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中国与社会主义——市场改革与阶级斗争

作者:福斯特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中国与社会主义》出版前言
Harry Magdoff & John Bellamy Foster∕译■郑国栋


当今并不乏论述毛泽东过世后中国市场改革的书籍。然而,这本由马丁.哈特-兰兹博格〈Martin Hart-Landsberg〉与保罗.柏克特〈Paul Burkett〉所撰写的研究有其独特之处,这本书扎实地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个主要的后革命社会(post-revolutionary society),是怎么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此外,目前中国的转型说明了何以资本主义依其本质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会产生贫困、不平等和生态的破坏。

建成社会主义须经过漫长艰辛的历程
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创造出来。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人与经济的基础需要长期的过渡阶段。如果我们要从过去的经验受教,就得对后革命社会的成败得失加以冷静严格的批判分析。阶级权力的转移可造成真正的差异,这点现在应该是很明确了。这在建立一个新社会体系的早期阶段已显示出来:消除饥饿、创造充分就业、提高识字率、实施全民教育与全民健康医疗,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支配。这些朝向社会主义的步骤行之不易。更有甚者,暗藏的陷阱可能会妨碍乃至改变更进步、更往前进的彻底变革的方向。
过渡到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必须走过一条漫长崎岖、布满陷阱与矛盾的道路。要完成下列任务需要时间:(a)把现有的生产力转化成由工人与农民控管的企业,(b)为满足所有人口的基本需求而创造新的生产力,(c)建立适应于协调合作的社会的法律—政治—文化的上层建筑。这些都没什么快捷方式可抄。也没有办法设计出适用于每个国家并预见历史进程中每个曲折变化的万用妙方。必须给尝试错误的过程留下余地,意即让群众知情并参与其事,包括赋予群众权力以罢免行政官员,纠正错误。
社会主义的远景包含一个没有等级差别的平等社会,这个社会力求改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优先考虑最贫穷、最受岐视与无权力者的利益。因此,中国在革命后的约30年中,主要的趋势就是倾注资源,努力达到平等,并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特别是那些被压迫者的需求。到了1970年代末(大约涵盖了革命党掌权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已成了高度平等的社会,就收入分配与满足基本需求而论,可说是全球最平等的社会。然而,此后从事实到理论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转向。党政领导人鼓励经由国内与国外投资大肆发展私有产业,宣称要转向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来了个U字型的大转弯。据称,市场社会主义会让物质的生产快速增长,增长的财富必然会向下涓涓滴漏,惠及社会的所有部门。

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造成巨大的社会不平等
中国的新路线确实造成生产与国民总收入极度的快速增加。然而,创造出来的财富并未惠及多少人。结果,出现了一个非常富有的上等阶层与一个生活舒适的中等阶级,至于其它人则是:贫困、生活无保障、失业以及教育和医疗机会下降,官方终于承认转向的后果,中国财政部的政治部门去年发表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报告。200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网站登载了一篇内含这个报告主要内容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承认这份政府报告揭示了:(1)「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恶化」;(2)「积聚起来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家庭财富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中国的经验明显可见,即使在工商业国有化后,依然存在阶级斗争的基础。在革命的变革之后,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烟消云散,旧思想仍盘旋不去,与社会主义道路扞格不合。而官僚精英集团潜在与实际的顽抗,尊卑等级制度的延续,创建人民民主制度的复杂因素等等,也都造成紧张对立的关系。官僚精英与其它的特权群体坚持一种与社会主义道路对抗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为他们有违人民群众需求的特权合理化。精英集团的成员念兹在兹者是把他们的优势地位传给子女,这是阶级社会的常态。阶级利益的冲突一代接一代。这样一来,阶级斗争的形式虽与过去有所不同,却持续不断。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共产党内甚至有些身居高位者心里也想走「资本主义道路」。
意识形态的斗争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方向的争论连系在一起,不幸的是,增长本身成了「走资派」供奉膜拜的神祗,然而至关紧要的问题却是:什么样的增长?增长的目的是为了谁?为谁的利益而增长?增长该用来满足知识分子、经理、企业主与官僚政治群体的欲望吗?或者,增长的方向应该朝向改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
在这儿我们无法充分讨论这些问题。但有些方面应先提及。经济增长可能迫切需要用来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建立医疗中心、供应每个人一日三餐、在贫民窟建设排水道与自来水。然而,增长过快可能对人与环境有害。这些都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资本主义下,为少数人的利润所驱动,在全世界范围产生资本的积累,而全世界大多数的民众则陷入悲苦之境。如哈特-兰兹博格与布克特所揭示的,中国的情况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为不断增加利润的增长或仅仅为了增长而增长,必定导致全然的社会不平等。

