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毛著”是中国人的“圣书”

作者:申尊敬   来源:红色文化网  

“毛著”是中国人的“圣书”

申尊敬

西方有《圣经》,中国有“圣书”,中国人的“圣书”就是毛泽东著作(以下简称“毛著”)。《圣经》影响了西方人几千年,“毛著”已经影响了中国人近百年,还将影响无数年。

读书之要在于读经典。书海里,经典多,这经典,那经典,“毛著”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毛著”主要指《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诗词选》等,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人称《毛选》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

“毛著”以毛泽东的文章讲话为主,其话题之宏大,涉猎之广博,立意之高远,务实之深切,说理之透彻,逻辑之严密,议论之精彩,语言之生动,古今以来难有人望其项背。其影响力,更是跨越时空,自中国而达于世界,润泽中外几代人。外国人里的别人就不说了,元首政要中爱读“毛著”的就有尼克松、基辛格、曼德拉和查韦斯等等若干大人物。《毛选》是“毛著”的代表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字载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还是美文型政治著作、哲学著作、历史著作,也是最好的政治文学著作,有鲜明的中国气派,有浓浓的中国味道。

毛泽东“心比天高,才比天大”(王蒙语),是智慧超凡的伟人。“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云,笔下有雷声。”他是政治家里的思想家,思想家中的政治家,还是千古罕见的文章大家,“携卷登高唱,流韵壮东风”,又特别善于用大俗大雅亲切暖人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毛选》四卷,百多万字,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唯心史观的破产》,谈的是大事,讲的是大理,抒的是大情,回答的是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怎样“燎原”这样天大的问题,但深入浅出讲大道理、新道理,农村里不识字的大爷大娘也能一听就懂而且十分爱听,知识分子读了耳目一新又如醍醐灌顶。这些“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文章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真理的香味。

毛泽东诗词是“毛著”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美得令人叹为观止,发表以来被无数人吟赏传诵,也必将被千秋万代人咏唱。大诗人贺敬之评说道:“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他的诗词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间,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毛泽东的伟力穿越时空,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他老人家去世后,邓小平回首党史国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深情感叹并盛赞:“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陈云同志抚今追昔,由衷赞道:“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无可比拟的功绩,是培养了一代人,包括我们在内的以及"三八式"的一大批干部。现在这些人在全国各个岗位上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这是一件极大的事情。”这些话朴实无华,不是“宣传”,没有矫饰,出自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之口,是过来人发自肺腑的感慨,表达了开国元勋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也是客观公正的历史回声。一个伟大如此的人的著作,其价值必然比三山五岳还要重。

在硝烟弥漫的战火里,毛泽东一次又一次从危机中挽救了我们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奇迹般的成功,创造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殚精竭虑地探索怎样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立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怎样走好社会主义道路,怎样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十大关系”还有党和国家如何长治久安等重大命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把他从这些伟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化为文章,汇入“毛著”,筑成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宝库。毛泽东思想还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成功自己的“根本大法”。

几千年来,从孔夫子到梁启超,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涌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对创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智慧各有贡献。在中国思想界最活跃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法、道三家光荣胜出,鼎足而立于思想界。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孟之道成了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软件”,其余诸家黯然淡出。儒家传道授业的“四书五经”,高居历代读书人必读书的地位,直到五四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孔子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教化人心确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孔子提倡的以“克己复礼”为核心的那一套,渐渐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使人难以与时俱进。孔孟之徒也是循规蹈矩者多,思想解放者少;袖手空谈,坐而论道者多,能改造社会、移风易俗者寥寥无几。翻遍史书,孔孟之道从来不能救中国,也难以促发展。毛泽东晚年曾并非偏激地说:“孔学名高实秕糠”。

孔子的崇拜者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孟之道作为封建社会的世界观,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但其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方法论,而且不系统。孔子“述而不作”,《论语》中的夫子高论,基本是语录,或可称为言论汇编,多是些思想的碎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向老师请教关于如何实行“克己复礼”,孔子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至于为什么,夫子不解释,颜回及后世儒家传人只能不这样,不那样。也许,这就是恪守孔孟之道者古来成大事者少的一大原因。古代先贤们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志甚高,其论颇精,其言也美,可惜成功者不多。熟读历代先贤们的诗词文章,用以修身,用以养气,用以励志,都很好,也管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但用来“治国平天下”,就不那么灵光了。道家始祖老子先生有名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确实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就像厨师烹调小鲜肉一样简单而容易,说得轻松又惬意,听起来更是美得不得了。但怎样像“烹小鲜”那样“治大国”,估计老先生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终其一生,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小国里就没有担任过高官,也无治国理政的实践和经验。所以,老人家说完之后,可能怕人追问其详以致尴尬,就坐着那辆著名的牛车,带着他的“玄之又玄”的智慧,潇洒也有些匆忙地出关西去了。从此后,人间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踪迹了。

