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踏勘草地红军路的凯旋摩托车队

踏勘草地红军路的凯旋摩托车队

高戈里

刊登于2007年6月12日《中国国防报》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最艰难的是过水草地。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与“重走长征路”活动热形成反差的是,中国至今尚无一套红军长征的详图,解放后出版的红军长征略图也多有错漏,特别是红军3 次过草地路线图,错漏高达10余处,其中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的路线竟然标在了当时根本无法通行的日干乔、才尔瓦共米乔、喀朶尔乔等大沼泽内。

    可喜的是,这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最近由一支自发的民间组织——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经过4次实地踏勘后,初步完成。

 考察队由色迪坝向班佑穿越途中。

    近日,他们向军事科学院正式提交了4万余字并配有20余张插图、上百条注释的《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报告》。

    可叹的是,这些自发组织起来自费考察并自觉奉献的摩友,全部来自非专业领域的各个行业:

    唐皓,四川摩托车俱乐部理事长兼教练,有时自驾越野车从事生态旅游向导,是公推的“老大”、队长。

    李肖伟,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记者,美国空军抗战援华史的民间专家,已自费出版了55 万字并配有近数百张图表的《超堡队——B29在中国》第一、二卷。

    杨亮,开摩托车维修铺的个体户,邻里叫他“杨老三”,摩友捧他“杨神仙”。

    张晓龙,某国营工厂食堂管理员兼厨师,车队的“大管家”。

    还有从事个体汽配维修的副队长张林、电视台编辑冯光瑞、退役武警连长孟传淦、在校大学生杨立、退休职工李力、企业职工帅哥裴宏信、铝合金加工个体户叶光伟,以及胡旭辉、刘建伟、王艺森、王昇、欧阳蜀勇、肖逢春、陈建、张吉、王旭等。

    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是抗美援朝全景纪实文学《开国第一战》、《毛泽东的神来之笔》、《魂作楚天雄——刘少卿将军传》的作者周军,笔名“双石”,是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计算机中心主任,因曾从事过编导和记者工作,被队友戏称“老记”。

    周军2002年参加这支摩托车队之初,只是跟着耍,顺便考察红军长征路。当他和队友们熟悉并被他们接受后,便开始煽动队友们开展以“考察红军长征路线”为主题的红色摩旅。

    然而,他的提议大家并不认同。有些队友认为,我们出去就是耍,未必还要接受教育?我们天天被报纸电视和单位领导教育得还不够?……还有人嗤之以鼻:“哼,这年头,谁还给共产党涂脂抹粉?”

    周军耐心解释:红军走过的大都是人迹罕至尚未开发的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具特色,而且又不花钱买门票,反正我们出去也是耍,搂草打兔子稍带着干点正经活计,何乐而不为?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独有全人类共享的精神遗产……

    唐皓也是军人出身血性汉子,率先赞同并拍板定夺。虽然有些队友仍然不以为然,但多数队友站在了队长的身后。于是,他们在旅游出行中加上了“红色考察主题”,驰骋在大渡河、金沙江、赤水河、腊子口……,考察核对了一条又一条罕有车行的红军长征路线,到达了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红军长征节点。

    3年后的“十一”大假前夕,周军建议,正式打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旗帜,尝试踏勘红军过草地路线。

    有的摩友不屑一顾:“我们出去还是耍得安逸噻,草地有啥子好嘛?” 

   周军灵机一动,干脆一一历数过草地的危险与艰难,似乎在找台阶打退堂鼓。

    队友个个是摩技高手,挑战极限是他们的天性。果然,激将法起了作用。毕竟,此行有可能在史学界和摩旅界开创前无来者的“世界第一”。

    出发前的考察准备工作是大量的:周军负责查阅史料,采访老红军,研判卫星地图,确定行军路线,选择宿营地,制作每日行程表,预想困难及应对措施;唐皓负责接受每位队员的“生死责任状”,制定并宣布车队的纪律和要求;“杨神仙”为大家检查、保养甚至改装坐骑,准备修理工具和备件;张晓龙是安排食宿的“大管家”,负责预算并向各位队友收取出行经费;胡旭辉、裴宏信、杨立等携带摄像机,不懂拍摄,就在也是队友的电视编导冯光瑞的指导下,现学。

    每位队友还要自备防雨防寒的冲锋衣、裤、靴,帐篷和卧具,GPS卫星定位仪或指北针等。

     2005年9月30日8时,9名精神抖擞的队员在西南交通大学大门口准时集合,打出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猎猎队旗,风驰电掣,驶离成都。

    一队高手,一路狂飙。

    虽然,由于气候变暖及过度垦、牧等原因,曾吞噬许多红军战士的水草地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沼泽遍野泥潭连绵,一些地方甚至有了机耕道,但河溪泥塘依旧纵横交错,路况依然坎坷泥泞,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变化多端,风雨雪雹不时迎面袭来。

    困难,意味着挑战。

    有的地方本来没路,人家越这样说,“车疯子”们越来劲儿。

    到达目的地时,藏族牧民都大吃一惊:这条“路”只能走马呀!

