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红旗渠精神的再认识

作者:马福运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红旗渠精神的再认识

马福运

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一种具体形态,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和实践。2011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可以进一步激发和解放全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timg.jpg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精神,从其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来看,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的科学内涵。

有关红旗渠精神内涵的权威表述主要有四次。一是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1990年3月)中的表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二是中共河南省委在《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1993年8月)中的表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三是杨贵在《红旗渠精神的思考》一文中的表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四是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中的表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由于时间、方式和站位的不同,上述表述对红旗渠精神概括的着重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概括红旗渠精神内涵,既要突出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所具有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更要突出红旗渠精神自身的特有气质,即当年林县人民的精神特质,以及超出时代条件的存在状态和精神展现。这种独特质感,集中体现在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对于林县县委而言,表现为自觉实践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带领群众彻底解决吃水的历史性难题,显示了革命精神的大气概——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对于林县修渠群众而言,表现为自发追求自由和解放,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历史命运,显示了革命精神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林县县委作为领导核心的自觉性和修渠群众追求解放的自发性,是红旗渠修建成功的精神力量,也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内在驱动。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精神内涵中的生产力因素,促进了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成就了林县人民“十万大军出太行”“十万大军富太行”“十万大军美太行”的历史佳话。

红旗渠精神的科学内涵根源于红旗渠工程的革命实践。正是林县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修红旗渠开创性地解决吃水难、用水难的历史难题过程中,创造了传承后世的红旗渠精神。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开工之时,恰逢中国“三年困难时期”,上级部门除在政策、精神上给予支持外,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粮食等方面资助极其有限。就林县自身情况看,虽然早早就开始为修渠大业做积累,也只积攒下3000万斤粮食和300万元资金。对于庞大的红旗渠工程而言,这只是九牛一毛,微乎其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县人民立足自身,自筹资金、粮食,自制建材、工具、炸药,创造了人类修渠史上的奇迹。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红旗渠工程成功把浊漳河水引到林县,解决了“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的世代难题,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系统。工程历时近十年,参与群众30多万,共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1个,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式建筑12408个,挖掘土石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修渠过程中,面对太行挡道和悬崖峭壁,林县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缺少机动车辆,大家分工协作,用人挑、车推的办法把物料和蔬菜运到工地;缺少床铺房屋,大家各自枕石盖草,住在石壁上的崖洞中;缺少工程设施,大家挽手并肩,在合龙的水闸前,用人墙拦住冰冷的河水;缺少技术和工具,大家边干边学,边学边造。在这些英勇而普通的人群中,80%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在太行山的崖壁上燃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之火,用血肉之躯铸就了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展现出工程实践性、生产教育性、精神生产性、革命前进性的特点。工程实践性,是指围绕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具体宏大工程,汇聚起来的30多万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持续改变物质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生产教育性,是指在修建红旗渠“战太行”过程中,林县干部群众练就了从事石材生产和工程建设的过硬本领,为“红旗渠”品牌的铸成及今后的十万大军“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打下了精神和本领的双重坚实基础。精神生产性,是指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干部群众的生产自觉,以及修渠成功后对通过生产劳动改变自身命运的自信,所形成的林县人民“敢于牺牲”“甘于牺牲”“甘于苦干”“善于巧干”的精神状态。所谓革命前进性,是指红旗渠工程培养的具有革命精神和革命本领的林县人民,不受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束缚,始终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红旗渠精神滋养、激励和成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红旗渠精神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普通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实践的奇迹,展现了普通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产实践的组织性和自觉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生产实践的历史性延续,红旗渠精神既表现出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方面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同样的精神气质,也表现出区别上述精神的独特性。就实践目标而言,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人民基于生活需要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就实践主体而言,同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其他具体形态的实践主体,与红旗渠精神的实践主体在社会分工、文化程度、组织纪律等方面差别明显。比如,北大荒精神的实践主体是革命军人、共青团员和知识青年,大庆精神的实践主体是石油产业工人,“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践主体是国防科技人员,而红旗渠精神的实践主体,则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组织纪律性相对不强的广大农民。这种独特气质造就的自信,也是红旗渠精神不断得以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因素。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地理环境相结合产生的,对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生了革命性变革的精神力量。

依靠群众、相信自己的自力更生精神。自力更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愚公移山”的历史典故就是自力更生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秉承了自力更生的文化理念,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相信自己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毛泽东更是把自力更生作为一种实践原则。他在1945年8月13日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红旗渠精神就是对自力更生文化因子的真实呈现和时代承续。林县自然环境非常艰苦,尤其缺水。据史料记载,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30余次,造成河干井枯,庄稼绝收。红旗渠修建之时,恰是我国物质极为匮乏、生活极为困难的时期,当时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70个村人畜吃水困难。但是林县人民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不等不靠,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言壮语,作出“引漳入林”的工程布局。在工程过程中,凭借一双双勤劳之手,通过就地取“才”,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通过自给自“足”,学技术、筹口粮、带工具。基于此,他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大量本土技术人员,创新了许多工程技巧,克服了缺少资金和物资的困难。当时大家都认为,“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林县人民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险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胜利,诠释了红旗渠精神中自力更生的核心要义。