孔孟和老子之后,中国思想界的天空再无巨星。两宋时期,程颢兄弟和朱熹创立的程朱理学,只是与时俱进的孔孟之道,换汤没换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迎来了巍然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思想家,中华民族终于可以在全世界扬眉吐气了。

在中国思想界,孔夫子,像月亮,洒向人间是清辉。毛泽东,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太阳和月亮,各有其美,各有其妙,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孔子、老子和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是中国人意识形态里的空气和水,无处不在,滋养人众遍中华。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孔夫子的书要读,毛泽东的书更要读。不读《论语》,看不懂封建社会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读“毛著”,就难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许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毛泽东汲取中国历代思想政治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马克思和列宁那里借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结合中国独特的国情,推陈出新,熔铸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比历代思想家最大的高明在于,他的思想方法很科学,而且成系统。他不仅告诉你应该守什么信念,走什么道路,干什么事情,还教你用什么方法并且怎么做,又把其中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例如讲调查研究,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和《〈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文章中,既讲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又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大家为什么要调查研究和怎样调查研究。他不仅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还亲自写出上万言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这真是君师合一了,这样的思想家、领袖和导师,古今还有第二人吗?

毛泽东思想集中华民族智慧之大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既可以指导打天下,又可以用来治天下。“毛著”就是我们中国的大智慧书。迷路时读它有方向,黑夜里读它照路程。困难时读它有力量,胜利时读它心里明。战争年代,按照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打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能从弱小变为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建设时期,学好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就能克难致胜,成为又红又专的佼佼者。市场经济时代,深读“毛著”,企业就可以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毛选迷”多是成功者,这就是“毛著”的威力。

在互联网上的“知乎”里,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读了《毛泽东选集》变得很厉害?

任正非、史玉柱、周鸿祎、唐骏、陈天桥等等,这些人的名字闪闪发光,他们的业绩令人仰望,一大原因是他们都真心敬佩毛泽东,下苦功夫读“毛著”,得了“毛学”真谛,在干事创业中活学活用了毛泽东思想。他们是这个浮华年代里的学“毛著”积极分子。

“毛著”里面有什么?

“毛著”里有人间正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像人生的方向盘,也是总开关。人这一辈子,如果“三观”错了,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是讲“三观”的经典文章,曾被称为“老三篇”,值得一读再读。在“老三篇”里,毛泽东给我们立了榜样,讲了事迹,定了标准: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要求确实有点高,但值得我们终生为此目标不懈奋斗。照此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辈子就会奔走在人间正道上,人生也不会出大差错。

“毛著”里面有哲学。哲学被称为“一切艺术之母”,“ 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毛泽东之前的哲学高高在上,远离大众,是“哲学家的哲学”,毛泽东让哲学从学者们的书斋里“飞入寻常百姓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人凡事都要一分为二,不能一概而论等基本的哲学理念,在中国已成了普通人的常识,把中国人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些功劳要归于毛泽东。《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最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人称“两论”。《实践论》主要讲认识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说得亲切而直观,一听就明白。《矛盾论》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主要矛盾与其他矛盾联系并运动变化的规律,讲如何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说得丝丝入扣,十分透彻。这个世界充满矛盾,认识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盾,困难才能克服,社会才能前进。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关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观点和论述,是哲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陈云同志晚年说,读《毛泽东选集》,先从五篇富有哲学思想的文章看起。他认为,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理论基本功,是一个打理论基础的问题。这五篇文章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它们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哲学著作里,不仅有分析研究大问题的哲思哲理,还有很接地气的“观人、正己、待人、处事”箴言,读来亲切得就像听睿智的老师和你促膝谈心。毛泽东说过:“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读懂用好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活学活用毛泽东的哲学智慧,谁学谁用谁受益,不是受益一时,而是终生受益。

“毛著”里有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是真正的导师,大千世界,纷纭繁杂,想干事,要成事,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没有正确的行动,自然不会有好效果,他不仅教我们“怎么看”,还教“怎么办”,真是“既好看,又好吃”。有人说:“毛泽东很了不起的一点是把战略思想科学化和具体化了。”历代贤达喜欢在诗文里讲志向,谈情怀,论气节,都说得好极了,可惜不讲方法论。古代的儒将儒相懂方法论的极少,普通儒生们知书达理,也只是知书达理而已。古代许多知识分子饱读诗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常常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一窍不通。“毛著”里不仅有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更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过河,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毛泽东就告诉我们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具体方法,怎样千方百计“过河”。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两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成功自己最重要的工具,是“渔”不是“鱼”,有极大的威力,是干事创业的致胜法宝,千金难买,万分难得。一个人,如果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这两个法宝,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掌握了毛泽东那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本领,那就可能无往而不胜了。