    队员们牛呀,比发了大财还得意!

    虽然,他们放弃了“黄金周”的大好生意;虽然,他们摔跤无数,常常一身泥水。

    人烟稀少之处,队友真情更浓。

    第一次进入草地,“大管家”帮助车技不咋地的周军把摩托滑下分水岭后,又去拉屎,事情一杂,大伙一催,竟把装着“公家”盘缠的腰包落在路上了。

    到达宿营地发现时,已近傍晚,就算能顺利找到,往返也得三四个小时。茫茫水草地,路难辨,人烟稀,一旦落雨洗刷掉车辙印,迷失方向,在雨雪交集之夜,以冻馁交加之身,想熬过去,谈何容易?

    此时,无人抱怨,个个争先恐后把自家的坐骑往回开。

 虽然草地中沼泽大多已干涸,但毕竟还是湿地,这种情况经常遇到。

    结果,被领队吼住,只派了一流车手裴宏信和机械师杨亮陪着张晓龙踏上返程路。找到腰包还算顺利,但途中艺高人胆大的裴宏信驱车打算鱼跃飞过一道沟壑时,却鬼使神差连车带人跌进一片泥沼。虽说人很快爬了上来,但陷入沼泽里的摩托车3 个人合力好一阵子都没拽动,最后还是靠“杨神仙”到远处砍了根粗树枝,用阿基米德的办法,才把摩托撬了出来。

从此,每到五一、十一大假,他们都要踏上草地。

杨老三展开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猎猎队旗之处,是红军日记记载的“分水岭”,岭南为长江水系,岭北为黄河水系,位于红原与松藩交界处,正式名称叫麦拖岗。

     有一次,车队要从求吉寺穿越包座河谷,找向导,人家开价300元,严守“人均日开支不超过50元”规定且收入都不高的队员们一听都不干了,想省点盘缠,无人烟的路段不就80公里嘛!

    结果,日落西山时还没走到头。

    那一夜,迎面的风雪差点儿把大家的情绪打到谷底。有人几乎绝望了,边开摩托边嘟囔:“队长,我们今晚还能不能走出这个鬼地方呀?”

    “唐老大”野外经验丰富,很沉着镇静:不要慌,我们一定能走出去!

    周军打开GPS定位一看,213国道就在附近。果然,两位探路的队友返回报告,前方正是!

然而,就在213国道已经在望的时候,急涨的班佑河横亘于前,摩托已无法冲过,登高寻觅,附近也无桥梁。这时天色渐晚,雨雪交加,队友们都很颓丧……

“唐老大”还是那么沉着,他柱着旗杆率先下河测量河深,尔后决定3人一组,推车过河。于是,大家横下一条心,冒着呼啸凛烈的风雪往返于寒彻刺骨的班佑河中,终于将车一辆一辆地全推过了河,尔后身着湿透了的行装,顶风冒雪又疾行了80公里才找到了宿营地……

全体队友在俄界会议旧址合影。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俄界(今高吉村)召开,会议通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继续北上。

     踏勘草地红军路一次难于一次,第4次上路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为此,队长特意规定:任何人不准带“拖斗”,不管她是夫人、情侣还是崽子。

    经历了这甘苦与共、意义非凡的草地苦旅,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建立了起来。

    每每考察归来,周军都要把经历、感受和收获调侃成方块字,贴在自己的博客“双石茶庄”的“行万里路”上,让队友们的自豪感在互联网上洋溢开来。

    当两位英国年轻人重走长征路后断言,“长征路没有二万五千里”时,周军迅速电传去了自己依据严格考证和实地踏勘的反驳意见。

    两位洋小伙儿没敢接招儿,却又坦言:“这是惟一拿着地图与我们争辩的中国人。”

    如今,所有的队员都迷恋上了“重走长征路”,每次出行前都要问上一句:“是不是红军长征路?”就连有些已经离队的队员,也要求重新归队参加这样的红色摩旅。

    特别是那位“杨神仙”,每次踏勘都忘不了拉着队友扯开他“杨老三摩托车维修行”的招牌留影,甚至向导德让喇嘛也不放过,然后,将放大的照片挂在成都西门的铺子里。

过草地途中“杨神仙”与向导德让喇嘛达成“交易”:你的“五羊”摩托我来修,我的广告你来打!

     周军呢?升“官”了。第一次闯荡水草地后,以“革命领路人”身份,被队友们众星捧月补封为“政委”。

    归依了草地长征路上营建的精神家园,摩友们的生活更充实了。

  注:《中国国防报》的刊用稿可能因为改版搜索不出来,故暂用原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539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草地  红军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