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美政府监听全球 暴露独裁帝国真面目

作者:记者   来源:  

 美国情报机构都是"监听控"?


2013年06月08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纽约6月7日电 题:美国情报机构疯狂聚敛信息 触角伸向何方?

  中新社记者 李洋

  美国情报机构疯狂收集私人信息、搜集大量情报的事件曝光,引发全美上下挞伐,迅即令奥巴马政府处于风口浪尖。

  这一事件曝光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已赶赴加州,准备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在各界压力下,奥巴马7日对此发表14分钟讲话,坚称收集情报“合法”,但也承认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要做权衡,情报工作多少会损害“个人权益”。

  美国主流媒体7日的头条新闻均大篇幅报道此事。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弗拉迪克表示,美国官方甚至在更广范围内收集信息,因为它已掌控世界最大的“数据银行”。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代号为“棱镜”(Prism)的计划被列为美国“最高机密”,对搜集对象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情报跟踪,获取的信息包括“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存储数据、文件传输、视频会议及登录信息”,取材范围之广、行动之隐秘令人咂舌。

  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透露,该局曾在一天内收集高达30亿通电话记录。分析指,美国情报部门试图对个人“精准定位”、“研究个人偏好”等,“是任何一个公司都无法做到的”。

  美国官方6日晚间承认进行搜集情报活动,但目标是“外国人”,坚称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和电讯服务商都曾为美国官方搜集情报,其中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脸书(Facebook)、美国在线等。

  令人吃惊的是,小布什政府时代《爱国者法案》的实施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竟然变本加厉,监控力度空前加强。美国国会批准并经法院授权此类情报活动,给窥视行为统统披上合法的外衣。

  美国国家安全局是美国最大的情报部门之一,特别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通讯资料。该局隶属于美国五角大楼,因而是军方机构。

  现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是有“情报沙皇”之称的四星上将基斯·亚历山大(Keith B.Alexander),他同时还兼任美国网战司令部司令,收集网络情报。

  美国官方最近就网络安全问题曾多番指控中国。然而最新事实却证明,美国收集情报的技术极为先进、范围极为广大、形式极为多样。

  美国《纽约时报》7日发表文章,表示奥巴马本欲与习近平会晤中提及“美方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切”,但美国情报机构的所作所为让外界开始怀疑美方的意图。文章不得不感叹,此事给奥巴马“蒙上阴影”,美方谈及网络安全问题时并不理直气壮。

  有中国军方人士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所谓网络安全问题是美方炒作。美国在情报收集尤其是网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领先地位,美方对此“心知肚明”,把问题矛头指向中国“毫无道理”。

  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收集信息的情况虽经媒体披露,并有大量新资料不断被发掘,但这些或许都只是“冰山一角”。若不对美国的此类行为施加节制而任由其为所欲为,更多的人可能成为美国情报战的受害者。(完)

 

 


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民众的监控 严重侵犯公民自由

 2013年04月21日 
来源: 新华网
(美国人权纪录)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民众的监控 严重侵犯公民自由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陈菲、李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的《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民众的监控,大幅限制和缩减美国社会的自由空间,严重侵犯公民自由。

    根据人权纪录,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授权政府通过未经许可的窃听及电子通讯手段侵犯民众隐私。据科技咨询网2012年5月4日一篇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起草了一部法案,要求社交网络网站、IP网络语音传输技术的提供方、即时信息、网络电子邮件服务商等更改代码,以便政府进行监控。

    美国民权同盟2012年9月27日公布的文件显示,联邦执法机构对美国人的电子通讯监控正在日益增多。从2009年到2011年,司法部使用“电子笔录器”和“诱捕与追踪装置”监视电话通讯次数从23535次增加到37616次,增长了60%;获准使用“电子笔录器”和“诱捕与追踪装置”检测个人电子邮件和网络数据的次数增长了361%。国家安全局通过“严格和系统”的方式,收集美国民众纯粹家庭内部的信息往来记录,每天截获和存储17亿条电子邮件、电话和其他沟通类型的信息。