“毛著”里有战略战术。毛泽东是战略大家,又是战术大师。“改造中国与世界”,是毛泽东的志向,也是他的初心,但要实现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伟大目标,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再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初心,都可能成为一腔空想。毛泽东的战略大处着眼,战术小处着手,宏大而精妙,细微而巧妙,宏观与微观结合得天衣无缝,真是“神乎其技”,古今一切战略战术家都望尘莫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起初只是中国大地上一点点看似微不足道的“星星之火”,让其“燎原”的战略战术是什么?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战略战术。解放战争前,“农村包围城市”是战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战术。解放战争时,“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战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战术。这些战略和战术一结合,产生了惊人的裂变效应。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战术,高速高效地指导中国革命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毛著”里的战略思维,还在于毛泽东超越常人的战略忧患意识,当前长远共斟酌。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在即,共产党就要执政,多年来跟随毛泽东浴血奋战的许多将士喜洋洋美滋滋,准备安然“坐江山”。毛泽东却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里告诫党的高级干部:“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经历的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种种风雨坎坷,证明了毛泽东当初战略思维的英明和伟大。毛泽东的战略思维启迪我们,一人、一家、一单位、一团体、一地区的发展,如果没有战略忧患意识,就很难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毛著”里高高飘扬着“五面红旗”。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现实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这“五面红旗”,飘扬在“毛选”里,漫卷在毛泽东诗词里,猎猎于共产党人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在腥风血雨中成长壮大,奋斗路上充满艰难困苦,无论形势多么危险,毛泽东的心中永远高扬着理想主义的旗帜。89年前,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井冈山上,当红军队伍里有些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时,毛泽东在致林彪的一封信中深刻分析形势后,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地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是信念如铁的革命理想主义。“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气压山河的英雄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这是笑傲千难的乐观主义。在九死一生的长征路上,在《念奴娇  昆仑》里,他诗情澎湃地写道:“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他亲爱的夫人杨开慧被敌人杀害27年后,他在《蝶恋花  答李淑一》中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驰骋时空的浪漫主义。“毛著”里的这五面旗帜,催人奋进;这五种精神,照亮人心,永远激励人,感染人,鼓舞人,凝聚人,塑造人。

“毛著”里有艺术语言。毛泽东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常人望尘莫及,他能赋予政治文章以绚烂的文学美。读“毛著”,一大享受是领赏他风格多样的语言美。西人说:“语言是思想的衣裳”,毛泽东的思想博大精深,语言美不胜赏,给他的思想插上了可以飞得更高更远的翅膀。毛泽东是公认的文章圣手,语言大师,也是演讲大家,他很少用生僻字,就用我们常见的那几千个汉字讲话写文章,却把这些“普通话”变成了艺术语言,讲的是理想、哲学、战略战术等等大问题,讲得令无数人热血沸腾,或如饮甘霖。《圣经》里的经典名言有很多,“毛著”里的经典名言不是很多,而是多得很,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毛泽东著文章,作演讲,写诗填词,非常讲究“词章”,字字句句精益求精,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上下过大功夫,苦功夫。“毛著”里的语言,多是艺术化的语言。一本《毛泽东诗词选》,不到5000字,绝大部分是美到极致的艺术语言。在《毛选》里,艺术语言几乎俯拾皆是,或豪迈精警,或话里有画,或古曲新唱,或亲切暖人,或诙谐幽默,无论雅也罢,俗也罢,都洋溢着独具风格的美。为什么?毛泽东不同于一般的领袖人物,在湖南一师储能修学时,他就熟读诸子百家的高头典章和历代文人的诗词曲赋,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参加革命后,又读书不倦,不断“充电”。他的另一特点是,从普通战士到平头百姓,从党外人士到学富五车的学者教授,无论和什么人在一起,都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并在交流对话中虚心学习,各种人物的特色语言,他都烂熟于心。他把其中的精华巧妙地融汇于自己的文章讲话里,“巧接妙连新意来”,语言艺术自然超越常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是一句民间大白话,因其形象而生动,为毛泽东所爱,他用这句“普通话”形容反动派的自作自受,用得出神入化,令人叫绝,堪称化凡俗为神奇的经典一例。

