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红色文艺家

打印

凤凰山下忆王昆

                     凤凰山下忆王昆

                     李成瑞

(本文原为2010年1月应抗战初期的老战友王昆同志之嘱而作,今王昆同志不幸去世,红色文化网索稿纪念,因以付之。)

    我与王昆同志开始相识,是1937年11月在河北省西部凤凰山下的一个村庄里。我和许多同志一起,在那里度过了抗日大潮中一段火热的战斗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南下,占领了保定,打到了我的家乡一一唐县。这时,国民党的中央军向南溃逃了,国民党县政府大小官员也携带细软跑掉了。谁来打日本、救国家、救老百姓呢?人们普遍惶恐不安,眼前一片漆黑。这时,刚从国民党监狱里出来的中共地下党员臧伯平同志(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挺身而出,开始组织抗日武装,建立了“唐县抗日救国武装自卫委员会”。接着,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挺进敌后的八路军115师骑兵营,也来到唐县打击敌人。这时,人们有如在黑夜里看到了指路明灯,精神大为振奋。那个设立在北店头村的“自卫会”就像磁石般吸引着正苦于报国无门的男女青年。我和王昆同志都是那时自动投奔北店头村的。

    北店头村位于唐县县城西北的丘陵地带。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北面是太行山的崇山峻岭,进可攻,退可守。靠近村北的一座山,形似一个振翅欲飞的凤凰,得名凤凰山。我到“自卫会”,被分配在县“民众教育馆”(利用国民党县政府中一个机构的名称)工作。一面下乡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一面编印小报《战斗报》和宣传材料。王昆同志则参加了“自卫会”领导下的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初期是筹委会)的工作。由于她是高级小学(相当现在小学五、六年级)毕业,能刻蜡板,搞油印,编印宣传品,又善于唱歌,被选为县妇救会的宣传部长。民教馆和妇救会恰好住在一个胡同里,出来进去,交流工作经验,彼此就渐渐地熟悉起来。

    那时,我们都很年轻。1937年,王昆同志13周岁,我稍大一些,也只有15周岁。王昆同志说,她年纪小,个子不高,下乡宣传时,老乡常常抬出一张方桌,请她站在方桌上宣讲。其实,不只是她,我和许多人都曾站在方桌上作过宣讲。那时,宣传的内容,主要是人们最关心的抗战形势,必胜的前途;共产党领导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等等政策;特别是号召青壮年踊跃参加抗日游击队(当时在唐县的番号是“义勇军”)。老乡们听了,很受鼓舞。参加义勇军,许多小伙子愿意报名,但还须征得家人特别是妻子、母亲的同意。这就要靠妇救会的同志们了。王昆她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真正实现了“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

    日益壮大的游击队、八路军需要吃,需要穿。吃的问题,由政府实行合理负担政策,向有存粮的大户征粮解决了。穿的问题,军衣由刚刚建立的被服厂解决,但是军鞋、军袜却需要动员广大妇女手工缝制。为了这项琐细而繁重的任务,王昆同志带领一些妇救会的干部经常在妇女群中忙来忙去。她们完成这项任务,开始采用募集的办法, 19 38年全县募集到军鞋1.6万双,超额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表扬。后来,就采用通过妇女自卫队分配任务的办法。在妇救会的大力宣传动员下,广大妇女自愿地精心缝制。当时有个做军鞋的歌在广大妇女中传唱:“战士打仗没有鞋穿,做双军鞋帮助抗战。帮子要做得好,底子要納得坚,马马虎虎不能穿,山路的石子赛过刀尖。”有些妇女还在鞋帮或袜筒上绣上鲜艳的图案或勇敢杀敌之类的字句,鼓舞战士们的士气。

    当时不论做什么宣传动员工作,都离不了唱抗日歌曲。逢会必唱,集体唱,个人唱。有人说,抗战八年是唱着歌走过来的。根据我亲身的经历,这话是有根据的。王昆同志在这方面有她的特长。她在高级小学读书时的音乐教师臧玉珂同志,在民教馆同我一起工作。他曾对我说:王昆嗓子好,音准好,悟性强,是个唱歌的好苗子。王昆同志也曾对我说:臧老师是她学声乐最初的启蒙老师,可说是影响了她的一生。