    人权纪录说,2012年3月的一项有线调查显示,2012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犹他州筹建一个巨型数据中心,用于存放和分析“全世界范围内的海量通信”。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披露,美国政府使用的军用无人机有可能用于暗中监视美国公民。

美联社遭窃听 伤了西方新闻自由

2013年05月15日
来源: 环球时报

    5月13日,美联社以“最强烈的言辞”抗议美司法部秘密调阅美联社办公室乃至记者的私人通话记录。此事迅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如何收场,不仅将巩固或重新界定美国新闻自由的边界,也成为美联社能否捍卫其视为生命的“新闻自由”的一个试金石。

  回顾美国新闻史,我们会发现,美国新闻自由的传统,是在一系列与公权力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最终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予以巩固。但事实上,美国政府对新闻界的干预,一直就没有停止过。2006年美国爆发的政府“窃听门”事件,“窃听风云”则成为新闻界最为反感和警惕的政府行为之一。因为窃听无疑侵犯了公民的隐私,如果这种窃听有正当授权的话,这种行为就会被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行,并必将愈演愈烈,最终呈泛滥之势。所以,一直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新闻界,对来自政府部门的窃听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并视这种违宪行为,是对新闻自由的最大挑战。

  媒体不能采取窃听的方式来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这是法律所严格规定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就因窃听丑闻受到英国法律的严厉制裁。同样,政府能够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随意窃听记者的电话吗?法国人给出的答案是“不”。2010年,法国《世界报》起诉了萨科齐办公室。这家报纸指责政府指使情报人员非法监听记者与线人的通话。尽管萨科齐办公室对此予以否认,但也间接地使萨科齐的支持率降至新低。

  “9·11”事件后,美国媒体为配合政府反恐,在新闻自由的边界上,已经有所收缩。虽然美国媒体报道了关塔那摩监狱问题、伊拉克虐囚事件、欧洲黑狱事件、“电话窃听门”等丑闻,这些新闻报道固然从根本上是美国根深蒂固新闻自由理念的反映,但发生在2006年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朱迪思·米勒,因为拒绝向法庭透露一则未刊登报道的消息来源而被指控“藐视法庭”罪被判入狱,就是一个信号。米勒因为坚持保护信源而受审入狱,而《时代》周刊选择了“合作”,交出了记者的邮件。

  现在,美国司法部的行为显然也是一种窃听,这对美联社来说,自然不能接受。一是对其尊严的冒犯,二是对其正当行使采访权的“入侵”。记者不能保护消息来源,这不仅会影响到媒体的信誉,也会使其丧失信源的信任和支持,这有损媒体的利益。同时,自身的通讯自由受到无端干扰和破坏,隐私被侵犯,这也是对记者人权的伤害。如果不需要美国法庭的允许,擅自进行此类调查,美国媒体引以自豪的新闻自由必将受到巨大伤害,新闻自由的边界一退再退,何时是个头,也是一个问号。所以,美联社必须抗争,其他媒体也不会对此置身事外。白宫新闻发言人卡尼声称白宫没有介入司法部的调查。这或许能够给美联社的抗争找到一点信心。结果如何,拭目以待。▲(作者王传宝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

 

 

互联网军事化 美设网战攻击目标

--------------------------------------------------------------------------------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09]

 继揭发美国政府庞大监控网络后,英国《卫报》前日再披露一份总统政策指令,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下令国家安全与情报官员,制订一份海外潜在目标清单,以便将来发动网络攻击消除对美国的威胁。分析指,文件不仅提及海外网络攻击,更允许国防部长在紧急情况下,在美国本土进行网络行动,恐加剧民眾对互联网军事化的忧虑。

 该份「第20号总统政策指令」长18页,於去年10月秘密发出。《华盛顿邮报》去年11月曾报道有关指令的存在,白宫其后亦公开指令的大纲,但今次是首次有媒体披露详细内容。据文件显示,美国称其「攻击性网络效果行动」(OCEO)可為美国推进国际任务提供独特且非传统手段,并在接近毫无警告下对目标造成轻微至严重打击。