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引导人们把劳动创业活动与艰苦奋斗传统美德融合起来,培育坚忍不拔的品质、积极进取的活力。它既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在设计改革开放和绘制中国未来蓝图时提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其理论的立足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即底子薄、起点低、起步晚。只有发扬和践行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红旗渠自1960年修建,外无资金支持,内无经验、技术和材料。在这样各方面都极端短缺的状况下,党和人民群众践行了艰苦创业的精神,提出“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为寻找水源,林县人民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性地提出“引漳入林”工程;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飞天英雄”任羊成带领大家凌空除险,扫除潜在危险;为节省资金,秉承节约一点是一点,花小钱办大事;为提高施工效率,林县广大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其结果是增长了知识、解决了问题。正是在贫困中积极进取,在困难中不畏艰险,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在实践中巧夺天工,诠释了艰苦创业的伟大和璀璨。正如当时修渠人的心愿,为了实现水利化,再苦再累心也甘,真正揭示了红旗渠精神的本真。

众志成城、互相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就是凝聚人民共识、整合社会资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现。林县人民在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才能生存和发展,“聚精会神挖水渠,一心一意引水来”。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数众多,合理分工、科学调配、相互补充、团结一致,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工地是前方战场,机关、厂矿、农村就是后方战场。为实现这共同的目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前后双方紧密配合,前方开山劈岭,后方提供支援。林县大众煤矿加班加点,全力供应;粮食部门成立临时粮管所,商业系统派出人员成立小商店,工业系统成立工具修理组,卫生系统派出人员到工地医治伤员,文化系统派出剧团、电影放映队到沿途村庄巡回演出。在修建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红旗渠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多次询问红旗渠建设情况;“引漳入林”从立项到与山西省进行联系、沟通和协调,从工程技术到资金、物质等方面供应都离不开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领导的支持。红旗渠总干渠的修建,离不开山西省委和平顺县的无私援助,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知难而进、代接赓续的奋斗不息精神。不畏艰难、代接赓续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97年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坎坷和磨难,多次面临生死存亡和严峻考验,但经过历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始终能够峰回路转、绝处逢生,不断走向胜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面对用水难、吃水难的问题,“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选择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群众自带工具和口粮,不足部分从生产队储备粮中补助,建渠用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奋战10个春秋,引来了祖祖辈辈盼望的生命水、幸福水。在红旗渠修建期间,不仅面临着“石灰难”“炸药难”等诸多困难,更是面临着生死考验。但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面对种种困难,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苦干巧干、顽强奋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最终完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创举。需要指出的是,红旗渠精神并未停留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而是实现了代接赓续。林州(原林县)人民将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实现了从十万大军“战太行”向80年代的十万大军“出太行”、90年代的十万大军“富太行”,以及进入本世纪00年代的十万大军“美太行”转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毋庸赘言,其成功的背后熔铸着知难而进、代接赓续的奋斗不息精神。

未标题-1.jpg

作为对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因的验证、继承和发展,红旗渠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念来调整、改造、激活和重新解释中国古代和近代优秀价值传统、是按照时代要求重塑和重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结果”。

红旗渠精神是运用唯物史观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者和共享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跨越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相继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不断衰弱到持续繁荣富强的飞跃。究其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精髓。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实践过程中,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了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以人民利益的得失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事求是、敢作敢为,创造了世界奇迹,书写了壮丽史诗。

红旗渠精神是承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实践观的产物。“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以实践为立足点,以劳动为基础,以无产阶级为主要力量,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改造和打破限制人发展的旧世界,建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世界。它既是一个代接赓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的“革命”,不仅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包括围绕政权进行的政治革命目标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的社会革命和生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红旗渠的修建正是立足于生产实践变革生产革命的伟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林州水贵如油的社会面貌。由此,建立在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林州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立足实际、不畏艰险、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红旗渠精神承载着重大的历史内涵,是一个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标识,延续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革命实践观,展现出解释世界和变革实践同时并举的精神关照,是一种敢想敢做、敢作敢当的工匠情怀。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阶段性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对生存和发展的内容能够反思,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方式加以改变,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在自身处于某种不同于以往的实践方式之中时,往往能够做出正确选择,并且明晰自身未来的存在状态。联结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实践,实践需要思想反思、启蒙和自信。正如有梦想就会有奋斗,有奋斗就会有奇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不同形态和话语表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发挥出强大的“精神生产力”。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党领导下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事创业”“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等思想观念,既是红旗渠修建的坚实精神保障,也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些思想观念的内化,超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革命实践的层面,给林县人民带来生存延续的激情和追逐梦想的信念,也塑造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苦干追梦、大干筑梦、巧干圆梦的昂扬气概。红旗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这样的思想观念及其带来的精神变化。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在那个“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怎么可能上马红旗渠这样一个“梦想工程”;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林县人民怎么能忍着自然灾害和缺吃少穿的双重折磨,义无反顾修建成历时十年、跨越两省、绵延数百里的“人间天河”。红旗渠精神的形成,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理论资源宝库。