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左翼圈子里流行一种看法,相信「市场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适当且有效的方法,哈特—兰兹博格与布克特的著作大无畏地对抗这种信念,也具有重要意义。据称,经济计划已证明失败,根本行不通。这个问题给看成了找出正确的机制(计划或市场)的技术问题,而不是阶级或满足人最迫切需求的问题。技术专家被以为有了解答,在上述的问题上,即是依赖市场的魔力。但瞧瞧中国成功的故事!理论家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热衷与今天中国市场所激起的兴奋之情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囿于传统观念的学者与满怀贪欲、只见到中国创造出的巨大财富而见猎心喜的公司总裁,都无视于人民大众的真正处境。总裁们为大发其财的机会而心驰神迷:中国一方面既有超乎寻常的大批低工资的产业后备军,另一方面还有多得数不清的数以千百万计的具有潜力的消费者。左派与右派都迷醉于中国仍在持续的异常经济增长率。没有人考虑到这种扭曲的经济增长体制持续付出的巨大的人的代价。
这个论题可以简化的方式来处理。一个国家的经济有两部分:消费与投资。花在投资上的较多,可用于消费的就会较少。经济增长有赖投资的增君,得益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但增加投资,特别是极其快速的增加投资,会减缓民众消费的增长。虽然整体的消费可能增加,但如权力与财富的差距很大,富人的消费不免要牺牲穷人。一部分人的花费能比其它人多得多,投资与生产就会集中于为富人享用的奢侈品与设施。上面提到的中国政府报告(摘要于《人民日报》网站)承认阶级的差距与不寻常的快速增长俱增:「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恶化。」
中国超高速增长的负面效果并不止于收入财富日益两极分化与民众消费的增长(就算低层民众也有增长的话)日益减缓。中国转向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亦步亦趋地跟随资本主义全球化所规定的路径。根据2004年5月4日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中国已准备加入最大的国外投资联盟」。2004年5月26日《人民日报》网站报导,副总理吴仪「在由商务部赞助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论坛上,发表一篇书面讲话说,这个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全世界的繁荣。」再者,同一报导说,中国正扶助它的跨国公司:「高级官员说,中国将进一步促进「走向全球」的战略,培植更多跨国企业。」2003年政府核准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超过20亿美元,预计还会快速增加。

中国生态的大灾难
崇拜快速增长的偶像造成的另一后果就是生态的大灾难。如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说:「如果我们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的路子,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已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纽约时报》,2005年5月24日)由于没有或者未适当处理工业与人的废弃物,长江的堤坝已成了污物与有毒物的渊薮。根据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员伊莉萨白.伊卡诺密(Elizabeth Econmy)的研究:
「中国对水、土地与能源等所有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急遽增加。森林资源已然耗尽,引发了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破坏性冲击,如:沙漠化、洪水泛滥与物种灭亡。同时,水与空气污染的程度猛然大增。……流经中国城市地区的河流的水有75%以上已不适于饮用或捕鱼。六千万人用水有困难,几乎三倍于此的人每天饮用遭污染的水。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迫使每年数以万计的人民迁移。……」(www.fas.harvard.deu/ffiasiactr/haq/20030I/030Ia00I.htm
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中国有其七,大约300个城市的悬浮微粒总量未达「世界卫生组织」所订下的可接受标准。
总结我们的论点:一旦一个革命后的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子,尤其在力图达到很快的经济增长时,就会一步接一步直到最终重现所有资本主义体制有害与破坏性的特点。中国今天令人注目的并不是它显示了一个大有希望的「市场社会主义」新世界,而是它抹除过去人人平等的成就、制造巨大的不平等,对人与环境的破坏速度之快。在我们看来,哈特—兰兹伯格与布克特的这本书破除了这个不实的虚构,即:中国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行一些最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做法之际,依然幸存,故本书值得仔细研读。如果经由市场通向社会主义意指把最迫切的人类需求与人类平等的承诺丢置一旁,那么这就是条走不通的死路。◎
中国与社会主义--市场改革与阶级斗争

