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特赦1959》:高收视好口碑获广泛好评

作者:杨乘虎   来源:文汇报  

《特赦1959》:高收视好口碑获广泛好评

杨乘虎

  2019年暑期,国内影视市场上爆款不断,交叉引爆话题,引发收视热潮。在甜萌情感剧、玄幻传奇剧、都市家庭剧等流量电视剧组团来袭的荧屏上,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作《特赦1959》(以下简称《特》剧)以其视角独特的题材开掘、丰富深刻的主题立意、构思精巧的故事讲述、质感细腻的影像呈现,创造了骄人的收视率与口碑。该剧的热播,既高度契合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也有力彰显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守正创新、引领示范的价值与意义,为新时代中国电视剧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创新经验与实践样本。

填补空白,独特题材开启“以剧读史”新通道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向来是我国影视创作的特色类型与重要资源,标志着国产主旋律精品力作的高原与高峰。与此同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内容优势与特色,能否转化成为面向主流人群实现积极传播的创作生产和传播的优势,这是很多主旋律作品创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主旋律影视作品与主流受众的有效对接,做到既叫好又叫座,《特》剧对不同代际观众的调动与培育经验值得关注。

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战犯特赦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巨制,《特》剧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相比于该领域中被影视创作不断深耕、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主要革命历史时期,该剧所关涉的1959年战犯特赦的特定历史还鲜为人知。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特赦一批改造成功的高级战犯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故事线索,对新中国历史上这一段特殊时期进行了全景式地呈现与创作。该剧的推出,客观呈现了改造特殊战犯的复杂性与艰难程度,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和平年代新中国如何从攻城之战转向攻心之战,如何在军事上打败敌人之后在心灵上征服敌人的历史命题。该剧的热播,从革命历史影像志的层面填补了这一领域的题材空白,在2019年度众多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影视作品中别具一格。

《特》剧以细腻的笔法,精准刻画了被俘高级战犯们从抗拒改造到心悦诚服、脱胎换骨的曲折过程。故事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前线炮火硝烟制造景观,没有惊心动魄的隐蔽战线铺设悬念,场景也主要局限在北京功德林管理所的一方天地间;但是,该剧却在不同代际的观众那里,收获到了热烈的回应。不仅在共和国的同龄人、中老年观众中掀起热切的收视热情,相当数量的年轻观众,也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到《特》剧的网络传播与分享中,借助弹幕、评论等多元方式,纷纷询问与求证剧中相关人物的历史真实身份,进而对相关历史背景萌生兴趣。年轻观众的关注与参与,让《特》剧“以剧读史”的史料价值得以正向扩散。

匠心独运,深远立意融汇 “以史明志”新功能

与题材内容的独特性相得益彰的,是《特》剧在主题立意上的匠心独运。如果说攻城之战展示的是两军对垒时克敌制胜的军事才能,那么,攻心之战的胜负确实关乎如何在精神层面征服敌人的胆识智慧。《特》剧秉承着“以史启智”的初心,在主题立意的价值内涵上创新开掘,将历史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融汇在故事的生动讲述中,以求实现“以史明志”的功效。

“君子赦过,强国宥罪”,《特》剧的主题立意以此彰显,颇具深意。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新生人民民主政权还相当稚嫩,远没有今日中国的国际显著地位与广泛影响力。但是,回望历史,开国领袖们高瞻远瞩制定的特赦创举,无不体现着君子风范与大国气度。《特》剧着意释放的君子胸襟和包容度,着力刻画的敢于改造战犯、特赦战犯的胆识,以及善于拯救战犯灵魂的智慧,既是彼时新生的共和国向世界展示的高度政治智慧,也是让当下的观众通过攻心之战的历史成就油然而生昂扬崇高的价值认同与自豪感。《特》剧之所以能够实现能量引领与流量突围,离不开这一丰富深刻的主题立意。

于是,功德林中战犯之间彼此难以名状的复杂心绪,敌我之间一场场关于胜负道义的辩论,成为《特》剧中令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场景。新中国和平建设的进程、世界大格局之变、抗美援朝战事的进程,都先后作为推动叙事的重要线索,不断催生着战犯之间、敌我之间思想交锋的话题,不断深化着自以为是的战犯们对于自己以往所作所为的反思与忏悔。

改造灵魂的过程,是认清现实的过程,也是重新唤起希望的过程。《特》剧塑造了阳光一样给战犯们带来温暖与笑容的护士梁冬芳形象,真实再现了千方百计找寻战犯们流散在香港家眷的历史行为,特定的人物行为与情节设计,赋予这一过程以人性的光辉与人道主义的温度,令战犯们最终心悦诚服地认同:新中国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义的选择。

忠于史实,辩证创新走出艺术探索新路径

由于历史题材涉及到历史观、史实与史识等诸多不容错漏的内容,因此,尊重历史常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已然成为一般历史题材创作“忠于史实”的基本法则。但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严肃性,对于“忠于史实”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一方面推动了艺术创作在故事、情节、细节等方面不断逼近与还原历史真实,而另一方面,也确实给艺术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难度,通常只能就某些细节进行艺术创作。值得一提的是,《特》剧在严格遵循正确的历史观前提下,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探索,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进行有机融合,以富有辩证法的艺术实践,开创了革命历史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在还原历史真实方面,无论是改造战犯的时空环境,比如北京功德林管理所的场景还原;还是战犯形象的集中展示与典型塑造,比如杜聿明、黄维等战犯;也包括相当多的历史细节,比如解放军、公安服装的变化、人物脸部的季节细节,均有史可查,有据可考。真实的历史氛围与合乎情理的人物内心发展逻辑设定,产生了高度逼真的“真实感”。

但是,在如此真实的人物谱系和环境中,不是虚拟细节和次要人物,而是对最核心的主人公王英光和护士梁冬芳进行大胆虚构。这一对虚构的、典型化的主人公形象承载着信仰与信念,集结着政治谋略与智慧,又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空间。这种创新方法无疑是传统现实主义创作鲜见的,在已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也是极为少见的。这需要基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精准分析与把握,才能以虚实相间的创作手法,赋予剧作令人着迷的观剧体验,既有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也有人物行为发展的逻辑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真实感”。

观众反馈证明,《特》剧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人物组合与叙事方式对于拉动收视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国民党战犯的人物命运转变吸引着观众,另一方面,核心人物之间的情节发展也让观众牵肠挂肚。以至于剧作播映到后半段时,很多弹幕都在追问梁护士的去向。这种自然的关注,代表的是年轻观众的情感指向,功德林中,不仅仅有思想的交锋,更有救死扶伤的护士身上散发出来的美好。

不靠流量变现的明星面孔,不靠外部强加的情节设置,《特》剧凭借着尊重历史的诚意与敬意,以极具创新的探索,用政治智慧、艺术智慧、传播智慧擦亮了历史,为新中国的70华诞奉献了一部质朴厚重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9-09-10/5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