    唱什么歌,要尽量结合实际工作。比如,动员农民参加游击队,王昆同志经常唱一首名为《叫老乡》的歌。歌词的第一段是:“叫老乡,你快去把战场上,快去把兵当!莫等到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殃,你再去把兵当。”语句亲切通俗,富有说服力。她经常唱的歌还有《卢沟桥小调》、《打回老家去》、《五月的鲜花》、《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等等。她的歌声清淳嘹亮,感情充沛,很受欢迎。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那首《松花江上》。开头几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歌声像松花江水平缓地流淌、回荡,充满了深沉的怀念和忧思;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歌声像暴风激浪,急转直下,充满了强烈的仇恨和哀怨;接下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歌声如波涛澎湃,催人奋起;而最后一句“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歌声如巨浪滔天,简直就是东北三千万同胞的哭嚎和呐喊!许多听众为之动容,甚至热泪盈眶。这时台下齐声发出:“打回老家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驱逐日寇出中国”的怒吼。

    这首歌,她多次唱给广大群众听,唱给游击队员和八路军战士听,还唱给刚由起义的伪军改编为“抗日游击军”的战士们听。有些“游击军”的战士说:在沦陷区听的是《桃花江》那种浮词滥调,只有到了抗日根据地,才能听到《松花江》这种表达中国人民正气的歌声!

    有一天,就在王昆同志在台上放声歌唱《松花江上》等歌曲的时候,台下出观了几位“特殊听众”一一不久前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同志。当他们听完王昆同志的歌唱时,就下了一个决心:要求把她调到“西战团”,培养成一个专业声乐家!

    1939年4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王昆同志遵照组织上的决定,背上背包离开了凤凰山下的北店头,到“西战团”去了。

    大体与此同时,我也接到调动工作的命令,背起背包到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了。

    抗战胜利后,我作为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于1945年l0月进了张家口。1946年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包括原“西战团”的同志,也来到了张家口,并演出了不久前根据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创作的歌剧《白毛女》。王昆同志在剧中饰演主角“喜儿”,成功地表达了歌剧“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我十分赞赏她在演唱中依然保持着浓郁的民族和民间的乡土气息而又有所提高的唱法,其中包含了我自幼听惯了的河北民歌的因素,也有高亢、悲壮的河北梆   子的因素,可说是一种创新的民族声乐吧。正是有了这样的特点,才恰当地表现了“喜儿”这位农村姑娘的气质,令人感到亲切、真实、可信。自从彼此分别,七八年不见,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民歌剧演员了,凤凰山下那位年轻的姑娘已经变成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  了。

    转眼到了2005年。也许是因为对《白毛女》的印象特别深刻,使我想到,在这个红色经典歌剧创作演出60周年的时候,应当写点什么来作纪念。于是写下了《<白毛女>与青虚山》一文(后来题目改为《放歌白毛女,迎来东方红》)。文中考证了这一革命传奇故事逐步形成的过程;追述了诗人、剧作家、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精心创作、加工提高的辛勤经历;阐述了这一红色经典歌剧在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发挥的巨大影响和它在我国现代革命文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为我长期从事的是财经、统计等工作,对文艺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惟恐文中有所疏漏,所以把此文的初稿寄给王昆同志,请她仔细审阅修改。

她看后表示完全同意,并把文稿转送歌剧主创者贺敬之同志审阅。敬之同志也完全同意,并把文稿推荐给《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在该刊2006年第7期发表。后来此文又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等刊物转载。这个时候,已经年过8旬的王昆同志告诉我,她很想在有生之年重排歌剧《白毛女》,并拍成电影,使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出来的这个红色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得以长久流传。后来经过她的辛勤努力,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

     2009年8月9日晚上,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王昆同志从事革命文艺工作70周年师生演唱会。我带领儿孙们观看了这场难得的精彩演出。在这个夜晚,我听到了84岁的老战友王昆同志再次演唱我所熟悉的《白毛女·北风吹》,特别是《叫老乡》、《卢沟桥小调》等等歌曲。这歌声把我带回了70年前凤凰山下那个沸腾的战斗岁月,让我仿佛又看到了她在妇救会工作时年轻的身影。更令我欣喜的是,她的学生一一包括不少已经成名的歌唱家和6岁的“小徒弟”,都已经或者正在成长起来。愿革命的、人民的歌声和艺术,永远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是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j/2014-12-05/2913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12-05 关键字:红色文艺家  杜鹃花开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