反映奥巴马积极打网战

 当局会根据各国重要性,列出潜在攻击目标。文件提及在美国国内使用网络攻击,但规定除非是紧急情况,行动前必须获总统同意。文件亦显示相关机构行动前必须考虑后果,包括招致反击、动摇网络世界稳定、引发严重外交或经济冲击,甚至人命损失。

 有美国资深官员指出,文件是為政府将来决定採取网络行动时,预先建立框架和提供所需工具。分析指,文件反映奥巴马对网络战争的进取性。美国2010年被指联同以色列,向伊朗核电站发动「震网」(Stuxnet)电脑病毒攻击,造成多部离心机报废,重创伊朗铀浓缩能力。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发言人海登前日发声明,表示白宫早已公开承认奥巴马去年10月曾签署一份机密指令,以更新2004年定下的相似政策指令。她称指令為美国将来网络行动定下规范,又强调指令符合宪法,包括总统作為三军总司令的身份,以及其他可适用的法例和政策。

FBI準备追查英美报章

 奥巴马政府接连被揭监控互联网与电话纪录,白宫前日强调,这不会阻碍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非正式会谈时,向中方就网络间谍问题施压。然而有分析指,美方多次指控中方策划网络攻击,现在被揭发自己亦有网战计划,难免令奥巴马尷尬。

 媒体接连披露华府多项具争议性的秘密行动,有执法和保安官员称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等部门,已準备分别向一份英国报章和美国报章展开刑事调查。分析指,政府早前擷取美联社记者电话纪录掀起轩然大波,今次调查恐进一步加剧社会争议。

 ■综合外电消息/路透社/《华盛顿邮报》/《卫报》

 
美政府“棱镜”遭曝光 通过9家IT公司监听全球


2013年06月12日 来源:现代金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6日晚在网站上刊文“踢爆”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始于2007年,通过直接接入互联网中心服务器搜集境外情报的“棱镜”计划,引发美国国内和其他国家关于情报搜集及互联网安全的连锁反应。

  该报道一出,涉及“棱镜”计划的微软、雅虎、谷歌和苹果等9家美国IT公司当即出面否认,称不会给政府机构“开后门”。奥巴马7日也为这一计划辩护,称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

  9日,“棱镜”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自揭身份,称无惧无悔。这位藏匿香港的美国前中央情报局雇员、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或面临叛国罪被起诉。

  代号“棱镜”始于2007年

  已是奥巴马“每日简报”主要信息来源之一

  美国《华盛顿邮报》6日晚在网站上刊文报道,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通过代号“棱镜”(PRISM)的项目,直接接入微软、雅虎、谷歌和苹果等9家美国IT公司中心服务器,搜集情报。情报分析人员可直接接触用户数据,通过音频、视频、照片、电邮、文件和连接日志等信息,跟踪用户一举一动。该项目始于2007年,但在过去6年中以几何级数增长,但此前从未曝光。报道说,现在,国家安全局约七分之一的情报报告依靠“棱镜”提供原始数据。过去一年中,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共有1477个条目使用这一项目所获数据。

  《华盛顿邮报》报道,情报分析人员至少有51%的把握确信,“目标”是外国人。不过,项目“偶然”涉及美国公民信息在所难免。《华盛顿邮报》说,一名职业情报员给《华盛顿邮报》记者展示了有关“棱镜”的幻灯片,称这一项目是“对隐私的公然侵犯”。

  报道一出,微软、雅虎、谷歌、社交网站脸谱等公司当即出面否认,称不会给政府机构“开后门”。

  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

  奥巴马称只“偷窥”外国人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6日深夜出面“灭火”。

  他发表声明称,有关媒体报道“存在众多不准确内容”,该项目所搜集的数据均为“最有价值的外国情报”,旨在保护美国免于“各种各样的威胁”。此项目也受到美国司法、行政和立法三个环节监管,通过一系列举措来严格保证“只针对不在美国的非美国公民”。