马丁.哈特-兰兹博格〈Martin Hart-Landsberg〉与保罗.柏克特〈Paul Burkett〉美国《每月评论》2004年7-8月号合刊

前言

中国的经济经验至今依然对困难重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足多可供借鉴之处。然而,当前的经验大体上是反面教材。不幸的是,中国政府的「市场改革」规划本说是要为社会主义恢复生机活力,却使国家坠向越来越资本主义化、也越来越受外国支配的道路,对国内与国际都造成了庞大的社会成本。更加不幸的是,许多进步份子(包括许多仍支持社会主义的人)依旧为中国的经济政策辩护,并鼓励其它国家采纳类似的政策。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大多数人对资本主义的动力和社会主义严重的认识不清,如果我们要在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上有长足的进展,就必须厘清这种混乱的思想。我们诚挚地希望这份对中国「市场社会主义」经验的研究能对此做出虽小但有意义的贡献。

许多人士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验,包括中国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上对当前世界的重要性。我们特别要感谢Mike Lebowitz, Barbara Foley, Leo Panitch, Sam Ginden, Patrick Bond, 李明骐, Andong Zhu, David Kotz, Victor Wallis, Susan Williams, Stephen Frost, and Tim ringle. 我们尤其要感谢Kor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编委们刊登了我们先前的一篇文章,其中包括了这本书的一些主要观点的早期版本。谢谢Aimin Chen提供了我们《中国统计年报》的资料,以及Andrew Nash和每月评论出版社的全体工作人员提供的协助与鼓励。我们也感谢我们的家人──Sylvia Hart-Landsberg, Leah Hart Landsberg, Rose Hart-Landsberg 以及Suzanne Carter, Patrick Burkett和Molly Burkett。最后,我们要对中国的劳动人民谨申谢忱,不仅是由于他们过去为改造社会所付出的心血,也由于他们持续不懈地反对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为争取真正的社会主义而斗争。

绪论:中国与社会主义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建立之后的三十年中,中国与社会主义这两个词看来彷佛会永远相连,成为一个鼓舞人心的统一体。中国在1840-42年与英国的鸦片战争中被迫蒙受战败的耻辱,从此承受着不断扩张的租借条约港体制的祸害。中国人民不只为帝王及之后的一连串军阀暴政统治所苦,更遭到把中国瓜分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荼毒蹂躏。渐渐地,从1920年代开始,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组织蜂起的广大人民抵抗外国的宰制与剥削,并对抗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最终在1949年取得胜利,党宣示它不仅要终止人民的苦难,更要建设社会主义,让人民当家作主。

无庸置疑,中国革命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壮举,革命后的数十年中,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达成了不少重大的成就。然而,我们认为,这不应该让我们忽略三个重要的事实:第一,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国人民还远未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第二,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改革据称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事实上却导向相反的方向,使得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世界各地的许多进步人士仍支持中国的改革,并从中国的发展中汲取教益,对中国出口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他们有的认为这证实了市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的则认为,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国家政权积极指导经济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获致成功的发展。

虽然我们过去也曾深受中国革命的鼓舞,但好一阵子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进步人士这样继续支持中国与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严重误解了中国的改革经验,更重要的是,这会大大妨碍真正推进中国与其它地区的社会主义所必要的理论与实际的认识的发展。

如我们在本书中所要论证的,我们认为,中国的市场改革并不通往社会主义的复兴,而是通往彻底的资本主义复辟,包括日益严重的外国经济控制。重要的是,这个后果并不仅仅根源于单纯的贪婪和阶级利益。只要一往市场改革的道路启程,改革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每个步骤主要是由改革本身所造成的紧张与矛盾驱动。中央计划的削弱导致更加依赖市场与利润刺激,这又接着鼓励给予私有企业优于国有企业的各种特权特惠,也日益给予外国企业与市场高于本国企业的优惠。正确理解中国改革过程的动力可支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市场社会主义无法稳定成形。然而,由于许多进步人士大多仍然认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未能具有这个洞见。这种状况无可避免地导致对社会主义的意义认识不清,从而强化了反社会主义者的意识型态观点。

另外许多进步的学者与运动者认为,讨论社会主义的意义与世界各地人民所面对的发展难题毫无关连。他们从中国的持续高速出口增长的纪录总结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典范,其经济增长的战略可以也应该让其它国家效法。我们认为,并在本书中论证,这种对中国的礼赞是一个严重错误,不仅反映了对中国经验的误解,也反映了对作为国际体系的资本主义的动力与矛盾的误解。事实上,检视中国的经济转型对该地区的其它经济体的影响,就可以明白,中国的经济增长强化了竞争压力与危机趋势,危害了该地区各地的工人,包括中国的工人。