“毛著”是个大宝库,里面的宝贝品种多,珍品多。无论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演说家等等,还是搞自然科学的这 一家那一家,只要花点时间,安下心来,捧起“毛著”,认真阅读,联系实际, 渐悟也行,顿悟更好。但凡能够从这个智慧的海洋里“取一瓢饮”,受大启发,得大收获,就可能成为人生大赢家。

中国有“毛著”,是国之幸。读“毛著”,是国人福。

岁月会变老,“毛著”的光辉,与日月同在,千秋万代照亮中华儿女的心。

网友“霍老爷”说:“普通人要想成为很厉害的人,尤其是中国人,最好读一读《毛选》。”

“毛著”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全民阅读后,这些年降温了,但还是有一批人强烈的爱读“毛著”,爱得热烈而坚定,深沉而执着。这是一些有大聪明的人,他们认识到了“毛著”和毛泽东思想的巨大价值。“不管风吹浪打”,他们都潜心读“毛著”,悉力求智慧。这是当今社会一股滚烫的红色潜流,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毛泽东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毛著”还在,依然“光焰万丈长”。淘宝网上,《毛选》多年来一直是个人著作中销量最大的图书之一。

最可喜,一批又一批“80后”、“90后”大学生加入了读“毛著”的行列。

2009年5月2日,在北大156名老师的荐书单上,《毛选》成为热门书。

2017年仲春,在开满鲜花的燕园,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欣喜地看到,“有一间会议室透出静谧的灯火——那是北大的研究生们在开毛泽东著作阅读会。”

2018年4月22日,在清华的“水木书榜”上,《毛选》入选学生最喜爱的十本好书之一。

在网上,围绕读《毛著》这个话题,年轻人谈论得热烈而有趣。

有网友说:“不学毛泽东,人生一场空。不学毛泽东,枉为中国人。”“学习毛泽东,先从《毛选》起。”

企业家们说:“《毛选》是商界精英的必读书。”

有人说:“做营销的,真该多读读《毛选》!”

有网友甚至说:“《毛选》是教你最强恋爱指南。”

网友“乔妹回眸百媚生”说:“毛泽东的文章居然这么有意思,后悔现在才读。翻开一看就呆了,他的文章都不长,但就是有意思。读着有意思,读完了合上书喝口水想一想,还是有意思,更有意思。”

网友杨新安“读全部《毛选》四卷,原计划用一年时间读完,但因为吸引力实在太强了,所以就提前十个多月读完了。”读罢他惊呼:“《毛选》实在太神奇,太伟大了!《毛选》那么精彩,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文字,只要捧读起来,自有一股难于抗拒的吸引力。”

有一位师范生,1988年毕业后当了教师,他买来一套《毛泽东著作选读》,放在办公桌上准备读,学校领导看见后,“感到有点惊讶,一些同事也投来异样的目光,我就躲躲闪闪地读。”读完了《毛泽东著作选读》读《毛选》,又找来毛泽东的其他著作认真读,越读越敬仰伟人毛泽东。

“毛著”读多了,他的耳畔常常响起一支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工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哎!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啊,我干起革命劲头儿足……

他们不吃亏,他们都“赚”了。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从《毛选》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话中悟出了个大道理: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坚持“我读“毛著”50年”,发现“毛泽东是真正的中国国情研究的开创者和大师”。他运用毛泽东的“国情研究法”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中的国情,成了研究国情的重要学者。

诸如此类的例子,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人靠两种食粮活着,一为物质食粮,一为精神食粮,两者缺一不可。“毛著”是中国人营养最丰富的精神食粮之一,读“毛著”是最大的精神享受之一。

网友“霍老爷”说:“如果不知道读什么书,看《毛选》就对了。”

今天读“毛著”,常使人“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经常读“毛著”,就会心里亮堂堂,浑身有力量。

“毛著”的威力,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被证明了,在新中国的建设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中南海西华门东侧的红墙上那一条标语说得好:“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读《毛著》与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并不矛盾,它们一脉相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初心的思想理论结晶。

“毛著”里的阶级斗争学说如今不讲了,但毛泽东观形察势、研究问题、分析矛盾、克难致胜的思想方法和战略战术等,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照毛主席教的方法干事情,思路就清晰,方法就正确,就可以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面对“毛著”这个毛泽东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业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呕心沥血写成的“圣书”,许多人的选择是认真研读,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学用结合,其中不少人已经成功了。你的选择是读,还是不读?

2018年11月3日于西安新华园

11月11日改定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8-12-25/5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