尚未结束,我已经流下了眼泪。
    
     真正使我流泪的,并不是两个美少女柔婉的演唱和歌中若隐若现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是那些远去的理想和对理想的怀疑与失落,还有理想失落后的迷惘。
    
     多年以前,有部苏联电影叫做《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讲的是一个外乡女子奋发自立,向命运挑战的故事。但是,在整个国家风雨飘摇,民众就像那些苍茫波涛上漂浮的枯叶,被历史的波澜抛到风口浪尖的时候,仅仅凭个人的奋发努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宿命呢?
    
    还有一篇著名的苏联小说《诺言》,曾经作过我们的小学课文而广为人知。作者在夜晚公园中发现一个哭泣的小男孩。原来,一群孩子在玩战争游戏,扮作“军官”的孩子命令担当“哨兵”的他坚守岗位。天逐渐黑下来,别的孩子都回家了,却忘了给他下“撤岗”的命令,于是他就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挨饿受冻。这篇小说的原意是赞颂那个小男孩遵守诺言,可是现在我读起来,却每每唏嘘不已。
    
     是的,现在只有懵懂的小哨兵还在坚守着岗位,而那些大孩子们都早已抛却自己的所谓崇高理想和信誓旦旦的空谈,回家去了。
    
     我们从小被告知不要信仰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现在,仅存的对现实的信仰也摇摇欲坠了。
    
     谨以此篇纪念那个让亿万人热血沸腾的伟大时代,现在,它已经逐渐远去,即将被人忘记了。实际上,那个时代离开我们,仅仅过去了15年。红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的那一年,我还是个12岁的孩子。
    
     莫斯科没有眼泪。
    
    注释:
    ①《下一站天后》,香港人气组合Twins演唱,她们也是《莫斯科没有眼泪》的演唱者。这个注释是给不听歌的同学们准备的。
    
    ②本文中引用了一些圣经段落,大都出自旧约的《诗篇》、《箴言》等等章节。另外需要说明两个细节:1、这段故事源自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8日)的“流血星期日”,但故事发生地点是在圣彼得堡而非莫斯科。
    2、东正教的神职人员,除了地位极高的少数人以外,似乎都是可以结婚的。其实这段故事是看了《情癫大圣》之后才有的创意。(众:-_-)
    
    ③在德文中,共产主义是 Kommunismus,圣餐是Kommuion。英文里共产主义是Communism,“圣餐”是 (Holy) Commnion,这两个词是很接近的。但在俄文中,共产主义是 коммунизм 圣餐是 Святое Причащение,差别还是很大的(感谢百度俄语吧里一位无名网友的协助)
    
    ④这段谬误百出的关于中国的描述,是模仿西方人对中国的错误观念,故意弄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1/471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苏联解体15周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