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李北方:寻找我们的公共理性

寻找我们的公共理性


看见过垃圾堆放场,才能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随风舞动的塑料袋不但散落在地上,而且还爬上了冬日光秃秃的树枝,像“凌寒独自开”的花。与此同时,在各个商品市场上,无数的塑料袋还在被使用,然后被随意丢弃。塑料袋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令人烦恼的后果。我们不能不忧虑,有朝一日,大地会不会被这种无法融化的“雪片”所覆盖。

无法自然降解,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暂时无法开发出经济实用的替代物,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的时机又不成熟,这些特性决定了只能通过限制使用量的方式来遏制“白色污染”的蔓延。如何限制呢?在这个市场思维社会里,价格杠杆是当然的第一选择。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要收费了,但价钱定为多少,还不清楚。有专家预测,新制度将使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2/3。使用量缩减多少,取决于定价的高低,如果价格定得足够高,理论上是可以达到使塑料袋绝迹的效果的。但是,这一制度最直接的后果将是制造不平等,城镇低收入者和农民在购物时的不便会骤然出现,因为他们对价格最敏感,也最容易被挡在消费的大门之外。和所有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新产品一样,塑料袋是在城市已经被广泛和长期使用之后才进入农村的,农民享受方便快捷的时间最短,对污染的“贡献”也最小,但这个政策的出台马上会让他们成为减少污染的成本承担者。这无法不让他们再次发出“我们刚用上纸擦屁股,你们城里人却开始用纸擦嘴了”一类的抱怨。

更多制造污染的人,应该为治理污染付出更多,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故而,在没有找到替代“白色污染”的可能性之前,冒然实行收费制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这只会使社会的“马太效应”变相增加。价格手段当然有效,但这种庸俗的经济学观念无视公平正义,只会让发展的成本由大多数人分散承担,少数人从中受益。

如果我们能暂时抛开理性经济人的视角,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必然会产生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忧虑。如果放任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不但地球有一天会被塑料袋覆盖,汽车和飞机也会在石油被开采干净之后变成一堆废铁。有人计算过,如果全世界的人民都过上美国人的日子,人类至少需要20个地球。可是另外的地球无处可寻,未来将会怎样?可以说,作为整体的全人类正在走在一条“向死而生”的路上。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是减缓资源枯竭之日到来的唯一出路,而这是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

谈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还为时尚早,因为这还是个民族国家林立的世界。美国排放世界上最多的温室气体,却拒绝承担减排的义务,同时放着自己地下开采成本只有每桶几美元的石油不采,却出逼近百美元的高价进口原油。日本则大量进口煤,然后屯入海底。这都是在为末日的来临所做的准备。在这个外部条件下,中国人需要确认我们的共同利益,并对目前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牺牲环境的发展和对消费主义的盲目鼓吹很有可能引导我们走向一座断桥的桥头。

在微观层面,在尊重后来者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的同时,“先富起来”的人应该相应地培养起公共理性,摒弃经济人思维,对资源的浪费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为公共利益而对个人私利进行一点约束。比如,即便做不到杜绝使用塑料袋,至少可以通过重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其使用,而不是因为收费将部分人挡在门外,就更加挥霍以显示身份的特殊。罗尔斯定义的公共理性,指的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可悲的是,当今的文化却建立在对任何公共利益都进行解构和摧毁的基础之上,个性与欲望的满足和对外部世界的责任感的丧失被划上等号。只有自私自利是理性,考虑公共利益的是傻瓜。为当有些人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到来而欢呼的时候,只是被某些表象迷惑了,与任何共同体的利益都不发生联系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小市民的市侩和玩世不恭而已。

市场逻辑根深蒂固,它可以将任何超越眼前狭隘利益的企图转化为对资源的消耗和由此带来的GDP增长。各种环保万里行并不能达到环保的目的,因为没有人步行宣传环保,而是驾驶着大排量的越野车,向空气中排放着尾气。任何对公共利益的宣传都是表面文章,却无法进入人的心中,更不要说落实到行动当中了。于是,价格成了屡试不爽的壁垒,它通过将多数人拒之门外的方式,为少数人的享受创造条件,多数人则竞相争取跳过这道“龙门”,加入狂欢。没有人愿意为共同的明天多思考,多行动。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悲观地说,人类如果想要自我救赎,只能靠一种新宗教的出现,这种宗教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欲望的自我克制。我们真的只能为人类思考明天的理性能力感到失望了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100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公共理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