要不是我们在2003年5月到古巴参加一个国际马克思主义研讨会(注一),我们对左派与进步人士的不同意见或许永远不会形成一本书。在古巴时,我们希望能够学习到古巴如何因应它所面对的经济困难,以及该国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坚持如何形成其因应之道。我们一再听说,许多古巴经济学家将中国的「市场社会主义」增长战略视为一个可以为古巴采用的诱人典范。

我们曾经希望这不是事实。但是,在研讨会上,论及古巴面临的难题时,几位古巴经济学家公开支持中国以外国直接投资(FDI)为基础的出口导向的快速增长经验,视之为古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系其社会主义规画的唯一希望。虽然这几位经济学家不过是在重复我们从其它国家的进步人士口中听过的论点,但是,这些说法出现在一个讨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重要性的会议上,而且这些经济学家在彼时彼地发此言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听来格外令人难受。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总统)也在会议上,而古巴政府已经坚决拒绝了市场社会主义。

我们当然不是首批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批判中国发展的社会科学家。不过,我们清楚了解到中国对决定关于社会主义与发展的辩论正日益重要。而且,我们认为,对于中国改革后经验的认识不清,标示了更深层次的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政治的淆惑不明,严重伤害我们争取将世界从异化、压迫与剥削解放出来的集体事业。因而,我们冒昧提出我们对中国与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我们的批判集中在中国市场改革过程的经济动力、社会后果与政治影响。虽然我们的作品聚焦在中国问题上,我们的希望和意图是让我们在此提出并探索的课题对中国以外的国家中关心社会发展与斗争的人们也具有重要性。

第一章 中国如何发展至典范的地位

中国改革后的快速经济增长使许多进步人士认为,中国的经验证明在既存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里另有可行的经济增长之道,中国堪为一个发展典范。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些进步人士大部分大都不愿意承认,但许多主流的经济学家也同样认为中国是个发展典范,。

中国增长的经验之所以获得赞颂的基本事实是广为人知的:高速的经济扩张、快速上升的外销、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表一与表二提供了这些趋势的一些指标。根据官方资料,中国不但在1985至1995年的大部分期间享有两位数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同时在1997-98的东亚危机当中和之后也维持超过7%的年增长率。出口在扩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它高度的增长率和它对GDP之比日益增加显然可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6.1%,紧追在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居全球第四大出口国。在1985至2000年期间中国的出口增长居全球之冠,比第二位的美国高出两倍多。(注一)

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中国的净值也暴增,从1985年的10亿美金到2002年超过500亿,占此时期全国资本投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在2001及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分别降低约1/2和1/3时,流入中国的投资仍然持续扩大。」数量多到去年中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首要目的国。」(注二)

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看到的事实。这些事实并不能说明为何从左派到右派的发展经济学家都据此而共同称许中国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书的以下几章将着力于批判对中国经验的这种观点,但重要的是,我们先须探讨产生这种观点的变迁中的全球历史脉络。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厘清许多理论和政治上的混淆,并搞清楚我们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克服的难题。

中国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典范

1989年后苏联解体,前苏维埃共和国和东欧的前苏维埃卫星国又采纳了新自由主义政策,起初令新自由主义圈子弥漫洋洋自得的胜利氛围。这些前「社会主义」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IMF)和世界银行的建议与支持下,快速终止计划经济、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开放进口市场和外国投资,似乎验证了新自由主义「历史终结」的想法。不幸的是,这些「休克疗法」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崩溃(特别是在俄罗斯),时至今日东欧的工人还深受其害。这些挫败对主流的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两个作用。

第一、它们激起了关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适当步调、次序和制度要件的辩论。(注三)保守的新自由主义者,例如 Jeffrey Sachs,将休克疗法的灾难后果怪罪于政府的腐败和对改革的决心不够。而新自由主义者的左翼,譬如Joseph Stiglitz,则质疑立即全盘自由化和私有化是不智的。后者推荐一个较为审慎的改革计划,主张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信心应优先于贸然的贸易自由化和短期的资本流入。

然而,尽管有这些不同,这两派新自由主义者同样忠于竞争的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终极目标。因此,两者都视出口竞争和吸引FDI为成功发展的关键。就这点来说,主流派在发生休克疗法的灾难之后,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辩论实际上厘清了新自由主义共识的核心要素。

