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吕新雨文集

吕新雨:作为第三世界的“延安道路”与新的世界史

更新时间:2022-11-09 点击数:561 鲜花数:6

一、两个“第三世界”的理念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著名划分,指出中国要联合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共同

集体应对市场,中国农村的新型社会主义之路

更新时间:2018-02-24 点击数:1879 鲜花数:32

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往的讨论更多关注比如国企改革,从九十年代到今天国企改革走过一些弯路。后来习总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明确,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今

依托集体经济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之路

更新时间:2018-02-18 点击数:1845 鲜花数:39

讨论“三农问题”是再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如何在农村发展的大问题,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走集体经济应

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渊源

更新时间:2017-07-06 点击数:1383 鲜花数:64

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渊源吕新雨今天,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列宁主义抵达中国的。因此,如何重新评价列宁主义是一个特别重

吕新雨: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与制度

更新时间:2017-06-15 点击数:1984 鲜花数:24

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与制度——从新时期集体经济的三个案例谈起吕新雨2017 年2 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了“稳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研讨会。到会

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角

更新时间:2015-06-01 点击数:1004 鲜花数:31

  今天,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列宁主义抵达中国的。因此,如何重新评价列宁主义是一个特别 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渊

吕新雨:中国需要呼唤新的政治觉醒和文化觉醒

更新时间:2015-03-28 点击数:1139 鲜花数:45

在“人民”主权消泯的情况下,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再度浮现。  原题:国家政权与乡村建设——关于中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历史辩证  摘要:上世纪三十年

吕新雨:梁漱溟论革命党和政党

更新时间:2015-03-05 点击数:745 鲜花数:38

[文章导读]抗战之后,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不明确,亟须建立以革命党为基础的一党制,来进行社会革命。而这样的一党制,则需要一个政治化的社会作为前提。而中国共产党

吕新雨:阶级、人民主权与社会主义

更新时间:2015-01-14 点击数:726 鲜花数:47

核心提示:国家属于人民,意味着“人民”高于国家,只有坚持这个立场,才是“社会主义”,否则就是“国家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反国

“列宁德奸案”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14-10-24 点击数:83 鲜花数:0

“列宁德奸案”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14-10-23 点击数:2472 鲜花数:71

 缘起:《明镜》周刊的“间谍”案  2011年辛**有一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文章:《形势和前途:2011年2月10日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第四部分标题为:列宁是德皇威廉二世

吕新雨:国家政权与乡村建设

更新时间:2014-01-03 点击数:645 鲜花数:24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与毛泽东有过一场关于中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论。今天需要重新回顾这场辩论背后的历史逻辑,即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政权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在近代历史中展开的。其中梁漱溟对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在阶级、国家、执政党、人民与人心问题上的看法与转变,折射出中国之路所具有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今天的中国需要呼唤新的政治觉醒、文化觉醒以及新的理论创造,并以之为中国未来的道路开辟方向。

吕新雨:梁漱溟论革命党与政党

更新时间:2013-11-10 点击数:596 鲜花数:22

梁漱溟的文化理论是其一生实践的指南,反过来,实践中的问题也是其文化理论的动机。对于梁漱溟来说,只有着重文化的不同,才能建立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才有可能使中国从西方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框架中解救出来,这才是其文化理论的皈依,所谓“文化保守主义”其实是以“社会”为本的“社会主义”。每当梁漱溟的政治实践遭遇失败,他就马上退回去做文化理论的建设工作,——这些都是同一思想的不同展开,对此,我们需要整体性地去理解。

吕新雨:70年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涵义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628 鲜花数:40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70年代,我要讲的重点还是集体所有制。它作为人民公社在今天的一个遗产,除了在集体抗争中被当作一个重要资源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可以成为今天乡村重新合作化的基础。这是特别关键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制度遗产,可能就没办法重新合作化,或者合作化的成本将非常高,合作化的过程将非常艰难,甚至不可能。我们昨天讨论到“文革”中城市公社制度的失败

宪政的根基——抗战前后梁漱溟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13 鲜花数:55

梁漱溟正是从这样的中国政治的现实出发,吁求打破对西方宪政的迷信,而实实在在地探讨究竟什么样的政治形态对于当时的中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极力主张用“团体”所形成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党派。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梁漱溟对党派和团体的区分,对宪政与国家统一、和平关系的把握与实践,超越了当时的宪政主义者。在他看来,所谓宪政和民主,其目的都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建立条理和秩序,相互承认和相互制约,而不是相反。

 34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作者简介

作者吕新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书写与遮蔽》等。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