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刘志彬:肩负创新责任 收获在希望的田野

作者:张华   来源:新华网眉山分频道  

  [人物检索] 刘志彬,男,56岁,四川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眉山市东坡区科技研究所所长。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业,以农立足,科技创新,近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以自己的发明专利技术为切入点,在南方稻区14个省480多个区、市、县,34000多个乡镇,及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推广转化网络,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累计推广应用1300多万亩,累计增收15亿多元。连续两年获得农业部“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最近,又被推荐为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的候选人。

  

  金秋八月,四川科农公司的超级水稻高产展示田,沉甸甸的谷穗丰收在望,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Norman .uphoff站在田间,刘志彬岁月留痕的脸上写着自信。看着刘志彬已经实施成功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Norman .uphoff用英语这样说到:“我提出的水稻强化栽培只是一种理念,而刘志彬先生提出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才是一种完整的技术。”

  他就是那个怀抱着儿时的梦想,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跨进了农业大门,立志要造福人类的一个新型的“农民”——刘志彬。

  农家孩子:不了的“农民”情节

  1951年刘志彬出生于眉山一个农民的家庭,初中毕业在决定选读中专的时候,心里就特别的希望能够选择一所农业学校,将来进行农业研究,但是当他将这一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我们家祖宗三代都是当农民的,我日晒雨淋干了一辈子农活,辛辛苦苦供你读书,目的就只有一个,让你跳出农门,吃皇粮,你居然……”刘志彬对当年父亲说的话仍记忆犹新。但是刘志彬却仍旧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毅然选择了眉山农校。他说:“我很理解父亲的想法,但是50、60年代‘粮食关’在我脑海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如果说农业技术不来个提高的话,‘粮食关’的惨剧将还会重演。”

  1976年,从眉山农校毕业以后的他,被分到了眉山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刘志彬渐渐发现,我国种子体制和机制与自己儿时的梦想有着较远的距离,他便放弃人人都梦寐以求的金饭碗,于1978年向单位提出了停薪留职的要求,再次一头扎向田间,当起了“农民”。他的这一举动再次深深的震惊了家人,但是最终他以对农业的满腔热情和矢志不渝打动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艰苦奋斗:在“种子”上升腾的梦想

  从种子公司离职以后,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刘志彬开始了艰辛的创业。首先,他对中国农业的落后现状进行了仔细研究后,发现中国农业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良种与良法脱节,于是从1988年6月15日成立了“眉山县科技研究所”,专心致力于种子和栽培的研究。当时,填饱肚子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件大事。此时的刘志彬意识到,眼下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杂交稻在眉山得以普遍的推广。他身体力行地进行了杂交水稻的眉山试点工程,在眉山县的鲜滩乡和张坎乡进行了杂交水稻的试点种植,把当时每亩单产600、700斤提高到了1260——1501斤,这一事实向人们证明了杂交水稻和良种良法的优势所在。从此,杂交水稻在眉山得以普遍推广,人民从此不再因粮食而饥饿和担忧。

  在杂交水稻得到人民的信任以后,又一个新难题摆在刘志彬的眼前,那就是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不高的问题,当时每亩只有30余斤,供不应求,急需解决种子问题。他向政府提出希望拿出眉山县较大面积进行水稻制种的意见,但是却几乎遭到了否定,所幸得到了当时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县委书记顶着巨大的压力采纳了刘志彬的集中制种意见。他紧紧地抓住这一机会,白天一头扎根与田间,夜晚进行查阅大量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可谓是“披星戴月”,果然不负所望,制种亩产由以前的30斤提高到了200多斤。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Norman .uphoff在刘志彬的试验田考察

  制种亩产提高到了200斤的事实又点燃了他心中新的希望,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要将杂交水稻的制种亩产提高到600斤的想法,当时许多国内外专家称之为“狂想”,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与热讽。但是他依旧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黄天不负有心人,在79年的一天,他惊奇发现通过高浓度的“920”(赤霉素)能大大地提高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采用这一技术进行制种,不仅大大增产,同时也使人们告别了利用人工剥苞的制种历史。每亩可减轻劳动工日20个,以每个劳动工日20元计算,以全国240万亩制种每年即可节省劳动开支9.6亿元;以每亩增产200斤种子计,每年可增产种子4.8亿斤。

  他说:“科学是发现自然,技术是征服自然。”今天我们发展超级优质杂交稻是继水稻矮化育种,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是水稻生产的第三次量和质的飞跃。

  激情超越:超级水稻改写世界纪录

  刘志彬并没有如释重负之感,反而是自我加压,他说:“当今人口急剧增加,土地种植面积锐减,每亩单产1200斤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没有压力就没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效益。如果在农业科技上就此止步不前的话,‘粮食关’的悲剧还将卷土重来,再次重演人类饥饿的历史。”

  为了与饥饿挑战,他采用“多胚孪生育种的方法”和“温水囤灌的方法”及“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本人的发明专利)同时攻克了核不育两用系低温敏和高温敏导致育性波动使种子质量不纯的难关,实现了核不育两用系育性波动可控性和超级稻超高产育种栽培的攻关目标。

  刘志彬将超级优质杂交稻和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进行配套开发,在全国南方水稻区多点示范种植,2001——2004年,连续四年超级水稻单产突破全国新记录,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对示范片区现场验打验收,产量分别实现了2081.32斤、2132.9斤、2611.6斤、2718.6斤,改写了世界纪录。

  该科技成果2004年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有袁隆平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的科技成果鉴定,其鉴定结论为“原创了杂交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该技术达国际同类领先水平”。

  该科技成果2005年由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500万亩超级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示范项目”,为将此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刘志彬同志正积极准备申报国家项目投资14343万元,实施500万亩超级优质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配套开发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成之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水稻产量10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15亿元。

  以创新的姿态创业,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刘志彬正在这条路上默默地探索前进着。(完)(张华)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14-03-13/25241.html