第二、在新自由资本主义之外「别无出路」(TINA)的思维持续当道下,后苏维埃国家转向自由经济的失利促使新自由主义者去寻找新的成功故事,以树立可让其它国家效法的榜样。从过去他们想利用南韩作为自由市场的样板国家(尽管南韩的贸易与FDI显然并不是采取渐进或他种自由市场的政策),可以明显看出这种策略是出于投机心态。问题是当时没有其它显着的资本主义发展成功的案例可用(注四)。因此,在1990年代早期,当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主要靠外国直接投资和制造业出口而获致快速的经济成长时,南韩马上失去样板国家的地位,由这些新兴的跨国资本的输出平台取而代之。之后,东亚危机发生了,于是又需要寻找新的样板国家。拿中国作为典范既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保守派及其左翼在策略上的歧见,也反映了两者的根本共识。(注五)

保守派新自由主义者对东亚债务危机的反应完全是一副投机嘴脸。他们唾弃这些陷于危机的国家──就在几周甚或数日前还被赞许为自由市场的成功故事──认为他们是腐败透顶的「戚友特权的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t)体制,亟需改造成全盘的自由市场。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和深陷危机的政府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在萧条并债务累累的经济体中实施了贬值、金融财政紧缩和引起混乱的私有化计划。一直要到类似后苏维埃休克疗法的灾难俨然成形时,他们才稍稍收手(而大部分有厚利可图的东亚企业却被外国投资者给收购了)。

同时,为了保卫他们政策的利益,新自由主义的保守派将注意力转移至墨西哥。在1990年初期,他们曾建议墨西哥向东亚学习,墨国稍早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失败也被他们怪罪于腐败和戚友特权成风。然而,墨西哥在1996和2000年期间还是维持了经济的正成长。更重要的是,墨西哥是透过开放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压制工人的工资要求并一将国有企业与银行私有化,把经济改造为制造业的出口平台,才有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样,墨西哥变成了新的样板国家,而且,比东亚更被看好。

可是墨西哥乍得的声誉不过是昙花一现。在2001年墨国陷入了衰退,很大程度是因为新自由主义政策使它大为依赖出口到今日已陷入衰退的美国。然而,即使美国开始了微弱的复苏,墨西哥却继续停滞,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外出口制造商开始移往工资低得多的中国生产(注六)。保守派自由主义者最先的反应是谴责墨西哥腐败,对成本效益和自由市场的改革也不够尽心。然后,他们开始引用中国可观的经济记录做为新自由主义(尤其是「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的威力的证明(注七)。世界银行表示,如果中国成功而墨西哥失败,那是因为前者更有效地「从一个不友善的投资环境自我转型」、更坚决地「在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拥抱全球化 。」(注八)

新自由主义的左翼对东亚危机有不同的反应:他们怪罪于过早放宽国内金融和(尤其是)短期的境外资本流动的管制。Joseph
Stiglitz和其它人也批评IMF和东亚政府所实施的紧缩的宏观政策(尤其是高利率)、汇率调降,以及躁进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他们认为这些只会加深这个地区的衰退,使得国内和区域的金融体系更为不稳定,进一步削弱企业的信心。

新自由主义的左翼批评这些对策是正确的,即使他们对危机本身的原因的分析极为肤浅──他们忽略了许多关键因素,诸如竞相争取FDI、以外商为基础的出口生产大量增加进口、区域和全球的生产过剩,还有与这些及其它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的矛盾有关的资本市场自由化(注九)。不过,对我们目前的课题来说,左翼新自由主义者对危机的分析的重要之处是,它也导向对于中国的正面描绘。而这种描绘与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教义并无根本的歧异,此即「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极有可能使穷人受益」。(注十)

Stiglitz因此提出中国政权对资本的管制及扩张的宏观政策来解释中国得以免除东亚危机的最坏影响。(注十一)以此为根据,他推而广之把中国描绘为「一个成功整合进全球市场的典范-但却是用不遵照华盛顿共识的陈腐见解的方式达成的。」(注十二)根据这个分析,「中国采取私有化和减少贸易障碍…不过是以防止社会结构在这过程中裂解的渐进方式实行的。在几乎不受IMF的指导下,中国达到高增长率同时减少了贫穷。」(注十三)不同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经验,Stiglitz说:

「中国将创造竞争力、新企业和工作等置于私有化和改造既有企业之前。中国了解宏观稳定的重要性,从来没有混淆目的和手段,也没有过度对抗通货膨胀。它了解到如果要维持社会稳定,必须防止大规模的失业,创造工作机会必须与企业改造同时并进。中国的自由化是渐进的,并且确保将被置换的资源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不任其荒废闲置。」(注十四)