  奥巴马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表电视讲话后,强调说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

  他强调说,这个监视项目经过美国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奥巴马还说,联邦政府经评估认为,这一项目有助于防范恐怖袭击,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程度适中,因此值得开展。他强调说,不能同时保证100%的安全、100%的隐私保护以及不产生一丝一毫的不便。

  大西洋另一端,英国《卫报》援引所获消息报道,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进入过“棱镜”,并于去年通过“棱镜”数据库生成大约200份情报报告。工党影子内阁内政大臣伊薇特·库珀要求,首相戴维·卡梅伦出面说明真相。

  “棱镜”项目同样引发欧洲担忧。德国负责执行个人信息保护的官员彼得·沙尔呼吁,美国作出澄清。

  “棱镜”泄密者自揭身份

  曾是中情局前职员或以叛国罪被起诉

  就在“棱镜”计划被踢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之时。9日,29岁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经由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自曝身份,承认他揭露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斯诺登说,政府可能会以叛国罪起诉他,不过,他不畏惧,不后悔。

  爱德华·斯诺登是之前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现为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

  斯诺登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城长大,随后移居至马里兰州。他没有获得高中文凭,一度在马里兰社区学院学习计算机。斯诺登说,他曾在陆军服役,因在训练中受伤离开部队,在国安局担任安保人员。随后,他作为中情局信息技术员派驻瑞士日内瓦并工作至2007年,在那里接触到一些机密文件。《卫报》报道,斯诺登2009年离开中情局,为戴尔计算机公司工作,随后作为博斯公司雇员在国安局工作4年。

  “任何分析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任何人作为目标,”斯诺登在《卫报》网站发布的视频中说,“不是所有分析人员都有这个权力。不过,我有权限坐在桌前窃听任何人,包括你、你的会计师或者是一名联邦法官。如果能获得(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一封私人电子邮件,我甚至可以窃听奥巴马。”

  斯诺登告诉《卫报》记者:“我愿意牺牲一切的原因是,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互联网自由……我的唯一动机是告知公众以(保护)他们的名义所做的事以及针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我唯一担心的是(这件事)对家人构成不利影响,我不能再帮助他们,”斯诺登说,“这让我难以入睡。”

  揭秘者藏身香港酒店

  律师称若罪名成立或面临几十年监禁

  斯诺登公开材料后藏身香港酒店内。他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我已经在酒店藏了3个星期,总共也就出去了三次。这是一家豪华酒店,可以在房间里吃饭,但现在酒店的大笔账单我也快负担不起了。”

  在香港的酒店,斯诺登担心被监听监视。他用枕头堵着酒店房间的门缝以防止被窃听。他还把一个大红色的罩子罩在他的头和笔记本电脑上,然后再输入自己的密码,以防止任何隐藏的摄像头检测到它们。他表示有些焦虑不安,甚至酒店的火灾报警响了,他都躲在房间不敢出去,怕这是抓他的人制造的陷阱伎俩。

  斯诺登称,他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十年。他知道,美国最大和最隐秘的监视组织国家安全局,一直在监视着整个星球。斯诺登透露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香港有很强的言论自由传统,而且有能力不受西方国家支配。

  香港保安局前局长、现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表示,香港和美国签署了司法互助协议,美方要对情报机构“监听门”进行刑事调查,香港将协助拘捕。而美国白宫情愿网站上,已有数万人签名要求赦免斯诺登。

  熟悉美国国家安全案件的律师马克·扎伊德推断,斯诺登如果返回美国接受审理并且罪名成立,可能面临几十年监禁。扎伊德说,如果斯诺登直接泄露机密文件,政府可能以每份文件为依据分别指控,每项指控都可能导致10年以上监禁。

  综合参考消息,新华社等

 