红旗渠精神是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基因的产物。文化的生成和延展都有其固有源泉和根本。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旗渠文化现象,成为林县人民的一个符号、一张名片,一种象征。红旗渠已经不仅仅作为一条水渠而客观存在,而是在人们心目中定格为一种民族胆识、民族智慧、民族精神,融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上升到民族精神文化的层面。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谱系,红旗渠精神始终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原始的文化色彩,成为一个涵盖社会、伦理、政治、道德等在内的文化“大熔炉”。经过红旗渠精神血与火的“冶炼”,经过大协作、大会战的“锻造”,林县人民在乡土本色和乡土性格中,又生长出一种大视野、大气派、大情怀、大志向。这些宝贵的精神元素,造就了林县人民刚毅与韧性、执着与耐力、自强与自信、真诚与坦荡、大度与从容的精神气质,实现了他们由小我走向大我、由世俗走向崇高、由单纯走向成熟的人生大境界。红旗渠精神在新时期的不断传承充分说明,林县人民在经历千辛万苦和生死考验后,收获的不仅仅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一条水渠,更是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和薪火相传的精神品质。红旗渠精神蕴含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文化基因,推动林县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解放。我们有理由相信,红旗渠精神特有的文化基因,就是一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旗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就是一种敢于担当、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助推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就是一个拒腐防变、保持本色的思想武器,警示着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就是一个践行群众路线、汇聚群众力量的典型范例,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当代实践,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承传,都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群众性和时代性特征。

红旗渠精神的产生体现了实践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哲学定位是“改造世界”,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领域的“革命性活动”,突出人在其中具体的、丰富的、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人在历史的实践生存中的处境,以及这种“革命性活动”的社会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旗渠的修建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其他形态一样,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红旗渠修建之前,在林县人民、太行山水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奈”的生命活动结构。这种无奈,并不是不可改变,而是历史传下来的习惯性包袱。林县人民需要水,水是林县人民的共同利益,解决用水问题是林县人民的共同目标。这种对水的渴望,在合适的历史条件下就会转化成一种欲望,一种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气魄。这种改变现状的欲望与决心,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被这片土地“逼”出来的,是生产、生活现实遭遇给予人们的一种反作用力。面对压力,祖祖辈辈的林县人选择了苦熬和硬撑,但在痛苦煎熬始终潜藏着一种抗争的冲动:难道我们就永远这样熬下去吗?当以杨贵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出现的时候,林县人民干涸的心田很快萌生出与命运抗争的信念与意志,开始思考新的出路、新的活法。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兴修水利的大背景下,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政策的支持和必备的物质条件,修建红旗渠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就成了一种历史必然。

红旗渠精神的发展体现了群众性特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党领导下觉悟的人民群众。仔细考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每一个具体形态的形成,都是党作为组织基础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最有力的时期,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时期。特别是劈山修渠这样巨大的人力工程,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是断然不可能成功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红旗渠工程的核心力量,也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群众基础。出于强烈的需水愿望,林县人民就算付出生命代价也无怨无悔。他们缺乏的是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的领导力量。在以杨贵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他们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积聚自信,调动起林县人民的主体精神,激发出精神生产的最大张力,形成了物质生产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说,红旗渠的建成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奉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精神的延续。正如1960年2月《中共林县委员会关于林县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草案)》中所讲的那样“:只要我们加强领导,苦钻苦干,紧紧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搞不好的事情。”在修渠的第一线,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同铸就了战天斗地的不朽丰碑。在生产实践的每一次转型中,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充分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奋斗、艰苦奋斗、持续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弘扬彰显了时代性特征。作为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虽然每一个具体形态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但其“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一个独特坐标,已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为林县人民的精神支撑,凸显了那个时代的共同诉求。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林县人民把红旗渠精神与时代特征和发展主题结合起来,不断发扬光大,接续实践验证,进一步彰显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加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同时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更加需要持续发挥红旗渠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作用。从理论视角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中,物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突出表现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客观上需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客观上需要传承红旗渠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之崛起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内化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从党的建设方面看,面对市场主体多层化、人民利益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一些领导干部沉迷于金钱、权力、美色等不能自拔,需要通过发扬红旗渠精神,保持恪尽职守、拒腐防变的时代定力,筑牢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思想长城,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8-09-15/5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