事实上,Stiglitz「1998年在北京的谈话,称中国是目前为止,低收入国家迈向市场经济最为成功的。」(注十五)

这样把中国经济描述成顺利而低成本的市场化是片面的理想化的说法。然而,它可以让Stiglitz和其它的左翼新自由主义者振振有词地主张在短、中期实行不完全受制于市场的自主政策,却仍然矢言忠于把市场、自由贸易和FDI(简言之,进入全球资本主义的分工)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之道的信念。Nicholas Lardy对新自由主义共有的这种核心观点在中国的应用作了有用的概括:

「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持续强劲看好。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前二十多年经改的积累结果。最重要的是,价格自由化逐渐进展至今,几乎所有商品都已经由市场来制订价格。同样重要的是,改革大大加剧了竞争,不但是制造业,而且在建筑业,以及服务部门的许多部分的竞争都加强了。价格普遍由市场决定和竞争性的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外贸部门在加强国内市场竞争的作用特别重要,但往往被低估了。」(注十六)

这就是中国作为(至少到目前为止)首屈一指的新自由主义样板国家的形象。

中国作为进步的典范

由于号称社会主义经济体的前苏联和东欧解体,使得许多左派处于招架无力的守势。自然地,左派经济学家开始对中国感到兴趣,虽然其原因(至少就表面来看)与新自由主义是径相对立的。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在意识形态和结构上都有急遽的转型,中国与之迥然不同,政府依旧宣称尽心建设社会主义。此外,中国较为渐进的改革政策也造就了快速而且持续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改革采取中央放权和市场导向的特色更加吸引了许多左派,特别是在学术圈里面。主流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中央计划和国有制是没效率的,东欧政府放弃社会主义而拥抱资本主义似乎又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许多左派来说,中国的改革规划一开始似乎在资本主义和中央集权的国家社会主义之间提供了「第三条路」。国家虽然继续维持它在国有企业里的核心角色,却减少经济的中央计划,强化地方政府的权力,创造了新型态的企业组织(包括了小私有企业以及集体的乡镇企业),并且提倡根据利润与生产力分发工资、加强市场关系以刺激所有企业(包括仍占主导地位的国有部门)的效率。这些「市场社会主义」政策似乎得以免于一般对中央计划的批评,同时在日趋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学术界里,这些政策也比较容易用主流的市场分析的论述来辩解。

在1990年初期,许多进步人士和左派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即使对未来抱持谨慎态度,大部分基于中国强劲的经济表现已经显示其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甚至优越性的坚定信念,。譬如M. J. Gordon就说: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验显示了可称之具有『市场社会主义』特色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可行和成功的出路……虽然这些改革可能不是在他处该被完全照搬的模式,它们说明了一条中间道路是可行的。」(注十七)

同样地,Victor Lippit也以中国经验来质疑「冷战已经结束而资本主义大获全胜」的想法:

「中国的经济成功迫使我们更仔细地思量广为流传的社会主义终结论。中国的公共政策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社会主义的体制,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其间可以并存。如果这种混合的生产方式可以维持下来,如果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的人民/民主控制可以建立起来,那么很有可能目前就是社会主义转型的时期。如果相反地,资本主义企业凌驾国有和集体企业,资本主义转型就排上了日程。重点是,鹿死谁手,尚未得知。既然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还在,考量中国的案例可以在思考所谓资本主义已然胜利之说时,提供一个全新的观点。」(注十八)

总之,中国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的表面成功不但给了许多左派新的希望,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不是真正的历史终点,它在重新诠释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时,也提供了正面的参照点。(注十九)

从分析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共鸣的,不仅是学术圈,在一些仅存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中国模式的兴趣也很浓厚,特别是越南和古巴。毕竟,苏维埃体制崩溃之后,古巴遭受了严重的经济震撼。它亟需能够创造外汇收入来弥补在市场和国外援助上的损失的新策略。

古巴政府以及古巴经济学家们很自然地心仪中国的持续经济成长,更惊讶于中国日益成功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制造工业品外销。在初步研究之后,菲德尔?卡斯特罗在1995年访问了中国与越南,古巴政府并制订了一个深受中国经验影响的古巴经济重整计划草案。(注二十)虽然古巴政府后来宣布不会追随中国和越南走上市场社会主义,古巴经济学家们继续仰慕中国得以「整合进全球制造业生产和贸易的网络」,一位古巴经济学家称这样的整合为「今日发展的必由之路」。(注二十一)