美国"棱镜门"曝光者不知所踪 俄罗斯伸出橄榄枝

2013-06-12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束光,打在多维的棱镜上,会向多个方向投射出光线。一个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称为"棱镜"的项目,因为属于政府"最高机密",此前一直不曾"见光"。然而本月5号,一个美国中情局的前雇员掀开了覆盖在这个庞大项目上的幕布一角,由此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29岁的年轻人叫爱德华·斯诺登,他近日向媒体曝光,美国情报部门从2007年开始,秘密收集民众通讯资料。这个项目通过接入各主要网站中心服务器,情报人员可以直接接触用户数据,通过音频、视频、照片、电邮等,跟踪用户的一举一动。简而言之,民众的个人隐私完全在政府的眼皮底下。

目前,这个年轻人已经逃到了香港。最新的消息是,他10号离开了暂住的酒店,不知去向。而关于这个代号为"棱镜"的绝密项目,它的冰山一角才刚刚浮出水面。

本月三号,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出现在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法庭。因为被控向维基揭秘网站泄漏几千万分美国的外交机密文件,他面临最高154年牢狱之灾。仅仅两天之后,曼宁犯下的所谓"美国史上最大泄密案"就被刷新纪录,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先后披露美国的绝密情报项目"棱镜",把有关美国最高级别的情报,放到是全世界媒体的聚光灯下。


这个向媒体透露情报的内部知情人士是谁?六天后,他主动站了出来。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本月6号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提前录制的视频,其中详细介绍了美国"棱镜"项目的了运作方式和他这么做的动因。经过他本人的授权,10号,这段视频被媒体公之于众。

一天之内,这个带着半框眼镜、面容青涩的年轻人的照片,上了几乎所有美国媒体的头条。人们对他的个人经历和职业履历知之甚少。只知道他高中辍学,18岁父母离异,是个信息技术的奇才。美国军方记录显示,斯诺登在2004年5月作为特种兵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但四个月后退伍。之后,他在马里兰州得到一份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安保工作。后来又跳到美国中央情报局。从中情局离职后,他成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名承包商员工。就是这段工作经历,给了他接触美国绝密情报项目的机会。


上个月底,在他将有关棱镜项目的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之后,他离开夏威夷的住所,抵达香港。他在视频中透露,之所以选择到香港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香港能保障他的言论自由。有消息说,这些天他一直入住在香港美丽华酒店。记者昨晚致电该酒店求证,酒店公关人员拒绝正面回应。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香港记者姜鲲:爱德华·斯诺登公开材料后藏身在香港一家酒店内。他对媒体表示,由于担心被窥探,他用枕头堵着酒店房间的门缝以防止被窃听。他还把一个大红色的罩子罩在他的头和笔记本电脑上,然后再输入自己的密码,以防止任何隐藏的摄像头检测到它们。他表示有些焦虑不安,甚至酒店的火灾报警响了,他都躲在房间不敢出去,怕这是抓他的人制造的陷井。他说,他已经在酒店停留了3个星期,总共才出去了三次。最新的情况是,来自酒店方面的消息说,斯诺登十号中午已退房离开,目前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意味着斯诺登认为自己并不安全,选择避开公众的视线。他会去哪里?会有几种可能性呢?

猜测一:是否会留在香港?是否留在香港,得看香港政府的态度。9号,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局长的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对媒体表示,香港和美国曾经签署过三份刑事司法互助协议,根据协议,如果美国以斯诺登涉及非法使用计算机罪行,要求港方引渡,那么港方就需要配合。

叶刘淑仪:我想斯诺登可能不知道,不知道我们和美方签了这么多协议,是双方都同意的,他最好离开香港。


有媒体报道,斯诺登是5月20号抵达香港的,而美国公民到香港的签证有效期是90天。即使美国政府不要求引渡他,两个月之后,他还得另谋出路。猜测二:是否会遭美国通缉并最终被抓获?有了曼宁的前车之鉴,斯诺登很难不被美国政府通缉。美国司法部9号表示,已经针对此次泄密事件展开刑事调查。参议院常设情报特别委员会主席范斯坦说,斯诺登的行为是"叛国","所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查斯诺登"。那么,目前美国情报部门,会不会已经掌握了斯诺登的行踪呢?白宫发言人卡尼对此守口如瓶:

卡尼:很明显有一个针对此事的调查正在进行中,基于此原因,我不能具体讨论这个人或这起调查。

相比之下,美国媒体显然愿意说得更多。有媒体报道,10号,有两名声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雇员的中年男子,来到斯诺登位于美国卡里兰州的家中探访。有目击者说,这两名西装革履的男子站在门口敲门,在无人应答后离开。而几分钟后,斯诺登的母亲穿着遮住眼睛的帽衫走出家门,也开车离开。实际上,让美国政府更担心的,不是斯诺登说了什么,而是没有说什么。


有美国反恐官员透露,斯诺登曾进入过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情局的通讯系统。他尽管年轻,却级别不低,接触过很多更机密的项目。目前,美国政府还没有针对斯诺登发布正式的通缉令。不过,与美国政给他贴上的"叛徒"标签不同,在社交媒体上,他更像是个自由的扞卫者。昨天,100多名斯诺登的支持者在纽约冒雨参加集会表达对他的支持。  

美国民众: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平的。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这也让我们非常没有安全感。

猜测三:是否会去冰岛或其他国家避难?这几乎是最现实的选择。在《卫报》公布的长达12分钟的视频中,斯诺登说自己不期望再回美国,将寻求在任何一个他认为有着言论自由和广泛隐私权的国家避难,最理想国家是冰岛。而冰岛当局表示,任何想向冰岛寻求政治庇护的人,必须要在进入冰岛之后才能提出这种要求。


向他伸出橄榄枝的,还有俄罗斯。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11号表示,俄方可能考虑为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 同样公开支持的,还有因揭秘而闻名的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他在藏匿近一年的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斯诺登是英雄:

阿桑奇:斯诺登是一个英雄,他告知了公众这十年来政府犯下最严重的一个事件。

目前曼宁的泄密案仍在审理,而斯诺登又将美国政府更多的秘密公之于众。要安全还是要隐私,这就像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也许透过"棱镜",我们看能到美国社会对此不同的解读。

(原标题:美国"棱镜门"曝光者不知所踪 俄罗斯伸出橄榄枝)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平静 谦卑 电脑高手 特种部队退役军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10日报道】英国《卫报》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是美情报机构监听公众通信的泄密者。

据采访他的记者说,斯诺登“平静、时尚、随和、谦卑,是电脑高手”。

据报道,斯诺登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伊丽莎白市长大,后来搬到马里兰州,离美国国家安全局所在的米德堡不远。

斯诺登说,自己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在马里兰社区学校获得了高中文凭,不过没修完所有课程。2003年,他加入美国军队,参加特种部队训练,后来在一次训练事故中双腿骨折,被迫离队。尽管没有正式学位,他在电脑方面的才能让他进入了情报界。2007年,他以外交官的身份作掩护,得到中情局在日内瓦的一个职位。

斯诺登对《卫报》说:“我在曰内瓦看到的让我对政府和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感到幻灭,我意识到我也是作恶者之一。”斯诺登坦言,他曾想更早爆料,后来决定等到2008年美国大选后,他期待新总统奥巴马能改弦更张。他说:“不过,奥巴马继续他前任的这—政策。”

斯诺登2009年离开中情局,后供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家合同承包公司。这家名为布兹-艾伦-汉密尔顿的公司发表声明,确认斯诺登是公司的员工。声明说,如果报道是真实的,斯诺登的所作所为让人“震惊”,也违反了“公司的行为准则和核心价值”。斯诺登的年薪据悉为20万美元。

据夏威夷的一家地产中介说,斯诺登和女友今年5月1日从在夏威夷怀帕胡的家中搬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一位邻居告诉美国广播公司说,这对年轻人经常关门、拉上窗帘,“也不怎么与其他人说话”。

斯诺登在香港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他担心家人。“我家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主要的担忧是他们会找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和伴侣。”斯诺登表示,他意识到可能会坐牢,也不能与家人联系,更不知道未来如何,尽管他想回家,但恐怕不行了。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j/2013-06-12/2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