事实上,许多古巴经济学家依然持续呼吁采取一整套政府政策来帮助古巴吸引与全球生产网络相连结的更复杂的制造加工业,以作为观光和其它当前的外汇来源的补充。(注二十二)虽然这些经济学家坚决否认,但是这个论点明显地是要求古巴采纳一个外销导向、外国驱动的增长策略。这个策略将要求增强市场力量、创造一个混合型经济、以及放松国有企业的中央管制──这些显然都受到中国模式的强烈影响。

中国的改革过程以削弱社会主义为代价而强化了市场力量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古巴政府不愿表态正式承认中国是个典范是可理解的。(注二十三)更广泛地来看,在整个1990年代,当改革的后果愈来愈明显时,认为中国正在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左翼人士减少了。但是,这个趋势并没有严重动摇较广泛的进步圈子,他们仍然视中国为经济发展政策的正面模式。

视中国为典范的想法在中国资本主义复辟的证据已然确凿之下,仍能不为所动,是中国外销与增长的成功及左翼的几个历史─知识倾向相结合的结果。在古典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曾分析先前资本主义勃发之际窜升的新兴国家与区域中心,但一些依旧公开主张社会主义的人士,即使承认中国已经偏离社会主义,也鲜少分析中国的转型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不均衡发展与更叠有何影响。(注二十四)

这种大规模、结构性的战略─历史性论述在1989年之后发展出来的「历史的终结」气氛之中已经不流行了,尤其是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院化相联系的后现代思潮兴起的影响下。因而,许多社会主义者认为,我们在发展理论与政策分析上,所能望者最多不过是反对新自由主义、主张政治民主的防卫性斗争,而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正面攻击。这种观点固然不必然导致对中国模式的全面支持,却易流于不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整体批评,也不设想非资本主义的出路。

同时,另外许多进步人士已经对(苏联崩溃之前与之后)的官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彻底失望与疏离。这个群体非常自觉地希望从东亚找到一种社会经济模型以用来对抗新自由主义并另寻出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日本是最受青睐的典范。进步人士拿日本的国家强力干预、号称和谐的职场社会关系、充分就业、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以及优越的外销成绩当做证据,来主张日本的体制比新自由主义的美国式资本主义对工人更友善,而且更有效率。在这种「进步性竞争」的观点中,日本经验显示,为了人道和经济的理由,一个关注社会的国家与大公司体制的资本主义是可以而且应该追求的。(注二十五)

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日本经济显然进入了长期的停滞。进步性竞争的拥护者逐渐转移目光到南韩,并偶而关注一些新兴东南亚外销平台,尤其是泰国和马来西亚。之后,1997-98年的危机来临,这些国家陷入了困局。对这种进步观点造成更大挫伤的或许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对本国危机的对策是,大体接受新自由主义对危机的解释,并采纳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许多进步派被迫寻找另类模型,他们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也没有阶级政治的观点(必须要有这种观点才会从工人-社区对抗全球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立场出发去寻找替代模式),这些进步派自然被吸引到中国模式。中国日益遵循类似当年东亚成功故事中的增长模式,但是,与那些国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拒搞鲁莽灭裂的自由化,因而安然渡过了区域性危机,只经历了些微的动荡。

事实上,这些进步派用来合理化他们仰慕中国体制的论点和新自由主义左翼非常类似,这也说明了为什么Joseph Stiglitz的著作在左派中日益受欢迎。和Stiglitz一样,这些进步派把中国的持续经济成功归功于它在贸易与财政金融上较有控制的自由化。同时,与Stiglitz一样,他们称许中国依赖外国直接投资,而非(中国政府依旧严密管制的)不稳定的短期资本流入。他们也都同意,要不是中国实行了抵制货币贬值的关键决策,东亚危机会更糟糕得多。

就这样,进步派试图利用左翼新自由主义者的分析来重申一些他们早期对抗新自由主义的进步性竞争论点。中国快速地增长,而且至少在口头上还承诺坚守一个社会化的(国有和集体)经济部门与计划。但是,中国也已经放弃了中央管制并增强了市场的力量,甚至成为全球顶尖的外销国并吸引了大量的生产性外国直接投资。

一大批的进步/左翼力量因此转而为中国经验背书,不太在意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学者甚至把他们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活力的赞赏延伸到遍布整个「大中华经济圈」的华侨商业网络。(注二十六)中国革命遗产的意义大多被贬低,只着眼在它创造出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与其它条件,使中国的经济蒸蒸日上,富有竞争力的作用,而不注重它赋予劳动人民与社区权力的潜能。中国过去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等领域的成就会被提到,多半是用来松散地连接到中国如何能成功地进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例如,Walden Bello写道:

「中国的经济活力与一件我们在南半球的人民往往忽视的事情是分不开的:1940年代末和50年代早期的一场社会革命消灭了土地与收入最不平等的分配,1970年代晚期市场改革被引进农业部门时,这场革命就为中国做好了经济起飞的准备。……同样,中国也强调坚决从外国投资者手中夺回国家经济控制权的解放运动,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所作的关键性贡献。中国是一个强国,从革命中产生,并在数十年的热战与冷战中淬练成钢。……中国与大多数南方国家极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同外国资本之间的关系。北京面对外国投资者时非常强硬,而且在他与国际企业界的关系中占上风。然而,外国投资者仍然争相涌进中国,无视各种管制。……尊重是中国政府从外国投资者得到的待遇,也是我们的政府无法得到的。在国家经济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与我们这些国家的差别在于一个成功的革命民族主义斗争已经建构成为一个明智的政府。」(注二十七)

以这种方式,进步性竞争思想把社会主义与革命从人类发展与解放的工具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与竞争力的前提。拥抱这种观点的人士往往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外国投资者之所以会尊重中国政府、愿意忍受对FDI的种种限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政府愿意提供大量便宜又高生产力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强调中国革命后的成就同其当前的资本主义成功之间的表面联系,转移了注意力,使人看不到这种成功的前提:一个愈来愈无保障的劳动队伍,其自我组织的努力不断被全球最威权的国家政权之一所压制。

在中国问题上的思想混乱

进步派和新自由主义者共同拥抱中国显示了后冷战时代存在的分析与意识形态上的混乱。不幸的是,在响应资本主义的矛盾之际,一忽儿吹捧这个样板国家,一忽儿又吹捧另一个样板国家,对左派的伤害往往远大于主流的分析家和决策者。一般的理由是,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力量握有权势,可以主导对事件的诠释,从而控制意识形态的冲突。

更具体的原因是,一个又一个地追寻国家典范易于使人误以为根据个别国家的资本主义增长经验可以建立起进步的政策纲领。正如马克思、列宁与托洛斯基所认知的,问题在于如果不从更广阔的区域与全球层次考察资本主义的动态变化与矛盾,就无法理解个别国家的成功故事。在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与危机之下,国家典范式的思维很快就导致一个接一个无休止地追寻成功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一个比一个更成问题。最终结果是,我们完全丧失了另类的视野、失去了理论的清晰度,也无法得到基层民众的政治共鸣。

我们之前对中国上升到典范地位的描绘主要集中在新自由主义和进步人士圈子内的大略倾向。实际上,不管在左翼或右翼当然都不存在对中国问题完全一致的共识。然而,聚讼纷纭对进步派的损害往往比对新自由主义者还大。

新自由主义者常常对某个国家在自由市场改革上的进展程度有着不同意见(对一些人来说,再怎么解除管制和私有化都嫌不够彻底),但万一他们当前的样板国家陷入始料未及的危机,他们的分歧就会极便于新自由主义见风转舵。虽然他们现在奉中国为典范,但也不难找到一些新自由主义者的警告:如果改革过程未竟全功,贪污腐败不根除,未来可能会有挫败。同时,新自由主义者现在用中国的改革经验来批评古巴不将其经济更彻底地市场化。(注二十八)如果中国的状况恶化了,他们总是能找到另一个自由市场的成功故事以利于与古巴和其它「落后」国家对比。

然而,对有志于推动彻底变革,建立一个以工人─社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的人们来说,分析上的歧见往往涉及集体价值观、远景和策略的不同认知,这些不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是不可能轻易扭转的。毕竟,对进步人士来说,不可或缺的是用清晰而一致的价值观、远景和策略巩固起来的运动。但是,维护现状者却恰恰相反。对护卫现状者来说,群众在政治上涣散是一个正面价值,而成功的典范很快速地一个换过一个所造成的思想混乱只会更促使民众中心无主、涣散无力。

总结来说,我们不仅不同意那些把中国视为发展典范(不管是不是社会主义)的进步人士,我们还认为他们推导出这个立场的过程凸显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进步圈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拒绝。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解资本主义,也是建设足以超越资本主义的运动的最有效的框架。因此,本书对中国的探讨远不只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经验的学术辩论,而是为了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改造世界的清晰理论和战略观点。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